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大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0059279
  • 页数:5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

引言 1

第一篇 科技概观 3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文明 3

一、科学和技术的旨趣 7

科学的旨趣 7

技术的旨趣 10

科学与技术的联姻 13

二、科学的力量 13

从科学革命到文明转型 13

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

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20

三、弘扬科学精神 22

科学精神的几种诠释 22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24

求真务实 25

开拓创新 29

四、科学精神内涵的展开 30

理性精神 31

实证精神 32

分析精神 34

开放精神 35

民主精神 36

批判精神 37

第二章 科技变革中的人文关怀 40

一、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精神危机 40

科技革命引发新的消费文化 41

科技的高风险后果与生活的不确定性 43

世界的“物质化”与“消费蛀虫”的孳生 46

终极追求的偏航 49

二、流行的反科技思潮及其悖谬 52

后现代思潮的冲撞 52

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54

在人类精神对立的两极中平衡 56

中国反科学主义的几种形式 57

三、科学与非科学的互补 59

科学、非科学、反科学、伪科学 60

科学与迷信 62

新一轮科学化浪潮的检视 66

克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虚假对立 68

四、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 71

传统文化的困境和出路 71

西方化的主张及其反思 75

在功利主义与终极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76

反思“文化大革命”破坏科技事业的文化成因 78

第二篇 自然观及其变革 87

第三章 科学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 87

一、古代自然观与中世纪自然观 87

史前神话自然观和古希腊自然观 87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92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自然观 93

二、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论自然图景 96

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 96

牛顿机械论纲领的确立 98

机械论纲领的成长和影响 99

19世纪科学的发展对机械论自然观的挑战 102

三、当代科学突破与自然观的新探索 104

自然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104

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06

自然的构成性与生成性 109

世界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 112

四、自然观对于科学认识活动的意义 113

自然观与科学认知结构 113

自然观与科学认识 116

自然观与科学方法论 118

第四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122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 122

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122

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124

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126

二、人类中心主义 129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与批判 129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由辨析 131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 133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 135

动物解放/权利论 135

生物中心主义 137

生态中心主义 139

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142

环境保护不能消解人的主体性 142

自然的返魅与自然的内在价值 144

重构主体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46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51

一、环境危机与增长的极限 151

全球环境危机与“增长的极限” 151

增长的极限是否存在? 154

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 157

二、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159

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及其缺陷 159

增长不等于发展 16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64

科学的发展观 167

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169

限制人口增长 169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171

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文化 173

发展科技解决环境问题 176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178

中国的环境问题及起因 178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181

面对全球环保的国家抉择 18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纲要 187

科学事实及其重要作用 193

一、科学事实的获得与整理 193

第六章 科学的实验基础与逻辑前提 193

第三篇 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 193

科学事实的获得:观察和实验 197

科学事实的整理:归纳、演绎和类比 199

二、科学规律的合理性与可错性 208

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 208

科学规律的合理性 211

科学规律的可错性 214

三、科学实验中的经验与理性 216

“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216

科学测量中的认识论问题 220

科学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224

四、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功能 227

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227

科学理论的解释功能 230

科学理论的预见功能 234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238

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38

第七章 由问题而发现、从假说到理论 238

科学问题的产生 241

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途径 244

二、科学假说的创立与检验 246

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246

科学假说的类型和检验 248

判决性实验 250

三、理性准则与假说—演绎方法 251

科学的理性准则 251

基本的假说—演绎方法的构建 257

现代假说—演绎模型 260

四、证明的逻辑与发现的逻辑 262

证明的逻辑基础 262

发现的逻辑 264

科学发现过程中的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267

一、科学理论的评价依据和社会确认 274

科学理论评价中的经验论 274

第八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演变 274

科学理论评价中的整体论 276

科学理论的评价依据 278

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 280

二、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 283

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283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驱动 285

理论中的逻辑悖论 287

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竞争 288

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291

三、传统的科学理论演变模式 292

因经验积累而进步的演变模式 292

通过证伪而增长的演变模式 294

范式嬗替的科学革命模式 295

基于研究纲领进化的演变模式 297

四、现代科学理论演变模式的意义 300

多元化的演变模式 300

依解题能力而进步的演变模式 302

随“信息域”变化的演变模式 304

第四篇 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 311

第九章 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意义 311

一、技术的本质、功能和范式 311

技术活动与技术成果 311

技术的狭义与广义界定 314

技术的功能、效果和效率 319

范式: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 321

技术活动要素的分类及其关联 323

二、技术的分类、形态和体系结构 323

人工物技术形态、流程技术形态 325

技术单元与技术系统结构 327

技术族系结构、技术世界结构 329

三、技术发明与工程技术方法 332

技术发明的过程与方法 332

技术预测方法、技术方案构思方法 337

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试验方法、评价方法 341

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与建构 348

四、技术是人与客观世界实践关系的中介 348

仪器工具系统的形成 350

技术是人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 352

第十章 技术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357

一、技术的建构及其发展的动力机制 357

技术的社会形成:选择、调节、支持 357

新目标与旧技术形态功能之间的矛盾 362

社会竞争与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364

作为驱动力的技术世界的相干性 366

二、技术演变方向与技术进步模式 367

向着技术形态丰富和效率提高的方向演变 367

技术开发、技术吸纳与转移 369

淘汰与进化、递进与跨越 373

三、技术科学化与技术科学 377

硬技术与软技术、技术知识的作用 377

技术知识的经验形式与理论形式 379

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 381

四、现代技术与消费文化的互动 384

消费需求的变化与技术发展方向的调制 385

把潜在需求转变成现实需求的新技术 386

创造出新消费需求的新技术 388

第十一章 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 393

一、市场经济架构下的技术创新 393

创新与技术创新 393

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 396

国家创新系统及其意义 399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401

二、技术创新的主体 401

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角色 403

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405

三、技术创新的过程 408

五代创新模式 408

系列技术创新过程及其不确定性 411

企业家精神和全球产业网络 415

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 419

四、从技术变革到产业革命 419

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机制 421

产业革命实现的社会条件 425

第五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433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433

一、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 433

社会中的科学共同体 433

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社会规范 435

科学交流与同行评议 438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 440

科学奖励的特征 442

二、科技活动的社会建制 444

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444

科技活动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446

复杂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447

科技活动的社会体制 449

科研经费的投入 451

三、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 451

科技人才的培养 454

信息资源与科技传播 456

科技活动的社会政治环境 459

四、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 461

现代科技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 461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力 463

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465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467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470

一、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470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动 470

双向四面(正负)的作用方式 472

多样性的互动机制 473

张力的保持与协调 476

二、两种文化的分离与交融 477

两种文化论的提出与论争 477

科技偏离人文的发展 479

对科技的批判与反科学 48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483

两种文化的交融 485

三、科技活动中的社会契约 487

科技活动的市场作用 487

“社会与科学的契约” 489

委托者—代理者的角色 491

求实和效益问题与“边界组织” 492

四、科技革命与社会转型 496

空前的科技革命浪潮 496

社会转型的驱动力 498

当代社会制度嬗变的反思 499

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结合 501

第十四章 社会公共政策与科技发展 505

一、学术自由与社会干涉 505

关于科学自由与社会干涉的论争 505

自由研究的学术意义 507

社会干涉的作用和程度 509

科技共同体内外规范的对接 511

二、科技政策的形成机制和功能 513

科技的社会评价和政治选择 513

科技政策活动中的公众参与 516

科技政治主体的政策商定 517

科技政策的社会功能 519

三、科技运行支持系统的构建 520

充满活力的科技运行机制 520

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 522

有效的科技法律体制 524

恰当的科技奖励模式 526

良好的科技发展社会氛围 528

四、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资源 530

科技政策和战略的意义 530

重大科技战略规划的确立 532

国家科技资源的配置 535

科技项目基金资助的获取 5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