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三编  第5册  林云铭《庄子因》“以文解庄”研究  上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三编  第5册  林云铭《庄子因》“以文解庄”研究  上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三编 第5册 林云铭《庄子因》“以文解庄”研究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钱奕华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866528750
  • 页数:19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三编 第5册 林云铭《庄子因》“以文解庄”研究 上》目录

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 1

第二节 文献回顾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以文解庄」释义 11

第一节 历代庄学之诠释方法 11

一、「庄学」之意蕴 11

二、庄学诠释法之提出 16

三、庄学诠释法之分类 19

四、「以庄解庄」之探讨 22

第二节 从「以文评庄」到「以文解庄」 29

一、源起 29

二、定义 31

三、「以文评庄」之发展 33

四、「以文解庄」之承转 62

第三节「以文解庄」之缘由与意义 67

一、诠释者的理解与分析 67

二、《庄子》具文学理论之意蕴 68

三、清初林云铭「以文解庄」之承接与开展 77

第三章 清初「以文解庄」之形成背景 79

第一节 人本觉醒——历史冲击之深沉反思 79

一、清初庄学深刻之觉醒 79

二、清初庄学批判之解构 83

三、清初庄学内省之重建 85

四、清初庄学用世之开展 91

第二节 经学注疏——由注转评之学术变革 93

一、经学注解之训诂格式 93

二、经注合一之代言立说 95

三、史学赞语之史评意义 96

四、由注转评之文评丰富 98

第三节 制义科考——八股体式之社会影响 99

一、八股文之源流 100

二、形式内容之繁复 106

三、对社会及学术之影响 108

第四节 评点阅读——符号义法之引导 113

一、评点符号之形式意义 113

二、符号意义在文类上之使用 117

三、由阅读方法到为文技巧 121

第五节 选本讲学——古文章法之文化传播 124

一、评点式选本之推演 124

二、古文章法之特色 129

三、文化传播之功效 131

第四章《庄子因》以读者角度对《庄子》之诠释 135

第一节 作者林云铭之生平与著述 135

一、林云铭之生平 135

二、林云铭之著述简介 143

第二节《庄子因》一书之写作动机与传沿 146

一、《庄子因》之写作动机 146

二、《庄子因》之传沿 159

第三节 评点符号之阅读引导 164

一、训诂标示 165

二、章法标明 167

第四节 读者之阅读视角 168

一、读者阅读之法 169

二、读者思辨议论之法 192

下册 197

第五章《庄子因》对《庄子》文本之诠释路径 197

第一节《庄子》篇章关系之结构论 197

一、〈庄子总论〉之说明 198

二、内外篇相因之理 199

三、杂篇之真伪论述 201

四、篇章结构之讨论 203

第二节 叙事技巧之形式论 208

一、叙事风格——奇 208

二、叙事技巧——层 214

三、叙事原则——法 222

第三节 言意关系之诠释论 226

一、言犹幻相 228

二、因是之法 230

三、言与意间 233

四、不言之道 235

第四节 林云铭注庄之批评论 238

一、前贤诸解之不满 238

二、庄子行文之特色 243

三、文家入手之处 247

四、艺术评点之阐述 251

第六章《庄子因》解庄之宇宙哲学义涵 261

第一节 社会价值之批判转化 261

一、仁义之残生伤性 262

二、仁义如何转化 264

三、道德与仁义之别 267

四、德与道德之不同 268

第二节 死生是非之齐一突破 272

一、死生是非之关系 273

二、外在世界之是非 276

三、内在生命之觉知 281

第三节 创造者之虚静无为 291

一、创造者之空间意识 292

二、创造力之储备涵泳 293

三、创造力之个人展现 296

四、创造力之入世应用 298

第四节 形上存在又超越之「道」 300

一、形上意义气蕴之道 301

二、人生现象齐一之道 305

三、生死存有生命之道 309

四、无限创生意义之道 311

第七章《庄子因》之影响与评价 315

第一节《庄子因》之诠释理论建构 315

一、因之以作品 315

二、因之以读者 316

三、因之以作者 317

四、因之以道 318

第二节《庄子因》「以文解庄」之影响 322

一、諟正《庄子因》者 323

二、以文解庄之开拓 325

三、以文解庄之集大成 330

第三节《庄子因》对日本汉学之影响 332

一、和刻本《标注庄子因》之组成 332

二、《庄子因》在日本传播之情形 336

三、《标注庄子因》之增补 340

四、重视《庄子因》之缘由 342

五、运用《庄子因》之诠释 345

第四节《庄子因》之学术评价 351

一、《四库全书》之评价 351

二、社会文化之传播功能 352

三、《庄子》文学功能之建立 353

四、回顾与展望 355

第八章 结论 359

参考书目 365

附录 383

附录一:林云铭简要年谱 383

附录二:林云铭《庄子因·序》 384

附录三:林云铭《增注庄子因·序》 385

附录四:日·秦鼎《补义庄子因·序》 386

附录五:日·龟谷行《标注补义庄子因·序》 387

附录六:日·三岛毅《标注庄子因·序》 387

附录七:《庄子因》〈凡例〉 388

附录八:《庄子因》〈庄子总论〉 389

附录九:《庄子因》〈庄子杂说〉 390

附录十:《庄子因》外杂篇赝手说明表 3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