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锡良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4934674
  • 页数:5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我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包括的金融风险问题,并对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上一篇:货币与银行下一篇:广饶县盐业志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 3

第一章 金融安全的理论界定 3

第一节 开放经济体系、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 3

一、开放经济体系 3

目录 3

二、经济安全与金融安全 4

三、金融安全的含义 4

四、三个层面的金融安全 5

第二节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 6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6

二、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8

三、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 9

四、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14

五、金融危机的种类 19

一、古典经济学的危机理论 20

第三节 金融危机理论 20

二、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信用危机理论 21

三、当代金融危机理论 22

四、金融脆弱性假说 23

五、银行危机模型 25

六、国际债务危机理论 26

本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27

第二章 金融安全的理论模型 29

第一节 第一代危机攻击模型 29

一、模型基本框架 30

二、投机攻击逻辑 31

三、基本因素不良引起的投机攻击 32

四、投机攻击理论的发展:自我实现的投机攻击 33

五、对投机攻击理论的批评 35

一、模型探索:失业与货币危机 36

第二节 第二代货币危机的逃跑规则说 36

二、基本因素的要求:从硬件到软件 39

三、逃跑规则说的贡献 41

四、逃跑规则说面临的挑战 42

第三节 第三代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担保 42

一、基本模型 43

二、模型中的三个关键集团:金融中介、政府和外国银行 44

三、模型的均衡解 45

四、均衡解的动态调整 48

五、如何从模型中理解金融危机 49

六、模型的最新发展 50

第四节 不同类型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些特点 51

一、投机攻击模型的特点 51

二、逃跑规则说的特点 51

三、存在政府担保的金融危机的特点 52

参考文献 53

本章小结 53

四、合作性金融危机的特点 53

第三章 金融安全状态的监测 57

第一节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含义 57

一、金融危机预警系统、货币危机预警系统、银行危机预警系统 57

二、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 60

第二节 危机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62

一、制度性 62

二、不可比性 63

三、心理因素 65

四、传染性 66

第三节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 67

一、国际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研究 67

二、国际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实践 71

本章小结 76

参考文献 77

第一节 微观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 81

一、微观金融安全的含义 81

第四章 中国的微观金融安全 81

第二篇 国内金融安全篇 81

二、决定微观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83

三、金融脆弱性理论的微观诠释 84

四、一个微观金融安全的经典模型 86

第二节 我国金融机构安全的现状分析 86

一、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安全分析 87

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安全分析 91

三、金融机构安全状况的总体评价 96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安全状况分析 98

一、股票市场的安全分析 98

二、其他金融市场的安全状况分析 102

三、金融市场安全状况的总体评价 104

第四节 衍生金融市场与金融安全 105

一、衍生金融市场有利于金融安全 105

二、衍生金融市场与金融安全的实证分析 107

三、我国的衍生金融市场与金融安全 111

一、产权和信用制度是微观金融安全的基础 114

第五节 影响微观金融安全的外部因素 114

二、企业状况对微观金融安全的影响 118

三、信用状况对微观金融安全的影响 120

本章小结 124

参考文献 125

第五章 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 126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的基本关系 126

一、金融结构的内涵 126

二、经济与金融结构的对应关系 128

三、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 130

第二节 中国金融安全的结构视角 134

一、我国金融结构变动概述 134

二、结构安全的分析思路 138

第三节 微观金融结构的安全分析 139

一、金融产业结构的安全 139

二、金融市场的结构考察 145

一、区域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 147

第四节 区域金融结构的安全分析 147

二、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的安全分析 149

第五节 融资结构的安全分析 151

一、内外源融资比例、融资方式选择分析 151

二、间接融资的安全分析 154

三、直接融资的安全分析 158

四、融资结构的安全分析 159

五、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的安全分析 163

本章小结 167

参考文献 167

第六章 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析 169

第一节 宏观金融安全状态的演变及特点 169

一、金融安全状态的变化 169

二、宏观金融安全问题的特点 172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金融安全 174

一、经济转型与金融体系 174

二、经济运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77

三、制度整体变迁与金融安全 179

四、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安全 182

第三节 政府与金融安全 186

一、政府影响金融安全的途径 186

二、政府与我国的金融安全 189

三、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 196

第四节 道德风险与金融安全 200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源于道德风险 200

二、中国银行体系安全问题的道德风险解释 203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道德风险 205

本章小结 209

参考文献 209

第三篇 对外金融安全篇 213

第七章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安全 213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213

一、金融全球化的动因与表现 213

二、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 215

三、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路径 218

第二节 汇率制度安排与金融安全 222

一、当前的汇率制度与演变趋势 222

二、汇率制度与金融脆弱:“原罪论”假说 226

三、固定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之间关系的争论 227

四、浮动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之间关系的争论 230

五、对我国的启示 232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安全 234

一、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 234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238

三、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国外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42

本章小结 246

参考文献 247

附录:近期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讨论的综述 248

第八章 资本外逃与金融安全 257

第一节 资本外逃的一般情况研究 257

一、资本外逃概念与测算 259

二、资本外逃的四种方式 264

第二节 资本外逃原因探索和实证研究 265

一、资本外逃原因探索 265

二、资本外逃原因的实证研究 269

第三节 资本外逃对宏观金融安全的影响 279

一、资本外逃的一般性影响 280

二、资本外逃对转型国家经济和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281

三、资本外逃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292

本章小结 295

参考文献 296

第九章 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顺序与金融安全 298

第一节 对外开放顺序和金融安全 298

一、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外开放 298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外开放顺序 300

三、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外开放下的金融安全 301

第二节 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外开放收益风险分析 302

一、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外开放的收益 302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 305

一、发达国家开放顺序总结 307

第三节 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外开放顺序的国际经验 307

二、发展中国家开放顺序总结 311

三、经验与启示 315

第四节 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外开放顺序与时间表 316

一、开放的顺序与时间表的初步构想 316

二、开放顺序与时间表的具体安排 317

三、积极渐进顺序与世界贸易组织 328

参考文献 330

本章小结 330

第四篇 对策篇 335

第十章 中国金融安全系统测定研究 335

第一节 评价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视角 335

一、经济与金融的系统性 336

二、“虚拟经济”理论对金融安全的诠释 337

三、对中国金融安全状况测定的理论模型 339

一、构建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的原则 340

第二节 中国金融安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340

二、中国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341

三、对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差衡量体系的构建 346

四、小结 356

第三节 关于中国金融安全评价体系的方法 357

一、有关指标权重的讨论 357

二、数据的预处理 358

三、综合方法的讨论 359

四、本书实证方法的选定 359

第四节 中国金融安全测定的实证分析 360

一、指标、数据及其来源 360

二、实证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361

三、实证的过程 361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365

一、主要结论 365

二、若干政策建议 366

参考文献 367

本章小结 367

附录一:中国经济周期新划分——基于制度及其变迁的一种解释 370

附录二:中国金融安全系统测定研究的实证相关结果 381

第十一章 当前金融安全的维护对策 382

第一节 关于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的争论 382

一、对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总体评价 382

二、危及中国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 385

三、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措施和途径 387

四、小结 388

第二节 微观金融安全的维护 388

一、金融机构安全的维护 388

二、金融市场安全的维护 394

第三节 中观金融安全维护——完善我国的金融结构体系 397

一、必须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398

二、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99

三、实现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加快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步伐 400

第四节 宏观金融安全的维护 401

一、减少行政干预,规范政府行为 402

二、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金融体系的稳定提供强力支撑 403

三、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405

四、提高宏观经济政策应用水平 406

五、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 408

第五节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维护 409

一、防范资本外逃带来的风险 409

二、规避在开放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412

三、抵御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419

第六节 建立我国的危机预警系统 423

一、建立我国银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框架 423

二、金融预警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429

三、预警风险程度的度量 434

四、确定金融危机的预警级别,评估金融危机的爆发程度 435

本章小结 437

参考文献 437

一、金融体系内部制度建设 439

第十二章 建设我国的金融安全网 439

第一节 金融安全网框架设计 439

二、外部环境制度建设 440

三、各种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 440

第二节 体系内部制度建设 441

一、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 441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自律制度 443

第三节 体系外部制度建设 449

一、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449

二、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454

三、重建我国的信用体系 458

第四节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464

一、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性监管 464

二、加强金融监管统计制度建设 473

三、建立和完善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制度 482

参考文献 489

本章小结 489

第十三章 对当前金融安全区建设的分析与评价 493

第一节 金融安全区: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493

一、金融安全区概念释义 494

二、理论分析 496

三、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意义 501

第二节 金融安全区建设:现状和问题 502

一、金融安全区建设可借鉴的经验 502

二、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措施和经验 50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506

第三节 金融安全区建设:建议与构想 509

一、制定具体的金融安全区创建目标 510

二、合理组织与实施创建工作 512

三、构筑金融安全运行体系的框架 513

四、科学构建金融安全区评价指标体系 519

本章小结 530

参考文献 53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