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现代通信网
现代通信网

现代通信网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承恕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21005492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通信网的最基本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网络体系结构,网内业务分析,各种交换技术、网络安全、多址通信方式以及计算机通信网和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光通信网、城域网、广电网等。
《现代通信网》目录

目录 1

第1章 总论 1

1.1 通信网的组成、功能和网络体系结构 1

1.1.1 通信网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1

1.1.2 通信网的组成和功能 2

7.1.1 引言 (3Q 3

1.1.3 通信网的网络体系结构 6

1.2 网内通信业务分析 29

1.2.1 通信业务量理论 29

1.2.2 排队论概论及网内通信业务分析 31

1.2.3 M/M/1排队模型(等待系统) 39

1.2.4 网内业务量性能指标 41

1.2.5 立接制交换线群 44

1.2.6 缓接制交换线群 49

1.2.7 提高系统效率措施 52

1.3 路由选择、流量分配与控制 53

1.3.1 路由选择 53

1.3.2 流量分配与控制 60

1.4 多址接入 62

1.4.1 概述 62

1.4.2 固定分配方案 63

1.4.3 随机接入技术 64

1.4.4 集中式按需分配 76

1.4.5 分布式按需分配 80

1.4.7 接入网概念 82

1.4.6 混合方案 82

2.2.1 电路交换系统组成 87

第2章 交换 87

2.2 电路交换 87

2.1 引言 87

2.2.2 电路交换工作过程 88

2.3 分组交换 92

2.3.1 数据交换方式 92

2.3.2 分组交换原理 93

2.3.3 分组交换网 96

2.3.4 虚电路模型 97

2.3.5 分组交换网中的流量控制问题 98

2.4 宽带交换 102

2.5 帧中继(FR) 103

2.6 交换多兆比特数据业务(SMDS) 108

2.7 快速分组交换 111

2.7.1 Banyan基结构 113

2.7.2 不相交路径拓扑图交换结构 117

2.8 ATM 118

2.8.1 信元结构 119

2.8.2 B-ISDN的分层结构 120

2.8.3 B-ISDN用户-网络接口 121

2.8.4 ATM传输原理 122

2.8.5 ATM交换原理 124

2.8.6 ATM网组成 126

2.9 IP over ATM技术和IP over SDH技术 127

2.9.1 IP over ATM 127

2.9.2 IP over SDH 129

2.9.3 IP over ATM与IP over SDH比较 131

2.10 软交换 132

2.10.1 概述 132

2.10.2 软交换概念 132

2.10.3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 133

2.10.4 会话控制协议(SIP) 135

2.10.5 软交换网络的路由设计 137

2.10.6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软交换的未来 138

第3章 网络安全 139

3.1 接入控制 139

3.2 客户/服务器网络安全 142

3.2.1 客户/服务器网络 142

3.2.2 程序接口 143

3.2.3 简单联机 143

3.2.4 工作站安全 145

3.3 防火墙 145

3.3.1 防火墙基本概念 145

3.3.2 防火墙构成 146

3.3.3 防火墙的安全级 147

3.3.4 防火墙的分类 148

3.3.5 防火墙位置的设置 150

3.4 入侵审计、追踪及检测技术 150

3.4.1 审计、追踪 150

3.4.2 入侵检测 151

3.4.3 分布式入侵检测 153

3.5 网络病毒与防治 154

3.6 可信赖网络系统 156

3.7 网络加密与密钥管理 157

3.8 网络安全的多层防护 159

3.9 安全管理技术简介 160

第4章 计算机通信网和互联网 162

4.1 计算机通信网概述 162

4.2 局域网(LAN) 163

4.2.1 局域网拓扑结构 163

4.2.2 局域网参考模型 164

4.2.3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 166

4.2.4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167

4.2.5 IEEE 802.3标准和以太网 169

4.2.6 IEEE 802.5标准和令牌环网 178

4.2.7 IEEE 802.4标准和令牌总线网 180

4.2.8 无线局域网(WLAN)——下一代无线接入网 181

4.3.1 引言 187

4.3.2 信息高速公路 187

4.3 互联网(Internet) 187

4.3.3 Internet 188

4.3.4 下一代Internet——IPv6互联网 205

5.2 蜂窝移动通信网 224

5.2.1 综述 224

5.1 概述 224

第5章 移动通信网 224

5.2.2 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第一代蜂窝系统(1G) 226

5.2.3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2G) 232

5.2.4 GPRS/WAP(2.5G) 243

5.2.5 宽带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第三代蜂窝系统(3G) 250

5.3 下一代无线蜂窝网 257

5.3.1 概述 257

5.3.2 正交频分复用(OFDM) 258

6.1 引言 265

第6章 卫星通信网 265

6.2 FDMA卫星通信网 267

6.3 TDMA卫星通信网 267

6.4 SDMA卫星通信网 269

6.5 分组通信卫星通信网 270

6.6 VSAT网 272

6.6.1 VSAT概述 272

6.6.2 第一代VSAT网 273

6.6.3 第二代VSAT网 277

6.6.4 VSAT网的发展 278

6.7.1 引言 282

6.7 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网(MSSN) 282

6.7.2 陆地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 283

6.8 CDMA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 284

6.8.1 全球卫星系统(Globalstar System) 284

6.8.2 漫游系统(Odyssey System) 286

6.9 中国卫星通信网 287

6.10 卫星IP——下一代无线接入网 289

6.10.1 基于卫星的Internet简介 289

6.10.2 卫星通信在Internet中的应用 290

6.10.3 多址接入控制(MAC) 292

6.10.4 卫星TCP/IP协议 293

6.10.5 卫星Internet架构 299

6.10.6 评定 301

第7章 光通信网 303

7.1 本代有线电通信网——电缆/光缆通信网 303

7.1.2 光纤通信关键技术 303

7.1.3 从WDM向OTN的演进 310

7.2 下一代有线电通信网——光通信网络 310

7.2.1 光传送网(OTN) 310

7.2.2 全光传送网(AOTN) 311

7.2.3 光路交换光网络 312

7.2.4 光互联网——光Internet 313

7.2.5 光网络的生存性 317

7.2.6 全光网 317

第8章 城域网(MAN) 327

8.1 概述 327

8.1.1 引言 327

8.1.2 城域网的定义 328

8.1.3 构建城域网的基本技术 329

8.1.4 宽带IP网络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330

8.1.5 IP网与光网络整合 330

8.2 城域网结构 331

8.1.6 PoS与以太网自愈技术 331

8.3.1 IP城域网技术 332

8.3.2 城域以太网技术 332

8.3 城域网技术 332

8.3.3 光城域网技术 333

8.4 光以太城域网 342

8.4.1 光以太城域网概念 342

8.4.2 光以太城域网业务 342

8.5 QoS 343

8.5.1 QoS的分层实现 343

8.6 城域网发展趋势 344

8.5.2 IP语音时延 344

第9章 广播电视网 346

9.1 有线电视网(CATV) 346

9.2 光纤同轴混合电视网(HFC) 347

9.2.1 HFC网的频谱分配 348

9.2.2 HFC的网络结构 348

9.2.3 HFC网协议 350

9.3 CATV网的将来 351

附录 书中主要缩写英文通信网词汇词义 352

参考文献 3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