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马克思教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马克思教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马克思教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小李著
  • 出 版 社: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811287776
  • 页数:271 页
图书介绍:从人性论的角度对马克思教育观及马克思素质教育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为马克思素质教育观建构了一个合理的逻辑结构,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素质及素质教育思想给予新的阐释;探究了当代中国素质教育与马克思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提出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的论断;并就当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构想了一套新的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和测评方法体系。
《马克思教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目录

引言 1

第一节 马克思教育观与中国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 2

一、马克思教育观的研究现状 2

二、素质教育的研究状况 7

三、马克思教育观与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现状 14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5

第三节 研究思路 16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17

第一章 马克思教育观概述 19

第一节 马克思教育观的缘起 19

一、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二、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理论渊源 32

第二节 马克思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43

一、教育本质观 44

二、教育价值观 49

三、全面教育观 55

四、教育知行观 59

第三节 马克思教育观的实质 63

一、马克思的“两促”教育目的与功能 63

二、马克思的“两全”教育对象与内容 66

三、马克思的“两结合”教育途径 68

四、马克思的教育主旨“一确证” 70

第二章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及指导地位的确立 75

第一节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 75

一、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76

二、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88

第二节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的确立及意义 93

一、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科学含义与历史形态 93

二、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的确立 95

三、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确立的意义 100

第三节 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初见成效:毛泽东素质教育思想 104

一、以改造国民、改造社会为目标导引,实施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 104

二、教育途径实现“两结合”——教育与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 106

三、教育方法注重“两因”——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 108

四、教育评价注重“两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110

第三章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 113

第一节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113

一、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缘起 113

二、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115

第二节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123

一、社会生产方式与教育 124

二、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128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3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134

一、素质教育的立足点 135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 138

三、素质教育的灵魂 140

四、素质教育的重点 141

五、素质教育的手段 142

六、素质教育的关键 143

七、素质教育的基石 145

第四节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对马克思教育观的新贡献 146

一、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本质上始终坚持与贯彻马克思教育观 147

二、一套规范的运行机制:实践中逐步检验和发展马克思教育观 155

第四章 继续推进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163

第一节 新观念: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素质教育的新解读 163

一、素质新义 165

二、素质教育新义 171

三、素质教育是最好的应试教育 177

第二节 重内容:马克思教育观指导下素质教育体系的新构想 179

一、素质结构模型图 180

二、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新构想 184

第三节 硬制度:马克思教育观指导下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新构想 186

一、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指导原则 188

二、素质教育测评的目标体系 190

三、素质教育测评的方法体系 192

结束语 201

附录 205

参考文献 257

后记 2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