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济阳县志
济阳县志

济阳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济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济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5728879
  • 页数:683 页
图书介绍:
《济阳县志》目录

序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3

第一编 建置 25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25

第一节 位置 25

第二节 境域 25

第二章 建置沿革 26

第一节 置济阳县前 26

第二节 置济阳县后 27

第三章 行政区划 27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 27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 38

第一节 县城 39

第四章 县城 乡镇 村庄 39

第二节 乡镇 40

第三节 村庄 42

第二编 自然地理 58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58

第一节 地质 58

第二节 地貌 58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60

第一节 气候 60

第二节 物候 63

第三章 水系 水文 64

第一节 水系 64

第二节 水文 65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69

第一节 土壤 69

第一节 光热资源 71

第二节 植被 71

第五章 自然资源 71

第二节 水利资源 72

第三节 土地资源 72

第四节 生物资源 74

第五节 矿物资源 75

第六章 自然灾害 75

第一节 气象灾害 75

第二节 地震 77

第三节 洪水 77

第四节 虫灾 77

第三编 人口 79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79

第一节 数量 79

第二节 分布 80

第一节 迁移变动 81

第二章 人口变动 81

第二节 自然变动 82

第三章 人口结构 84

第一节 性别构成 84

第二节 年龄构成 85

第三节 民族构成 87

第四节 文化构成 87

第五节 职业构成 87

第四章 婚姻状况与家庭结构 88

第一节 婚姻状况 88

第二节 家庭结构 89

第五章 计划生育 90

第一节 工作开展简况 90

第二节 工作成效 91

第一节 修筑、加固堤防 93

第四编 水利 93

第一章 河流治理 93

第二节 挑挖、疏浚河道 94

第三节 治理、保护险工 95

第四节 涵闸、桥梁建设 96

第二章 排水治涝 97

第一节 开浚排水河、沟 97

第二节 兴修田间治涝工程 102

附:水利纠纷 103

第三章 抗旱灌溉 104

第一节 地下水灌溉 104

第二节 客水灌溉 106

第三节 灌溉机具、技术 10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1

第四章 水利管理 111

第二节 黄河管理 112

第三节 徒骇河管理 113

第四节 灌溉管理 114

第五节 水利资金管理 115

第五编 黄河 117

第一章 河道 117

第一节 变迁 117

第二节 决溢 119

第二章 防汛 120

第一节 防洪 120

第二节 防凌 121

第三章 治理 122

第一节 堤防建设 122

第二节 道整治 125

第一节 资源状况 127

第四章 水沙资源开发 127

第二节 引黄灌溉 129

第三节 泥沙资源开发 133

第六编 农业 134

第一章 农业经济结构 134

第一节 种植业及林牧副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134

第二节 种植业内部结构 137

第三节 技术结构 138

第四节 投入产出结构 139

第二章 种植业 140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40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41

第三节 蔬菜 瓜类 143

第四节 种植业科技 145

第一节 林木种类 148

第三章 林业 148

第二节 林业生产 149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52

第四章 畜牧业 154

第一节 畜禽种类 154

第二节 畜禽存养量 155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57

第五章 副业 157

第一节 采集与捕猎 157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及其它 158

第六章 渔业 159

第一节 水域 水源 水质 159

第二节 水产捕捞 159

第三节 水产养殖 160

第七章 农业经济管理 160

第一节 部门管理 160

第二节 经营管理 162

第七编 工业 164

第一章 工业变革与发展 164

第一节 建国前工业概况 164

第二节 手工业合作化 165

第三节 “大跃进”和调整、整顿 165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影响 166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 167

第二章 工业门类 170

第一节 化学工业 170

第二节 机械工业 170

第三节 建筑材料工业 174

第四节 木材加工业 176

第五节 食品工业 178

第六节 纺织工业 182

第七节 缝纫工业 185

第八节 造纸及印刷工业 187

第九节 陶瓷工业 189

第三章 工业经济管理 190

第一节 部门管理 190

第二节 企业管理 191

第四章 电业 19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93

第二节 电力工程建设 195

第三节 供电用电 199

第四节 经营管理 200

第八编 交通 邮电 202

第一章 交通 202

第一节 机构 202

第二节 道路建设 203

第三节 桥涵建设 206

第四节 运输能力 209

第五节 交通监理 213

第二章 邮电 214

第一节 机构 214

第二节 函包邮寄 215

第三节 汇兑 215

第四节 报刊发行 215

第五节 机要通信 218

第六节 邮递 218

第七节 电话 219

第八节 电报 222

第九编 商业 224

第一章 各类商业概况 224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24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226

第三节 集体商业 228

第四节 个体商业 229

第五节 集市贸易 230

第二章 商品购进 232

第一节 当地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232

第二节 外地商品购进 237

第三章 商品销售 240

第一节 销售网点 241

第二节 销售方式 243

第三节 主要商品销售量 244

第四章 饮食服务 247

第一节 饮食业 247

第二节 服务业 248

第五章 对外贸易 250

第一节 机构 250

第二节 出口商品收购外调 250

第一节 管理与经营机构 254

第十编 粮油 物资 254

第一章 粮油 254

第二节 粮油征、购 255

第三节 粮油供应 261

第二章 物资 266

第一节 管理与经营机构 266

第二节 物资购进 266

第三节 物资供应 268

第四节 物资节约 270

第十一编 经济管理 272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272

第一节 机构 272

第二节 计划编制 272

第三节 计划实施 274

第四节 统计调查 275

第五节 统计服务 276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27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77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 278

第三节 查处违法违章经营活动 279

第四节 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登记 279

第五节 商标、合同管理 280

第三章 物价管理 28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82

第二节 价格调定 282

第三节 物价检查监督 286

第四节 市场物价调查 287

第四章 审计监督 290

第一节 审计机构 290

第二节 经济责任审计 290

第三节 财务收支审计 291

第五节 其它专项审计 292

第四节 基本建设审计 292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2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93

第二节 计量管理 293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295

第四节 计量标准监督检验 295

第十二编 财税 金融 297

第一章 财政 297

第一节 机构 297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97

第三节 财政收入 298

第四节 财政支出 302

第五节 财政管理监督 306

第二节 赋税 308

第二章 税务 308

第一节 机构 308

第三节 税务征管 316

第三章 金融 317

第一节 机构 317

第二节 货币 319

第三节 贷款 321

第四节 存款储蓄 329

第五节 债券 332

第六节 保险 333

第十三编 城乡建设 335

第一章 机构与规划 33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35

第二节 城乡建设规划 335

第二章 县城建设 336

第一节 建国前 337

第二节 建国后 339

第三章 乡村建设 350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350

第二节 村庄建设 352

第四章 建筑力量 35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353

第二节 建筑工具、设备 355

第三节 施工能力 355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56

第一节 环境污染 356

第二节 污染治理 356

第十四编 政党 357

第一章 中共济阳县地方组织 357

第一节 早期组织 357

第二节 中共济阳县委 358

第三节 中共济阳县基层组织 362

第四节 党员 364

第五节 中共济阳县代表大会 367

第二章 中共济阳县地方组织的党务工作 368

第一节 组织工作 368

第二节 宣传工作 370

第三节 纪检工作 370

第四节 统战工作 371

第三章 中共济阳县地方组织的领导作用 372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 372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 374

第三节 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 375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76

第五节 “大跃进”和调整、整顿时期 376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377

第七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378

第四章 国民党、三青团济阳县地方组织 37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济阳县地方组织 379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济阳县地方组织的主要活动 380

第三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济阳县地方组织 380

第十五编 政权 政协 382

第一章 行政机构 382

第一节 晚清县署 382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384

附:日伪县公署 385

第三节 县民主政府 386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387

第二章 权力机关 395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9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396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399

第三章 政协济阳县委员会 401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401

第二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 403

第十六编 群众团体 406

第一章 工会 406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06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40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07

第二章 农民团体 408

第一节 农会 408

第二节 农民抗日救国会 408

第三节 贫农下中农协会 408

第三章 妇女团体 409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09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409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10

第四章 青少年团体 411

第一节 民先队 青救会 儿童团 411

第二节 共青团 412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415

第十七编 司法 417

第一章 清末、民国司法简况 417

第一节 司法机构 417

第二节 司法工作 417

第二章 人民公安 418

第一节 机构 418

第二节 侦察 预审 418

第三节 看守 劳改 419

第四节 治安管理 420

第五节 基层治保工作 422

第七节 专项斗争 423

第六节 消防 423

第三章 人民检察 425

第一节 机构 42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25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26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26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27

第四章 人民审判 427

第一节 机构 427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2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428

第四节 经济审判 429

第五节 审判监督 429

第五章 司法行政 429

第一节 机构 429

第四节 人民调解 430

第二节 法制宣传 430

第三节 公证、律师工作 430

第十八编 民政 432

第一章 机构 432

第一节 旧民政机构 432

第二节 人民民政机构 432

第二章 基层政权建设 432

第一节 基层建政 432

第二节 基层选举 433

第三章 社会救济 435

第一节 救灾 435

第二节 贫困户和精简职工救济 437

第三节 扶贫 439

第四节 农村“五保” 439

第一节 优待 440

第四章 优抚安置 440

第二节 抚恤 443

第三节 安置 444

第五章 拥军支前 446

第一节 拥军 446

第二节 褒扬、缅怀先烈 446

第三节 支援前线 446

第六章 婚丧管理 447

第一节 婚姻管理 447

第二节 殡葬管理 448

第七章 信访 449

第一节 县委、县政府信访工作 449

第二节 司法信访工作 450

第三节 民政信访工作 451

第二节 劳动机构 452

第一节 人事机构 452

第一章 机构 452

第十九编 人事劳动 452

第二章 队伍 453

第一节 清代官吏、差役 453

第二节 民国公职人员 453

第三节 干部队伍 454

第四节 工人队伍 457

第三章 管理 458

第一节 人事管理 458

第二节 劳动管理 462

第四章 工资 466

第一节 解放前 466

第二节 解放后 468

第五章 劳保福利 471

第一节 劳保福利事业发展概况 471

第二节 劳保福利制度改革 472

第二十编 军事 473

第一章 兵役 473

第一节 募兵 473

第二节 志愿兵 473

第三节 义务兵 474

第二章 驻军 地方武装 民间武装 474

第一节 驻军 474

第二节 地方武装 474

第三节 民间武装 478

附:土匪、伪军、地主武装 479

第三章 重大战事 481

第四章 军事设施 人民防空 487

第一节 军事设施 487

第一节 组织 488

第五章 民兵 488

第二节 人民防空 488

第二节 装备与训练 489

第三节 活动 490

第二十一编 教育 科技第一章 学校教育 491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91

第二节 初等教育 491

第三节 中等教育 496

第二章 社会教育 504

第一节 农民教育 504

第二节 职工教育 504

第三节 其他社会教育 505

第三章 教育行政管理 50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06

第二节 管理体制 507

第四节 教育经费 508

第三节 考试制度 508

第四章 科技 510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510

第二节 科技普及 513

第三节 科技推广 514

第四节 科技成果 515

第五节 科技服务 518

第二十二编 文化 520

第一章 文化机构 52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0

第二节 事业单位 521

第二章 文化创作 522

第一节 史志、学术著述 522

第二节 文艺创作 529

第三节 新闻写(制)作 534

第一节 文艺演出 540

第三章 文化传播 540

第二节 广播 电影 电视 541

第三节 图书发行、借阅 543

第四节 档案利用 543

第四章 文物 544

第一节 古代文化遗址 544

第二节 古墓葬 546

第三节 馆藏文物 547

第二十三编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机构 54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48

第二节 防疫、保健、药检机构 548

第三节 医疗机构 549

第四节 群众团体 550

第二章 医疗 551

第一节 技术队伍 551

第二节 医疗设备 552

第三节 医疗制度 553

第四节 医疗服务 554

第五节 医术 555

第三章 医药 556

第一节 中药材生产 556

第二节 西药制剂 557

第三节 药政与药检 557

第四章 防疫保健 558

第一节 卫生防疫 558

第二节 妇幼保健 564

第五章 体育 565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565

第二节 体育活动 566

第三节 体育竞赛 567

第一节 生活习俗 572

第二十四编 风土 572

第一章 风俗 572

第二节 礼仪习俗 575

第三节 节日习俗 579

第二章 景胜 580

第三章 土特名产 582

第四章 方言 583

第一节 语音 583

第二节 词汇 586

第三节 语法 589

第四节 谚语 歇后语 590

第五章 民间歌谣 591

第二十五编 人物 594

人物传 594

革命烈士英名录 608

英模人物表 642

第二十六编 杂志 645

第一章 人民生活 645

第一节 农民家庭生活 645

第二节 非农家庭生活 647

第二章 宗教 649

第一节 佛教 649

第二节 道教 650

第三节 伊斯兰教 650

第四节 天主教 652

第五节 基督教(新教) 653

第三章 民间传说 653

第四章 姓氏 656

第一节 境内居民主要姓氏 656

第二节 境内居民姓氏的特殊读音 657

附录 6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