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二章 欲望 1
第一 欲望之意义 1
第二 欲服之种类与发达 2
(一)肉体的欲望与精神的欲望 2
(二)现在的欲望与未来的欲望 2
(三)个人的欲望与社会的欲望 2
(四)生存的欲望与文明的欲望 3
第三 欲望之利害 4
(一)自然的欲望 4
(二)应分的欲望 4
(三)奢侈的欲望 (问题)奢侈之意义为确定者乎抑非确定者乎 5
第四 欲望与经济学之关系 5
(一)非物质的欲望 6
(二)物质的欲望 6
第三章 财 6
第一 财之种类 (问题)空气日光与水得一般称之为自由财否 6
第二 财之意义 10
(一)最广义说 11
(二)广义说 11
(三)狭义说 12
(四)最狭义说 13
第四章 经济行为 13
第一 经济行为之意义 13
第二 经济行为之种类 14
第五章 经济 15
第一 经济之意义 15
(一)集合体 16
(二)统一性 16
(三)永久性 16
第二 经济主体经济行为者经济单位及经济组织 16
第三 经济之种类 17
(一)单一经济与共同经济 17
(二)公经济与私经济 17
(三)综合经济与特殊经济 18
(四)家族经济种族经济国民经济世界经济 18
第四 经济学之定义 18
第六章 国民经济之发展 19
第一 关于国民经济发展顺序之诸说 19
(一)福特理雷斯脱之说 19
(二)蒲拿海特明之说 21
(三)卡罗培区之说 22
(四)葛司太显罗之说 23
(五)游根费雷坡之说 23
第二 国民经济发展之顺序 (问题) 24
(一)雷斯脱解自然经济时代为物物交换经济时代其说何如 26
(二)自足经济时代亦有所谓分业否乎 26
第七章 国民经济发展之要件 27
第一节 天然 27
第一 天然之意义 27
第二 天然与国民经济之关系 28
(一)地势及于国民经济上之影响 28
(二)地质及于国民经济上之影响 28
(三)地位及于国民经济上之影响 28
(四)气候及于国民经济上之影响 29
第三 天然力与人力 29
(一)重天然力说 29
(二)重人力说 29
(三)折衷说 (问题)人力足以左右天然力有明证乎 30
第二节 人口 31
第一 人口与国民经济之关系 31
第二 马尔塞之人口论 31
第三 马尔塞人口论之批评 32
第三节 国家 33
第一 国家与国民经济之关系 33
第二 财产制之变迁 33
第三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之批评 34
第四 现社会组织之改良 34
第二编 生产论 35
第一章 生产 35
第一 生产之意义 35
第二 生产之要素 (问题) 35
(一)关于生产说之变迁 36
(二)生产与营利之别 39
(三)自然的生产与自然的营利得谓之生产与营利否 40
第二章 土地 41
第一 土地之生产力 41
(一)负力 41
(二)植力 41
(三)养力 41
第二 土地生产力之增进 42
(一)土地之开拓及改良 42
(二)耕作法之改良 42
(三)肥料之使用及改良 42
(四)农具之改良 42
(五)关于土地制度及机关之改良 42
第三 土地报酬渐减之法则 42
第四 土地报酬渐减之时期 43
第三章 劳动 44
第一 劳动之意义 44
第二 劳动之生产力 44
(一)劳动力 44
(二)劳动心 44
第三 劳动之种类 45
(一)精神的劳动与肉体的劳动 45
(二)指示的劳动与执行的劳动 45
(三)熟练劳动与不熟练劳动 46
(四)独立劳动与不独立劳动 46
第四 劳动生产力之增进 46
第五 分业与协力 47
第六 分业之种类 47
(一)劳动的分业与生产的分业 47
(二)地方的分业与国际的分业 48
(三)社会的分业与技术的分业 48
第七 分业之利害 49
第八 分业采用之条件 50
(一)技术的条件 50
(二)社会的条件 50
(三)经济的条件 51
第四章 资本 51
第一 资本之意义 (问题) 51
(一)资本与财产之区别 51
(二)土地得算入资本否乎 51
第二 资本之种类 51
(一)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 51
(二)运转资本与设备资本 53
(三)生产资本与营利资本 53
(四)增加性资本与不增加性资本 53
(五)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 (问题) 54
(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区别定于客观的乎抑定于主观的乎 54
(二)运转资本设备资本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之区别同乎异乎 55
(三)死的资本之解释 55
第三 资本构成之原因 55
(一)归之于贮蓄之说 56
(二)归之于劳动之说 56
(三)归之于生产之说 56
(问题)资本构成之一原因不曰生产而曰所得何故 56
第四 资本生产力之增进 57
(一)贮蓄之发达 57
(二)资本之利用 57
(三)资本之运转 57
第五 机械之使用 58
第六 机械之意义 58
第七 机械之利害 58
第八 机械使用之条件 59
(一)宜于性质单纯之事业 59
(二)宜与经济之理合一 59
第五章 企业 59
第一节 概说 59
第一 企业之意义 59
第二 企业之种类 60
(一)大企业与小企业 60
(二)公的企业与私的企业 60
(三)个人企业与共同企业 (问题)个人企业与共同企业之区别同于私人企业与私法人企业之区别否 60
第二节 或种企业优劣之比较及其种类 61
第一 大企业之优劣 61
第二 个人企业与共同企业之优劣 62
第三 共同企业之种类 62
第三节 产业组织 63
第一 产业组合之意义 (问题)产业组合以外尚有他种组合否 63
第二 产业组合之起因 63
第三 产业组合之种类 64
(一)信用组合 64
(二)贩卖组合 65
(三)购买组合 65
(四)生产组合 (问题) 67
(一)论信用组合之形式 68
(二)消费组合得为企业的组合乎 68
第四节 公司 70
第一 公司之意义 70
第二 公司之种类 70
第五节 产业同盟 70
第一 产业同盟之意义 71
第二 产业同盟之种类 71
第三 产业同盟之起因 71
第四 卡德尔 71
(一)卡德尔之性质 71
(二)卡德尔之种别 71
(三)卡德尔之利害 73
第五 托辣斯 74
(一)托辣斯之性质 74
(二)托辣斯之沿革 74
(三)托辣斯之利害 75
(问题)(一)卡德尔与托辣斯之成立限于同种之企业者间否 77
(二)卡德尔与托辣斯之异同如何 77
(三)卡德尔与托辣斯优劣之比较 79
(四)卡德尔与托辣斯一盛于欧洲而不盛于美国一盛于美国而不盛于欧洲何故 79
第三编 交易论 81
第一章 交易 81
第一 交易之意义 81
第二 交易之起因 81
(一)欲望之发达 81
(二)分业之发生 82
(三)私有财产制 82
第三 交易之障害 82
(一)经济上之障害 82
(二)法制上之障害 83
(三)技术上之障害 83
第四 交易之机关 83
(一)度量衡 83
(二)交通机关 84
(三)商业 84
(四)市场 86
(问题)(一)论商业变迁之新趋势 87
(二)市场与懋迁所之区别 89
第二章 价值 89
第一节 价值之意义 89
第一 关于价值起因之诸学说 90
(一)劳力说 90
(二)生产费说 90
(三)欲望说 91
第二 价值之意义 91
(一)人欲与物能 91
(二)价值与效用 92
(三)限界效用说 92
第二节 价值之种类 93
第一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93
第二 主观的价值与客观的价值 94
第三 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 94
(问题)有价值者限于纯然的财乎 95
(二)交换价值为历史的产物然否 95
第三章 价格 96
第一节 价格之意义 96
第一 价格与价值 96
第二 价格与代价 96
第二节 价格之种类 97
第一 竞争价格与独占价格 97
第二 契约价格与公定价格 97
第三节 价格之决定 98
第一 经济的原因 98
(一)需要与供给 98
(二)决定需要之高的原因 98
(三)决定供给之高的原因 100
(四)需给与价格 101
第二 非经济的原因 103
(问题)(一)交换价值与价格同乎异乎 103
(二)购买力有二种之意义试述之 103
(三)生产费之解释如何 103
(四)价格循环之法则得适用于一般否 104
第四章 货币 104
第一节 货币之概念 104
第一 货币之发生 104
(一)需给投合之缺乏 105
(二)比例标准之缺乏 105
(三)分割手段之缺乏 105
第二 货币之职务 106
(一)为一般交换之媒介物 106
(二)为一般价值之尺度 106
(三)为一般支付之要具 106
(四)为价值贮蓄之手段 106
第三 货币之意义 107
第四 货币之材料 107
第二节 货币之制度 108
第一 货币制度之发达 108
第二 货币之种类 108
第三 货币之铸造 110
第四 金币之本位 110
(一)单本位制 110
(二)复本位制 110
(三)跛行本位制 111
(四)四汇兑本位制 111
(五)万国复本位制 111
第五 格里森之法则 111
(问题)(一)试述关于货币之诸学说 112
(二)跛行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之异同如何 114
第五章 货币 115
第一 纸币之发生 115
第二 纸币之效用 115
第三 纸币之种类 115
(一)不换纸币与兑换纸币 115
(二)政府纸币与银行纸币 115
第四 兑换券之发行 116
第五 兑换准备 117
(一)正货准备 117
(二)保证准备 117
第六 各国之兑换券发行制度 117
(一)一部准备法 117
(二)比例准备法 117
(三)最高发行法 118
(四)证券预托法 118
(五)伸缩制限法 118
(问题)兑换券与普通期票之区别 118
第六章 信用 119
第一 信用之意义 119
第二 信用之种类 119
(一)公的信用与私的信用 119
(二)对物信用与对人信用 120
(三)消费信用与生产信用 120
(四)长期信用与短期信用 120
第三 信用机关 121
第四 银行之种类 121
(一)一般金融机关 122
(二)特殊金融机关 122
第五 银行之业务 123
第六 信用之利害 123
第四编 分配论 125
第一章 所得 125
第一 所得之意义 125
第二 所得之种类 125
(一)国民所得与个人所得 125
(二)自由所得与不自由所得 125
(三)财产所得与勤劳所得 126
(四)名义所得与实质所得 126
(五)实物所得与货币所得 126
第三 分配所得 127
(问题)所得与收获收入之区别 128
第二章 地代 129
第一 地代之意义 129
第二 地代之起因 130
第三 地代之利害 130
(问题)何谓实际地代与自然地代 131
第三章 利子 132
第一 利子之意义 132
第二 利子之种类 132
第三 利子之决定 134
第四 利子之渐减 135
(问题)关于利子起因之学说如何 135
第四章 赁银 138
第一 赁银之意义 138
第二 赁银之种类 138
第三 赁银计算之救济法 140
(一)赏与金法 140
(二)利益分配法 141
(三)共同生产法 141
(四)滑准赁银法 141
第四 赁银之决定 141
第五 赁银问题与劳动问题 142
(问题)理嘉图之赁银法则果可为经济上之法则乎 143
第五章 利润 144
第一 利润之意义 144
第二 企业所得与企业利润 144
第三 利润之决定 145
(问题)时运之向背为决定利润大小之一原因能略证之否 145
第五编 消费论 147
第一章 消费 147
第一 消费之意义 147
第二 消费之必要 147
第三 生产与消费 147
第四 消费之种类 148
(一)公的消费与私的消费 148
(二)生产的消费与不生产的消费 149
第五 消费之大小 150
(问题)(一)财之价值消灭于自然或减少于自然者得谓之消费否 150
(二)国家经济之消费全然为生产的消费乎抑全然为不生产的消费乎 151
第二章 恐慌 151
第一 恐慌之意义 151
第二 恐慌之起因 151
第三 恐慌之种类 152
(一)农业恐慌 152
(二)工业恐慌 152
(三)商业恐慌 153
(四)投机恐慌 153
(五)货币恐慌 153
(六)信用恐慌 153
第四 恐慌之定期发生说 154
(一)太阳黑点说 154
(二)信用循环说 155
第五 恐慌之豫防与救济 155
(问题)(一)恐慌为近代之产物信乎 156
(二)恐慌发生最有力之主因为生产超过消费量何故 156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配套辅导用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集 第5版》李元起主编 2018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学会保护自己 远离儿童性侵犯行动指南》龙迪著 2020
- 《快速学会初级乐理》李昂责任编辑;(澳大利亚)萨曼莎·科茨 2019
- 《经济侵略与中国》高尔松,高尔柏 1925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环境启动经济》张继亮 2019
- 《微观经济学》(美)罗伯特·S. 平狄克,(美)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 2019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0》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华乐大典 琵琶卷 乐曲篇 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2016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王志邦主编;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3》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贵州省志 1978-2010 卷10 民政》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8
- 《标准急救护理速查手册 普及版》美国骨科医师协会 (AAOS) ,美国急诊医师学会 (ACEP) 主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