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论士衡史
论士衡史

论士衡史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英时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2118444
  • 页数:471 页
图书介绍:暂缺《论士衡史》简介
《论士衡史》目录
标签:

一 知识分子的特性 1

二 霍夫斯塔德论知识分子 1

三 康菲诺论知识分子 4

四 “士”的传统 6

五 “士”在历代的不同面貌 8

六 明道救世 9

七 中国知识分子的缺点 12

八 从士大夫到知识分子 14

九 知识分子的政治边缘化 18

一○ 知识分子的文化边缘化 20

一一 思想的自觉 24

一二 新思想建设之艰难 26

一三 坚守学术文化岗位 29

一四 文化之于人 31

一五 文化危机 33

一六 高级文化与大众文化 34

一七 提高趣味 38

一八 文化与世俗功利观念 41

一九 工具理性与超越理性 43

二○ 科技的负面价值 48

二一 改造大学的教育和学风 49

二二 推陈出新 53

二三 排沙简金 54

二四 重建中国的人文研究 55

二五 “顺手乱抓” 57

二六 “视西籍若神圣” 58

二七 人文研究的泛政治化 60

二八 关于文化评论 62

二九 以哲学观点衡论文化传统的利弊 63

三○ 比较的观点 64

三一 中西文化内部的复杂性 68

三二 脱离“格义” 70

三三 外来观念 72

三四 语言、文化的限制与翻译 75

三五 学术著作的难译 77

三六 翻译者的语言能力 78

三七 中国文化西来说 80

三八 文化价值的再发现 80

三九 萨依德的文化观 82

四○ 价值系统问题 83

四一 关于“传统” 84

四二 传统与现代 86

四三 大传统与小传统 88

四四 大小传统与上下层文化 89

四五 传统的变与不变 93

四六 内倾文化的特性 95

四七 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 96

四八 “天地君亲师”的起源 99

四九 尊君卑臣 103

五○ 君权传统缺乏理性基础 106

五一 说鸿门宴的坐次 109

五二 中国人的生死观 119

五三 慎终追远的传统 121

五四 家族意识与政治分裂 123

五五 汉末以下的离心势力 124

五六 三国人才之盛 126

五七 “征服王朝” 127

五八 隋唐统一的文化背景 128

五九 中国法律的特殊性 130

六○ 民主体制的文化基础 131

六一 思想史的“内在理路” 132

六二 老子的反智论 134

六三 韩非的反智论 136

六四 《商君书》的反智论 138

六五 韩非与后世皇帝的分别 141

六六 焚书 143

六七 儒学的性质 146

六八 儒学的命运 147

六九 古代儒学的三次困境 148

七○ 现代儒学的困境 149

七一 儒家的日常人生化 152

七二 人师与身教 158

七三 儒家的刚毅进取精神 160

七四 经世致用 162

七五 借修身以取誉 163

七六 枉道而从势的社会原因 165

七七 以势驭道 166

七八 叔孙通 169

七九 公孙弘 171

八○ 南朝清谈 172

八一 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之治术发微 176

八二 刘歆伪造《周礼》说的由来 187

八三 朱陆异同 189

八四 理学中的个人与自我 193

八五 明清以来中国的内在渐变 197

八六 儒者的治生 198

八七 明清儒学的反专制趋向 200

八八 明代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201

八九 《明大诰》 204

九○ 废相与儒家上行路线的改变 205

九一 儒学与君主专制 209

九二 “道问学”与“尊德性”之间 210

九三 王阳明 212

九四 黄宗羲 214

九五 王夫之 216

九六 李颙 216

九七 颜元与李塨 217

九八 清初考证学者的思想动机 221

九九 乾嘉学者的经世意识 223

一○○ 戴震论义理、考据、词章 225

一○一 戴震友人的反宋议论 228

一○二 段玉裁论戴震 231

一○三 段玉裁的自责 235

一○四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 236

一○五 清代史学家的“独立宣言” 243

一○六 道光时代的学术界与曾国藩 245

一○七 曾国藩的成学过程 250

一○八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258

一○九 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 265

一一○ 中学与西学 271

一一一 近代中国文化危机的三个阶段 274

一一二 儒学的内在批判 280

一一三 康有为、章太炎与新思想运动 285

一一四 《新学伪经考》 289

一一五 “五四”与文化传统 290

一一六 肯定“五四”超越“五四” 292

一一七 病象与病因 295

一一八 胡适思想上的“预备” 296

一一九 新典范 301

一二○ 青代考证学与《中国哲学史大纲》 303

一二一 胡适与陈独秀 312

一二二 陈独秀的悲剧 314

一二三 陈独秀与传统 315

一二四 “五四”领袖的群体意识 316

一二五 “万恶之原” 319

一二六 鲁迅与周作人 320

一二七 林语堂 321

一二八 闻一多 324

一二九 郭沫若的古史研究 325

一三○ 郭沫若与董作宾 329

一三一 齐思和评《十批判书》 331

一三二 陈寅恪学术成就的四大支柱 332

一三三 陈寅恪与儒家传统 336

一三四 陈寅恪追求的正面价值 341

一三五 陈寅恪的终极关怀 346

一三六 在“进步”与“保守”的两极之间 348

一三七 学习世界史 350

一三八 从东方学回到史学 354

一三九 在史中求史识 358

一四○ 考古以证今 362

一四一 旧学与新知 364

一四二 实证与诠释 367

一四三 梁漱溟 370

一四四 新儒家的心态 372

一四五 洪业 377

一四六 钱穆治史的动机与方向 380

一四七 为故国招魂 385

一四八 学术与门户 389

一四九 专与通 394

一五○ “第一流”与“第一线” 397

一五一 “水中盐味”与“眼里金屑” 398

一五二 误“浮云”为“树林” 400

一五三 史学的基本纪律 401

一五四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404

一五五 费正清的贡献 412

一五六 费正清的“霸才” 414

一五七 士大夫与小说 417

一五八 “小说教” 419

一五九 《庄子》、阮籍与曹雪芹 421

一六○ 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 426

一六一 黛玉葬花 430

一六二 红学考证的流弊 432

一六三 责任伦理与意向伦理 433

一六四 治史者应有的严肃与尊严 434

一六五 兰克与中国史学 435

一六六 史学与时代 441

一六七 方法论问题 443

一六八 西方新方法 445

一六九 一味趋新是浅薄的表现 446

一七○ 论证与证据 447

一七一 辨伪中的轻率断案 450

一七二 “大胆的假设” 450

一七三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452

一七四 关于通论 455

一七五 怎样读中国书 456

一七六 文墨是非 461

一七七 我的思想史研究的立足点 461

一七八 我研究戴震和章学诚的原因 463

一七九 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 464

一八○ 我的中国情怀 4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