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纺纱原理
纺纱原理

纺纱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家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6421372
  • 页数:201 页
图书介绍: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教材: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纺纱原料的选配、混和、开松与除杂、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年与卷绕等纺纱的基本原理,并吸收了纺纱技术原理研究的最新成果。
《纺纱原理》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纺纱基本原理体系 1

第二节纺纱工艺系统 3

一、棉型纺纱系统 4

二、毛型纺纱系统 4

三、绢纺系统 5

四、麻型纺纱系统 5

二、配棉 6

一、原料选配的目的和意义 6

第一节天然纤维的选配 6

第二章原料的选配 6

三、配毛 11

四、配麻 12

五、绢纺配绵 13

第二节化学纤维的选配 13

一、品种选择 14

二、混纺比确定 14

三、化纤性质的选配 15

第三节配料计算 16

一、混纺比的计算 16

二、混合体各项性能指标的计算 17

第一节混和的目的 18

第二节混和方法 18

一、铺层混和 18

二、抓包机混和 18

第三章混和原理 18

三、称量式混和 19

四、混和机混和 19

第三节混和效果的评定 25

二、除杂的目的与要求 26

三、各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 26

第一节概述 26

一、开松的目的与要求 26

第四章开松与除杂 26

第二节开松 27

一、对纤维块的扯松作用 27

二、对纤维块的打松作用 29

三、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 31

四、开松效果 35

第三节除杂 36

一、原料中的杂质及其除杂方法 36

二、机械除杂 37

三、气流除杂 40

四、除杂指标 41

第五章梳理 42

第一节梳理的目的与要求 42

一、梳理的目的 42

二、对梳理的要求 42

第二节梳理的基本原理 43

一、两针面间的基本作用 43

二、梳理过程中的纤维运动分析 45

三、梳理机上针面纤维层的负荷与分配 48

第三节梳理机的工作分析 52

一、盖板梳理机 52

二、罗拉梳理机 59

第四节梳理机的混和与均匀作用 62

一、混和作用 62

二、均匀作用 63

三、影响混和、均匀作用的因素 64

一、精梳工序的任务 65

二、精梳前的准备 65

第六章精梳 65

第一节精梳前的准备与精梳机的运动周期 65

三、精梳机工作的四个阶段 66

第二节精梳机喂给作用分析 69

一、棉精梳机喂棉作用分析 69

二、毛精梳机喂毛作用分析 74

第三节锡林与顶梳梳理 75

一、锡林梳理 75

二、顶梳梳理 78

一、分离接合工作分析 79

二、分离罗拉运动曲线 79

第四节须丛分离接合工作分析 79

三、分离须丛长度与分离过程中的变牵伸值 81

四、分离须丛的接合长度与接合率 84

五、继续顺转量、前段倒转量和相对顺转量 84

第七章牵伸 87

第一节牵伸的基本概念 87

一、牵伸的定义、目的及实现牵伸的条件 87

二、牵伸倍数及牵伸效率 87

三、牵伸装置 88

第二节牵伸区内纤维的运动及其控制 88

一、纤维变速点分布及纱条不匀 88

二、牵伸区内纤维数量的分布 91

三、牵伸区内须条摩擦力界分布 93

四、牵伸区内须条纤维所受的力——控制力和引导力 95

五、牵伸区内纤维的运动及其控制 96

第三节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握持 98

一、牵伸力 98

二、握持力 98

三、罗拉钳口下须条的受力 99

四、影响握持力和牵伸力的因素 99

第四节牵伸过程中纤维的伸直 101

一、纤维伸直度、平行度、分离度的概念 101

五、握持力、牵伸力与牵伸工艺的关系 101

二、牵伸过程中纤维的伸直 102

三、牵伸倍数对纤维伸直效果的影响 105

四、纤维形态对工艺过程、成纱质量的影响 107

第五节牵伸理论的实际应用 108

一、短纤维纺的牵伸形式 108

二、长纤维纺的牵伸形式 114

第八章纱条不匀及其匀整 118

第一节纱条不匀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 118

一、纱条不匀的概念 118

二、纱条不匀产生的原因 118

三、纱条不匀的分类 119

一、纱条的随机不匀 120

第二节纱条不匀分析 120

二、纱条的附加不匀 121

第三节 纱条匀整 123

一、并合 124

二、自调匀整 126

一、加捻的目的和要求 132

二、加捻的实质 132

第一节加捻基本概念 132

第九章加捻 132

三、加捻的度量 133

四、捻度的分布与纱条结构 137

第二节捻度获得和加捻过程 138

一、获得捻度的方法 138

二、捻度的形成过程 139

三、捻回的传递与分布 142

第三节真捻及其应用 143

一、非自由端加捻 143

二、自由端加捻 150

二、自捻原理 155

一、自捻纺纱的加捻过程 155

第四节假捻及其应用 155

三、自捻纱的捻度及其分布 156

四、自捻纱的结构 158

五、自捻纱的特点 159

第五节缠捻及其应用 159

一、喷气纺纱 160

二、空心锭加捻 161

三、搓捻、假捻包缠——摩擦纺DREF—Ⅲ型 162

二、股线中单纤维的状态特征 163

一、工艺流程 163

第六节纱线的捻合 163

三、股线的结构特征 165

四、捻度配合和股线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 165

第十章卷绕 167

第一节概述 167

一、卷绕的目的 167

二、卷绕成形的要求 167

三、卷绕形式的分类 167

四、卷绕的基本规律 167

二、圈条器的主要工艺参数 169

一、圈条卷绕的工艺要求 169

第二节圈条 169

第三节粗纱圆柱形卷绕 173

一、圆柱形平行卷绕的工艺要求 173

二、圆柱形平行卷绕的方式及特点 174

三、卷绕方程 174

四、粗纱变速机构作用分析 176

第四节细纱圆锥形交叉卷绕 181

一、细纱圆锥形交叉卷绕的工艺要求 181

二、卷绕方程 181

第一节纺纱张力 183

第十一章环锭细纱机纺纱张力与断头分析 183

一、气圈形态与张力 184

二、钢丝圈运动与张力 187

第二节细纱断头分析 189

一、概述 189

二、纱线张力与细纱断头 191

三、强力与断头 195

四、卷装容量与断头分析 197

五、采用新技术与降低断头 198

六、降低细纱断头的日常性基础工作 199

参考文献 2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