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西天山的构造变形
西天山的构造变形

西天山的构造变形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可锐著
  • 出 版 社: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930443
  • 页数:1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板块构造理论的新进展为指导思想,从构造变形方面入手,运用现代有限应变测量和磁组构等方法,揭示了西天山东段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演化,对西天山六个不同时代的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总结,并划分出了三个构造层次及每个构造层次的变形特征。
《西天山的构造变形》目录
标签:构造 变形

第1章 绪言 1

1.1 选题的来由及工作概况 1

1.2 天山地区构造的研究现状 2

第2章 中天山北缘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研究 5

2.1 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5

2.2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路径及位移量计算 6

2.2.1 变形构造 6

2.2.2 糜棱岩的研究 7

2.2.3 应变测量 9

2.2.4 递进变形和变形路径 11

2.2.5 韧性剪切带的位移量 12

2.3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环境及变形时代研究 14

2.3.1 多硅白云母研究 14

2.3.2 变形环境的研究 15

2.3.3 糜棱岩的岩组分析 15

2.3.4 变形机制 17

2.3.5 变形时代 17

第3章 阿拉斯河—山顶道班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研究 18

3.1 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18

3.2.1 变形构造 19

3.2.2 应变测量 19

3.2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构造和应变测量 19

3.3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机制 20

第4章 中天山南缘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研究 22

4.1 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22

4.2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及位移量计量 24

4.2.1 变形构造 24

4.2.2 糜棱岩的显微构造 25

4.2.3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构造分析 27

4.2.4 韧性剪切带的应变测量 28

4.2.6 韧性剪切带的体积变化和位移量计算 31

4.2.5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路径 31

4.3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环境和变形机制的研究 34

4.3.1 韧性剪切带中的岩石组构 34

4.3.2 多硅白云母的研究 35

4.3.3 变形环境的研究 35

4.3.4 变形时代 37

4.3.5 变形机制及演化 37

第5章 北天山蛇绿混杂岩带的研究 38

5.1 蛇绿混杂岩带的基本特征 38

5.2 蛇绿混杂岩带的变形研究 39

5.2.1 混杂岩的磁性组构的研究 39

5.2.2 混杂岩的有限应变测量及石英光轴组构的研究 39

5.3 蛇绿混杂岩带形成机理 42

第6章 中天山北缘构造混杂岩带的研究 43

6.1 构造混杂岩带的地质特征 43

6.2 混杂岩带中高压矿物的发现 45

6.2.1 青铝闪石的发现及研究 45

6.2.2 多硅白云母的发现及研究 47

6.3 中天山北缘构造混杂岩带的变形特征研究 48

6.3.1 混杂岩的磁性组构特征 48

6.3.2 构造混杂岩的其他变形特征 50

6.4 构造混杂岩带形成时代和机制的研究 54

7.1 构造混杂岩带的地质特征 56

第7章 南天山构造混杂岩带的研究 56

7.2 构造混杂岩带中的矿物学研究 58

7.3 混杂岩带的变形研究 59

7.3.1 混杂岩带的磁性组构分析 59

7.3.2 混杂岩带的应变测量及石英光轴组构的研究 61

7.4 构造混杂岩带的形成环境和机制的研究 64

第8章 西天山伸展构造作用的研究 66

8.1 西天山伸展构造作用的确立和地质特征 66

8.2 张性角砾岩的变形研究和阴极发光测试 68

8.3 伸展构造作用的形成机制 71

8.3.1 形成机制 71

8.4 有待研究的问题 72

8.3.2 形成时代 72

8.3.3 拉伸量的估算 72

第9章 库车-拜城前陆盆地的构造变形 74

9.1 前陆盆地的构造变形特征 74

9.2 前陆盆地的应变测量 76

9.2.1 磁性组构特征 76

9.2.2 三维有限应变测量 77

9.2.3 石英光轴组构 77

9.3 前陆盆地的平衡剖面及应力场方向 78

9.4 库车-拜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油气领域 79

10.1.1 晚泥盆世之前的变形旋回 80

第10章 西天山的变形序列和构造层次 80

10.1 变形序列及变形特征 80

10.1.2 石炭纪-三叠纪的变形旋回 87

10.1.3 中新生代的变形旋回 94

10.2 西天山的构造层次分析 101

10.2.1 以晚泥盆世之前地层为代表的深层次变形 102

10.2.2 以上泥盆统和石炭系为代表的中部构造层次 103

10.2.3 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代表的浅部构造层次 104

第11章 结论 106

参考文献 1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