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睿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06825313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知识分子问题的提出、对“主体”的把握、对“关系”的探寻、对“文化”的透视、对“过程”的思考。
《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目录

导言 1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 1

二、知识分子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 3

第一章 知识分子问题的提出 7

第一节 历史发展中的西方知识分子问题及研究 7

一、从知识人的社会角色看知识分子的定义和作用 8

二、知识分子在社会和政治上徘徊 10

三、现代化下的知识分子问问题反思路径 13

四、西方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现状 15

第二节 中国的知识分子及问题研究 20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仕与隐 21

二、现代化下的知识分子转型 23

三、中国知识分子地位的两难 25

四、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研究现状 27

第三节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 35

一、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难点 35

二、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38

三、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0

第二章对“主体”的把握——知识分子理论依据的反思 43

第一节 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逻辑变迁及思考 44

一、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知识分子” 44

二、列宁的实践及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发展 47

三、特殊的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5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不容忽视的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依据 60

一、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文论 61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考察 69

三、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党的知识分子理论 74

第三节 溯本清“论”:和谐社会与知识分子理论 78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知识分子理论先行 78

二、知识分子理论的空间 80

第三章对“关系”的探寻——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反思(上) 8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及早期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82

一、新文学和中国知识分子 83

二、十月革命对中国文化和革命的影响 86

三、文学团体的分化和转向 90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95

第二节左翼文学折射下的党和知识分子关系 100

一、革命文学与第二党左翼联盟 100

二、左翼文学下的党和知识分子 106

第四章对“关系”的探寻——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反思(下) 115

第一节从“化大众”到“大众化”看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115

一、化大众——文艺大众化口号的实质 115

二、文艺大众化在延安 121

三、从化大众到大众化 125

第二节 建国前后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129

一、延安文学体制及影响 130

二、知识分子政策的推进 134

三、知识分子政策的偏离 139

第三节 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和谐社会与党和知识分子关系 143

一、改革开放后的知识分子政策 143

二、和谐社会的理想:党和知识分子“双美”共进 149

第五章对“文化”的透视——知识分子自身的反思 152

第一节 解放前知识分子的反思 153

一、危机中的“思”革——五四及知识分子反思五四 153

二、批判与自省中立命——解放区知识分子的反省 160

第二节50年代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沉默” 166

一、50年代知识分子反思及心态的转变 166

二、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168

第三节 和谐社会与反思知识分子 174

一、反思:知识分子的尊严 174

二、反思:知识分子的职责 176

第六章对“过程”的思考——知识分子生态环境构建的设想 180

第一节 当代知识分子政治生态环境的发展理路及调整 181

一、知识分子政策的特征 181

二、作为观念政策的一种调整 184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社会生态环境的困境及分析 190

一、“您眼中的知识分子”的问卷调查 190

二、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困境 193

第三节 知识分子文化生态环境的状况及知识分子自身建设 198

一、知识分子的社区与大学文化 199

二、知识分子角色与责任 203

结语 207

一、实践——知识分子与和谐社会研究的现实角度 207

二、理性——知识分子与和谐社会研究的历史角度 209

参考文献 211

附录“您眼中的知识分子”调查问卷 216

后记 2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