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债的历史  凝结在利率中的过去与未来
国债的历史  凝结在利率中的过去与未来

国债的历史 凝结在利率中的过去与未来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富田俊基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5081798
  • 页数:602 页
图书介绍:国债是国家为了财政上的需要筹集资金的手段。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货币,并以货币偿还国债,因此国债与该国货币有着紧密的关系。国债以及货币的价值得到法律即国家的保障,但那之所以能获得那样的地位、具有价值,是因为得到了国民的认可。因而,使国债成为国债的不是政府的保障,而是国民的认可。因此,在著者看来,国债偿还的确定性是由各国国家的民主主义来担保的。本书中,作者追溯了国债的起源,阐明其本质,认为如果禁止资本外流,政府对中央银行行使影响力的话,基本上可以无限制地发行国债。即便违背利息的自然变动,人为地实施低息政策,国内资金也没有其他保全价值的方法。实际上,因为对资本移动的限制而失去投资机会的资金就不得不转向大量发行的国债。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各国国债的利息差距进行整理来回顾过去,并展望日本国债的未来。作者认为国债的这种利息差异是市场对国债偿还确定性的相对评价,显示了各国国债信用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在没有进行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形成的自生现象。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国债市场是衡量民主主义的健全性的观点,并且强调应该倾听来自市场的警告,推动财政健全化。
《国债的历史 凝结在利率中的过去与未来》目录

序章 市场的警告 1

1 历史性低息状态下的风险溢价 2

2 为什么会出现历史性低息呢? 6

3 日本国债的信用风险溢价 9

4 什么是国债? 14

5 世界国债的基准 18

6 信用风险溢价和财政秩序 20

7 信用风险溢价被无视 25

8 进入21世纪之后依然根深蒂固的闭塞经济思想 27

第一部 诞生与考验 38

第一章 英国国债的起源 38

1 国王的借款 39

2 斯图尔特王朝前期与议会的对立 42

3 国债诞生前夕的违约 44

4 光荣革命和财政制度改革 47

5 基金的起源 50

6 国库证券的发行 53

7 通过特权公司长期续借 55

8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债的信用度 58

9 辉格党与托利党的对立 60

第二章 统一公债的诞生 66

1 国债累积和整理的循环 67

2 凭借税收做后盾的国债的信用 71

3 以低息续借创立的沃尔波尔减债基金 72

4 南海泡沫 74

5 支撑沃尔波尔长期政权的减债基金 79

6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国债承办公司 81

7 佩勒姆的低息续借和统一公债的创设 84

8 美国独立战争和皮特的减债基金 87

9 经济改革促成统合国库资金的成立 89

10 英格兰银行的股息收益率和东印度公司的公司债利率 92

第三章 阿姆斯特丹的外债市场 96

1 中世纪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国债” 97

2 北欧领邦、城市国家的年金型公债 99

3 荷兰州议会的公债发行 101

4 荷兰联邦各州公债的信用度 104

5 对英国国债的影响 107

6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109

7 新债券的高风险溢价 111

第四章 经历拿破仑战争考验的英法国债市场 114

1 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和里约的集资 115

2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融资 119

3 约翰·劳的计划及其破灭 122

4 屡次债务违约的路易十五世 125

5 路易十六的困境 127

6 革命前夜的违约风险 130

7 法国大革命和政府纸币的发行 133

8 没能发行国债的拿破仑 138

9 英格兰银行的停兑 141

10 统一公债的高折扣发行 143

11 第二次对法战争的融资 144

12 向平时体制的过渡 146

第二部 深化与扩大 156

第五章 维多利亚王朝的黄金时代 156

1 利率特别稳定的统一公债 157

2 以所得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和下调关税 161

3 格拉德斯通向减债政策的转换(1866年) 164

4 诺斯科特的减债基金(1875年) 166

5 财政部证券(TB)的创立(1877年3月) 167

6 戈申的低息续借(1888年) 169

7 19世纪末的超低利率 171

8 美国通过上调关税偿还国债 173

9 吉布森悖论 175

第六章 南北战争:绿底纸币和灰底纸币 180

1 北方联合政府的绿底纸币 181

2 北方联合政府的6厘息国债 184

3 南方同盟政府的灰底纸币 186

4 南方同盟政府的8厘息国债 190

5 棉花债券 194

6 并行流通的灰底纸币和附息纸币 197

第七章 明治维新与国债 202

1 极其混乱的币制 205

2 从御用金到国债:没有国债是苛政专制之证 209

3 9厘附息英镑计价公债——日本国债第一号 211

4 以交付公债处理旧藩债:最早的内债 215

5 通过发行金札兑换公债设立国立银行、发行兑换券 217

6 通过秩禄公债处理奉还秩禄 219

7 7厘附息英镑计价公债:信贷逐渐兴盛? 221

8 通过金禄公债对秩禄进行最后的处理:从维新起10年间削减六成 224

9 西南战争、地税减征、公共投资 227

10 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国债及纸币价格的下跌 229

11 大隈与松方围绕外债发行的对立 231

12 通过紧缩财政进行纸币整理与正币积蓄 233

13 政府纸币的银币兑换:实属财政上的一大美事 236

14 通过5厘息整理公债进行低息续借 239

第八章 伦敦外债市场 242

1 欧洲大陆各国发行英镑计价国债(1815~1825年) 245

2 十九世纪初的拉美投资热(1820~1830年) 247

3 金融中心间的竞争(1830~1870年) 250

4 是否出现了大英帝国效应(1860~1913年) 251

5 英国国债市场卓越的稳定性 255

6 金本位制的多米诺现象 260

7 周边国家采用金本位制 262

8 中心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国债 266

9 周边国家国债的风险溢价 270

10 伦敦市场上的日本国债 273

11 主要国家的国债利率的收敛 288

12 巨大的幻想,巨大的估计错误 291

第三部 由崩溃到暂时稳定 300

第九章 魏玛共和国的超级通货膨胀 300

1 战时国债的大量发行 301

2 大战中的马克汇率 303

3 魏玛共和国依旧依赖国债 306

4 赔款问题与通货膨胀预期 310

5 鲁尔被占导致超通货膨胀 313

6 通货膨胀征税的极限 316

7 地产抵押马克的奇迹 318

8 稳定化政策成功的背景 322

9 道斯计划下的“黄金时代” 325

第十章 不履行沙俄国债 328

1 一战的军费筹集 329

2 战争与革命导致通货膨胀发生 333

3 苏维埃体制下通货膨胀的加剧 335

4 不履行沙俄国债 339

5 沙俄的最大债权国——法国 342

6 主权债务废除的先例 342

7 苏联政府发言后沙俄国债的动向 346

8 协约国的干涉战争与沙俄国债 348

9 领土分裂的可能性与沙俄国债 350

10 内战与沙俄国债 352

11 切尔文银行券的引入 354

第十一章 英国的5厘息战争 359

1 政府纸币的发行 360

2 劳合·乔治的3.5厘息军事公债(1914年11月) 363

3 麦肯纳的4.5厘息军事公债(1915年6月) 366

4 劳合·乔治战时内阁的军费筹集 369

5 英法共同国债的发行(1915年10月) 372

6 战后的廉价货币政策和黄金外流禁令(1919年3月) 375

7 向“高价货币”政策的转换(1919年11月) 378

8 利率上调与15年期变动利息国债的发行(1920年5月) 381

9 低息续借使国债余额增加(1921~1922年) 383

10 以原比价恢复金本位制(1925年5月) 386

11 英国为何没有废除国债 388

第十二章 庞加莱的奇迹 393

1 依赖中央银行贷款筹措军费 394

2 濒临超级通货膨胀边缘 397

3 危机的原因以及关于稳定化的猜想 401

4 1924年初稳定化政策的失败 405

5 对资本税的担忧引发危机 407

6 卡约的英镑挂钩国债 410

7 1926年7月的稳定化政策 412

8 偿还公债基金会对国债的处理 417

9 法郎的稳定及其向金本位制的转变 420

10 比利时的债转股 422

11 墨索里尼的强制续借 424

第四部 国债在闭塞经济中膨胀 440

第十三章 日本银行认购国债 440

1 20世纪20年代的对外证券投资 441

2 金解禁与对外证券投资 444

3 转向管理通货制度与推进低息政策 447

4 高桥积极财政的实际状况 452

5 日本银行认购国债的原因 457

6 预示异常的1935年国债销售 464

7 日中战争爆发后国债消化政策的强化 467

8 没有产生费雪效应吗? 473

9 金融锁国引起财政纪律弛缓 475

10 被忽视的国际金融市场的警告 479

第十四章 纳粹德国的国债 481

1 从道斯计划到扬格计划 482

2 1931年金融危机和布鲁宁经济政策 484

3 帕朋的租税证券和施莱谢尔的雇佣创出票据 489

4 莱因哈特计划和纳粹的经济对策 490

5 通过米福期票重整军备 493

6 强制续借长期低息国债 495

7 悄然无声地筹集战费 497

8 英镑计价德国国债和国内国债的利差 502

9 投影在英镑计价国债中的纳粹德国 505

10 维希政府的国债 509

第十五章 英国的3厘息战争 516

1 对英镑的评价过高吗? 517

2 高失业及其原因 520

3 失业救济金带来的自然失业率上升 524

4 脱离金本位制(1931年9月20日) 527

5 创设外汇平衡账目(1932年7月1日) 528

6 英格兰银行控制购买国债 530

7 3.5厘息国债的低息续借(1932年7月) 534

8 英镑的变化和冲销政策 536

9 在闭塞经济中扩大国债的发行 539

第十六章 长期国债2.5厘息上限:验证协议 544

1 从大萧条到战后的国债利率 545

2 提高储备率和国债买入干预 548

3 因为珍珠湾遭袭而开始实施的支持国债价格的政策 552

4 大战后利率稳定 557

5 朝鲜战争的爆发 561

6 协议的成立 563

7 为什么长期利率会持续稳定 565

结语 571

参考文献 576

译者后记 6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