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摄录像技术及多媒体光盘  原理、使用与维修
摄录像技术及多媒体光盘  原理、使用与维修

摄录像技术及多媒体光盘 原理、使用与维修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裴昌幸等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60606083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
《摄录像技术及多媒体光盘 原理、使用与维修》目录

第一篇 录像技术 2

第1章 磁带录像机的发展、分类及组成 2

1.1 录像机发展简况 2

1.2 录像机的分类 3

1.3 家用录像机基本组成 6

第2章 磁性记录与重放原理 10

2.1 铁磁物质的基本特性 10

2.1.1 磁化的概念 10

2.1.2 磁滞回线及剩磁 11

2.1.3 磁头与磁带 12

2.2 磁记录过程及记录方法 14

2.2.1 磁记录过程 14

2.2.2 记录波长 15

2.2.3 偏磁原理 17

2.3 消磁与重放 19

2.3.1 消磁原理 19

2.3.2 重放原理 20

2.4.1 磁记录过程中的各种损耗 21

2.4 记录与重放过程中的损耗 21

2.4.2 重放过程中的各种损耗 23

第3章 视频信号处理及记录原理 26

3.1 视频信号及其特点 26

3.1.1 视频信号特点 26

3.1.2 记录视频信号应注意的问题 27

3.2 录像机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 28

3.2.1 采用旋转磁头提高磁头磁带的相对速度 28

3.2.2 采用调频技术压缩相对带宽 29

3.2.3 色度信号的记录方法 31

3.2.4 VTR信号处理步骤及方框图 33

3.3 录像机信号处理特点 35

3.3.1 高密度记录 35

3.3.2 倾斜方位角记录 36

3.3.3 用移相方式消除色度串扰 37

3.3.4 双低载频消除色度串扰的方法 38

4.1.1 直接调频记录方式 41

第4章 信号记录与重放系统 41

4.1 视频记录系统概述 41

4.1.2 副载频降频记录方式 42

4.2 亮度信号记录通道组成及电路分析 43

4.2.1 输入选择电路 43

4.2.2 AGC电路 44

4.2.3 低通滤波与钳位电路 46

4.2.4 预加重处理 46

4.2.5 黑/白切割电路 48

4.2.6 频率调制器 49

4.3 色度通道系统组成及电路分析 50

4.3.1 带通滤波器 50

4.3.2 色控制电路与色同步电路 51

4.3.3 变频器电路 52

4.4 记录放大器 54

4.4.1 调频亮度信号和降频色度信号的混合 54

4.4.2 记录电流最佳化概念及调整 54

4.4.3 均衡 55

4.5 磁头耦合电路及旋转变压器 56

4.5.1 滑环耦合 56

4.5.2 旋转变压器 57

4.6 视频重放系统概述 58

4.7 磁头放大器及电子切换开关 59

4.7.1 磁头放大器 59

4.7.2 电子切换开关 61

4.8 亮度信号重放通道电路分析 62

4.8.1 高通滤波器 62

4.8.2 失落补偿电路 63

4.8.3 双重限幅电路 64

4.8.4 解调器 66

4.8.5 非线性预加重/去加重电路 68

4.8.6 杂波抑制电路 68

4.9 色度信号重放通道电路分析 70

4.9.3 伪时基校正 71

4.9.1 重放ACC及微分增益补偿电路 71

4.9.2 主变频器 71

第5章 伺服系统 74

5.1 系统概述 74

5.1.1 伺服系统在录像机中的作用 74

5.1.2 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76

5.1.3 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 77

5.2 鼓伺服系统 78

5.2.1 鼓伺服检测装置 78

5.2.2 鼓伺服控制过程分析 79

5.3 主导轴伺服系统 80

5.3.1 相位环路 81

5.3.2 速度环路 81

5.3.3 主导轴位置、速度检测器 84

5.3.4 检测元件 85

5.4.1 机械方式张力控制 86

5.4 磁带张力伺服系统 86

5.4.2 电控张力伺服 87

第6章 机械系统与系统控制 89

6.1 VHS的机械系统 89

6.1.1 带盒装卸机构 89

6.1.2 加载及走带机构 90

6.1.3 机械系统举例 92

6.2 家用录像机系统控制 93

6.2.1 系统控制的构成 94

6.2.2 系统控制实例 96

6.3 遥控收发系统 96

6.3.1 遥控发射系统 96

6.3.2 遥控接收系统 98

第7章 录像机的使用与维修 100

7.1 录像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00

7.1.1 使用注意事项 100

7.1.2 正确使用与维护 101

7.2.1 检修程序 103

7.2 录像机的检修程序及故障特点 103

7.2.2 录放像机故障特点 108

7.3 国内外录放像机检修经验与实例 110

7.4 录放像机维修有关资料 116

7.4.1 磁鼓代换 116

7.4.2 集成电路代换 117

第8章 绪论 124

8.1 摄像技术发展概况 124

第二篇 摄像技术 124

8.2 基本知识 126

8.2.1 光的物理量及单位 126

8.2.2 光的特性 127

8.2.3 彩色三要素 128

8.2.4 三基色原理 129

第9章 摄像系统的组成 130

9.1 摄像机的结构 130

9.1.1 光学系统 130

9.2 摄像器件 131

9.1.4 电子寻像器 131

9.1.2 摄像系统 131

9.1.3 录音录像系统 131

9.2.1 光电导靶摄像管 132

9.2.2 固体摄像器件 136

9.3 光学系统 139

9.3.1 成像基础 139

9.3.2 镜头 141

9.3.3 镜头的主要技术特性及调整 142

9.3.4 分色系统 143

9.4 信号处理电路 144

9.4.1 前置放大 144

9.4.2 校正电路 145

9.4.3 PAL制编码器 147

9.4.4 副载波与同步信号 148

9.4.5 钳位 150

9.5.1 自动光圈 151

9.5 自动调整电路 151

9.5.2 自动白平衡 153

9.5.3 自动聚焦 154

9.5.4 自动黑电平 154

9.5.5 自动中心聚合 154

第10章 摄像机的选购、维护及调整 156

10.1 摄像机的选购与维护 156

10.1.1 电视制式 156

10.1.2 类型选择 157

10.1.3 性能选择 157

10.1.4 附件选择 157

10.1.5 维护 158

10.1.6 常见的部分家用摄像机性能介绍 158

10.2 摄像机的使用与调整 163

10.2.1 操作步骤 163

10.2.3 NVR500EN松下摄像机 164

10.2.2 操作注意事项 164

10.2.4 GRAX827/GR-AX胜利摄像机 169

10.3 数字摄像机简介 176

第11章 摄像技巧 178

11.1 构图艺术 178

11.1.1 画面构成 178

11.1.2 造型 179

11.1.3 拍摄距离 180

11.1.4 拍摄角度 181

11.2 用光技巧 182

11.2.1 光源 182

11.2.2 滤色片 183

11.2.3 光线的运用 184

第三篇 多媒体光盘 186

第12章 多媒体 186

12.1 多媒体基本概念 186

12.1.1 多媒体 186

12.1.2 多媒体信息处理模型 187

12.1.3 多媒体的应用 188

12.1.4 多媒体的发展 189

12.2 多媒体技术 190

12.2.1 多媒体技术概述 190

12.2.2 多媒体信息的压缩技术 191

12.3 多媒体标准 193

12.3.1 多媒体低层标准 193

12.3.2 多媒体高层标准 196

12.4.1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197

12.4 多媒体系统 197

12.4.2 多媒体系统的分类 201

12.4.3 多媒体系统的配置 201

12.4.4 多媒体系统的举例 202

12.5 多媒体网络与网络上的多媒体 204

12.5.1 多媒体网络 204

12.5.2 网络上的多媒体 205

13.1.1 光盘的结构 208

第13章 光盘技术 208

13.1 光盘的结构与特点 208

13.1.2 光盘的特点 209

13.2 光盘的种类 210

13.2.1 只读型光盘 210

13.2.2 一次写入型光盘 213

13.2.3 可重写光盘 214

13.3 光盘原理 215

13.3.1 光盘的存储(记录)原理 215

13.3.2 光盘的读出原理 219

13.3.3 提高光盘容量的措施 220

13.4 光盘制作 221

13.4.1 相变型光盘的制备 221

13.4.2 数据准备与预制作 222

13.4.3 正式制作 223

13.5 光盘标准 224

13.6.1 光驱类型 226

13.6 光盘驱动器 226

13.6.2 光驱结构 227

13.6.3 光驱工作原理 228

13.6.4 光驱的功能与特性 228

13.6.5 光驱接口 229

13.6.6 新型光驱 230

第14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CD-ROM) 232

14.1 CD-ROM的结构 232

14.1.1 物理结构 232

14.1.2 光道与分区 233

14.1.3 帧与扇区 234

14.1.4 EFM调制 235

14.2 CD-ROM记录的物理格式 236

14.2.1 帧格式 236

14.2.2 扇区格式 237

14.2.3 控制字节格式 239

14.2.4 检错与纠错 242

14.3.1 总体结构 243

14.3 CD-ROM记录的逻辑格式 243

14.3.2 文件结构 246

14.4 CD-ROM驱动器 248

14.4.1 CD-ROM驱动器 248

14.4.2 CD-ROM驱动器组成与原理 249

14.5.1 CD-ROM的应用 253

14.5.2 CD-ROM的安装 253

14.5 CD-ROM的应用与使用 253

14.5.3 CD-ROM的使用 254

第15章 数字电视视盘(VCD) 256

15.1 VCD的概述 256

15.1.1 VCD的几个概念 256

15.1.2 VCD的标准与分类 257

15.1.3 VCD的特点 258

15.1.4 VCD技术与发展 258

15.2 VCD标准 260

15.2.1 VCD光盘的数据组织 261

15.2.2 VCD上MPEG数据组织 263

15.3 VCD的播放 265

15.3.1 VCD播放系统 265

15.3.2 VCD播放机 266

15.4 VCD的使用与维护 274

15.4.1 VCD碟片的使用与维护 274

15.4.2 MPEG播放卡的安装与使用 275

15.4.3 VCD机的使用与维护 276

第16章 数字激光视盘(DVD) 283

16.1 DVD的概述 283

16.1.1 DVD的含义 283

16.1.2 DVD的种类 284

16.1.3 DVD的特点 285

16.1.4 DVD的主要指标与参数 286

16.1.5 DVD的市场与应用 287

16.2.1 DVD的标准化活动 289

16.2 DVD标准 289

16.2.2 统一的DVD标准 290

16.2.3 DVD的逻辑格式 293

16.2.4 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293

16.3 DVD技术 295

16.3.1 MPEG-2视频编解码技术 295

16.3.2 DVD音频编解码技术 297

16.3.3 MPEG—2解码芯片 298

16.4.1 DVD影碟机 301

16.4 DVD设备 301

16.4.2 DVD-ROM驱动器 306

16.4.3 其它应用设备 307

16.5 DVD制作与测试 308

16.5.1 DVD制作与生产 308

16.5.2 DVD测试 309

附录Ⅰ SCSI连接器的信号分配表 311

附录Ⅱ EFM转换表 312

参考文献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