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黄疸及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
黄疸及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

黄疸及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雪飞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17061081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黄疸的形成机制、黄疸的诊断与常见近20种黄疸类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并综述了黄疸疾病研究的最新成果。
上一篇:脑膜瘤下一篇:战胜青春痘
《黄疸及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目录

目录 1

总论 黄疸的中医研究溯源 1

第一节 中医黄疸理论的初步形成 1

一、《黄帝内经》奠定了黄疸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1

二、《伤寒杂病论》确立了黄疸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 1

第二节 中医黄疸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 2

一、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 2

二、宋元时期的重要贡献 4

三、明清之际的重大进展 5

第三节 中医黄疸辨治的逐步完善 6

一、对黄疸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化 6

二、对黄疸辨证分型的不断完善 7

三、对黄疸治法的不断丰富 7

四、结合现代医学认识黄疸证治 10

五、对治疗黄疸有效方药的临床观察 15

六、中药剂型的不断改革 16

一、肝胆的大体解剖 21

二、肝脏的生理病理 21

第一节 中医肝胆理论 21

第一章 黄疸的中医基础理论 21

三、胆腑的生理病理 27

四、肝胆共生共荣,互伤互害 29

第二节 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 30

一、黄疸的病因分析 30

二、黄疸的病机分析 32

三、阴黄病因病机的讨论 34

二、肝脏的功能 37

一、肝脏的解剖 37

第一节 肝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37

第二章 黄疸相关基础医学 37

第二节 胆道系统的形态与功能 40

一、肝内胆道系统 40

二、肝外胆道系统 41

三、胆道系统的运动与功能 42

四、胆道系统运动功能的调控 45

第三节 胆汁生成的机制 46

一、肝细胞性胆汁的产生 46

二、胆管胆汁的产生 51

四、胆汁分泌的调节作用 52

三、肝细胞旁路生成胆汁 52

第四节 胆红素的代谢 56

一、胆红素的来源和生成 57

二、非酯型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57

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 58

四、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及排除 59

五、胆红素的功能与作用 60

第五节 胆汁酸的代谢 61

一、胆汁酸的生成 61

二、胆汁酸的代谢 62

三、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65

第三章 黄疸的病理机制 66

第一节 黄疸的发生机制 66

一、非酯型胆红素增多的黄疸 66

二、酯型胆红素增多为主的黄疸 69

第二节 黄疸对机体的危害 72

一、胆红素的病理作用 72

二、胆汁酸的病理作用 74

三、阻塞性黄疸的病理影响 75

四、黄疸与肝病预后的关系 78

第四章 黄疸的诊断 80

第一节 黄疸的分类与诊断 80

一、黄疸的分类 80

二、黄疸的诊断 80

第二节 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88

一、胆红素代谢试验 88

二、肝酶学检测 89

四、尿葡萄糖二酸的测定 92

三、胆汁酸的测定 92

五、其他项目的测定 93

六、肝脏储备能力的检查 94

七、十二指肠引流物分析 95

八、治疗性试验 95

九、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96

第三节 黄疸的影像学检查 97

一、腹部B超 97

五、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99

四、核素显像 99

三、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 99

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99

六、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100

七、X线检查 100

八、其他检查方法 101

九、影像学检查策略 101

第五章 黄疸的治疗概论 103

第一节 黄疸的辨证施治 103

一、黄疸的辨证分析 103

二、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 104

三、黄疸治法的探讨 109

四、辨治黄疸之临床经验 111

五、施治方法举要 113

第二节 黄疸的内科治疗 113

一、内科治疗的适应证及治则 114

二、黄疸的内科治疗方法 114

第三节 黄疸的外科治疗 120

一、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20

二、外科治疗的时机及术前准备 121

四、外科治疗的方法概述 122

三、外科治疗的原则 122

一、光照疗法 126

第四节 黄疸的其他治疗方法 126

二、高压氧疗法 127

三、引流术 127

四、内镜治疗技术 128

五、纤维胆道镜治疗技术 128

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8

七、PTC支架置入术 128

十、研究摘要 129

八、结石的治疗方法 129

九、人工肝支持系统 129

第六章 黄疸的治疗药物 132

第一节 常用中草药 132

一、清热解毒通腑药物 132

二、温中理气类药物 135

三、温中健脾类药物 136

四、活血化瘀类药物 137

五、其他类药物 138

第二节 常用中成药 140

一、保肝退黄药物 140

二、利胆退黄药物 144

三、益气化瘀药物 144

第三节 常用西药 147

一、通便利胆药物 147

二、利胆退黄药物 148

三、保肝退黄药物 150

四、抗病毒药物 155

五、改善微循环药物 157

六、免疫调节药物 159

七、其他类药物 160

第七章 黄疸的治疗 162

第一节 先天性黄疸 162

第二节 新生儿黄疸 166

第三节 溶血性黄疸 179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 187

第五节 淤胆型肝炎 199

第六节 重症肝炎 207

第七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 218

第八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25

第九节 心源性黄疸 235

第十节 妊娠期合并黄疸 240

第十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 247

第十二节 酒精性肝病 258

第十三节 药物性黄疸 268

第十四节 结石阻塞性黄疸 276

第十五节 寄生虫病黄疸 285

第十六节 感染性黄疸 292

第八章 黄疸的研究 300

第一节 专家治疗黄疸的理论及经验介绍 300

第二节 针灸治疗黄疸 316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的研究动态 324

第四节 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肝移植研究进展 331

第五节 黄疸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339

第九章 黄疸的动物实验模型 346

附录一 黄疸类疾病谱 353

附录二 黄疸的中医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