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赋税的归宿与效应
赋税的归宿与效应

赋税的归宿与效应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薛尔弗曼(H.A.Silverman)著;蒋方正译,胡善恒校订
  •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40
  • ISBN:
  • 页数:236 页
图书介绍:书名原文:Taxation:It'sincidenceandeffects:除介绍赋税一般原理外,着重探讨赋税的转嫁负担以及赋税对于经济机构与国家组织的效应。全书分为绪论、总论及各论。附录有关美国收支及赋税分配的统计表格12种。
《赋税的归宿与效应》目录

绪论 1

一 课税繁重与工业衰落 1

二 赋税是一种负担的观念 1

三 公共支出的性质 2

四 归宿与效应的区别 3

五 利益最大原则 4

上编 赋税总论 5

第一章 赋税的目的 5

第一节 「财政的」及「利益的」原则 5

一 赋税的「财政」观念 5

二 「利益的」原则 6

三 汽车税的特殊情形 7

四 地方财政中的利益 8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原则 9

五 赋税是经济的或社会的工具 9

六 「社会政治」的观念 10

七 赋税是限制生产及消费的一种工具 11

八 「补偿」观念 12

九 赋税是所得再分配的一种工具——社会主义的观念 13

第二章 公共支出的性质 15

第一节 公与私的职能 15

一 公私经费并行一致的错误 15

二 与所得的关系不同 15

三 目的上不同 16

四 地域利益的影响 16

五 职能上不同 17

六 某种公共支出的「投资」性质 17

七 公私职能的重叠 18

第二节 公共经费的分类 18

八 根据报酬及利益的分类 18

九 「生产的」及「不生产的」经费 19

一○ 国防经费 20

一一 行政经费 21

第三节 国债费 21

一二 国债及地方债的比较 22

一三 内债与外债 22

一四 移转与耗尽的性质相反 23

一五 国家财富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的关系 23

一六 牺牲企业阶级而优待碌碌自守者 24

一七 负担随一般价格的跌落而增重 25

一八 依自动比例法偿本付息的计划 25

第四节 社会事业费 26

一九 社会事业的经费 26

二○ 资源的分析 26

二一 国家收入中社会经费的再分配 28

二二 政治的慈善的及经济的目的 28

二三 社会经费可以替代直接增加工资 29

二四 对享受人的经济效应 31

第三章 纳税能力与国家收入 34

一 纳税能力的性质 34

二 纳税能力的限度 35

三 此种种限度的弹性 36

四 赋税之性质及方法的影响 37

五 纳税能力是动的问题不是静的问题 37

六 人口与国家收入 38

七 国家收入的分配 39

八 纳税能力与公共经费 40

九 心理的因素 41

一○ 战前赋税与战后赋税 41

一一 支配纳税能力之因素的总述 42

第四章 赋税的公平与经济 44

第一节 纳税能力 44

一 公平原则 44

二 「纳税能力」主观的理解 45

三 客观的理解 46

四 以财产为标准 46

五 以奢侈经费为标准 46

六 累进税与累退税 47

第二节 累进税 48

七 获得累进的方法 48

八 豁免最小额所得的原则 49

九 所得税的豁免与减课 50

一○ 对比例税制的态度的演变 51

一一 勤劳所得与不劳所得 51

一二 累进在统计上的证明 52

第三节 经济原则 55

一三 经济原则 55

一四 弹性原则与自动增加 56

一五 确实原则与便利原则 58

一六 经济原则的扩充 59

一七 经济与能力 60

第五章 归宿的一般原则 61

第一节 归宿的方式及计量 61

一 归宿的「分散」原理 61

二 转嫁的方向行式及方法 62

三 转嫁与价格变动 63

第二节 赋税固有的条件 64

四 赋税的专课与普课 64

五 赋税的轻重 65

六 赋税的种类 66

七 差级的容量 67

第三节 课税物固有的条件 68

八 所得税与货物税 68

九 生产者的货物税与消费者的货物税 68

一○ 耐久力与「还元」 69

第四节 需要与供给的弹性 69

一一 需要的弹性必需品与奢侈品 70

一二 替代物品的存在 70

一三 供给的弹性 71

一四 共同需要与共同供给 72

一五 时间因素 73

第五节 竞争下的归宿 74

一六 成本变动的情形 74

一七 生产品课税的归宿 75

一八 盈利课税的归宿 75

第六节 独占下的归宿 76

一九 独占价格的决定 76

二○ 生产品课税与盈利课税的归宿 76

二一 赋税是限制独占利润的一种工具 77

二二 支配归宿之因素的总述 78

第六章 赋税的一般效应 80

第一节 对于生产情况的效应 80

一 成本的渐减与渐增 80

二 在不同成本下所生产的货物之赋税 81

三 对于工业效率的效应 82

第二节 储蓄与愿望 83

四 实质的效应 83

五 心理的效应 84

六 近代的公司盈利税 84

七 累进课税的缺点 84

八 一般效应的总述 85

下编 赋税各论 87

第七章 所得税的归宿 87

第一节 所得税的演进 87

一 人头税 87

二 财产税 88

三 经费税 89

四 生产品课税 89

五 一七九八年的所得税 90

六 一八四二年的所得税 91

七 分别所得与差级征课 92

第二节 反对所得税与价格的意见 93

八 商人的意见 93

九 经济学者的意见 94

第三节 竞争下的盈利所得税 95

一○ 竞争者的态度与消费者的态度 95

一一 价格决定与边界公司 96

一二 边界公司存在的证明 96

一三 差级的重要性 97

一四 公司盈利税 98

第四节 独占下的盈利所得税 99

一五 纯粹独占的障碍 99

一六 独占价格与独占盈利 100

第五节 课于工资与俸给的所得税 101

一七 工资成本及价格 101

一八 银行企业的情况 102

第六节 其他情况 102

一九 「卖者市场」的特殊情况 102

二○ 心理的因素 103

二一 最有利的价格之疏忽 104

二二 零售商的情况 104

二三 批发商与制造商的情况 105

第八章 所得税的效应 107

第一节 需要与供给的情况 107

一 所得税是价格决定的一个因素 107

二 对于储蓄与企业的效应 108

三 对于需要的反应 108

四 相对价格与一般价格「数量」说 109

第二节 所得税与储蓄量 110

五 储蓄的统计 110

六 实质的效应与心理的效应 112

七 对于储蓄的差别 113

第三节 所得税与储蓄的类别 114

八 低额所得收入者的储蓄 114

九 高额所得收入者的储蓄 115

一○ 所得的资源与多少之影响 115

一一 公司储蓄的重要性 116

一二 对于储蓄性质的效应 117

一三 资本的外流 118

第四节 所得税与愿望 119

一四 估计对企业的效应之困难 119

一五 所得的性质及数量 119

一六 对于私营企业的效应 120

一七 对于合股公司的效应 121

一八 反驳的理由 122

第九章 死税的归宿 124

第一节 死税与所得税的关系 124

一 死税是矫正分配不平允的一种工具 124

二 死税是一种补助所得税的税源 124

三 课于未课所得税的累积资本 125

四 财富课税产生「心灵的」所得 126

五 对「勤劳」所得与「投资」所得课税的矫正 126

六 死税是一种「递延所得税」的意见 128

第二节 差级原则 128

七 财产的价值 128

八 继承者的亲族关系 129

九 个人遗产的数量 130

一○ 继承者的财产 130

一一 财产的「相对年龄」 131

第三节 死税的归宿 132

一二 生前对遗产税之准备 132

一三 人的因素归宿的不确定 132

一四 赋税的数额 133

一五 财产的性质 133

一六 立法者的意见 133

一七 动产继承税及不动产继承税的归宿 134

第十章 死税的效应 135

第一节 死税与储蓄 135

一 死税实际上侵蚀国家资本的观念 135

二 死税收入应该用于资本上的意见 136

三 死税对储蓄的妨害比所得税对储蓄的妨害大 136

四 反对的论调 138

第二节 一死税与生产 138

五 对于继承者的反应 138

六 巨额财产的寿命 139

七 对于私营企业的效应 140

八 对于公营企业的效应 141

九 对于农业财产的效应 141

一○ 长寿与迅速的继承 142

第三节 李格拿诺氏的死税方案 142

一一 李氏以时间定差级的建议 142

一二 「较大的」方案与「较小的」方案 143

一三 行政上的问题 145

一四 李氏方案的公平方面 145

一五 李氏方案的经济方面 147

一六 李氏方案的修正 149

一七 批评与困难 150

第十一章 货物税 153

第一节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关系 153

一 通常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区别 153

二 平衡直接收入与间接收入的错误 153

三 齐一货物税率的双重累退性 155

第二节 一般货物税 156

四 货物税与工资率 156

五 自由课税与强迫课税 156

六 对于生产的效应 157

七 货物税之「政治的」理由 158

第三节 关税 158

八 归宿的特殊情况 158

九 进口税的归宿——竞争的程度 159

一○ 市场对外国人的相对重要性 160

一一 国内生产的性质 161

一二 出口税 161

第十二章 印花税 163

第一节 印花税的种类 163

一 印花税的由来与演进 163

二 课于诉讼程序的印花税 164

三 主要印花税的种类 165

第二节 公司的股本税 165

四 股本税的归宿 166

五 对于公司成立的效应 166

六 股本税与合并 168

第三节 债券与股票的移转课税 169

七 移转税的归宿 169

八 对投机营业普通营业及股票价格的效应 170

九 每次交易的累积负担 171

一○ 无记名债券课税 171

第四节 移转税支票税及收据税 172

一一 土地与财产的移转税 172

一二 支票税 173

一三 收据税 174

一四 总述 174

第十三章 土地税 176

一 土地税的种类 176

二 土地税的归宿 176

三 古典学派的地租观 177

四 限界或「无租」的土地 178

五 经济地租课税的归宿 179

六 毛地租中的利息元素 180

七 毛地租课税的归宿 181

八 地租税归宿的结论 182

九 例外的情形 182

一○ 每年定额土地税的归宿 183

一一 定额赋税的还元 183

一二 还元说的限制 183

第十四章 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 185

第一节 地方税收及支出的膨胀 185

一 地方权力的缺乏统一性 185

二 欧洲与美洲的实际情况 185

三 英国地方税的起源 186

第二节 国家职权与地方职权 187

四 国家职权与地方职权之概括的分划 187

五 国地权利的重叠 188

六 救贫的问题 189

第三节 国家收入与地方收入 190

七 国家税与地方税的比较 190

八 地方税中的「利益」元素 190

九 公营企业的收入 191

第十五章 地方税的归宿 193

第一节 特殊问题 193

一 讨论的几方面 193

二 财产供给的特殊情形 193

三 财产需要的特殊情形 194

四 地方税滞留于第一次征课所在的趋势 195

五 分配的困难 196

第二节 归宿于土地所有主 197

六 经济地租归宿的原理 197

七 通常纯地租在租金总额中所占的比率极小 197

八 赋税与地租间的互相凭借 198

第三节 归宿于房屋所有主 199

九 土地与房屋在供给上的差异 199

一○ 时间因素的重要性 200

一一 房屋主收入中发生「准地租」的可能性 200

一二 限制租金法案 201

一三 繁荣地方的情况 201

一四 衰落地方的情况 202

一五 相互邻近而税率不同的地方的情况 202

第四节 归宿于住户 203

一六 营业房屋的住户 203

一七 零售商店的住户 203

一八 私人住宅的住户 205

第十六章 地方税与工业 207

第一节 现行制度的缺点 207

一 私人住宅中住户负税的不平等 207

二 地方税的累退性 207

三 各种财产间分配的不平等 208

四 不同地方课税的不平等 209

第二节 地方税制的改革 210

五 一九二九年的法案 210

六 「取张补李」的批评 210

七 工业与商业之人为的区别 211

八 以利润为标准而划别的危险 212

九 将豁免集中于某种范围内的建议 212

一○ 地方行政与国家财政责任的问题 213

第十七章 赋税的集中 215

第一节 集中及单一的趋势 215

一 最近一百年来赋税原则及方法的演进 215

二 集中与单一的互倚性 216

三 近年来此种趋势感受很大的阻力 216

四 单一税观念的增长 217

五 土地价值单一税 217

第二节 所得单一税 218

六 最初所得单一税的主张 218

七 所得单一税的案件 219

八 实施这种税的困难 220

九 遗产税的情形 221

一○ 现实情况下适度复税制的案件 2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