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金海,王洪福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20010486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1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4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8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13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16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20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干部的必修课 22

一、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22

二、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正确执行党的纲领、路线的需要 24

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26

第1章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28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8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主义 28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31

三、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33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没有改变它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35

一、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35

二、现代资本主义无法摆脱必然灭亡的命运 38

三、“趋同论”的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代替论” 40

第三节 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创造者 43

一、无产阶级是最伟大的革命阶级 43

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6

第2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48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 49

一、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49

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学说的现实意义 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经验 54

一、苏联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变迁 54

二、中国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认识的演变 56

第三节 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9

一、过渡时期的必要性 59

二、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 62

三、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65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预测 67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67

第3章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 67

二、列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7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新概括 72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 7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 76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文化特征 78

第三节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9

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表现 79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3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7

第4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 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存在各种矛盾的社会 90

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 90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93

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 95

二、我们党对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100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04

第三节 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6

一、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06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108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110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 110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 112

第一节 发生了显著变化的社会主义阶级结构 115

一、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 115

第5章 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115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阶级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118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19

第二节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122

一、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122

二、工人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主观世界 12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 126

一、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126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 129

三、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 131

第四节 “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危险 134

一、“和平演变”是国际反动势力颠覆社会主义的战略原则 134

二、国际反动势力实行“和平演变”的主要手段 136

三、必须把反“和平演变”的斗争进行到底 137

第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140

第一节 初级阶段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概括 14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141

二、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 143

三、对现实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概括 1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质的规定性 14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4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规定 14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150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15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 153

一、社会主义发展带有根本性的两个问题 153

二、我国历史经验的反思 155

三、基本路线的实质是方向和效率的统一 157

第四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 159

一、“两个基本点”是相统一的关系 159

二、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160

三、“四个坚持”也要在改革开放中完善和发展 161

第7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 1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164

一、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相应的物质基础 164

二、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 168

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 170

第二节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治理整顿的方针 171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171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 175

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生产中地位的变化 177

第三节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认识 177

二、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 180

第8章 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法制建设 184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特点 185

一、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形成 185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187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89

第二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91

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191

二、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193

三、民主政治建设和坚持专政职能的关系 195

第三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197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197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 198

三、社会主义与民主 200

第四节 民主与法制建设要紧密结合 202

一、民主与法制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2

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204

三、民主和法制建设必须依靠党的领导 206

第9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08

一、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 208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210

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必须一起抓 2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215

一、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 215

二、社会主义理想与道德建设 217

三、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 219

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扫除精神垃圾 222

一、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222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24

三、扫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精神垃圾 227

第10章 共产党的领导及其自身的建设 230

第一节 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31

一、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31

二、共产党是领导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 235

第二节 党的建设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盛衰成败 237

一、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使它面临新的考验 237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清除腐败现象 240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纪律性 243

第三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246

一、马克思主义是党的领导正确的根本保证 246

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一项紧迫任务 248

三、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抓住重点 250

第11章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253

第一节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我国的历史经验 253

一、统一战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253

二、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 257

第二节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和对象 260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 260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特点 262

三、“一国两制”决策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 264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 268

第三节 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优良传统 268

二、发扬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70

第四节 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最好组织形式 273

一、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总部 273

二、新时期人民政协的任务 275

第12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278

一、改革的理论根据 278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81

第二节 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282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282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284

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89

四、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293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政治体制 295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95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298

三、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99

第13章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302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依据 302

一、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 302

二、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304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308

一、对外开放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08

二、对外开放是各国加快经济现代化的普遍经验 310

三、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312

一、各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模式 313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模式 313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15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316

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318

第14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321

第一节 新中国四十年来的成就和经验 32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 321

二、总结四十年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 324

第二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327

一、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 327

二、坚持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富强之路 329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33

一、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333

二、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335

第15章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 342

第一节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343

一、马克思的预测只限于指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343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44

第二节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348

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性 348

二、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 350

三、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352

第三节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354

一、树立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 354

二、要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359

三、把实现远大理想同搞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3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