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通信原理与应用
通信原理与应用

通信原理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天石,黄琦志主编;蔡勇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8038253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通信原理和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应用等。
《通信原理与应用》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

目录 1

1.3 通信发展简史 3

1.4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3

1.4.1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4

1.4.2 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4

1.5 主要传输手段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

2.1.1 信号的分类 8

第2章 信号与噪声 8

2.1 信号和系统的分类 8

2.1.2 系统的分类 9

2.2 确定信号的分析 9

2.2.1 周期信号 9

2.2.2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10

2.2.3 信号的能量谱与功率谱 13

2.2.4 波形的互相关和自相关 15

2.3.1 概率及随机变量 19

2.3 随机信号的分析 19

2.3.2 随机过程和它的统计特性 24

2.3.3 平稳随机过程 26

2.3.4 高斯随机过程 29

2.3.5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32

2.3.6 窄带随机过程 35

2.4 信道与噪声 39

2.4.1 信道的定义和模型 39

2.4.2 高斯白噪声 41

2.5 信息及其度量 42

2.5.1 信息量 43

2.5.2 平均信息量 44

第3章 模拟调制 46

3.1 线性调幅 46

3.1.1 常规调幅(AM) 46

3.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 49

3.1.3 调制与解调 50

3.1.4 单边带调制(SSB) 54

3.1.5 残留边带调制(VSB) 57

3.1.6 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59

3.2.1 角调制基本概念 61

3.2 模拟角调制 61

3.2.2 窄带角调制 63

3.2.3 正弦信号调制时的宽带调频 65

3.2.4 宽带调相 69

3.3 频分多路复用 70

3.4 时分复用(TDM) 71

4.1 脉冲编码调制(PCM) 74

4.1.1 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74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 74

4.1.2 抽样定理 75

4.1.3 量化 81

4.1.4 均匀量化和线性PCM编码 83

4.1.5 非均匀量化 85

4.1.6 对数量化及其折线近似 86

4.1.7 A律PCM编码原理 89

4.2 差分脉码调制(DPCM) 92

4.3 增量调制(AM) 93

4.3.1 简单增量调制 94

4.3.2 自适应增量调制 95

第5章 数字信号传输 97

5.1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97

5.1.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97

5.1.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103

5.1.3 波形传输的无失真条件 108

5.1.4 扰码与解扰 113

5.2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119

5.2.1 二进制数字调制 119

5.2.2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129

5.2.3 多进制数字调制 138

5.3 差错控制编码 144

5.3.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144

5.3.2 线性分组码 151

5.3.3 循环码 152

5.3.4 纠错码的误码性能 154

第6章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157

6.1 无线电台通信 157

6.1.1 无线电台的分类 157

6.1.2 无线电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58

6.1.3 无线电台的发展趋势 159

6.1.4 无线电台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162

6.1.5 无线电台的新技术 164

6.1.6 战术无线电台组网原理 175

6.1.7 美军战术无线电台 184

6.1.8 其他外军战术无线电台 188

6.2 卫星通信 194

6.2.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194

6.2.3 军事卫星通信的特点 195

6.2.2 军事卫星通信的地位与作用 195

6.2.4 军事通信卫星的频段划分 196

6.2.5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96

6.2.6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在现代战场的应用 198

6.2.7 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军事卫星通信体系结构 201

6.2.8 军事通信卫星的发展趋势 205

6.2.9 军事通信卫星系统应用举例 208

6.3 移动通信 211

6.3.1 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212

6.3.2 移动通信特点 213

6.3.3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214

6.3.4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 217

6.3.5 移动通信组网方式 218

第7章 战场数据分发系统应用 233

7.1 战场数据分发系统的由来 233

7.2 系统组成 233

7.3 系统工作特性 234

7.4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 234

7.4.1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 234

7.4.2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传送的消息 237

7.4.3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信号特征 240

7.5 定位报告系统/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 241

7.5.1 定位报告系统 241

7.5.2 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 244

7.5.3 定位报告系统干扰 246

7.5.4 增强型定位报告的保密性 246

7.6 战场数字分发系统的应用 248

7.6.1 基本要求 248

7.6.2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的战场应用 248

7.6.3 定位报告系统的战场应用 249

7.6.4 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的战场应用 250

7.6.5 发展趋势与特点 251

第8章 数据链路技术与应用 252

8.1 数据链路 252

8.2 数据链路性能及用途 253

8.3 数据链路构成 256

8.4 数据链路的操作方式 257

8.5 Link10操作 260

8.6 Link11操作 262

8.7.1 同类数据链路的互联 264

8.7 数据链路的互连 264

8.7.2 不同类数据链路的互联 265

8.7.3 数据链路与X2.5网的互联 266

8.8 数据链路的发展趋势 267

第9章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268

9.1 未来战术通信系统的信息结构、特征和作用 268

9.1.1 未来战术通信系统信息结构 268

9.1.2 未来战术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269

9.1.3 未来战术通信系统的实现目标 271

9.2 未来战场数字化通信 272

9.2.2 战场数字化通信的作用 273

9.2.1 战场数字化通信的含义 273

9.2.3 战场数字化通信技术 274

9.2.4 战场数字化通信组网 280

9.2.5 21世纪土兵系统 284

9.3 战术环境中的多媒体通信 286

9.3.1 多媒体通信系统构成 287

9.3.2 多媒体通信网络结构 288

9.3.3 多媒体通信网络模拟 290

9.3.4 战场环境中多媒体通信协议 291

9.4 未来战术通信与信息战 293

9.3.5 多媒体通信的战术应用 293

9.4.1 制电磁频谱权的作用 294

9.4.2 信息武器攻击的潜在危险 295

9.4.3 信息武器驾驭战争的优势 296

9.4.4 信息战的防御措施 297

附录1 常用三角函数公式 299

附录2 Q函数表和误差函数表 300

附录3 第一类贝塞尔函数表 303

参考文献 3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