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旱地农业节水技术
旱地农业节水技术

旱地农业节水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耀光,张保军,罗志成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549269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北方旱地农业区的环境特征,旱地农业的水资源及其利用,旱地农业水利用工程技术,土地保墒技术、旱地农田水分与养分的相作用及节水栽培技术等。
上一篇:良种兔饲养技术下一篇:棕榈植物
《旱地农业节水技术》目录

第1章 旱地农业概述 1

1.1 旱地农业及其主要特点 1

1.1.1 旱地农业的概念 1

目录 1

1.1.2 旱地农业在我国农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

1.1.3 我国旱农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5

1.1.4 旱地农业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8

1.2 中国旱地农业的类型分区 11

1.2.1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11

1.2.2 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类型划分 13

1.2.3 旱农地区不同类型分区的战略发展方向 17

1.3.1 旱地农业规律的探索 18

1.3.2 旱地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8

1.3 旱地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开发战略 18

1.3.3 可持续发展——北方旱农地区的开发战略选择 19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中国旱地农业区的水资源 21

2.1 水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21

2.1.1 旱地区水资源的构成 21

2.1.2 水资源的分布 22

2.1.3 水资源的形成与转化关系 24

2.1.4 北方旱区水资源的概略评价 25

2.1.5 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 27

2.2 旱地农业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与利用条件 30

2.2.1 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30

2.2.2 降水资源的农业利用条件与利用现状 32

2.3.2 农田水分转化规律 33

2.3.1 旱地农业区的作物结构 33

2.3 农田水分平衡与作物需水 33

2.3.3 水分平衡与作物需水 35

2.3.4 节水理论与水分调控 36

2.4 降水生产潜力及估算方法 38

2.4.1 降水生产潜力 39

2.4.2 降水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 40

2.5 节水量与节水潜力 43

2.5.1 节水量及其组成 43

2.5.2 节水潜力的估算 44

2.5.3 节水的生产潜力与开发 45

参考文献 46

3.1 集水保水工程在旱地农业中的地位 48

3.1.1 雨水农业利用的主要途径 48

第3章 旱地农业集水利用工程技术 48

3.1.2 集水保水技术在旱地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49

3.2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划 49

3.2.1 基本资料的收集 50

3.2.2 需水计划 50

3.2.3 集流场规划 52

3.2.4 蓄水工程规划 53

3.2.5 供水用水规划设计 53

3.2.6 工程建设投入产出分析 53

3.2.7 工程实施的规划 53

3.3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设计与施工 54

3.3.1 集流工程 54

3.3.2 截流输水工程 60

3.3.3 蓄水工程 63

3.4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74

3.3.4 水窑辅助工程 74

3.4.1 作物需水规律 75

3.4.2 点式灌溉 76

3.4.3 抗旱坐水种 77

3.4.4 膜上灌 78

3.4.5 滴灌 78

3.4.6 小管出流灌水技术 81

3.4.7 渗灌 82

3.4.8 果园穴渗灌 83

3.4.9 喷灌 84

3.5 集水工程管理 86

3.5.1 水质管理 86

3.5.2 工程管护 88

3.6.1 隔坡梯田聚水增墒技术 89

3.6 农田雨水蓄保工程技术 89

3.6.2 地膜覆盖 90

3.6.3 抗旱丰产沟耕作法 93

参考文献 94

第4章 旱地农业土壤保墒技术 95

4.1 农业蓄水保墒机制 95

4.1.1 农田土壤水分状态 95

4.1.2 农业蓄水保墒机制 96

4.1.3 农田蓄水保墒的特点 97

4.2 旱地土壤的蓄水技术 98

4.2.1 翻耕法 99

4.2.2 深松耕 100

4.2.3 水平等高耕作 101

4.2.4 修建梯田 101

4.2.5 等高垄沟耕种法 102

4.2.6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 103

4.2.7 川台地垄沟种植法 103

4.2.8 少耕免耕技术 103

4.2.9 轮作及种植结构调整技术 105

4.3 旱地土壤的保水技术 106

4.3.1 耙耱保墒 106

4.3.2 镇压保墒及提墒 107

4.3.3 中耕保墒 109

4.3.4 覆盖保墒 109

4.3.5 保水剂保墒 115

4.3.6 抗蒸腾剂 117

4.3.7 土面保墒增温剂(土壤结构改良剂) 118

4.3.8 钙-赤合剂 119

参考文献 120

第5章 旱地农田水分、养分的相互作用 121

5.1 以水调肥的效应及机理 121

5.1.1 增加养分有效性 122

5.1.2 促进养分迁移 123

5.1.3 提高养分吸收 123

5.1.4 促进养分向经济产品分配 124

5.1.5 改良产品结构 124

5.1.6 提高肥料效果和产量 125

5.2 以肥调水的效应及机理 126

5.2.1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126

5.2.2 促进根系发育 126

5.2.3 提高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吸取、转运、利用能力 129

5.2.4 改善植物的水分状况 131

5.2.5 提高作物蒸腾,减少蒸发 133

5.2.6 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 134

5.2.7 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136

5.3 水肥的相互作用 139

5.3.1 在低肥力土壤上 140

5.3.2 在中肥力土壤上 141

5.3.3 在高肥力土壤上 141

5.4 水肥相互作用模型 141

5.5 结束语 143

参考文献 144

6.2 秸秆覆盖栽培技术 150

6.2.1 秸秆覆盖及其方法 150

6.1 覆盖栽培技术在旱地农业区的应用与发展 150

第6章 覆盖栽培技术 150

6.2.2 秸秆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51

6.2.3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的调控作用 152

6.2.4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剖面的影响 153

6.2.5 秸秆覆盖对土壤的培肥作用 153

6.2.6 秸秆覆盖的节水增产作用 154

6.3 塑料薄膜覆盖技术 156

6.3.1 地膜覆盖栽培的原理 156

6.3.2 地膜覆盖栽培的生物学效应 159

6.3.3 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 160

6.3.4 地膜覆盖栽培的方法 160

6.4 砂石覆盖栽培技术 166

6.4.1 砂石覆盖的作用 166

6.4.2 砂田的种类和建设 167

6.5.1 保水剂 168

6.5 化学保水技术 168

6.5.2 保水剂的应用效果 169

6.5.3 保水剂的使用方法 170

6.5.4 抗蒸腾剂 170

6.5.5 抗蒸腾剂的应用效果 171

6.5.6 土表化学覆盖剂 172

参考文献 172

第7章 旱地农业补充节水灌溉技术 174

7.1 旱地农业节水的主要特点和增产机理 174

7.1.1 旱作物对农田水分的基本要求 174

7.1.2 旱作物生长对地面灌溉节水技术的基本要求 176

7.2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 176

7.2.1 地面灌水方法简介 177

7.2.2 评估地面灌溉节水技术的主要指标 177

7.2.3 畦灌技术及其改进 180

7.2.4 沟灌技术 190

7.2.5 涌流灌溉 195

7.2.6 节水型沟灌技术 196

7.2.7 果园地面灌溉 197

7.2.8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 200

7.3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203

7.3.1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类型与组成 204

7.3.2 系统规划与布置 205

7.3.3 管网规划布置 212

7.3.4 田间灌水系统布置 215

7.4 喷灌技术 217

7.4.1 喷灌的特点 217

7.4.2 喷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217

7.4.3 喷灌的发展概况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218

7.4.4 规划设计基本资料 220

7.4.5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 227

7.5 微灌技术 233

7.5.1 灌水定额与灌水周期 233

7.5.2 微灌系统设计 235

7.5.3 设计灌溉制度 237

7.5.4 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 238

7.5.5 系统流量计算 239

7.5.6 管道水力计算 240

7.5.7 支、毛管设计 243

7.5.8 保护地蔬菜滴灌系统设计 249

7.5.9 设计实例 250

7.6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259

7.6.1 概述 259

7.6.2 渠道防渗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规定 262

7.6.3 防渗渠道的设计 264

7.6.4 土料防渗 272

7.6.5 砌石防渗 272

7.6.6 膜料防渗工程设计 272

7.6.7 沥青混凝土防渗体的结构设计 278

7.7 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水预报技术 281

7.7.1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 281

7.7.2 灌溉预报技术 285

参考文献 288

第8章 旱地农业提高土壤水分生产率的途径 289

8.1 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 289

8.1.1 裸地土壤水分动态 289

8.1.2 非裸地土壤水分动态 292

8.2 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平衡 298

8.2.2 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 299

8.2.1 主要农作物耗水规律 299

8.3 旱地耕作改制与农林牧综合发展 301

8.3.1 旱农区农业结构分析 301

8.3.2 旱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技术途径 305

8.4 耐旱高产良种的选用及品种搭配 308

8.4.1 选用与当地自然和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品种 308

8.4.5 合理配置作物品种 309

8.4.7 及时管理、适时收获 309

8.4.6 提高作物播种质量 309

参考文献 309

8.4.4 注意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309

8.4.3 制定适应的种植制度 309

8.4.2 注意提纯复壮当地品种 309

第9章 作物品种资源节水途径与技术 311

9.1 作物进化与品种资源 311

9.1.1 作物及其品种在生态环境中产生、适应、演变、进化 311

9.1.2 节水耐旱是作物进化中形成的重要适应性 312

9.1.3 作物抗旱的基本机理与类型 312

9.1.4 依靠作物品种资源进行节水栽培的重要意义 313

9.2 耐旱作物品种资源与节水栽培途径 314

9.2.1 小麦 314

9.2.2 谷子与糜子 320

9.2.3 甘薯与马铃薯 323

9.2.4 高粱 327

9.2.5 荞麦 328

9.2.6 大豆与杂豆 331

参考文献 3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