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殷代帝王名谥·世次·世系及年数 3
第一节 帝王名谥·世次与世系 3
殷代地理与帝王名谥·世次·世系及年数研究的必要 3
殷本纪中载殷帝王的名谥世次与世系 3
第一编 殷代世系·地理与殷族的建国 3
卜辞中所见殷代先公先王的名谥 4
一 上甲至示癸六示卜辞 7
卜辞中所见殷先公先王之世次 7
三 祖乙至武乙六示卜辞 8
二 上甲至祖乙十三示卜辞 8
卜辞所见殷代世次与殷本纪世次之比较 10
卜辞中所见殷先公先王世系 11
帝?至主癸的年代 13
第二节 殷代的年数 13
汤至纣的年代 15
关于殷代年数问题 16
一 五大区域:中商·西土与北土之地名 24
第二章 殷代的政治地理与自然环境 24
第一节 政治地理 24
研究殷代地理的困难 24
五大区域的划分与中商地望 25
西土的疆域和方国 27
北土的疆域和方国 35
二 东土·南土·邦畿及佃猎区的地名 37
东土的疆域和方国 37
南土的疆域和方国 38
邦畿与佃猎区 41
三 国内都邑·属国·五区域方位与国外世界形势 44
都邑·属国·五区域范围 44
四 殷代国内都邑属国五区域游田区图 45
国外的世界形势 47
五 殷代四疆异族邻邦图 48
六 殷代时的世界 51
埃及·巴比伦的文明与地理环境 60
第二节 自然环境 60
殷代的文明与地理环境 61
黄土的特性与农业生产 63
黄土分布状况 64
七 中国黄土分布图 66
陕、甘、晋、豫厚黄土区的文化中心 67
仰韶龙山小屯三系文化的出土及其特点 69
一 仰韶小屯龙山与后冈文化出土情形及其特点 69
第一节 从龙山小屯文化之分布与发展研究起 69
第三章 殷族的起源与殷族的建国 69
后冈三层出土情形与实物 73
小屯龙山仰韶与后冈三层出土文化之关系 74
二 小屯龙山仰韶与后冈三层及其他文化之关系 74
其他出土遗物及其文化系统 76
三 龙山小屯与仰韶三系文化之关系 77
后冈仰韶层与龙山层及仰韶系与龙山系文化之关系 77
后冈龙山层与小屯层文化及龙山系与小屯系文化的关系 80
仰韶文化与夏族的关系 85
第二节 殷族源流及其建国过程 85
一 龙山小屯仰韶文化与夏殷族的关系 85
龙山小屯文化与殷族之关系及殷族源流 89
二 夏族殷族的关系及殷族的建国过程 92
从仰韶龙山小屯文化看夏殷二族的关系及殷族的建国过程 92
八 殷帝?前(后岗仰韶文化时)夏殷二族的地域 93
九 殷祖契至上甲微时(后岗龙山文化时)夏殷二族的地域 97
一○ 殷祖上甲微到殷代(后岗小屯文化时)夏殷二族地域 101
关于龙山与小屯文化间的『空白』问题 102
第二编 殷代社会的经济构造 107
第一章 生产技术基础——青铜器 107
第一节 殷代青铜器的前史·源渊·成分·形制与时期 107
一 殷代青铜器的前史·源渊与成分 107
问题的提起 107
铜器的史前技术 109
殷虚中铜器石器骨器的出土情形 111
一一 殷虚文化层铜范 111
石器铜器骨器的关系如何 112
一二 矢的演进 113
一三 刀的演进 114
殷代青铜器的合金成分 115
铜斧的形制及其时期 117
一四 斧的演进甲 117
二 殷虚铜器形制及其时期 117
一五 斧的演进乙 118
一七 殷虚出土铜矛 120
一六 矛的演进 120
铜矛铜刀的形制及其时期 120
第二节 殷虚石器青铜器并存问题 121
为什么石矢多?铜矢少? 122
一 生产技术基础青铜器?金石器?石器? 122
石器金石器青铜器并存问题 123
殷虚尚未有铜制农耕工具出土 127
二 殷代农耕工具的性质问题 127
殷虚铜制耕具少出土可能的 128
殷代耕具是青铜器,不是石器 128
一八 空头环筒斧瞿图 130
殷代是青铜器时代 134
三 关于殷代用铁问题 134
殷代用铁论者的见解 134
殷虚无铁器出土之可能 135
关于「取厉取段」问题 136
结语 137
一九 将军盔(炼锅)竖剖图 137
第二章 耕地土壤·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 143
第一节 耕地土壤·地形·土地占有制与耕地区划 143
一 耕地土壤水利与农业灌溉 143
耕地土壤水利 143
地形方景与主要农业谷物 145
二 土地占有制与耕地区划 148
殷代前的土地所有状况 148
殷代土地占有制 149
耕地区划 154
殷代前的农业状况 156
第二节 农业生产状况 156
一 谷物种类·耕作技艺方式与步序 156
谷物种类 158
怎样插苗栽秧的? 158
甲骨文字上所见到的犁耕 160
所谓「耤田」「耤农」=怎样耕地的? 162
所谓「耦耕」=协力合耕 164
关于犁耕与耦耕问题 166
关于水利灌溉问题 168
农业植物与蚕桑的种植 169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171
怎样舂米舂麦?怎样吃食? 174
酒鬯的酿造与消耗 176
二 农业生产的发达状况 176
农业贞卜与帝王亲耕 181
畜类的名称 192
一 家畜种类与家畜劳动 192
第三章 畜牧经济与渔猎经济 192
第一节 畜牧经济伏况 192
家畜牛马的劳动 195
怎样养猪养马的呢? 199
怎样吃羊肉的? 201
二 用牲方法与数量问题 201
祭祀用牲的方法与数量 202
关于用牲数量问题 205
三 关于畜牧与农业在生产中的地位问题 207
从卜辞风雨贞卜记录看畜牧与农业的地位 207
以武丁时贞卜帚妌农事之辞为例 209
第二节 渔猎经济状况 216
一 渔业意义及其概况 216
渔业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216
捕鱼技术与「矢鱼」问题 217
二 狩猎概况与帝王「逸」的生活 219
狩猎物及狩猎物之应用 219
狩猎的办法 221
关于「骑射佃猎」 224
所谓「焚田」与「火田为狩」辩 225
狩猎贞卜数量及殷末狩猎之盛 227
二○ 樊禽原甲 227
三 狩猎的意义与狩猎的经济地位 231
狩猎地域与狩猎之政治意义 231
狩猎业的经济地位 233
第四章 手工工艺与商业经济 238
一 工事种类及其作物 238
土木工事与居屋建筑 238
第一节 手工工艺及其分工 238
缝工皮革工及其作物 245
二一 殷虚出土铜针、铜锥、石纺坠图 246
陶工金工及其作物 247
二三 觚的起源 249
二二 斝爵的原始 249
二四 觵的起源 250
二五 觯的起源 250
二六 陶瓨陶罍图 252
二七 鼎鬲的原始 253
二八 甗甑图 254
二九 皿盘系饭洗器 255
从工艺制作所示文化时代 256
骨工石工竹工及其作物 257
三○ 蓝纹席纹图 259
手工工艺之繁荣 261
二 手工工艺与分工之发达 261
分工的发达 263
商业都市的存在 269
第二节 商业经济状况 269
一 商业都市与交通 269
商业交通范围与交换物 273
商业交通时间与工具 276
货币经济的发达 277
二 货币经济与奴隶卖买 277
奴隶的买卖与赏赐 283
奴隶的生产 288
第五章 殷代社会的经济关系 288
第一节 生产劳动的基本担当者是谁? 288
卜辞中所见之奴隶——奴、仆、奚、俘、臣、民、童、妾、宰 290
奴隶怎样生产工作及其他劳动的? 292
以羌奴担当的生产劳动情形为例 297
第二节 助税制与贡纳制 303
一 井田助税与征税法 303
「井田助法」的内容 303
助税的种类与征收之法 305
骨臼刻辞中所见「示包」的诸侯、地域、次数与包数 309
其他次要贡物之次数与数量 312
殷代贡纳制之形成 314
二 贡纳制之内容及其本质 314
进贡制的政治形态 315
贡纳内容:奴隶、土地、实物、美女的贡纳 319
三 官吏薪给与财富所有关系 323
土地国有·官吏薪给与种族财产 323
生产工具·消费资料与父家长财产 325
第三节 殷代社会的性质问题 330
劳力与土地的特性 330
二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法 332
殷代是奴隶制社会 335
土地国有、农村公社的保存与家族小土地的生产制 340
第六章 殷代社会经济的「亚细亚的」特点 340
地租与赋税的合一、国家直接干涉人民的经济生活 341
原始氏族组织的残存 342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贡纳制 344
殷代社会「亚细亚的」特性 345
古代经济的成立 347
第一节 殷代奴隶制经济的成立与发展 347
第七章 殷代经济的发生发展与没落 347
殷代奴隶制经济发展过程 350
奴隶制生产的特点与进步性 352
第二节 殷代奴隶制经济的解体 352
奴隶劳动的缩小与封建生产方法的孕育 353
奴隶与自由民的暴动破坏经济机构 354
周族的革命、摧毁了殷代经济机构 357
殷代给西周封建制经济的历史准备 358
从甲骨文字女母民所示殷代史前社会关系 365
第一节 社会构成的形成过程 365
第一章 社会构成 365
第三编 殷代社会的政治构造与家族制 365
甲骨文字父尹君所显示的殷代社会关系的形成过程 367
第二节 社会构成的具体内容 370
一 帝王贵族们的一群 370
王或帝或子的社会地位 370
世俗贵族诸侯伯——侯伯妇子男田 374
诸侯伯之由来及其分布情形 377
侯伯之分布与「等爵制」「畿服说」 380
僧侣贵族御史卿吏 383
御、史、巫、吏、尹等的职位及分布 385
异族首长生卿邦伯 386
帝王贵族间之主属关系 387
二 童仆臣妾奴牧与自由民 389
奴隶:童仆射御奴牧 389
关系于「臣」「小臣」 391
惰农、畜民等自由民 394
三一 战后平津新获甲骨二一二片 396
三 殷代是封建制社会吗? 396
殷代社会关系构成的特点与殷代封建社会论的提出 396
关于封赐贡纳的意见 397
关于公侯伯子妇之称的考察 399
所谓「六等爵」制 401
「称册受命」与「令周侯」的册令封爵说 401
关于防边、征伐服役等所谓「封建侯伯」的义务 402
问题的重点在那里? 404
结论=殷代非封建制社会 405
第三节 殷代政治形势之发展 411
一 汤至盘庚时代的政治形势 411
殷代政治形势的三阶段 411
定制建国·伊尹放逐太甲 412
大戊中兴与盘庚迁都 414
武丁的武功政绩——「盛天子」 415
二 小辛至武乙时的政治形势 415
祖甲的昏庸·武乙射天 418
奴隶自由民的暴动革命? 419
三 文丁至帝辛时的政治形势 419
贵族诸侯伯的叛乱 421
异族联盟的革命进军=武王伐纣 422
第四节 神权与王权的递变 426
一 科学·鬼神观念与僧侣贵族的关系 426
史前鬼神思想 426
古代科学与僧侣贵族 427
僧侣贵族与鬼神观念 430
二 神权政治的确立与僧侣特权 432
神权政治之确立 432
僧侣贵族的政治权力 434
三 神权的消沉与君权的抬头 438
神权的消沉与君权的抬头 438
王权抬头的原因 442
第五节 军事组织与军事战争 445
一 对外作战的意义·作战技术与军组织 445
殷帝国对外战争的意义和性质 445
用什么武器作战的呢? 448
怎样作战的? 449
军事组织 453
二 殷鬼·殷土·殷吕·殷苦与殷人战争 455
殷鬼、殷土、殷吕、殷苦战争 455
帝辛征人力 458
君主贵族生活的腐化 464
第六节 殷帝国的覆亡 464
一 贵族生活的腐化与统治机关的败坏 464
统治机构的败坏 466
自由民的解放运动的高涨 468
二 奴隶自由民异族的解放运动与殷的覆亡 468
从属异族的解放动运的高涨 469
牧野之战与殷帝国的灭亡 471
第二章 殷帝国的构成及其具体形态 474
第一节 帝国的起源及其构造 474
一 帝国的起源与机构 474
殷代国家的起源 474
政治组织与制度 475
二 帝王特权与国家的本质 479
帝王的特权的本质 479
殷代国家的性质 481
三 公共的强制权力与国家的特点 482
共公的强制权力=刑罚牢狱 482
「领受贡纳物的国家」 487
第二节 帝国权力的形态 490
历史上国家权力的两种形态 490
殷代专制主义君主制的国家形态 492
关于民会或协议会的性质问题 495
第三章 家族制与继承制 498
第一节 家族制度问题 498
一 半群婚制?还是一夫一妻制? 498
卜辞中所见亲属称谓 498
殷代半血缘家族论者的论据是什么? 500
二 是一夫一妻制 502
所谓多母或多妻 502
所谓多父或多夫 505
殷代是一夫一妻制家族 507
第二节 继承制度问题 509
一 所谓「兄终弟及」 510
殷帝王继承系统 510
所谓兄终弟及制问题 511
二 是嫡长继承制 513
嫡庶之分与嫡长继承制的确立 513
诸家意见的批评 518
几句结语 520
第一节 宗教体系及其具体形态 529
第四编 殷代社会的意识形态 529
第一章 古代宗教与哲学思想 529
古代宗教的历史准备 529
一 古代宗教体系及其本质 529
殷人对鬼神的崇拜 531
三二 殉葬图 532
三三 用作明器的铜戈 533
殷人对自然神的崇拜=多神教诸崇拜 536
三四 明义士藏龟 538
鬼神对于人类的祸福休咎的作用 542
古代宗教体系的建立 545
古代宗教的本质 548
二 巫、巫教及其宗教形态 550
巫教的形成及其种种 550
巫的性别与职事 552
巫如何通上下神明的呢? 554
三五 殷虚出土大龟四版钻灼图 555
三 祓禳的巫术与思想 556
鬼神的善恶,祓禳与祭祀 556
关于巫舞与王舞 561
祭祀用牲祭法与种类 563
祭祀仪式 565
祭祀种类 568
三六 石宗图 578
第二节 八卦物质多元论哲学 579
一 八卦物质多元论的本体论 579
甲骨卜辞中之观念论宇宙观 579
物质多元论的产生 580
八卦自然哲学的意义 582
二 卦爻哲学的辩证观 584
矛盾对立思想 584
矛盾斗争发展与变革思想 585
由卦爻哲学到系辞哲学 587
三 卦爻哲学的变质 587
系辞哲学对卦爻哲学的继承与变质 588
风雨气候丰歉与疾病死亡的观察 593
一 古代科学 593
第一节 科学·文字与文学 593
第二章 古代科学·文字·艺术 593
天文历数 595
三七 甲子表 601
二 文字与文学 604
甲骨文字的体例及其演变 604
三八 龟甲文字 605
三九 甲骨片上的象征画卜辞 606
文字的书写法作风与典册 608
四○ 甲文书体文笔作风 611
四一 甲文刻笔次序 618
第二节 艺术、歌舞与音乐 619
一 艺术=铜器陶器之形制雕刻及花纹 619
由原始艺术到古代艺术 619
铜器陶器形制艺术的进步 621
铜器陶器的镂刻与纹之进步 622
四二 兽头铜饰 622
殷代陶器刻纹及其特色 626
四三 蝉纹图 626
四四 陶器刻纹 627
其他饰物艺术 627
殷代宫廷艺术的特色 628
二 歌舞与音乐 629
歌舞:九代与九歌 629
音乐与殷纣的亡国 633
跋 640
- 《古代巴比伦》(英)莱昂纳德·W.金著 2019
- 《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音乐故事》张敢主编 2017
- 《天韵社曲谱 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编 2019
- 《名家解读经典系列 王季思推荐古代戏曲》王季思 2017
- 《天韵社曲谱 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编 2019
- 《中国古代司法文明史 第1卷》张晋藩主编 2019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汉唐卷》王乐 2018
-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导引教材 古代汉语》马蓝婕责任编辑;(中国)魏宜辉 2019
-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师帅著 2019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绒毯卷》赵丰 2018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哈佛出版史》董唯责编;李广良,张琛译者;(美)马克斯·豪尔 2019
- 《新时代期刊编辑出版的理论与实践》吴厚庆 2019
- 《上海市订购苏联情报出版物联合目录与索引 1983》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83
- 《中国骨干旅游高职院校教材编写出版项目 中国饮食文化》邵万宽 2016
- 《出版词典》《出版词典》(修订本)编委会编 2014
- 《晚明士人与商业出版》何朝晖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