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教程新编
中医教程新编

中医教程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时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17061448
  • 页数:6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主要针对西医院校中医基础和药物方剂进行改革,从辨证论治为主线,将所讲的中医理论直接落实到“证”上,并由此引出相关的药物和方剂。读者对象:西医院校学生。
《中医教程新编》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一、传统医学日益受到重视——中医学的学习目的 1

二、中医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3

(一)中医学的主要内容 3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4

三、中医学的历史发展 9

(一)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9

(二)预防医学 10

(三)医学基础学科的发展 11

(四)临床医学的全面发展 12

(五)药物和方剂学的发展 13

(六)学派争鸣和温病学的形成发展 13

四、中医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14

五、中医学的发展展望 15

上篇 基础理论 19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9

一、阴、阳的概念与性质 19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20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20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 21

(三)阴阳的消长转化 21

三、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22

(一)阴阳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22

(二)阴阳病理 22

(三)阴阳治则 26

一、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 28

四、阴阳学说的学习注意点 2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8

二、五行的性质和分类系统 29

三、五行的相互关系 30

(一)相生与相克 30

(二)相乘与相侮 31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32

(一)五行系统和五脏间的关系 32

(二)五行学说在诊断中的运用——五色诊法 32

(三)五行学说在药性理论中的运用 33

五、五行学说的学习注意点 34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 35

第一节 精 35

二、气的功能 36

一、气的来源和生成 36

第二节 气 36

三、气机 37

(一)七情病因 37

(二)升降失常和疾病趋向 38

(三)药性的升降浮沉 39

四、气病辨证 39

(一)气虚 39

(二)气陷 40

(三)气滞 40

(四)气逆 40

五、气病论治 40

(一)气病治则 40

(二)补气药 40

党参 41

人参 41

黄芪 42

白术 42

山药 42

甘草 43

(附:大枣饴糖蜂蜜) 43

(三)升提药 43

柴胡 43

升麻 44

葛根 44

陈皮 46

枳壳 46

枳实 46

(四)理气药 46

(附:橘叶橘核橘络) 47

青皮 47

香附 47

厚朴 48

(附:厚朴花) 48

木香 48

乌药 48

薤白 48

苦楝子 49

(附:大腹皮八月札) 49

一、血的生理 50

第三节 血 50

(一)血的生成 50

甘松 50

(五)降气药 50

(二)血的循行 51

(三)血的功能 51

二、血病辨证 51

(一)血虚 51

(二)血瘀 51

(三)血热 52

(四)出血 52

三、气血关系和气血同病 53

(一)气血关系 53

(二)气血同病 53

(二)补血药 54

当归 54

四、血病论治 54

(一)血病治则 54

熟地黄 55

阿胶 55

白芍 55

(附:鸡血藤) 56

(三)活血化瘀药 56

丹参 57

延胡索 58

川芎 58

红花 58

郁金 59

益母草 59

(附:茺蔚子) 59

泽兰 59

桃仁 60

(附:没药) 60

乳香 60

牛膝 60

莪术 61

三棱 61

地鳖虫 61

(附:虎杖) 61

(四)止血药 62

1.收敛止血药 63

仙鹤草 63

白及 63

棕榈炭 64

藕节 64

2.化瘀止血药 64

三七 64

3.凉血止血药 65

小蓟 65

茜草 65

血余炭 65

蒲黄 65

(附:大蓟) 66

地榆 66

白茅根 66

侧柏叶 66

槐花 66

4.温经止血药 67

艾叶 67

(五)清热凉血药 68

水牛角 68

赤芍 69

玄参 69

生地黄 69

牡丹皮 70

紫草 70

第四节 津液 71

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71

二、津液和气血的关系 72

三、津液病证 72

(一)津液不足 73

(二)水肿 73

(三)痰饮 74

麦门冬 75

(附:南沙参) 75

北沙参 75

(二)养阴生津药 75

(一)津液病证治疗原则 75

四、津液病证论治 75

石斛 76

玉竹 76

百合 76

(附:天门冬黄精) 76

(三)淡渗利水药 77

茯苓 77

猪苓 78

泽泻 78

薏苡仁 78

(附:赤小豆) 78

(四)化痰药 79

川贝母 80

浙贝母 80

1.清化热痰药 80

瓜蒌 80

前胡 81

桔梗 81

竹茹 81

竹沥 81

昆布 82

(附:海藻) 82

2.温化寒痰药 82

半夏 82

天南星 83

白附子 83

白芥子 83

旋覆花 83

白前 84

(五)逐水药 85

甘遂 85

(附:大戟) 86

商陆 86

牵牛子 86

巴豆 86

(附:芫花) 86

第五节 气血津液病方剂 87

一、方剂的基本知识 87

(一)组成原则 87

(二)方剂剂型 88

(三)组成变化 88

补中益气汤 89

(附:异功散六君子汤) 89

四君子汤 89

二、补益气血津液方剂 89

四物汤 90

(附:圣愈汤 桃红四物汤 胶艾汤) 90

归脾汤 90

益胃汤 91

增液汤 91

三、行气理血方剂 91

瓜蒌薤白半夏汤 91

(附:栝楼薤白白酒汤 四逆散) 92

金铃子散 92

血府逐瘀汤 92

补阳还五汤 92

四、祛痰利水方剂 93

二陈汤 93

犀角地黄汤(清热地黄汤) 93

十灰散 93

(附:导痰汤 涤痰汤 温胆汤) 94

五苓散 94

五皮饮 94

苓桂术甘汤 95

十枣汤 95

葶苈大枣泻肺汤 95

第三章 脏腑经络 96

第一节 心 97

一、心的生理功能 97

(一)心病症状 98

二、心病辨证 98

(二)心病证候 99

三、心病论治 100

(一)心病治则 100

(二)心病用药 100

1.清心泻火药 101

黄连 101

栀子 101

苦参 102

(附:竹叶木通) 102

2.温阳祛寒药 102

附子 103

肉桂 103

桂枝 103

朱砂 104

(附:干姜) 104

3.安神药 104

龙骨 105

酸枣仁 105

远志 105

(附:柏子仁五味子) 105

(三)心病用方 106

1.补心方 106

五味子汤 106

保元汤 106

四逆汤 106

导赤散 107

天王补心丹 107

2.清心泻火方 107

(附:参附汤) 107

炙甘草汤 107

朱砂安神丸 108

3.豁痰开窍方 108

礞石滚痰丸 108

苏合香丸 108

第二节 肺 109

一、肺的生理功能 109

二、肺病辨证 110

(一)肺病症状 110

(二)肺病证候 111

三、肺病论治 111

(一)肺病治则 111

石膏 112

知母 112

1.清肺泻火药 112

(二)肺病用药 112

黄芩 113

(附:地骨皮芦根) 113

2.止咳平喘药 113

杏仁 114

百部 114

葶苈子 114

桑白皮 115

(附:紫苏子枇杷叶紫菀款冬花) 115

3.敛肺止咳药 115

糯稻根 116

五倍子 116

(三)肺病用方 116

浮小麦 116

1.补肺方 116

百合固金汤 116

罂粟壳 116

4.收敛止汗药 116

乌梅 116

诃子 116

白果 116

麻黄根 116

2.化痰止咳方 117

三子养亲汤 117

苏子降气汤 117

清气化痰丸 117

当归六黄汤 118

一、脾的生理功能 118

第三节 脾 118

玉屏风散 118

3.敛汗固表方 118

二、脾病辨证 119

(一)脾病病因 119

(二)脾病症状 120

(三)脾病证候 121

三、脾病论治 121

(一)脾病治则 121

(二)脾病用药 122

1.温中暖脾药 122

砂仁 122

荜澄茄 122

吴茱萸 123

(三)脾病用方 124

(附:赤石脂 禹余粮 石榴皮 椿根皮) 124

1.补脾益气方 124

2.收敛止泻药 124

(附:高良姜 花椒 小茴香 丁香) 124

肉豆蔻 124

参苓白术散 125

2.温中祛寒方 125

理中汤 125

(附:附子理中汤附桂理中汤) 125

第四节 肝 125

一、肝的生理功能 126

二、肝病辨证 127

(一)肝病症状 127

(二)肝病证候 127

(一)肝病治则 128

三、肝病论治 128

(二)肝病用药 129

清肝泻火药 129

龙胆草 129

夏枯草 130

(附:决明子 谷精草 菊花) 130

(三)肝病用方 130

1.疏肝理气方 130

柴胡疏肝散 130

4.补肝柔肝方 131

3.清肝泻火方 131

失笑散 131

旋覆花汤 131

(附:丹栀逍遥散 黑逍遥散) 131

逍遥散 131

2.活血消积方 131

鳖甲煎丸 132

龙胆泻肝汤 132

补肝汤 132

一贯煎 132

5.暖肝散寒方 133

暖肝煎 133

第五节 肾 133

一、肾的生理功能 133

二、肾病辨证 134

(一)肾病症状 135

(二)肾病证候 135

(一)肾病治则 136

三、肾病论治 136

(二)肾病用药 137

1.补肾药 137

(1)补肾阳药 137

鹿茸 137

(附:鹿角 鹿角胶 鹿角霜) 138

菟丝子 138

杜仲 138

淫羊藿 138

补骨脂 139

(附:肉苁蓉 续断 狗脊 紫河车 附子 肉桂) 139

(2)补肾阴药 140

何首乌 140

龟甲 141

女贞子 141

枸杞子 141

旱莲草 141

(附:鳖甲 桑椹 黄柏) 142

2.固精缩尿止带药 142

(三)肾病用方 143

1.补肾温阳方 143

金匮肾气丸 143

(附:济生肾气丸) 143

右归丸 143

人参胡桃汤 144

黑锡丹 144

2.补肾滋阴方 144

六味地黄丸 144

河车大造丸 145

大菟丝子饮 145

(附:知柏地黄丸 七味都气丸 麦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145

3.填精益髓方 145

左归丸 145

4.固精缩尿方 146

金锁固精丸 146

桑螵蛸散 146

第六节 六腑 147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147

(一)胆 147

(二)胃 147

(六)三焦 148

(五)膀胱 148

(四)大肠 148

(三)小肠 148

二、腑病辨证 149

(一)胃阴虚 149

(二)大肠津亏 149

(三)食滞胃脘 149

(四)寒凝胃脘 149

(五)胃火炽盛 149

(六)小肠实热 150

(七)虫居肠道 150

(八)胆郁痰扰 150

三、腑病论治 150

(一)腑病治则 150

大黄 151

芒硝 151

(二)腑病用药 151

(1)攻下药 151

1.泻下药 151

(附:番泻叶) 152

(2)润下药 152

火麻仁 152

(附:郁李仁) 152

2.消导药 153

山楂 153

麦芽 153

神曲 153

(附:谷芽 莱菔子) 154

3.驱虫药 154

鸡内金 154

使君子 155

苦楝皮 155

槟榔 155

南瓜子 155

雷丸 155

榧子 155

鹤虱 155

贯众 155

(三)腑病用方 155

麻子仁丸 155

保和丸 155

玉女煎 156

清胃散 156

(附:三合汤) 156

良附丸 156

(附:加减玉女煎) 157

化虫丸 157

第七节 脏腑关系和同病、同治 157

(一)脾肺关系和脾肺气虚 157

(二)心脾关系和心脾两虚 158

(三)心肺关系和心肺气虚 158

(四)肝脾关系和肝脾不调、肝胃不和 158

(五)肺肝关系和肝火犯肺 159

(六)心肾关系和心肾不交、心肾阳虚 159

(七)脾肾关系和脾肾阳虚 159

(八)肺肾关系和肺肾阴虚 160

(九)肝肾关系和肝肾阴虚 160

泻白散 161

黛蛤散 161

(十)方剂 161

真武汤 161

四神丸 161

(附:苇茎汤) 162

痛泻要方 162

(附:葛根芩连汤) 162

左金丸 162

(附:四逆散) 162

第四章 六淫病因 163

第一节 阳邪——风、火、暑、燥 163

(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64

(二)风病辨证 164

一、风 164

(三)风病治则 166

(四)解表药 167

1.辛温解表药 167

麻黄 167

荆芥 168

紫苏 168

防风 168

羌活 168

香薷 169

白芷 169

细辛 169

菊花 170

桑叶 170

薄荷 170

生姜 170

2.辛凉解表药 170

蝉蜕 171

牛蒡子 171

(五)平肝息风药 172

羚羊角 173

全蝎 173

(附:蜈蚣) 173

天麻 173

钩藤 174

僵蚕 174

地龙 174

代赭石 175

牡蛎 175

麻黄汤 176

(六)治风方剂 176

1.解表方 176

(附:麻黄加术汤 三拗汤) 177

桂枝汤 177

(附: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177

九味羌活汤 177

银翘散 177

桑菊饮 17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78

越婢汤 179

(附:越婢加术汤 越婢加半夏汤) 179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79

2.平肝息风方 179

镇肝息风汤 179

天麻钩藤饮 180

羚羊钩藤汤 180

大定风珠 181

3.祛风化痰方 181

半夏白术天麻汤 181

牵正散 181

玉真散 182

二、火、热、温 182

(一)火热致病的特性 182

(二)外感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 183

(三)外感热病的治则治法 184

金银花 185

连翘 185

(四)清热解毒药 185

蒲公英 186

败酱草 186

白头翁 186

(附:射干) 187

鱼腥草 187

白花蛇舌草 187

(五)清热方 187

白虎汤 187

(附:人参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白虎桂枝汤 白虎加苍术汤) 188

大承气汤 188

(附: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188

清营汤 188

三、暑 189

(一)暑邪致病的特性 189

安宫牛黄丸 189

紫雪丹 189

(二)暑病辨证 190

(三)暑病治则治法 190

(四)清热解暑药 191

荷叶 191

青蒿 191

(附:绿豆)西瓜翠衣 滑石 冬瓜皮 191

(五)清热解暑方 192

清暑益气汤 192

六一散 192

(附:益元散 鸡苏散 碧玉散) 193

生脉散 193

香薷饮 193

(一)燥邪致病的特性 194

(二)燥病辨证 194

(附:加味香薷饮 新加香薷饮) 194

四、燥 194

(三)燥病治则 195

(四)清润肺燥方剂 195

桑杏汤 195

清燥救肺汤 195

第二节 阴邪——寒、湿 195

一、寒 196

(一)寒邪致病特性 196

(二)伤寒的六经辨证论治 196

二、湿 199

(一)湿邪致病特性 199

(二)湿病辨证论治 200

藿香 202

1.芳香化湿药 202

(三)祛湿药 202

佩兰 203

苍术 203

石菖蒲 203

白豆蔻 204

(附:白扁豆) 204

2.祛风湿药 204

独活 205

秦艽 205

威灵仙 205

木瓜 205

(附:防己) 206

桑寄生 206

五加皮 206

3.清利湿热药 207

茵陈 207

木通 207

车前子 208

金钱草 208

萹蓄 208

(附:滑石 海金沙) 209

(四)祛湿方 209

1.芳香化湿方 209

藿香正气散 209

2.祛风胜湿方 210

蠲痹汤 210

(附:胃苓汤 不换金正气散) 210

平胃散 210

3.清利湿热方 211

三仁汤 211

甘露消毒丹 211

茵陈蒿汤 212

八正散 212

芍药汤 212

中篇 临床运用 217

第一章 西医为主,中医参与 217

第一节 西医治疗方法的中医参与 217

一、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中医参与 217

肾病综合征 221

系统性红斑狼疮 225

皮肌炎 229

类风湿性关节炎 234

过敏性紫癜 239

痛风 243

多发性硬化 245

支气管哮喘 249

二、抗结核治疗的中医参与 254

肺结核 259

结核性胸膜炎 264

肠结核 267

骨关节结核 270

结核性脑膜炎 274

淋巴结结核 278

三、肿瘤化疗、放疗的中医参与 282

消化道反应 285

骨髓抑制 288

放射性肺炎 292

放射性肠炎 294

四、外科手术的中医参与 297

术后低热 300

食欲不振 303

胃肠功能紊乱 305

粘连性肠梗阻 308

术后尿潴留 312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治疗的中医参与 316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 316

肺炎 316

百日咳 319

细菌性痢疾 323

胆道感染 327

尿路感染 332

二、病毒感染性疾病 335

感冒 流行性感冒 335

急性支气管炎 338

麻疹 340

流行性腮腺炎 344

病毒性肝炎 347

第三节 其他疾病治疗的中医参与 352

糖尿病 352

高血压病 357

心律失常 361

脑卒中 365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 369

甲状腺功能亢进 373

急性胰腺炎 376

肿瘤 379

肺癌 381

原发性肝癌 385

胃癌 389

大肠癌 393

白血病 395

第二章 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 399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399

高脂血症 405

脑动脉硬化 409

冠心病 413

慢性胃炎 420

消化性溃疡 425

上消化道出血 429

肝硬化 432

胆石症 437

肾小球肾炎 441

尿路结石 445

慢性肾功能衰竭 449

再生障碍性贫血 453

颈椎病 457

腰椎间盘突出症 462

慢性前列腺炎 466

慢性盆腔炎 470

子宫肌瘤 47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480

第三章 中医所长,中医治疗 483

第一节 补气法及其适应证 483

亚健康状态 485

低血压 489

白细胞减少症 492

低血糖症 496

病毒性心肌炎 499

胃下垂 503

特发性水肿 507

遗尿 51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513

缺乳 516

第二节 补肾法及其适应证 520

小儿五迟 523

老年性痴呆 526

骨质疏松症 531

骨性关节炎 534

阳痿 538

男性不育症 542

更年期综合征 546

先兆流产 549

第三节 健脾助运法及其适应证 552

小儿厌食症 555

疳积 558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563

湿证 565

肠易激综合征 567

便秘 570

第四节 活血化瘀法及其适应证 574

脑卒中后遗症 577

肝纤维化 58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84

雷诺综合征 587

第五节 中医周期疗法及其适应证 591

闭经(附:月经稀少) 59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597

痛经 601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605

不孕症 609

下篇 针灸 617

第一章 经络与腧穴 617

第一节 概述 617

一、经络的组成 617

二、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617

四、腧穴的分类 618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 618

五、腧穴的治疗作用 619

第二节 腧穴定位 619

一、体表标志 619

二、指量法 619

三、骨度分寸法 620

第三节 十四经穴 622

一、手太阴肺经 622

1.中府(LU1) 622

2.尺泽(LU5) 623

3.列缺(LU7) 623

4.太渊(LU9) 623

1.曲泽(PC3) 624

2.内关(PC6) 624

5.少商(LU11) 624

二、手厥阴心包经 624

三、手少阴心经 625

1.极泉(HT1) 626

2.少海(HT3) 626

3.通里(HT5) 626

4.神门(HT7) 626

5.少冲(HT9) 626

四、手阳明大肠经 626

1.商阳(LI1) 627

2.合谷(LI4) 627

3.曲池(LI11) 628

4.肩髃(LI15) 628

5.迎香(LI20) 628

2.外关(SJ5) 629

五、手少阳三焦经 629

1.中渚(SJ3) 629

3.肩髎(SJ14) 630

4.翳风(SJ17) 630

5.耳门(SJ21) 630

六、手太阳小肠经 630

1.少泽(SI1) 630

2.后溪(SI3) 631

3.养老(SI6) 631

4.听宫(SI19) 631

七、足太阴脾经 632

1.隐白(SP1) 632

2.公孙(SP4) 632

3.三阴交(SP6) 632

八、足厥阴肝经 633

4.阴陵泉(SP9) 633

5.血海(SP10) 633

1.大敦(LR1) 634

2.太冲(LR3) 634

3.期门(LR14) 635

九、足少阴肾经 635

1.涌泉(KI1) 635

2.太溪(KI3) 636

十、足阳明胃经 637

1.承泣(ST1) 638

2.四白(ST2) 638

3.地仓(ST4) 638

4.颊车(ST6) 638

7.梁丘(ST34) 639

8.足三里(ST36) 639

6.天枢(ST25) 639

5.下关(ST7) 639

9.上巨虚(ST37) 640

10.丰隆(ST40) 640

11.解溪(ST41) 640

十一、足少阳胆经 640

1.听会(GB2) 640

2.阳白(GB14) 641

3.风池(GB20) 641

4.肩井(GB21) 641

5.环跳(GB30) 641

6.阳陵泉(GB34) 642

7.悬钟(绝骨)(GB39) 642

十二、足太阳膀胱经 642

1.睛明(BL1) 643

2.攒竹(BL2) 644

3.肺俞(BL13) 644

4.心俞(BL15) 645

5.肝俞(BL18) 645

6.胃俞(BL21) 645

7.肾俞(BL23) 645

8.大肠俞(BL25) 646

9.次髎(BL32) 646

10.委中(BL40) 646

11.承山(BL57) 646

12.昆仑(BL60) 646

13.至阴(BL67) 646

1.关元(RN4) 647

十三、任脉 647

2.气海(RN6) 648

3.神阙(RN8) 648

4.中脘(RN12) 648

5.膻中(RN17) 648

6.天突(RN22) 648

7.廉泉(RN23) 648

十四、督脉 649

1.命门(DU4) 649

2.大椎(DU14) 649

3.哑门(DU15) 650

4.风府(DU16) 650

5.百会(DU20) 650

6.水沟(人中)(DU26) 650

4.球后(EX-HN7) 651

二、胸背部 651

3.太阳(EX-HN5) 651

1.定喘(EX-B1) 651

第四节 经外穴 651

2.鱼腰(EX-HN4) 651

1.印堂(EX-HN3) 651

一、头颈部 651

2.夹脊(华佗夹脊)(EX-B2) 652

3.腰眼(EX-B6) 652

4.十七椎(EX-B7) 652

三、上肢部 652

1.外劳宫(EX-UE8) 652

2.胆囊(EX-LE6) 653

1.膝眼(EX-LE5) 653

四、下肢部 653

4.十宣(EX-UE11) 653

3.四缝(EX-UE10) 653

2.八邪(EX-UE9) 653

3.阑尾(EX-LE7) 654

4.八风(EX-LE10) 654

第二章 针灸方法 655

第一节 毫针刺法 655

一、针具与练针法 655

二、针刺前的准备 656

三、毫针刺法 657

四、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660

五、针刺注意事项 661

第二节 灸法 661

一、常用灸法 662

二、灸法的适用范围 663

三、施灸注意事项 663

第三节 拔罐疗法 663

一、操作方法 664

二、适应范围 664

三、注意事项 664

第四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 665

一、三棱针 665

二、皮肤针 665

三、皮内针 666

第三章 现代穴疗发展 667

第一节 耳针疗法 667

一、耳郭解剖标志 667

二、常用耳穴 668

三、耳穴的应用 671

第二节 头针疗法 672

一、十四条刺激线 673

二、头针操作方法 675

第四章 针灸治疗 676

第一节 概述 676

一、针灸治疗原则 676

二、配穴处方规律 676

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 678

一、背俞穴和募穴 678

二、原穴和络穴 678

三、郄穴 678

四、五输穴 679

三、咳嗽、哮喘 680

二、失眠 680

第三节 常见病治疗 680

一、头痛 680

五、下合穴 680

四、胃脘痛、呕吐 681

五、胆道疾患 681

六、泄泻、痢疾 681

七、内脏下垂 682

八、癃闭(附:遗尿、尿失禁) 682

九、遗精、阳痿 683

十、中暑 683

十一、痹证 683

(一)肩部痹痛 683

(六)踝部痹痛、扭伤 684

(五)膝部痹痛 684

(四)髋部痹痛 684

(三)腕部痹痛 684

(二)肘部痹痛 684

十二、痿证(附:中风后遗症) 685

十三、面瘫(附:三叉神经痛) 685

十四、颈椎病(附:落枕) 685

十五、腰痛 686

十六、痛经(附:子宫内膜异位症) 686

十七、乳痈(附:乳少) 686

十八、目疾 687

十九、耳聋耳鸣 687

二十、鼻疾 687

二十一、牙痛 688

二十二、戒烟 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