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3册  苏轼易学与古文融摄之研究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3册  苏轼易学与古文融摄之研究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3册 苏轼易学与古文融摄之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石学翰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863223726
  • 页数:211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3册 苏轼易学与古文融摄之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 2

第二节 研究范畴与方法 7

一、研究题目与范畴 7

二、研究方法与纲要 8

第三节 研究依据文本 11

一、《东坡易传》版本 12

二、苏轼文学作品集版本 15

三、苏轼全集与其他主要依据文本 16

四、苏轼年谱版本 16

第四节 文献分析和回顾 17

一、历代文献分析和回顾 17

二、近来苏轼易学之研究成果 19

三、近来苏轼古文之研究成果 22

四、近来苏轼易学与文学融摄思想之研究成果 24

第五节 研究主题渊源与目的 26

一、易学与古文融摄思想之渊源 26

二、论文之研究目的 30

第二章 唐宋古文大家易学与文学融摄思想 33

第一节 韩愈、柳宗元易学与文学融摄思想 35

一、韩愈易学思想与其文学 35

二、柳宗元易学思想与其文学 43

第二节 欧阳修、王安石易学与文学融摄思想研究 52

一、欧阳修易学思想与其文学 52

二、王安石易学思想与其文学 60

第三节 苏洵、苏辙易学与文学融摄思想 71

一、苏洵易学思想与其文学 72

二、苏辙易学思想与其文学 80

第三章 《东坡易传》之文学特色 89

第一节 源自儒家「能近取譬」之方式 90

一、推崇孔子「不占而已」与主义理之法 91

二、沿袭孟子「人性论」与滔滔举证之用 95

第二节 兼采道家「自然为文」之主张 104

一、兼用老子「水」之形象与意涵 106

二、兼融庄子「圣人」境界与极富想像之行文 111

第三节 善用纵横家议论、援史之法 117

一、翻案作结之章法 118

二、引证史事之论法 124

第四章 苏轼议论文章之易学思想 129

第一节 注重儒家义理,以情为本之经论 130

一、易论:义理为主,兼采象数 131

二、中庸论:性本诚明,本之人情 137

第二节 阐述以儒为主,以民为本之政论 140

一、私试策问:推崇孔子,近于王弼 141

二、进论:经世致用,仁忧从政 145

第三节 流露深虑忧患,吉凶由人之史论 150

一、史事论:深虑吉凶,无惧祸福 151

二、史评:祸福自取,《易》道幽微 153

第五章 苏轼序记与书牍文章之易学思想 159

第一节 唯谦大吉,刚柔并济之序类文 160

一、序跋:谦之必胜,损以益下 160

二、赠序:刚毅近仁,柔茅行谦 165

第二节 自然辞达,寄寓赋形之杂记 168

一、山水游记:自然成文,行云流水 168

二、亭台楼阁记:寄讬忧患,抒发怀抱 172

三、书画名物记:随物赋形,尽物之变 177

第三节 为文辞达,心安自处之书牍 180

一、书启:刚柔取中,辞达而已 180

二、尺牍:流行坎止,随时而悦 185

第六章 结论 193

一、苏轼易学与古文融摄之渊源与成就 193

二、苏轼古文成就对其易学思想之助益 196

三、苏轼易学对其古文之影响 199

四、本文之限制与未来发展 201

参考文献 203

一、苏轼著作与年谱 203

二、古籍 204

三、现代专著 206

四、学位论文 208

五、期刊论文 209

六、论文集论文 2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