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论文集  纪念勘探开发研究院建院四十周年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论文集  纪念勘探开发研究院建院四十周年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论文集 纪念勘探开发研究院建院四十周年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编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147152
  • 页数:5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选编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在1994~2003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大庆油田的论文100篇。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论文集 纪念勘探开发研究院建院四十周年》目录

目 录 1

石油地质 1

大庆油气勘探的新进展及勘探经验的初步总结 高瑞祺蔡希源 1

向斜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 萧德铭刘金发侯启军梁江平 13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蔡希源 21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天然气及勘探方向探讨 侯启军杨玉峰 25

大庆探区勘探方向探讨 杨继良 32

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特征 叶得泉徐静慧 37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成藏特征 郭占谦刘文龙王先彬 44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上生下储“注入式”成藏机制 迟元林萧德铭殷进垠 50

泰国湾第四纪层序建造与河流演化特征 冯志强 56

松辽盆地北部储层压力场特征与油、气、水的关系 张文宾姜传金徐宏 62

漠河盆地中侏罗统沉积演化及含油气远景 吴河勇 辛仁臣杨建国 65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体、岩相预测方法及应用 蒙启安 门广田 张正和 72

葡西地区岩性油藏勘探部署评价方法及经验 黄薇杨辉熊庆利 刘概芹 77

松辽盆地深层地层层序与时空分布特征 任延广蔡希源徐宏 83

海拉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张晓东刘光鼎 王家林 92

黑龙江省东部第三系盆地传递断层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99

王孔伟 陈守田 刘立刚 99

兴安岭盆地群成盆机制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王世辉王立民唐金生 102

松辽盆地西部扶杨油层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 张革林景晔杨庆杰杨辉 105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 殷进垠刘和甫迟海江 109

松辽盆地北部“六史”的恢复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李世荣 115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现今水动力场分布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123

姜传金张文宾徐宏楼章华 123

岩性圈闭识别方法 蒋鸿亮蔡希源唐振国 127

油气化探方法在勘探构造岩性油气藏中的应用 任志高孙丽李红英 131

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体岩性圈闭评价方法 唐振国乔卫杨秀芳 136

松辽盆地北部未熟—低熟油成藏特征 孙永红宋兰斌 140

地震资料中近地表效应的去除 吴永刚 刘振宽裴江云吴清岭王建民 144

地球物理 144

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及其应用 刘振宽金成志吴世旗余钦范 146

跨孔地震CT中的逐次线性化方法 牛彦良杨文采吴永刚 149

松辽盆地地层吸收特性和地震波衰减规律研究 陈树民宋永忠牛彦良 157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含油气系统的尝试 李子顺杨玉峰 166

层速度替换速度分析 王建民王丽娜 宋玉琢陈湛文裴江云 173

用马尔可夫—贝叶斯方法预测孔隙度的分布 李来林吴清岭牟永光王才经 177

共反射圆弧叠加方法在火山岩成像中的应用 裴江云刘 洪李幼铭 朱振宇 186

波动方程正演模型及应用 吴清岭张平施泽龙 194

松辽盆地北部深反射地震x2分布处理及其深部地质特征 198

陈志德杨文采李玲王丽艳 198

地震属性分析的神经网络岩性识别技术及应用 姜岩周再林秦月霜 206

用优选后的地震属性参数进行储层预测 秦月霜陈显森王彦辉 210

龙虎泡油田含钙储层测井响应机理研究 刘传平施龙李郑辰 214

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沉积微相 文政雍世和王中文 218

闫伟林李舟波刘传平 李洪娟 224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大庆油田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24

高泥、高钙、薄储层油层识别技术及应用 徐广田赵秀英 230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 杨青山艾尚君钟淑敏 234

油田开发 240

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 王启民郑兴范林影 240

产量递减方程的渗流理论基础 计秉玉 244

大庆油田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的演变和发展趋向 任玉林石成方 249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254

赵翰卿付志国 吕晓光田东辉王广运 254

大庆油田PC集群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 赵国忠尹芝林吴 邕 260

高含水后期油田产液量变化趋势研究 周学民任玉林王者琴 266

非均质多油层砂岩储层随机建模技术 吕晓光 隋 军 赵翰卿唐许平 张永庆 271

窄条带砂体随机模拟井网优化部署方法 李莉 曹瑞成 277

利用侧钻水平井提高水驱河道砂岩油藏采收率 284

付志国 杜庆龙张平实计秉玉陆蔚刚 284

杜庆龙计秉玉 王元庆杨会东 朱丽红 287

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单层剩余油分布 287

油田开发中储层的两种精细对比方法讨论 刘 波赵翰卿 于会宇 293

低渗透油田开发决策风险性评价研究 韩德金魏兴华时均莲 298

油藏地球化学参数识别油水层方法研究 周永炳刘淑芹刘国志 303

大庆喇嘛甸油田水力压裂人工裂缝形态研究 王秀娟赵永胜王书良兰玉波 306

低渗透油藏井网合理加密方式研究 周锡生李艳华徐启 312

注水开发油田稳产界限研究 刘春林杨玉哲张永庆 318

措施产量、成本与效益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董志林刘伟文李榕 322

水驱油田基于液量的分结构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328

田晓东 吴晓慧 江明立宫长路徐延平 328

喇萨杏油田加密井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王树立兰丽凤李永刚 333

特低渗透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林玉保史晓波 338

百万节点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应用 车学林 李翠玲赵国忠王怀民王曙光 344

特低渗透储层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 肖鲁川 甄力 郑岩 350

二相—三相统一的相对渗透率数学模型 王曙光赵国忠李保树 354

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水驱油实验研究 张江程信芳周 庆 360

水驱油微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贾忠伟杨清彦 兰玉波张洪兴 364

三次采油 371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工业性试验 371

王德民张景存孟繁儒 刘 恒李 林韩伯惠戚连庆 371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郭万奎程杰成廖广志 380

以石油烃类为惟一碳源提高采收率菌种的研究 389

隋 军 石梅孙凤荣杨振宇韩培慧伍晓林 389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综述 程杰成廖广志 杨振宇姚玉明 徐典平 395

复配碱化学驱数值模拟 廖广志 隋 军 王 刚 牛金刚 李伟 401

油田产出污水配制聚合物实验研究 牛金刚 孙刚 高 飞 408

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 413

王凤兰 杨凤华 史国蕊胡胜国钟新兰 413

聚合物驱能否提高驱油效率的几点认识 赵永胜魏国章 陆会民钟玲 418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研究 杨清彦 宫文超贾忠伟 423

泡沫复合体系配方的研究 伍晓林陈广宇 张国印 428

聚合物驱开采指标测算方法研究 陈福明 卢金凤陈鹏 432

大庆油田萨南东部过渡带注C0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 439

谢尚贤韩培慧钱昱 439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相行为研究 黄丽廖广志王 刚 446

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451

张国印伍晓林廖广志 陈广宇徐艳姝 451

大庆油田泡沫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 455

张思富廖广志 张彦庆钱昱刘 宇 455

地质实验技术 461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黄福堂 461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包裹体及天然气成藏期研究 469

冯子辉任延广 王 成 李景坤王 雪关秋华 469

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巴尔姆孢(Balmeisporites)的发现及其意义 477

万传彪刘本培乔秀云杨建国 单玄龙任延广 477

非烃和沥青质热模拟生烃研究 霍秋立冯子辉付丽 486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的阶梯式扩散机制 李景坤刘 伟 宋兰斌 490

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原油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研究 李振广 宋桂侠李景坤 493

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储层孔隙特征与演化 邵红梅王成姜洪启 497

用GO—MS—MID检测原油中痕量生物标记化合物 宋桂侠黄春燕 李振广 500

钻井现场有机地球化学录井与油气识别评价技术 张居和 方 伟 冯子辉 503

激光法测定油气藏储层碎屑岩粒度分布的研究 徐喜庆王占国 张维琴张作祥 51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检测方法 520

邹信芳孔艳巩继海胡仲敏宋立群 520

油田信息管理技术 525

用KERBEROS实现网络计算的安全认证 李成斌熊华平刘万伟 525

数据库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熊华平王洪礼罗广华 530

客户/服务器计算技术在油田开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陈付平刘福慧赵永生 536

基于NETSCAPE的企业网信息服务安全体系的建立 吴钧 熊华平 540

Solaris远程资源存取访问的探讨与分析 牛志忠李建霞 545

UNIX系统多IP地址的配置 刘万伟 于敏李建霞 550

矩阵Kronecker乘积及其应用 许君一孙伟齐东旭 5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