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汉臣,蔡少青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117056509
  • 页数:6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突出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植物部分精减了形态描述内容,生药学各论按科属排列;增补了近年国内外天然药物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
上一篇:矫形外科学纲要下一篇:致命的盛宴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目录

绪论 1

一、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1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3

三、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史 5

四、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 7

第一篇 药用植物学基础 9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9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 9

一、原生质体 10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3

三、细胞壁 16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 19

一、植物组织的种类 19

二、维管束及其类型 28

第二章 根的形态与显微构造 31

第一节 根的形态与功能 31

一、正常根的形态与类型 31

二、变态根的形态与类型 32

三、根的生理功能 33

第二节 根的显微构造 34

一、根尖的构造 34

二、根的初生构造 35

三、侧根的形成 37

四、根的次生构造 37

五、根的异常构造 38

六、根瘤和菌根 39

第三章 茎的形态与显微构造 41

第一节 茎的形态与功能 41

一、茎的基本形态 41

二、正常茎的类型 43

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 45

四、茎的生理功能 47

第二节 茎的显微构造 47

一、茎尖的构造 47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47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 49

四、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 52

五、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53

第四章 叶的形态与显微构造 54

第一节 叶的形态与功能 54

一、叶的组成 54

二、叶的各部形态 55

三、单叶与复叶 60

四、叶序 62

五、变态叶的类型 63

六、叶的生理功能 64

第二节 叶的显微构造 65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65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67

三、裸子植物叶的构造 68

第五章 花的形态与功能 69

第一节 花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态结构 69

一、花梗和花托 69

二、花被 70

三、雄蕊群 72

四、雌蕊群 74

第二节 花的类型 77

第三节 花程式与花图式 78

一、花程式 78

二、花图式 78

第四节 花序 79

一、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类) 79

二、有限花序(聚伞花序类) 80

第五节 花的生理功能 81

第六节 花粉粒的形态构造 82

一、花粉的发育 82

二、花粉粒的形态构造特点 83

三、花粉粒的药用价值及其在植物分类学中的意义 85

第六章 果实的类型 87

第一节 果实的形成和特征 87

第二节 果实的类型 87

一、单果 87

二、聚合果 90

三、聚花果(复果) 90

第三节 果实的生理功能 91

第七章 种子 92

第一节 种子的形态结构 92

一、种皮 92

二、胚 92

三、胚乳 93

第二节 种子的类型 93

第三节 种子的生理功能 94

一、种子的萌发 94

二、种子的休眠 94

三、种子的寿命 94

第八章 植物分类概论 95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 95

第二节 植物分类简史 96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 97

第四节 植物的学名 99

一、植物的物种命名法 99

二、种以下等级的学名表示法 100

第五节 植物界的分门和植物分类检索表 100

一、植物界的分门 100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 101

第二篇 生药学基础 105

第九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105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105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107

一、记载项目 107

二、生药的拉丁名 107

第十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109

第一节 生物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 109

第二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 109

一、糖类及苷类 109

二、皂苷类 115

三、强心苷类 117

四、生物碱类 118

五、醌类 122

六、香豆素类 124

七、黄酮类 125

八、萜类和挥发油 127

九、其他成分 129

第三节 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 131

一、概述 131

二、生源与生物合成研究的基本方法 134

三、基本生源生物合成途径 137

第十一章 生药的鉴定 144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144

第二节 原植(动)物鉴定 145

一、观察植物形态 145

二、核对文献 145

三、核对标本 146

第三节 性状鉴定 146

第四节 显微鉴定 148

一、显微鉴定的常用方法 148

二、显微鉴定要点 149

三、扫描电镜等的应用 153

第五节 理化鉴定 154

一、物理常数 154

二、一般理化鉴别 154

三、色谱法 155

四、分光光度法 156

第六节 DNA分子标记鉴定 157

一、DNA遗传标记技术的方法及原理 157

二、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158

第十二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161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161

一、确定适宜采收期 161

二、一般采收原则 161

第二节 生药的贮存 162

一、产地加工 162

二、干燥 162

三、贮藏与保管 163

第十三章 中药的炮制 166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66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166

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166

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67

三、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167

第三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168

一、一般修制 168

二、水制 169

三、火制 169

四、水火共制 171

五、其他炮制法 171

第四节 中药炮制机理 172

第十四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174

第一节 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 174

一、生药品种对品质的影响 174

二、植物生长发育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175

三、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176

四、环境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176

第二节 生药质量的控制与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178

一、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179

二、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80

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188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189

第三篇 药用植物类群和重要生药 191

第十五章 藻类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第二节 藻类的分类与主要药用种类 191

一、蓝藻门 192

二、绿藻门 192

三、红藻门 193

四、褐藻门 194

第十六章 真菌门 197

第一节 概述 197

第二节 真菌的分类与重要药用种类和生药 198

一、子囊菌亚门 198

冬虫夏草 198

麦角 199

二、担子菌亚门 200

茯苓 202

灵芝 202

猪苓 202

雷丸 203

第十七章 地衣门 204

第一节 概述 204

第二节 地衣的分类与主要药用种类 204

长松萝 205

蕊 206

雪茶 206

第十八章 苔藓植物门 207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07

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与主要药用植物 208

一、苔纲 208

地钱 208

蛇苔 208

二、藓纲 209

大金发藓 209

暖地大叶藓 210

第十九章 蕨类植物门 211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11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与重要生药 214

蛇足石杉 215

木贼 216

海金沙 216

狗脊 217

绵马贯众 218

骨碎补 221

第二十章 裸子植物门 222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22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与重要生药 223

1.银杏科 224

银杏叶 附:白果 224

2.松科 225

松花粉 附:松香 225

3.柏科 226

侧柏叶 附:柏子仁 226

4.三尖杉科(粗榧科) 227

三尖杉 227

5.红豆杉科(紫杉科) 228

红豆杉 228

6.麻黄科 228

麻黄 229

第二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 233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33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234

一、恩格勒系统 234

二、哈钦松系统 234

三、塔赫他间系统 235

四、克朗奎斯特系统 235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和重要植物类生药 235

一、双子叶植物纲 235

(一)原始花被亚纲 236

1.桑科 236

火麻仁 附:大麻 237

桑白皮 附:桑椹 237

2.马兜铃科 238

细辛 239

关木通 附:川木通、木通 239

马兜铃 附:天仙藤、青木香 240

3.蓼科 241

大黄 242

何首乌 附:夜交藤 246

虎杖 248

4.苋科 248

牛膝 附:川牛膝 249

5.石竹科 249

瞿麦 250

太子参 251

银柴胡 251

王不留行 251

6.睡莲科 251

莲子 附:莲子心、莲房 252

7.毛茛科 252

黄连 附:三角叶黄连、云连 254

川乌 附:附子、草乌 257

白芍 附:赤芍 259

牡丹皮 261

升麻 262

威灵仙 262

白头翁 262

8.小檗科 263

淫羊藿 264

三颗针 267

9.防己科 267

防己 附:广防己、木防己 268

北豆根 270

10.木兰科 270

厚朴 附:厚朴花、和厚朴 272

辛夷 274

五味子附:华中五味子 275

11.樟科 277

肉桂 附:桂枝等 278

乌药 280

12.罂粟科 281

延胡索 282

阿片 284

13.十字花科 284

板蓝根 附:大青叶、青黛等 285

芥子 287

荠菜 287

14.景天科 287

红景天 288

垂盆草 288

15.杜仲科 289

杜仲 289

16.蔷薇科 289

山楂 附:野山楂 293

苦杏仁 附:甜杏仁、桃仁 294

乌梅 296

仙鹤草 297

木瓜 297

枇杷叶 297

金樱子 297

17.豆科 298

黄芪 附:红芪 301

甘草 305

葛根 308

苦参 308

山豆根 309

番泻叶 309

槐米 309

补骨脂 310

决明子 310

18.芸香科 311

黄柏 312

枳实 附:枳壳 315

陈皮 316

白鲜皮 316

吴茱萸 317

19.橄榄科 317

乳香 317

没药 318

20.楝科 318

川楝子 附:苦楝皮 318

21.远志科 319

远志 320

22.大戟科 320

京大戟 322

巴豆 322

狼毒 323

甘遂 323

23.漆树科 323

五倍子 325

24.卫矛科 325

雷公藤 附:昆明山海棠 326

25.鼠李科 326

大枣 327

酸枣仁 327

26.锦葵科 327

冬葵果 328

27.藤黄科 328

贯叶金丝桃 329

28.瑞香科 330

沉香 331

芫花 333

29.使君子科 334

使君子 334

诃子 334

30.桃金娘科 335

丁香 附:丁香油 335

31.五加科 337

人参 附:西洋参 338

三七 342

五加皮 344

刺五加 344

通草 344

32.伞形科 345

当归 348

川芎 350

柴胡 352

白芷 354

小茴香 354

独活 354

蛇床子 355

北沙参 355

防风 355

羌活 356

33.山茱萸科 356

山茱萸 356

(二)后生花被亚纲 357

34.杜鹃花科 357

满山红 358

照山白 358

35.木犀科 358

秦皮 360

连翘 360

女贞子 361

36.马钱科 361

马钱子 362

密蒙花 364

37.龙胆科 364

龙胆 365

秦艽 367

38.夹竹桃科 368

萝芙木 369

罗布麻叶 370

长春花 370

39.萝藦科 371

香加皮 372

白薇 372

徐长卿 373

40.旋花科 373

菟丝子 374

牵牛子 375

41.紫草科 375

紫草 375

42.马鞭草科 377

蔓荆子 378

马鞭草 379

43.唇形科 379

薄荷 附:薄荷油等 381

丹参 384

黄芩 385

益母草 388

紫苏叶 388

广藿香 389

夏枯草 389

荆芥 389

44.茄科 390

洋金花 391

枸杞子 附:地骨皮 393

天仙子 394

颠茄草 394

45.玄参科 394

毛花洋地黄叶 附:洋地黄叶 396

地黄 399

玄参 401

46.茜草科 402

钩藤 403

巴戟天 404

茜草 404

红大戟 404

栀子 404

47.忍冬科 405

金银花 附:忍冬藤 406

48.败酱科 408

甘松 409

缬草 409

49.葫芦科 410

天花粉 411

瓜蒌附:瓜蒌皮、瓜蒌子 413

罗汉果 413

50.桔梗科 413

桔梗 415

党参 417

南沙参 417

半边莲 418

51.菊科 418

茵陈 421

青蒿 422

艾叶 423

红花 附:白平子 423

苍术 425

白术 427

木香 附:川木香、越西木香、土木香、藏木香 428

紫菀 430

野菊花 431

菊花 431

大蓟 431

旋覆花 432

水飞蓟 432

蒲公英 432

款冬花 432

苍耳子 433

二、单子叶植物纲 433

52.香蒲科 433

蒲黄 433

53.泽泻科 434

泽泻 434

54.禾本科 435

薏苡仁 436

白茅根 437

55.莎草科 437

香附 438

56.棕榈科 438

槟榔 439

血竭 439

57.天南星科 439

天南星 441

半夏 441

石菖蒲 444

白附子 444

58.百部科 444

百部 445

59.百合科 445

川贝母 448

浙贝母 450

麦冬 附:山麦冬等 451

芦荟 453

知母 453

天冬 454

重楼 454

黄精 454

玉竹 455

土茯苓 455

60.薯蓣科 455

山药 455

穿山龙 456

61.鸢尾科 457

番红花 458

62.姜科 458

砂仁 附:砂仁壳等 459

白豆蔻 462

草果 462

莪术 附:郁金、姜黄等 462

姜 465

高良姜 466

益智仁 466

63.兰科 466

石斛 468

天麻 469

白及 471

第四篇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 473

第二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 473

第一节 动物类生药概论 473

一、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474

二、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个体发育常用术语 474

三、动物的命名和分类 476

四、动物类生药的分类 478

五、动物药的活性成分 478

第二节 重要动物类生药选论 483

地龙 483

水蛭 483

珍珠 484

海螵蛸 484

全蝎 484

桑螵蛸 486

僵蚕 486

斑蝥 487

蟾酥 487

哈蟆油 488

龟甲 附:鳖甲 488

蛤蚧 489

阿胶 489

鹿茸 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 489

麝香 附:灵猫香、人工合成麝香 493

牛黄 附:人工合成牛黄、人工培植牛黄 496

羚羊角 498

第二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 500

第一节 矿物类生药概述与鉴定 500

一、矿物的性质 500

二、矿物类生药的鉴定 502

第二节 重要矿物类生药 503

一、重要矿物类生药的分类 503

二、重要矿物类生药选论 504

芒硝附:玄明粉 504

石膏 504

朱砂 505

雄黄 附:雌黄 507

信石 附:砒霜 507

滑石 附:软滑石 507

第五篇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 509

第二十四章 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 509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 509

第二节 植物细胞培养 511

一、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512

二、植物细胞的固定化培养 514

第三节 花药培养 514

第四节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515

第五节 毛状根培养 517

第六节 药用植物的大规模快速无性繁殖 519

第七节 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成分 519

一、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植物活性成分 520

二、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产生新的化合物 521

三、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物转化药用成分 521

第二十五章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 523

第一节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概述 523

第二节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的技术策略 524

一、转基因器官培养 524

二、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关键酶的基因工程 524

第三节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展望 526

第六篇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527

第二十六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527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527

第二节 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 528

第三节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 529

一、中药及天然药物开发的意义 530

二、中药及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说明 530

三、中药及天然药物申报资料项目及说明 531

四、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注册的程序及要求 535

第四节 天然保健食品和中药化妆品的开发 537

一、保健食品的开发 537

二、中药化妆品的开发 540

第五节 生药资源在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 541

一、药膳 541

二、天然香料、香精、矫味剂 541

三、天然食用色素 543

四、天然甜味剂 544

五、中药牙膏、香皂、保健药枕 544

六、中药杀虫剂、杀菌剂 544

七、中药保健香烟和中药戒烟、解酒剂 545

第六节 生药资源的综合利用 545

第七节 海洋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547

一、海洋生药概况 547

二、海洋生物中的活性成分 547

第八节 生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551

一、高通量筛选系统及其特点 551

二、决定高通量筛选效率的基础 552

三、生药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的几个关键环节 552

四、高通量筛选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前景 555

第二十七章 生药资源的保护 556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保护现状 556

第二节 与生物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 557

一、国际公约 557

二、我国颁布的与生药资源保护有关的主要法规和通知 557

第三节 生药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559

一、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确立保护等级,进行分级保护 559

二、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进行原地保存 559

三、迁地保存 559

四、变野生为家养 560

五、寻找珍稀濒危物种和药材的替代种、代用品 560

六、加强对资源保护的研究、宣传和执法力度 560

附录 563

附录一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563

附录二 药用植(动)物及生药中文名索引 600

附录三 药用植(动)物及生药拉丁名索引 6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