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连仲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779442
- 页数:342 页
目录 1
序言:实现国家安定、人民富裕的长远大计 1
第一章 总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 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1
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3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7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10
第二章 “和谐”的历史渊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思考 20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 21
一、我国历史上的“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 21
二、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 24
三、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与任务 28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29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基本任务 32
第三节 借鉴历史经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34
一、发展与和谐的关系 35
二、稳定与和谐的关系 36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36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球化的关系 37
第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39
第一节 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 40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40
二、和谐社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统一 42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 45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核——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 48
一、发展是硬道理 48
二、实现和保持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51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和谐统一 53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针 57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57
二、社会和谐首先依赖于人的和谐 59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贯彻途径 62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全面、协调、可持续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64
一、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64
二、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 67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革发展稳定 70
第一节 和谐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 70
第二节 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主要问题 73
一、增长模式粗放,发展差距明显 73
二、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不尽合理,社会矛盾 75
与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75
三、改革的社会认同感有降低的趋势,深化改革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79
第三节 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推动和谐社会进程 81
一、使和谐社会的理念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81
二、使和谐社会的设想落到实处,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82
三、充分发挥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85
第一节 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86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 86
一、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87
二、构建和谐社会要落实在经济发展上 88
三、构建和谐社会要通过经济发展来深化 89
四、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 90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发展 90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是质量和效益的发展 91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统筹协调的发展 92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健康有序的发展 93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 94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 94
一、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加剧了社会不和谐 95
二、经济结构的矛盾扩大为社会矛盾 96
三、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转化为社会差别 97
第四节 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98
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98
四、企业改革的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 98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9
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00
四、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101
五、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101
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102
七、走和谐创业之路,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到 102
实处 102
附录 推进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杭州市推进和谐创业的探索 107
第六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结构调整 117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117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社会和谐的制约 118
二、城乡结构不合理对社会和谐的制约 119
三、区域发展不协调对社会和谐的制约 121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23
一、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24
二、第一产业内的结构调整 125
三、第二产业内的结构调整 126
四、第三产业内的结构调整 128
第三节 协调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130
一、合理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村现代化 130
二、改革户籍制度,推动人口合理流动 131
三、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132
第四节 协调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133
一、西部大开发,区域大发展 133
二、东北攻坚,振兴老工业基地 135
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137
第五节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139
第七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42
第一节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 142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142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分析 143
三、粗放型增长激化了人与环境的矛盾 145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46
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47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49
三、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155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完善分配制度 167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有效的分配制度 167
一、分配不公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主要问题 167
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72
第二节 完善分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5
一、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 176
二、发挥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78
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180
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二元化”的收入差距 182
五、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183
一、我国人口与劳动力状况 185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人口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185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口就业 185
二、我国人口问题对就业的影响 186
三、我国的失业状况 189
四、我国的就业压力 192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193
一、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193
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 194
市场 194
三、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95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195
第三节 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196
一、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创造就业环境和岗位 196
二、大力扶持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 198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 198
四、加大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 199
六、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形式 200
五、有效实施对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培训 200
七、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201
八、通过立法实现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 201
九、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202
十、综合解决失业问题 202
第十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4
第一节 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204
一、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减震器 205
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和社会的稳定器 206
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07
四、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体现公平性原则 208
第二节 当前我国社保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缺陷 209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缺位 210
二、社会保障范围覆盖不全 212
三、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基金管理不善 213
四、法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214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5
一、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完善社保法律制度 215
二、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筹措、管理和运营 218
三、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219
四、努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222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城乡统筹发展 224
第一节 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 224
要位置 224
一、妥善处理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25
二、妥善处理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227
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28
第二节 目前我国城乡关系不和谐的种种表现 230
一、城乡关系在经济方面的不和谐 231
二、城乡关系在政治方面的不和谐 232
三、城乡关系在文化方面的不和谐 233
四、城乡关系在社会方面的不和谐 234
第三节 关于促进我国城乡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些措施 235
一、重视“三农”发展,树立城乡统筹的观念 236
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236
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237
四、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238
五、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及教育制度 239
六、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240
非农产业转移 240
第十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对外开放 241
第一节 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241
一、对外开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驱动力量 241
二、外部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45
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247
四、和谐的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 250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要不断解决对外开放中的新问题 252
一、内需与外需平衡问题 253
二、对外开放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255
三、对中国境外上市企业的约束问题 257
四、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生态安全问题 258
五、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60
六、石油安全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63
第三节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65
一、完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66
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 266
三、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267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 268
五、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68
六、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269
第十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政治建设 271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71
第二节 重视解决目前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278
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282
第三节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282
二、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283
三、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 284
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284
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285
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 285
七、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286
第十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先进文化建设 288
第一节 先进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288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文化建设问题 292
一、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差异 292
二、教育不均衡现象日益凸显 293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295
四、公民文化水平的制约 297
五、文化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297
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 299
第三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99
二、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01
三、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 302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302
四、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303
五、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 304
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04
第十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领导 306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306
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 306
二、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的 308
三、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309
第二节 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领导作用 310
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10
二、大力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312
三、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313
四、坚持维护社会公正的原则 315
五、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316
六、坚定不移地进行反腐败斗争 318
第十六章 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321
第一节 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321
第二节 和谐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324
第三节 实施绿盾工程,创建安全校园 326
一、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健康安全 327
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328
三、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校园财产安全,杜绝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329
四、规范教职工的行为 329
五、推进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329
六、强化校园安全意识教育 330
第四节 实施育才工程,创建知识校园 330
一、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331
二、积极搭建推进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学习型校园 332
三、加强实践教学,将校园建设成学生运用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基地 333
第五节 实施创新工程,创建科技校园 334
一、倡导首创精神和科学精神,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校园创新环境 334
二、深化体制改革,推动体制创新,形成促进 335
高校科技创新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335
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造就学术带头人,锻炼凝聚一支庞大的校园创新队伍 336
第六节 实施满意工程,创建公正校园 336
一、加强校园法制建设,推进校园制度建设,严惩校园腐败 337
二、净化校园风气,把校园建设成学生公平竞争的平台 338
三、落实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做好校园不同群体的融合工作 339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校园人际关系 339
第七节 实施文化工程,创建人文校园 340
一、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 340
二、积极拓宽新渠道,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340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341
后记 34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社会工作专业英语》俞炎燊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梅与竹 中国传统苏州评弹》李东鹏译;(美国)马克·本德尔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