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
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

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长野郎著;强我译
  • 出 版 社:神州国光社
  • 出版年份:1932
  • ISBN: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目录

土地制度的沿革 2

一 氏族部落时期 2

(一)前期 2

(二)后期 5

二 封建时代 12

(一)封建制度和土地制度 12

(二)井田制度和社稷观念 15

一 井田之理论的根据 16

二 授田的方法 19

三 还田的制度 48

(三)井田实施的状态及其崩坏 51

三 官僚政治时代 59

(一)由秦朝到民国 60

一 官僚政治的发生 60

二 自治破坏与井田的复活难 65

三 官僚政治与土地制度 74

(二)民国以后(删去) 84

土地分配及所有权问题 85

一 在土地分配上所表现的官治和自治 85

(一)土地兼并的自然防止 85

(二)土地分配的现状 91

一 农村耕地的分配不均和过小农的存在 93

二 全国的土地和人口配合的不平均 114

一 官僚阶级和土地兼并的增进 139

(三)在土地分配上所现表的官僚政治的弊害 139

二 随着开垦发生的弊害 141

(四)土地价格和土地分配的关系 146

二 土地所有权和自治体的关系 171

(一)所有权的所在 171

一 农民以外的土地所有者 172

二 农民离村和不在乡地主的增加 198

(一)农民离村之史的考察 198

(二)农民离村的现状 202

(三)在乡地主和不在乡地主 207

(二)由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发生的私法和公法的关系 210

(一)买卖 214

一 合法的手段 214

(二)出典 220

(三)遗产承继 230

二 不法的获得 233

(一)兵乱 234

(二)由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而被收没的 234

(三)军阀 234

三 特别的方法 234

(一)开垦 234

(二)荒芜地的分配 236

(一)历代整理的概要 239

一 土地整理的失败和官治主义 239

土地整理问题 239

(二)土地整理不能实行的原因 256

二 土地整理和自治 264

土地课税问题 271

一 土地课税之意义的变化 271

(一)周代及周以前的税法 272

(二)周代以后的税法 287

二 在土地课税上所表现的官治主义的影响和自治组织的作用 294

(一)课税失其负担的公平只计征收的容易和收入的增加 295

(二)赋税制度是为便于中间阶级获得利益而造成的 302

(三)在土地课税上所表现的地方性 328

一 佃种种制度的发生及其发达过程 335

佃种制度的研究 335

二 在佃种制度上所表现的政治社会经济的要因 344

(一)佃种制度的发达和政治社会经济的要因 344

一 影响于佃种制度之发达的政治社会的要因 344

二 佃种制度发达和经济上的关系 348

(二)自耕佃种比例的变化和政治社会经济的原因 370

一 政治的原因 371

二 社会的原因 372

三 经济的原因 373

四 其他的原因 378

(三)在佃种制度种类上所表现的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的特殊性 379

一 政治上的特殊性 380

二 社会上的特殊性 382

三 经济上的特殊性 383

(四)在地租上所表现的政治社会经济的特性 394

一 政治的特质的影响 394

二 经济的特质的影响 400

三 社会的特质的影响 421

三 在佃种制度上所表现的官僚思想 421

(一)地租以外所课的力役和杂税 421

(二)中间支配人的存在 423

(三)官僚地主和普通地主 427

一 慎重佃农的选定 437

(一)对人信用的佃种制度 437

四 私法发达对于土地制度的影响 437

二 因重视个人信用不重视契约故契约多是口头的 439

(二)地主的自卫处置 446

一 地租预纳的制度 446

二 押金制度 448

五 佃种制度上的两个重要问题 452

(一)佃农生活安定的问题 453

一 农家的收入 453

二 农家的负债 461

三 生活安定的方法 464

(二)田面权和田底权的问题 4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