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凡,刘永茂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40113759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目录

目录 1

1 细胞学技术 1

1.1 显微镜 1

1.1.1 光学显微镜 1

1.1.1.1 普通光学显微镜 1

1.1.1.2 相差显微镜 7

1.1.1.3 暗视野显微镜 10

1.1.1.4 荧光显微镜 12

1.1.1.5 倒置显微镜 15

1.1.1.6 体视显微镜 15

1.1.2.1 电镜的基本原理 16

1.1.2 电子显微镜 16

1.1.1.7 万能研究用显微镜 16

1.1.2.2 电镜的基本构造 17

1.1.2.3 透射电镜的标本制备及观察 17

1.1.2.4 扫描电镜的标本制备及观察 19

1.1.2.5 其他电镜 20

1.1.2.6 电镜的制备技术 20

1.1.2.7 电子探针显微镜分析 21

1.1.3 显微镜的应用 22

1.1.3.1 细胞显微摄影 22

1.1.3.2 血液涂片及显微测量 28

1.1.3.3 细胞显微注射 30

1.2.1.1 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和结构 34

1.2.1 细胞的形态结构 34

1.1.3.4 放射自显影术 34

1.2 细胞结构观察和成分分析 34

1.2.1.2 细胞器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35

1.2.1.3 细胞中微丝的染色及观察 37

1.2.1.4 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 39

1.2.1.5 细胞群体中各周期时相百分比的测定 42

1.2.2 细胞化学分析 43

1.2.2.1 细胞内蛋白质及核酸成分的测定 43

1.2.2.2 细胞内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45

1.2.3 细胞的生命活动 48

1.2.3.1 观察细胞的生理活动 48

1.2.3.2 人类ABO血型的测定 49

1.2.3.3 细胞的活体染色 50

1.2.3.4 同种和异种细胞融合 53

1.2.3.5 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细胞计数 55

1.2.3.6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8

1.2.3.7 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60

1.2.3.8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62

参考文献 69

2 免疫学检测技术 70

2.1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70

2.1.1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Ficoll分层离心法 70

2.1.2  T、B淋巴细胞的分离——尼龙毛柱法 72

2.1.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离 73

2.1.5 E玫瑰花环试验 74

2.1.4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微量细胞毒法 74

2.1.6 B细胞膜免疫球蛋白检测 75

2.1.7 脾细胞介导的SRBC溶血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法(QHS) 76

2.1.8 小鼠骨髓细胞自发增殖活性测定 76

2.1.9 小鼠胸腺细胞自发增殖活性测定 77

2.1.10 小鼠脾细胞自发增殖活性测定 78

2.1.11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78

2.1.11.1 3H-TdR掺入法 78

2.1.11.2 MTT比色法 79

2.1.11.3 微量全血法 79

2.1.13.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 80

2.1.12 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80

2.1.13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80

2.1.13.2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测定 81

2.1.14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技术 82

2.1.14.1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试验 82

2.1.14.2 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83

2.1.14.3 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小鼠脾及胸腺T细胞百分率测定 86

2.1.14.4 小鼠细胞毒T细胞(CTL)活性测定 87

2.1.15 LAK杀伤活性检测 88

2.2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89

2.2.1 白细胞介素1的诱生及检测 91

2.2.2.1 依赖细胞株增殖测定法 92

2.2.2 白细胞介素2检测 92

2.2.2.2 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分析法 93

2.2.3 肿瘤坏死因子测定 94

2.2.4 集落刺激因子检测 95

2.2.5 干扰素检测 96

2.2.6 趋化因子检测 98

2.2.7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检测 99

2.2.8 转化生长因子β检测 99

2.3 抗体制备技术 100

2.3.1 免疫血清制备 100

2.3.2 动物的选择 100

2.3.4 佐剂 101

2.3.3 免疫原 101

2.3.5 免疫途径 102

2.3.6 免疫血清效价的测定 102

2.3.7 采血及分离血清 102

2.3.8 免疫血清的保存 103

2.3.9 兔抗人血清白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03

2.3.10 抗体的纯化 104

2.3.10.1 硫酸铵盐析法 104

2.3.10.2 DEAE-纤维素层析法 105

2.3.11 单克隆抗体制备 106

2.3.12 基因工程抗体 109

2.4.1.1 玻片凝集——ABO血型鉴定 110

2.4.1 直接凝集 110

2.4 抗原抗体检测技术 110

2.4.1.2 试管凝集 111

2.4.2 间接凝集—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体的检测 114

2.4.3 协同凝集 115

2.4.4 双向免疫扩散 116

2.4.5 单向免疫扩散 118

2.4.6 对流免疫电泳 119

2.4.7 火箭电泳 121

2.4.8 免疫电泳 122

2.4.9 免疫印记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Eol-1)bcl-2蛋白的表达 123

2.4.10 免疫沉淀法 128

2.4.11 补体依赖细胞毒试验 130

2.4.12 溶血反应——血清总补体含量的测定(CH50) 131

2.5 免疫标记技术 133

2.5.1 免疫荧光技术 133

2.5.1.1 间接法——T细胞亚群检测 133

2.5.2 免疫酶技术 135

2.5.2.1 夹心法ELISA——检测sIL-2R 135

2.5.2.2  ELISA间接法——单抗隆抗体筛选 136

2.5.2.3 免疫酶染色——IL-2受体阳性细胞检测 137

2.6 放射免疫分析 138

2.6.1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 138

2.6.2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139

2.7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41

2.6.3 免疫放射测定 141

2.7.1.1 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 143

2.7.1 常用的免疫组化技术 143

2.7.1.2 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145

2.7.2 免疫荧光组化技术 146

2.7.2.1 直接法 146

2.7.2.2 间接法 147

2.7.2.3 补体法 147

2.7.2.4 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 147

2.7.3 亲合组织化学技术 148

2.7.3.1 生物素—抗生物素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148

2.7.3.3 凝集素法 149

2.7.3.2 葡萄球菌A蛋白(SPA)法 149

2.7.4 免疫金银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150

2.7.4.1 免疫金法(IGS) 150

2.7.4.2 免疫银法(IGSS) 150

2.7.5 免疫胶体铁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151

2.8 超敏反应检测技术 151

2.8.1 血清总IgE测定 151

2.8.1.1 反向间接血凝法测定人血清总IgE 151

2.8.1.2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人血清总IgE 152

2.8.2 特异性IgE的测定 154

2.8.3 过敏性皮肤试验 155

2.8.4.1 聚乙二醇沉淀试验 156

2.8.4 免疫复合物测定 156

2.8.4.2 125I标记的Clq结合试验 157

2.8.5 Ⅳ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 158

2.8.5.1 结核菌素试验 158

2.8.5.2 链激酶-链导酶(SK-SD)皮肤试验 159

参考文献 160

3 医学遗传学技术 161

3.1 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 161

3.1.1 人的X染色质和鼓槌 161

3.1.2 人类的染色体及核仁形成区 162

3.1.3 人类的染色体核型 164

3.1.4 小白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 165

3.1.5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 166

3.1.6 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及染色体G显带的鉴别 168

3.1.7 人类染色体C显带技术 169

3.1.8 人类高分辨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 169

3.1.9 实体瘤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 171

3.1.10 羊水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 172

3.1.11 绒毛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 175

3.1.12 X,Y性染色质的检查 177

3.1.13 X染色体脆性部位显示法 178

3.2 遗传毒理学实验技术 178

3.2.1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 179

3.2.1.1 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 180

3.2.1.2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 181

3.2.2 染色体畸变试验 183

3.2.3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187

3.2.4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 189

3.2.5 精子畸形试验 190

3.2.6 非程序DNA合成 192

参考文献 194

4 分子生物学技术 195

4.1 基因诊断技术 195

4.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基因易位与基因诊断 198

4.1.1.1 基因组DNA的提取 199

4.1.1.2 DNA样品的纯化、定量和浓缩 202

4.1.1.3 人染色体DNA的限制性酶切 203

4.1.1.4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 204

4.1.1.5 Southern印记转移DNA片段 206

4.1.1.6 分子杂交和放射自显影 207

4.1.2 用PCR扩增法检测性别 211

4.1.2.1 微量外周血标本制备模板DNA 212

4.1.2.2 PCR检测性别 212

4.1.3 PCR-SSCP诊断法 214

4.1.4 基因诊断的实验设计 216

4.2 免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217

4.2.1 免疫PCR检测thIL-3 217

4.2.2 TNFa mRNA表达的测定 218

4.3.1 提取组织DNA 220

4.3 HPV基因的克隆及初步鉴定 220

4.3.2 核酸定量 221

4.3.3 PCR扩增 221

4.3.4 PCB产物回收 221

4.3.5 连接反应 221

4.3.6 转化 222

4.3.7 阳性重组体筛选及初步鉴定 222

参考文献 222

5 细菌分析技术 224

5.1 细菌染色技术 224

5.1.1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224

5.1.2 细菌荚膜染色法(Hiss法) 225

5.1.3 细菌鞭毛染色法 226

5.1.4 细菌芽胞染色法 226

5.1.5 抗酸染色法 227

5.1.6 奈瑟染色法 227

5.2 细菌的分离培养 228

5.2.1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228

5.3 细菌培养技术和生长现象示教 230

5.3.1 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 230

5.3.2 纯种细菌移种技术 232

5.3.2.1 斜面培养基移种技术 232

5.3.2.2 液体培养基移种技术 232

技术 233

5.3.2.3 半固体培养基移种 233

5.3.3 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上生长现象的观察 234

5.4 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235

5.5 细菌运动的观察 236

5.6 细菌的变异现象 236

5.6.1 H-0变异 236

5.6.2 细菌的L型变异 237

5.6.3 细菌的耐药性基因突变 238

5.6.4 S-R变异 238

5.7 人体正常菌群的检测 239

5.7.1 手指皮肤的细菌检查 239

5.7.2 口腔中细菌的检查 239

5.8.1 噬菌体的分离及其对细菌的裂解试验 240

5.8 细菌遗传学试验 240

5.8.2 细菌质粒的提取、酶切与连接实验 241

5.8.3 接合试验 244

5.8.4 转化试验 244

5.8.5 鼠伤寒沙门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Ame’s test) 245

5.9 抗生素抑菌试验与细菌耐药试验 246

5.9.1 抗生素体外抑菌作用试验 246

5.9.1.1 纸条法 246

5.9.1.2 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 248

5.9.2 抗生素体内抑菌试验(ED50测定) 248

5.9.3 细菌或细菌毒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248

5.10.1 葡萄球菌属 249

5.10 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249

5.10.2 链球菌属 251

5.10.2.1 化脓性链球菌 251

5.10.2.2 肺炎链球菌 252

5.10.2.3 脓汁中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54

5.10.3 奈瑟菌属 255

5.10.4 肠道杆菌 257

5.10.5 霍乱弧菌 261

5.10.6 厌氧性细菌 265

5.10.7 棒状杆菌 268

5.10.8 分枝杆菌属 270

5.10.9.1 侵入性检查 275

5.10.9 幽门螺杆菌 275

5.10.9.2 非侵入性检查 277

5.10.10 其他细菌 278

5.10.10.1 布鲁斯菌 278

5.10.10.2 芽胞杆菌 278

5.10.10.3 鼠疫耶尔森菌 278

5.10.10.4 铜绿假单胞菌 278

5.10.10.5 流感嗜血杆菌 279

5.10.10.6 军团菌 279

5.10.10.7 百日咳鲍特菌 279

5.10.11 自动细菌鉴定系统 280

参考文献 281

6.1.2 肺炎支原体冷凝集试验 282

6.1.1 肺炎支原体“油煎蛋”样菌落示教 282

6 其他原核微生物的微生物学检查 282

6.1 肺炎支原体 282

6.2 衣原体 283

6.2.1 沙眼——包涵体结膜炎包涵体的检查 283

6.2.2 沙眼衣原体的分离培养 284

6.3 立克次体 284

6.3.1 立克次体形态及染色性示教 284

6.4 螺旋体 284

6.4.1 钩端螺旋体形态及染色性示教 284

6.4.2 钩端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 284

6.4.3 钩端螺旋体的分离与鉴定 285

6.4.4 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 286

6.4.5 梅毒螺旋体的形态学检查 287

6.4.6 梅毒螺旋体动物接种试验 287

6.4.7 诊断梅毒的血清学试验 287

6.4.8 回归热螺旋体形态示教 289

6.5 放线菌 289

6.5.1 放线菌“硫磺颗粒”示教 289

参考文献 291

7 真菌学 292

7.1 真菌的形态结构及主要病原真菌的形态示教 292

7.2 真菌的培养物示教 294

7.3 真菌的分离培养 295

7.4 皮肤癣菌的临床标本检查 296

7.5 白色念珠菌的形态示教 296

7.6 白色念珠菌的分离与鉴定 297

7.7 新型隐球菌的形态与染色性示教 297

7.8 新型隐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298

7.9 曲霉菌的检查法 298

参考文献 299

8 病毒学 300

8.1 病毒形态电镜照片及包涵体示教 300

8.2 病毒的培养方法 301

8.2.1 动物实验法 301

8.2.2 鸡胚培养法 302

8.2.3 病毒的组织细胞培养法 303

8.3 病毒的定量检测法 304

8.3.1  50%组织细胞感染量试验 304

8.3.2  空(蚀)斑形成试验 305

8.4 中和试验 306

8.5 肠道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308

8.6 流感病毒的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309

8.7 HIV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312

8.7.1 HIV的分离与鉴定试验 312

8.7.2 HIV抗体的检测试验 312

8.8.3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314

8.8.2 对流免疫电泳 314

8.8.1 琼脂双向扩散试验 314

8.8 HbSAg检测试验 314

8.8.4 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15

8.9 HBV的核酸检测试验 315

8.10 HCV抗体的检测试验 316

参考文献 317

9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318

9.1 病原学检查 318

9.1.1 粪便检查 318

9.1.2 血液检查 326

9.1.3 排泄物与分泌物等的检查 329

9.1.4 其他器官组织检查 330

9.1.5 寄生虫的人工培养 331

9.1.6 寄生虫的动物模型 335

9.1.7 动物接种 336

9.2 免疫学检查 337

9.2.1 皮内试验 337

9.2.2 环卵沉淀试验 337

9.2.3 尾蚴膜反应 338

9.2.4 免疫荧光法 338

9.2.5 酶标抗原对流免疫电泳 339

9.2.6 间接血凝试验 340

9.2.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40

9.2.8 免疫酶染色试验 342

9.2.9 酶免疫转印技术 343

9.2.10 DNA探针技术 344

9.2.11 聚合酶链反应 344

9.3 人体寄生虫形态学 347

9.3.1 似蚓蛔线虫(蛔虫) 347

9.3.2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349

9.3.3 钩虫 349

9.3.4 丝虫 350

9.3.5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351

9.3.6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352

9.3.7 猪巨吻棘头虫 352

9.3.8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猪带绦虫) 353

9.3.9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无钩绦虫) 354

9.3.10 细粒棘球绦虫(包虫) 355

9.3.11 微小膜壳绦虫 355

9.3.12 曼氏迭宫绦虫 356

9.3.13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356

9.3.14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357

9.3.15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358

9.3.16 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 358

9.3.17 引起皮炎的血吸虫尾蚴 360

9.3.18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360

9.3.19 结肠内阿米巴(结肠阿米巴) 361

9.3.21 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 362

9.3.20 杜氏利什曼原虫 362

9.3.23 疟原虫 363

9.3.22 蓝氏贾第鞭毛虫 363

9.3.24 刚地弓形虫(弓形虫) 365

9.3.25 蜱 365

9.3.26 螨 366

9.3.27 蚊 366

9.3.28 蝇 368

9.3.29 白蛉 368

9.3.30 蚤 368

9.3.32 蜚蠊 369

参考文献 369

9.3.31 虱 369

10 疫苗研究技术 370

10.1 疫苗研究的种类 370

10.1.1 基因工程疫苗 370

10.1.2 肽疫苗 375

10.1.3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377

10.2 疫苗的应用 378

10.2.1 肿瘤疫苗 378

10.2.2 感染性疾病疫苗 381

10.2.3 食用疫苗 383

10.3 疫苗研究存在的问题 385

参考文献 3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