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润理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487620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明我国电子社区的框架结构及信息化服务的应用,供广大读者使用。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目录

基础篇——时代呼唤电子政务 3

1 信息时代的召唤 3

1.1 信息时代的来临 3

1.2 全球网络正在改变世界 4

1.3 时代召唤政府重塑 7

2 经济全球化的呼唤 9

2.1 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 9

2.2 “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

2.3 政府的信息化应对战略抉择 13

3 科学化管理发展的要求 15

3.1 信息革命对管理变革的影响 15

3.2 21世纪管理的发展趋势 16

3.3 实施信息化管理是管理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8

4 党政部门实践“三个代表”的有效途径 20

4.1 有利于使党政部门坚持与时俱进 20

4.2 有利于实现政权组织、政务工作与先进文化的统一 21

4.3 有利于使党政部门坚持执政为民 21

4.4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防腐倡廉 22

4.5 有利于促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22

内容篇——电子政务的内涵和结构模式 27

5 什么是电子政务 27

5.1 以信息为主控手段的管理过程的形成 27

5.2 电子政务的由来 28

5.3 电子政务的概念 30

5.4 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 31

6 电子政务的内在涵义 34

6.1 办公手段电子化、网络化 34

6.2 管理要素资源信息化、数字化 35

6.3 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和能够不断实现管理优化重组的系统化功能 35

6.4 决策过程智能化、科学化 36

6.5 形成反应灵敏、能够进行高效控制的信息化工作系统 37

6.6 与社会形成信息沟通并能够快速回应民众的需求 38

6.7 形成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创新机制 38

7 电子政务的本质要求 40

7.1 以信息化手段革新、规范政府行为 40

7.2 以信息化方式重构和强化政府职能 41

7.3 实施“小政府,大服务” 43

7.4 促成政务公开化、民主化、法制化 44

8 电子政务的网络架构 47

8.1 电子政务网络应具有的物理性能 47

8.2 电子政务网络应体现的社会特征 48

8.3 电子政务网络的逻辑模式结构 50

8.4 电子政务网络的功能结构(三网一库) 52

9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化业务体系 55

9.1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化业务体系总体结构 55

9.2 宏观经济监测信息系统 57

9.3 宏观经济预测信息系统 57

9.4 宏观经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58

9.5 宏观经济调节、控制信息系统 59

10 电子政务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60

10.1 网络化的扁平组织结构 60

10.2 负反馈的闭环控制方式 61

10.3 自组织化、交互式的运作方式 62

10.4 以工作绩效与公众需求为动力的双向驱动机制 64

10.5 回应型(解科层化)的管理模式 65

11 电子政务的主体和客体 67

11.1 主体在信息化体系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 67

11.2 主体与客体的互动 68

11.3 客体对主体的驱动——“客户为中心” 70

12 国家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布局 71

12.1 国家电子政务体系的层次化结构 71

12.2 国家电子政务顶层核心决策辅助体系 72

12.3 省级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作用及其特征 75

12.4 县(市)级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 76

建设篇——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 81

13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进程 81

13.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史轨迹 81

13.2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82

14 我国电子政务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84

14.1 信息技术装备方面的差距 84

14.2 网络化程度上的差距 85

14.3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差距 85

14.4 信息应用方面的差距 86

14.5 政府职能转变情况的比较 87

14.6 理顺管理体制方面的差异 88

14.7 人员信息化素质方面的差距 89

15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步骤和指导原则 91

15.1 战略目标 91

15.2 战略步骤 91

15.3 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 93

16 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战略措施 96

16.1 顶层设计,统一平台,统一规范 96

16.2 技术领域开发和应用领域开发并举,重在应用领域开发 97

16.3 注重解决好信息共享和相应的安全保密问题 98

16.4 化改结合,综合治理 99

16.5 把提高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作为一项根本性工作来抓 99

16.6 营造有利于实现信息化的良好环境保障体系 100

17 推进政府上网工程 101

17.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01

17.2 政府网络系统建设 102

17.3 政府网站的建设 103

17.4 政府网页的制作和完善 104

17.5 电子政务运作的实现 106

18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108

18.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 108

18.2 经济信息源体系的建设和利用 109

18.3 数据库建设 114

18.4 信息的加工增值及其向知识产品转化 115

18.5 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作用 116

18.6 推进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 118

19 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一场革命 120

19.1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120

19.2 以对待革命的方式推进电子政务 121

应用篇——电子政务的应用 127

20 电子政务的信息处理 127

20.1 政务信息的收集 127

20.2 政务信息的整理加工 128

20.3 政务信息的传递 129

20.4 政务信息的存贮 130

21 办公自动化应用 133

21.1 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133

21.2 电子公文处理 134

21.3 网上行政审批 136

21.4 电子邮件在政务工作中的运用 138

22 电子化人、财、物管理 140

22.1 网络人事管理 140

22.2 网上人员培训 142

22.3 网上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 143

22.4 政府电子采购 144

23 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147

23.1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过程 147

23.2 智能化手段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运用 148

23.3 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149

23.4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和电子会议系统 152

24 政府在线经济管理与相关服务 154

24.1 政府在线经济管理 154

24.2 政府在线经济预测、预警 156

24.3 政府在线面向市场的管理与服务 158

24.4 政府在线对企业的引导与服务 160

25 政府在线面向公众的服务 163

25.1 政府形象的塑造 163

25.2 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暨网络信访 164

25.3 政府面向公众的网上服务 166

25.4 实施网上行政公开化和民主监督 168

26 有关电子化专用手段在电子政务中的运用 171

26.1 电子认证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运用 171

26.2 从虚拟现实到生成现实、改造现实 173

26.3 有效发挥电子孵化器的作用 176

保障篇——电子政务的保障体系 181

27 电子政务的技术保障 181

27.1 宽带城域网所形成的基础条件与技术保障 181

27.2 系统运营中的技术保障 182

27.3 系统软件的保障 185

28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 188

28.1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88

28.2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要求 189

28.3 建立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190

29 电子政务人员素质保障 194

29.1 信息化环境对人员素质的特殊要求 194

29.2 电子政务工作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196

29.3 现代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及其培养、使用 199

30 电子政务的管理保障 203

30.1 强化以“前验控制”为特征的规则管理 203

30.2 加强实施“后验控制”的回应型管理 205

30.3 建立多维结构的电子政务管理保障体系 206

31 电子政务的法制保障 210

31.1 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产权的法律保护 210

31.2 对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营维护的法制保障 213

31.3 对信息技术规则和信息安全的法制保障 214

31.4 搞好信息法规体系建设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216

主要参考文献 21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