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1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1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1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邱德文,沙凤桐主编;郑翔等编写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5843139
  • 页数:62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1》目录

目录 1

朱丹溪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章真如 1

学术精华 3

一、滋阴疗法及其有关问题 3

二、调气学说及其在内科的应用 8

三、“风火同气”与“痰瘀同源” 10

四、“乙癸同源”与“肾肝同治” 12

五、论“内肾”与“外肾” 14

临证特色 16

一、时病重舌 杂病重脉 16

二、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 17

三、湿热证治疗原则 17

四、胆石症与胆道感染证治 18

五、消渴病治疗原则 19

名案评析 20

一、清热化湿治疗“痛风”案 20

二、温补脾肾治愈慢性再障贫血案 21

三、益气养阴治疗糖尿病案 22

四、养阴益胃治愈萎缩性胃炎案 23

五、养阴疏肝治疗慢性肝炎案 24

医论医话 25

一、论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 25

二、论朱丹溪“相火论” 27

三、论朱丹溪“湿热”学说 30

四、论朱丹溪“气、血、痰、郁”学说 31

五、论朱丹溪调气学说 34

七、谈开泄肺气 通调水道 36

六、谈补血必先益气 36

八、谈立方遣药 37

九、谈相反相畏药 37

十、常用药物配伍功用 38

十一、谈中药降压与升压 38

十二、麻黄与细辛应用小议 39

十三、学习朱丹溪医德医风 40

三、助肾排石汤 41

五、达郁宽中汤 41

四、启音汤 41

二、清上蠲痛汤 41

一、资生清阳汤 41

经验方 41

六、甘寒通络饮 42

擅长湿证论治的许公岩 43

学术精华 43

一、精勤博览 灵活创新 43

二、强调四诊辨证 尤重察舌辨脉 44

三、处方用药 师古而不泥 45

四、解放思想 赞同中西汇通 45

临证特色 46

一、变通古方 师古而有创新 46

二、湿证论治 49

三、理脾法则对治疗咳痰喘病的应用 51

一、苍麻汤治疗痰湿性咳嗽 54

名案评析 54

二、肺胀治验 55

三、温阳驱湿法治愈全身动脉硬化症 56

四、化湿清热法治愈季节性高热 58

五、推化湿浊法治愈口疮 59

六、温中化湿法治愈食道憩室 60

医论医话 61

一、论脉诊 61

二、论舌诊 64

三、中医的论治 68

四、合理使用中药 72

五、甘草在临床使用中的新评价 74

六、干姜的研究 76

倡导寒温内外统一的万友生 78

学术精华 79

一、对热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79

二、对厥阴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83

三、对脾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88

四、对阴火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93

临证特色 97

一、辨证思路 97

二、论治原则 100

名案评析 102

一、脾虚阴火败血症案 102

二、肝风阴证高血压案 105

三、痰热内闭(心包炎)案 106

四、悬饮泛肺(胸膜炎)案 107

五、三焦闭阻(肾功能衰竭)案 108

医论医话 111

一、论热病的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 111

二、五淫论 114

三、漫话寒温统一 117

四、临床应用经方漫话 119

经验方 123

一、鳖蒜汤 123

二、白茅根汤 124

三、黄药子汤 125

慧眼辨真伪 潜心创新知——生药本草学家谢宗万 127

一、考证本草,联系实际,搞清了一批混乱多年的中药品种 131

学术精华 131

二、澄清混乱,拨乱反正,提出了一套具体可行的途径和措施 135

三、勤于实践,勇于创新,首创中药品种理论新观点 139

四、鉴定中药,重视继承,提出系统整理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精华的新设想 144

五、对于药名,力主统一,为解决异物同名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方案 145

思路方法 147

一、实地调查 摸清情况 147

二、钻研文献 认真分析 151

三、普遍联系 重点突破 154

四、说理充分 结论公允 154

五、掌握标准 确定正品 155

本草考证 156

一、通草与木通的本草考证 156

二、论枳实、枳壳古今药用品种的延续与变迁 159

三、血竭基原的本草考证 162

一、论道地药材 165

药论药话 165

二、中药品种、性效相关论 169

老年病学家李辅仁诊疗特色 174

学术精华 175

一、精研经旨,立足临床,锐意创新,重视《内经》“形能”学说 175

二、证候为标,体质为本,临证重视调和气血,务求治其根本 175

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老年性疾病尤重此二脏 176

临证特色 176

一、老年性浮肿用温利之法 176

二、四季脾旺不受邪,治病不愈寻脾胃 176

一、高热案 177

二、心房纤颤案 177

三、治病求其本,巧用玉屏风散 177

名案评析 177

三、老年性痴呆案 178

医论医话 178

一、乙癸同治眩晕愈 178

二、术后便秘调脾胃 179

经验方 179

一、脑鸣验方 179

二、老年性腹胀验方 179

三、坐骨神经痛验方 179

研究《金匮要略》半个世纪的何任 180

一、研究《金匮》的基本成就 184

学术精华 184

二、精选《金匮校注》底本 186

三、阐发《金匮》古今注本 187

四、研究《金匮》的特点 190

五、《伤寒论》奥义探微 192

临证特色 196

一、临证善用“经方” 196

二、扶正祛邪治肿瘤 201

三、治妇科病重视调经和气 203

名案评析 209

一、癫痫 209

二、重症颅脑外伤后遗症 210

一、血证说意 211

医论医话 211

二、医事忆当年 212

经验方 214

一、润肺平喘汤 214

二、润肺通便汤 215

三、补益冲任汤 215

韦玉英擅长通补结合治疗眼底病 216

学术精华 217

一、崇尚易水学派 重视调理脏腑 217

二、精研《审视瑶函》 倡导通补结合 218

三、内障眼病重在滋补 兼以通利 219

四、外障眼病祛邪为先 佐以扶正 219

临证特色 220

一、儿童视神经萎缩重在治肝 220

二、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化瘀为先 222

三、眼底血证宜分型论治 223

四、角膜溃疡应明辨虚实 225

五、婴幼眼病 重视望诊 225

名案评析 227

一、匐行性角膜溃疡合并前房积脓案 227

二、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案 227

三、小儿皮质盲案 228

四、小儿先天性视神经萎缩案 229

五、单纯性青光眼案 229

六、视神经萎缩案 230

医论医话 231

一、眼科子类明目药琐谈 231

二、撞击伤目辨析 232

三、滋补肝肾法治疗玻璃体混浊 233

四、浅淡视力疲劳症 234

五、眼病寒热真假不可不辨 235

六、视物变形宜辨病辨证合参 236

七、眼病养生不可轻视 237

经验方 238

一、钩藤熄风饮 238

二、化裁四物五子汤 238

三、夜视复明汤 238

四、清热消脓方 239

五、降压明目汤 239

六、眼球震颤方 239

七、活血通络方 239

八、小儿雀目内障方 240

脾胃病专家徐景藩 241

学术精华 242

一、对脾的生理功能和脾病证治的见解 242

二、对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244

三、治疗胃病痰饮中阻引起呕吐的经验 245

四、老年人胃病的诊疗要点 246

五、对残胃炎的诊治 246

六、诊治食管病的方法 247

七、对胆胃同病的诊疗经验 248

临证特色 249

一、对脾胃病的分型证治 249

二、对治胃病功效近似药物的比较和选择 251

三、诊治慢性泄泻的特色 253

四、理气化瘀治疗术后粘连 254

五、善治肝气郁滞 255

名案评析 257

一、食管憩室炎症 257

二、幽门管狭窄呕吐 258

三、养胃理气治愈萎缩性胃炎 259

四、疏肝和胃治胃炎 260

五、通补温中治胃下垂 260

六、湿滞中焦 261

医论医话 262

一、胃病可兼血瘀 如何辨证用药 262

二、胃下垂并非纯属中气下陷 263

三、关于脾阴虚和胃阴虚 264

四、谈多药伤胃与胃病服药宜忌 266

五、运用疏肝理气法的经验 267

六、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肝炎 268

七、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经验 270

八、黑霉苔应分清是湿是热 271

九、便秘从肺论治 272

十、慢性胃炎阴虚夹湿如何治疗 273

十一、运用浙贝母的经验 273

十二、运用肉桂的体会 274

十三、解酲法治疗一得 274

经验方 275

一、疏肝和胃汤(散) 275

四、久泻方 276

五、消渴验方 276

三、残胃饮 276

二、养胃汤 276

六、健脾养肝汤(膏) 277

内经专家周信有学术经验 278

学术精华 280

一、崇尚《内经》,主张突出特色,发挥所长,推陈致新 280

二、阐发病机十九条,见解独到,论理新颖 283

三、从《内经》养生学阐发老年病防治 286

临证特色 289

一、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辨证论治原则与“舒肝消积丸”的研制 290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论治经验 292

三、冠心病的辨证论治经验 294

四、肺心病临证思路与治疗经验 297

五、痹证治疗经验 299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治验 301

名案评析 301

二、肝硬化失代偿期治验 302

三、冠心病治验 303

四、痹证治验 304

医论医话 304

一、肝病辨治刍言 304

二、“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之辨析 306

三、崩漏小议 307

四、谈胃与肾的关系 307

一、消症利水汤 308

二、培元生血浸膏 308

经验方 308

三、舒胆消炎冲剂 309

全面继承发展蒙医理论体系的苏荣扎布 310

学术精华 311

一、蒙医学整体观理论基本内容的阐述 311

二、辨证诊病的理论及方法 313

三、强调辨证施治治本为主的治疗原则 318

临证特色 319

一、对“珠日很乌布饮”(类似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独特的分类和相应的疗法 319

二、搔利雅病(类似于精神病)分五型辨证施治 321

三、对乌那德格病(类似于癫痫病)治法独特,疗效确切 323

名案评析 324

一、珠日很协拉乌素病(类似于风湿性心脏病) 324

二、赫依优势型搔利雅病(类似于精神病) 325

三、血偏盛瘤(子宫肌瘤) 326

经验方 327

一、前德木尼(苏氏验方) 327

二、术沙—7 327

三、苏格木勒—7 327

四、查干古古勒—10 327

五、额尔敦乌日勒 327

六、阿嘎日—35 328

七、敖毕德斯乌日勒(又名满阿格热力布,苏氏验方) 328

精于诊治大法的俞长荣 329

学术精华 331

一、系统研究伤寒原著 强调学习诊治大法 331

二、潜心唯物辩证法的学习 重视用哲理指导医理 335

三、精心剖析各种治法 提出气反反治新说 337

临证特色 341

一、临证思维遵循气化、运动及整体的规律 341

二、喜用伤寒方治杂病 善师仲景法用时方 343

三、肝胆病重视护脾 胃肠病常用“三证三方” 345

名案评析 347

一、太阳夹少阴证 347

二、三阳合病 347

三、原因不明发热 348

四、久喘 349

五、长期呕吐 349

六、癃闭 350

七、老人小便不畅 350

八、久泻 351

九、瘫痪 352

医论医话 353

一、论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 353

十、口疮 353

二、试以唯物辩证观点剖析《伤寒论》 355

三、《伤寒论》精华在于诊治大法 358

四、《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质疑 361

五、《伤寒论》方临床应用 362

六、灿灿橘子色 并非尽阳黄 366

七、胃脘久痛常用三方 368

八、治痢经验谈 369

九、慢性腹泻治验谈 370

二、肝硬化方 371

三、脱发方 371

一、尿血方 371

经验方 371

四、神经衰弱方 372

五、久泻方 372

重求本擅理瘀的杨继荪 373

学术精华 376

一、寻因探源 治病求本 376

二、宏微辨证 证病合参 378

三、理瘀活血 继承阐扬 382

临证特色 385

一、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证治经验 385

二、老年病的证治经验 388

一、黄疸类案 391

名案评析 391

二、心悸类案 393

三、发热类案 394

四、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法治愈火赤疮 396

五、杞菊地黄汤治愈视瞻昏渺 397

医论医话 397

一、谈湿温与湿热病 397

二、暑温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经验 399

三、冠心病证治体会 400

四、胃脘痛的治疗用药及其注意点 401

五、中风治疗点滴 403

六、肝硬化(腹水)治疗见解 404

七、治疗头痛常用药与经验方 405

八、黄疸型肝炎治疗体会 406

九、梅核气与喉痹 406

十、脏躁证治谈 407

十一、糖尿病治疗介绍 407

十二、几种胆病常用方药 407

十三、高血压用药选择 408

十四、痹证与痛风 409

伤寒学家袁家玑临证旨要 410

学术精华 413

一、研究伤寒 层层深入探奥旨 413

二、阐发经义 细读深思多临证 427

三、冠心病标本分析论病机 429

一、冠心病的分型论治 431

临证特色 431

二、中风证治说要 434

三、善用经方治疗重证 435

四、加味乌贝芨甘散治疗溃疡病 440

名案评析 441

一、冠心病案 441

二、中风(脑血栓)案 442

三、痿躄案 443

医论医话 444

一、厥阴识义 444

二、伤寒温病 一脉相承 450

三、为医十要 451

二、加减藿朴夏苓汤 453

一、复脉定痛方 453

经验方 453

三、崩中止血方 454

四、小儿虫积腹痛方 454

提倡热证贵灸一专多能的周楣声 455

学术精华 456

一、由医识道 疏注《黄庭》 456

二、克绍家学 法祖《梅花》 461

三、《周氏脉学》 启后承先 465

四、溯源求本 探讨经络 475

五、立足根本 认识针灸 481

六、针砭异源 持之有据 486

七、日灸日壮 另有解说 487

八、《穴名释义》 抉幽发微 488

九、以穴组方 定名立法 490

十、移光定位 脏气法时 491

十一、重大发现 灸感三相 497

十二、编著《灸绳》 树立典范 499

临证特色 507

一、热证贵灸 以灸治疫 507

二、灸具灸法 不断更新 512

三、补泻绝技 意念运针 513

四、以鬃代针 别出心裁 515

五、阳光普照 得心应手 516

名案评析 517

医论医话 519

一、皇甫谧对“五腧学说”的重大贡献 519

二、阴升阳降 必须明了 520

三、金水相生 必须明晰 521

四、耳闻鼻嗅 应有区分 522

五、阿是压痛 机制有别 523

经验方 524

一、治咳六合 524

二、歌括 526

善鉴别精炮制的中药专家金世元 527

学术精华 528

一、中药性状鉴别经验 528

二、中药炮制经验 564

三、中药调剂经验 569

四、中成药漫谈 574

五、其他 582

临床学家路志正临证撷英 585

学术精华 586

一、善调脾胃治杂病 586

二、重湿邪伤人多元性 589

三、倡临床思维科学化 592

临证特色 595

一、治疗疑难病证临床经验 595

二、治疗心痹临床经验 600

三、脾(胃)心痛证治特色 602

四、痹病临床治疗经验 606

五、中风证临床治疗经验 610

一、从带下治眩晕 613

医论医话 613

二、急危重症——脑水肿并肾衰治验 614

三、“理气散瘀”治濡泻 615

四、呕吐日久 治用濡润 616

五、阴虚夹湿胃痛 617

六、北方亦多湿邪论 618

七、诊余话夜读 618

八、治喉喑切忌早投苦寒 619

经验方 620

一、百麦安神饮 620

二、乌梅败酱方 620

三、扁鹊三豆饮 621

四、内消乳痈汤 622

五、浮痈外消散 6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