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马铃薯栽培学
中国马铃薯栽培学

中国马铃薯栽培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0903190X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马铃薯栽培学》目录

引言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意义 1

一、产量高、增产潜力大 1

二、马铃薯营养与用途 2

一、马铃薯的起源 5

第二节 马铃薯的起源、分类与传播 5

二、马铃薯的分类 6

三、马铃薯的传播 11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发展与科研成就 15

一、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5

二、科技事业的发展与主要成就 18

第四节 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划 21

一、区划的依据 21

二、栽培区的划分 23

一、须根系 29

第二章 形态结构 29

第一节 根系 29

二、直根系 31

第二节 茎 32

一、地上茎 32

二、地下茎 35

三、匍匐茎 35

四、块茎 37

第三节 叶 41

一、叶的形态特征 41

二、叶片的生长 43

三、叶片的解剖结构 44

第四节 花 46

一、花序及花的组成 46

二、开花习性 47

第五节 果实与种子 48

第一节 生长与发育 51

一、生长发育过程 51

第三章 栽培生理基础 51

二、温度与生长发育 54

三、光照与生长发育 55

第二节 块茎的发生、形成和休眠 55

一、块茎的发生机制 56

二、块茎的形成过程 57

三、块茎的休眠 58

四、专项茎的生理年龄 60

一、矿质营养 61

第三节 营养生理 61

二、矿质营养与生长和产量的关系 63

三、碳素营养 64

第四节 水分生理 68

第五节 丰产生理 70

一、产量及其潜力 70

二、叶与产量形成 71

三、影响群体叶面积的因素 72

四、马铃薯的群体结构及其控制 74

一、马铃薯育种中常用的“种” 78

第四章 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 78

第一节 马铃薯种质资源 78

二、我国的马铃薯资源研究 82

第二节 品种选育 89

一、我国马铃薯育种概况 89

二、各栽培区的育种目标 90

三、品种间杂交育种 91

四、种间杂交(远缘杂交)育种 94

五、育种程序 97

六、育种方法的改进 101

第三节 合成育种法和群体改良 112

一、合成育种法(或染色体工程) 112

二、群体改良 117

第四节 育成的主要品种 119

一、分布面积大的部分品种 119

二、各省栽培的品种 127

第五章 马铃薯良种繁育 131

第一节 茎尖组织培养生产无病种薯技术 131

一、茎尖组织培养生产无病毒株的根据 131

二、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132

三、茎尖组织培养的脱毒效果 136

四、无病毒苗、薯的快速繁殖技术 138

第二节 预防病毒再侵染的措施及良种繁育体系 140

一、原种繁殖基地的选择 141

二、防止病素再侵染的技术措施 142

三、良种繁育体系 146

第三节 种薯检验和定级 149

一、种薯的分级 149

二、种薯分级的依据 150

三、种薯分级的质量标准 151

四、种薯检验 152

五、病毒病的鉴定方法 152

第六章 利用实生种子生产种薯和商品薯 15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56

一、国内发展概况 156

二、国外发展概况 157

第二节 马铃薯实生种子、实生苗生物学特性及实生种子的生产 158

一、马铃薯花的结构及开花特性 158

三、马铃薯实生苗的特性 159

二、马铃薯实生种子的特性 159

四、生产实生种子技术 160

五、实生苗的栽培技术 162

第三节 选育杂交种生产实生种子的方法途径 164

一、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的应用价值 165

二、选育实生苗群体状整齐一致的杂交种 168

第四节 利用实生种子生产马铃薯的展望 170

一、选用未感染可借实生种子传播的类病毒和安第斯潜隐病毒的亲本生产实生种子 171

二、利用实生种子生产马铃薯的方法途径 171

三、利用实生种子生产马铃薯的局限性及在我国西南山区等地利用实生种子生产实生薯的可行性 172

第七章 北方一作区栽培 174

第一节 本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74

一、适应地区与气候特点 174

二、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74

第二节 轮作、选地与整地 175

一、轮作与选地 175

二、整地 176

二、种薯的选用 177

一、品种的选择 177

第三节 品种与种薯 177

第四节 播种 178

一、播前的种薯准备 178

二、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183

三、垄作栽培的播种技术 185

四、平作栽培的播种技术 188

第五节 合理密植 188

二、植株的配置方式 189

一、生产条件与密植 189

三、品种与密度 190

四、营养与密度 190

五、确定合理的叶面积指数 190

六、缺苗会造成减产 190

第六节 施肥 191

一、三要素对马铃薯的作用 191

二、马铃薯吸肥规律与缺肥表现 191

三、施肥技术 193

一、马铃薯的需水情况 196

第七节 灌水 196

二、灌水技术 197

第八节 田间管理 198

一、苗前管理 198

二、查田补苗 198

三、生育期田间管理 199

第九节 收获 200

一、适时收获 200

二、产量预测 200

五、收获 201

三、提高收获质量 201

四、收前作业 201

六、收获机具 202

第八章 中原二作区栽培 204

第一节 概述 204

一、地理范围与气候特点 204

二、生产概况、总是和前景 205

第二节 春作栽培技术 205

二、整地与施基肥 206

三、播种技术 206

一、品种选择 206

四、田间管理 207

五、收获 208

第三节 秋作栽培技术 208

一、阳畦种薯培育技术 208

二、秋播前种薯处理 210

三、秋播适期 211

五、秋播技术 212

四、秋播密度 212

六、田间管理 213

七、安全收藏 213

第九章 南方二作区栽培 215

第一节 本区概况 215

一、适应地区与气候特点 215

二、栽培特点及存在问题 215

三、主要栽培形式 217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17

一、轮作整地 217

二、播种 218

三、施肥、滞水和田间管理 219

四、收获 219

第十章 西南单、双季混作区栽培 221

第一节 自然特点和存在问题 221

一、自然特点与分区 221

二、生产概况与存在问题 222

第二节 品种和种薯 223

一、品种 223

二、种薯 224

第三节 一季作栽培 226

一、选茬整地 226

二、确定播种期 226

三、播种方法 227

四、合理密植 227

五、施肥 227

六、田间管理 228

七、收获 229

二、秋作培要点 230

一、春作栽培要点 230

第四节 二季作栽培 230

第十一章 间作套种 232

第一节 概述 232

第二节 间作套种的效益 232

第三节 间作套种的技术原则 234

一、间套作物的组合原则 234

二、间套作物的布局原则 236

一、薯粮间作套种 237

第四节 间作套种模式 237

三、发挥马铃薯生物学优势 237

二、薯棉间作套种 240

三、薯豆间作套种 241

四、薯菜间作套种 242

第十二章 特殊栽培法 246

第一节 “抱窝”栽培 246

一、什么叫马铃薯“抱窝” 246

二、“抱窝”高产典型及增产效果 246

四、“抱窝”栽培的技术措施 248

三、“抱窝”栽培的技术措施 248

五、“抱窝”栽培获得高产的原因 256

第二节 丰产坑和大埯栽培 256

一、丰产坑的形式 257

二、丰产坑栽培法的优点 257

三、丰产坑增产的原因 259

第三节 芽栽和苗栽 260

一、芽栽和苗栽的区别与比较 260

二、芽栽和苗栽的优点 261

三、芽栽的栽培技术 262

四、苗栽的栽培技术 263

第十三章 马铃薯病母和类似病毒的病害 266

第一节 马铃薯病毒病害 267

一、马铃薯普通花叶病 267

二、马铃薯重花叶病 269

三、马铃薯轻花叶病 271

四、马铃薯黄斑花叶病 272

五、马铃薯潜隐花叶病 273

六、马铃薯副皱缩花叶病 274

七、马铃薯卷叶病 275

八、马铃薯杂班病 276

九、马铃薯茎斑驳病 278

十、马铃薯蓬顶病 279

十一、马铃薯黄矮病 280

十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 281

十三、番茄斑萎病毒侵染 281

十四、甜菜西方黄化病母引起的马铃薯卷叶黄化 283

第二节 马铃薯类病毒和类菌原体病害 284

一、马铃薯纺锤块茎病 284

二、马铃薯类菌原体病害 288

第十四章 真菌和细菌病害 295

第一节 真菌病害 295

一、晚疫病 295

二、早疫病 300

三、疮痂病 302

四、轮支菌萎蔫病 304

五、粉痂病 307

六、丝核菌病 309

七、干腐病 311

八、坏疽病 313

九、癌肿病 315

第二节 细菌病害 319

一、青枯病 319

二、坏腐病 325

三、黑胫病 327

四、软腐病 329

第十五章 生理病害 334

第一节 矿质营养缺乏症 334

一、缺氮 334

三、缺钾 335

一、低温冷害 337

二、高温危害 337

第二节 气候条件与农药造成的生理病害 337

第三节 块茎的生理病害 338

三、农药害 338

二、块茎内部的生理病害 340

第十六章 虫害 343

第一节 蚜虫 343

一、种类和名称 343

二、分布 343

三、为害 344

四、主要为害晓虫的识别和形态 345

五、生活史 351

六、生活习性 353

七、综合防治 355

四、缺镁 355

二、缺磷 355

六、缺硼 356

五、缺钙 356

第二节 其它害虫及地下害虫 359

一、马铃薯瓢虫 359

二、马铃薯块茎蛾 361

三、地下害虫 362

一、块茎贮藏期间的生理阶段 371

第一节 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间的生理与化学变化 371

第十七章 马铃薯的贮藏 371

二、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生理与化学变化 373

三、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间的损耗 376

第二节 马铃薯的贮藏条件与科学管理 377

一、贮藏的环境条件 377

二、贮藏期间的管理 381

第三节 马铃薯的贮藏方式 384

一、北方一作区的贮藏窖形式与结构 384

二、中原、南方二作区的贮藏窖形式与结构 387

一、块茎外部的生理病害 388

三、窖容量的计算与贮藏的特殊处理 391

第十八章 马铃薯的加工 394

第一节 马铃薯加工的意义及发展 394

一、马铃薯加工的意义 394

二、马铃薯加工的发展 395

第二节 马铃薯加工与栽培 397

一、加工用马铃薯的品质要求 397

二、栽培技术对加工用马铃薯质量的影响 398

第三节 马铃薯加工与栽培 401

一、淀粉加工 401

二、马铃薯食品加工 40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