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口腔修复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修复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巢永烈主编;冯海兰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17206679
  • 页数:4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特点是以成熟的经典内容为主,涵盖了口腔修复学的主要内容,突出了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颌面缺损的修复体设计和制作,注重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介绍。各修复体的章节重点突出、相对独立而互有关联,符合教科书的基本要求。内容上另一突出特点是大部分章节除了介绍成熟内容外,还引入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适当地反映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因而不仅适合用作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口腔修复医师的重要参考书。
《口腔修复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口腔修复学的概况 1

一、定义 1

二、牙体、牙列缺损和缺失与发育畸形 2

(一)造成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缺失的病因 2

(二)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缺失的影响 2

(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缺失的治疗 2

(四)牙体发育畸形的治疗 2

三、颌面缺损 2

四、修复体的种类 3

第二节 修复制作技术 3

一、卡环、支架冷加工弯制技术 3

二、塑料人工牙和基托热处理技术 3

三、精密铸造技术 4

四、金属烤瓷修复技术 4

五、全瓷修复技术 5

六、精密附着体技术 5

七、CAD/CAM修复体制作技术 5

八、种植修复技术 6

九、激光焊接技术 6

第三节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现状 6

一、口腔修复的基础研究 7

二、口腔修复的相关材料研究 7

三、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8

四、口腔修复工艺学与口腔修复学的同步发展 8

五、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8

六、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展望 9

第二章 嵌体 10

第一节 嵌体的分类与适用范围 10

一、嵌体的分类 10

二、嵌体的适用范围 10

(一)适应证 10

(二)禁忌证 11

第二节 嵌体的牙体预备 11

一、嵌体预备的基本要求 11

二、各类嵌体的牙体预备 12

(一)?面嵌体的牙体预备 12

(二)邻?嵌体的牙体预备 12

(三)后牙近中?远中嵌体的牙体预备 12

(四)高嵌体及针型嵌体的牙体预备 12

第三节 嵌体的制作 13

一、合金嵌体的制作 13

(一)蜡型的制作 13

(二)嵌体的完成 14

二、硬质树脂嵌体的制作 14

(一)牙体预备 14

(二)嵌体制作 14

三、瓷嵌体的制作 14

(一)机械加工瓷嵌体 14

(二)热压铸陶瓷嵌体 15

(三)常规粉浆涂塑瓷嵌体 15

(四)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瓷嵌体 15

第四节 嵌体的试戴和粘固及常见问题处理 16

一、嵌体的试戴 16

二、嵌体的粘固 16

三、嵌体修复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6

第三章 贴面 18

第一节 贴面的种类和适应范围 18

一、贴面的种类 18

二、适应证 19

三、禁忌证 19

第二节 贴面的设计和牙体预备 19

一、牙体磨除量 19

二、颈缘形态设计 20

三、切缘形态设计 20

四、邻面接触区设计 20

五、牙体预备 21

第三节 贴面的制作 22

一、烤瓷贴面的制作 22

二、热压铸瓷贴面的制作 22

三、CAD/CAM瓷贴面的制作 23

四、树脂贴面的制作 23

第四节 瓷贴面的粘接 23

一、粘接材料选择 23

二、粘接面的处理 23

(一)牙体釉质粘接面的处理 23

(二)牙本质粘接面的处理 24

(三)瓷贴面粘接面的处理 24

三、粘接 24

四、影响粘接效果的因素 25

第五节 瓷贴面牙体预备的分型探讨 25

一、三型分类法 26

二、六型分类法 27

三、其他分类法 27

第四章 部分冠 30

第一节 后牙3/4冠 30

一、后牙3/4冠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0

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 31

(一)上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 31

(二)下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 32

三、后牙3/4冠的制作 32

第二节 嵌体冠 32

一、嵌体冠的适应证 32

二、嵌体冠的设计 33

三、牙体预备 33

(一)牙体预备的原则和要求 33

(二)牙体预备的具体步骤 33

四、制作工艺 34

第三节 前牙美学部分冠 34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34

二、牙体预备 35

三、前牙美学部分冠的制作工艺 35

第五章 桩核冠 37

第一节 桩核的组成及其种类 37

一、金属成品桩复合树脂桩核 38

二、聚乙烯纤维树脂桩核 38

三、碳纤维桩复合树脂桩核 38

四、氧化锆瓷桩核 38

五、铸造金属桩核 38

第二节 桩核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9

一、适应证 39

二、禁忌证 39

第三节 桩核冠的固位和抗力 40

一、桩的长度 40

二、桩的直径 40

三、桩的形态 41

四、桩的适合性 41

五、桩的粘固 41

六、桩的材料 42

七、桩核冠的箍结构 42

第四节 桩核冠的制作 42

一、牙体预备 42

二、桩核的印模与蜡型 43

(一)直接法 43

(二)间接法 43

三、金属桩核制作的工艺流程 43

四、桩核的试戴和粘固 44

五、复合桩核的制作 44

第五节 截根牙、分根牙的手术及桩核冠治疗 44

一、适应证 44

二、术前准备 45

三、半切术/截根术的操作 45

四、截根牙及分根牙的修复 46

五、修复疗效 46

第六章 后牙铸造金属金冠 48

第一节 后牙铸造金属全冠的材料和适应范围 48

一、铸造金属 4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49

(一)适应证 49

(二)禁忌证 49

第二节 后牙铸造全冠的设计 49

一、铸造全冠边缘位置、形态和适合性 50

二、铸造全冠的固位力设计 51

三、咬合设计 52

四、轴面形态设计 53

第三节 后牙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 53

一、步骤 53

二、缺损牙冠的预备 55

第四节 后牙铸造全冠的制作 56

一、排龈处理 56

二、印模和模型 56

三、蜡型、包埋和铸造 57

第五节 铸造全冠试戴和粘固 57

一、试戴 57

二、粘固 58

第六节 严重磨耗后牙的铸造金属全冠修复 59

一、牙列重度磨耗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59

二、后牙重度磨耗的修复治疗原则 59

三、后牙重度磨耗牙的修复 60

第七节 影响铸造金属全冠边缘适合性的因素 60

一、测定铸造金属全冠适合性的方法 61

二、影响铸造金属适合性的因素 61

第七章 金属烤瓷冠 63

第一节 金属烤瓷冠用合金或金属的种类及瓷粉 63

一、铬合金 64

二、金合金 64

三、钛及钛合金 64

四、瓷粉 64

第二节 金属烤瓷结合力 65

一、金瓷结合的理论 66

二、金属和瓷粉的匹配 67

三、影响金瓷结合力的因素 68

(一)金属的表面处理 68

(二)金属和烤瓷的热膨胀系数匹配 69

(三)金属烤瓷冠的正确设计和制作 69

第三节 金属烤瓷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9

一、适应证 69

二、禁忌证 70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的界线 70

第四节 金属烤瓷冠的设计 70

一、金属基底冠的设计 70

二、瓷层在舌、腭侧覆盖面的设计 71

三、咬合接触区的金瓷结合部的设计 72

四、邻接区的设计 72

五、颈缘的设计 73

第五节 金属烤瓷冠的牙体预备 73

一、前牙的牙体预备 73

二、后牙的牙体预备 74

三、缺损牙冠的牙体预备 75

四、金属烤瓷冠牙体预备的注意事项 75

第六节 金属烤瓷冠的印模制取和制作工艺 76

一、印模 76

二、模型和可拆卸代型 76

三、蜡型 77

四、金属基底冠 77

五、塑瓷和烧烤 77

六、染色和上釉 78

第七节 金属烤瓷冠的试戴和粘固 78

一、试戴 78

二、粘固 79

第八节 金属烤瓷冠破损的临床修补 79

一、金属烤瓷冠瓷裂的原因 79

二、金属烤瓷冠瓷裂的临床分级 80

三、金属烤瓷冠破损的临床修补方法 80

(一)复合树脂直接修补法 80

(二)复合树脂间接修补法 80

(三)瓷裂片粘固就位法 81

第九节 金属烤瓷冠的全瓷唇缘技术 81

一、全瓷唇缘的设计 81

二、全瓷颈缘制作技术 82

(一)肩台瓷技术 82

(二)直接提取技术 82

(三)其他技术 82

第十节 牙色和比色 83

一、相关的色彩学原理 83

二、天然牙颜色的特点 84

三、比色 85

(一)比色的工作条件 85

(二)常规的比色操作步骤 85

(三)比色注意事项 85

(四)三维比色板 86

(五)比色中存在的问题 86

四、影响金属烤瓷冠颜色的因素 87

第八章 金瓷冠 89

第一节 全瓷冠的特点 89

一、美观 89

二、生物学性能 89

三、机械性能 89

四、牙体磨除量 90

五、制作技术要求 90

六、费用 90

七、X线透射性 90

第二节 全瓷冠的修复系统 91

一、热压铸造陶瓷系统 91

二、玻璃渗透全瓷系统 91

三、切削陶瓷全瓷系统 92

四、电离沉积全瓷系统 93

第三节 全瓷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93

一、适应证 93

二、相对禁忌证 94

三、选用全瓷冠的注意事项 94

第四节 全瓷冠的牙体预备 94

一、唇颊面预备 95

二、舌面预备 95

三、切端、?面预备 95

四、邻面预备 95

五、颈缘预备 95

六、精修完成 96

七、注意事项 96

第五节 全瓷冠的制作 96

一、多层制全瓷冠的制作 96

二、热压铸全瓷冠的制作 97

三、机加工全瓷冠的制作 97

四、电离沉积全瓷冠的制作 98

第六节 全瓷冠的试戴和粘固 98

一、试戴 98

二、粘固 98

第七节 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的氧化锆增韧陶瓷 99

一、ZrO2/A12O3复相陶瓷 99

二、四方ZrO2多晶陶瓷 100

第九章 固定桥 102

第一节 概述 102

一、牙列缺损对机体的影响 102

二、牙列缺损的固定桥修复 103

第二节 固定桥的组成和类型 104

一、固定桥的组成 104

二、固定桥的类型 104

第三节 固定桥的适用范围 108

一、缺牙的数目 108

二、缺牙的部位 108

三、基牙的条件 108

四、咬合关系 109

五、缺牙区牙槽嵴 109

六、年龄 109

七、口腔卫生 109

八、余留牙情况 110

第四节 固定桥修复的生理基础 110

第五节 固定桥的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分析 111

一、机械力学原理 112

(一)简单支持梁的受力反应 112

(二)简单固定梁的受力反应 112

(三)固定桥的受力反应 113

二、生物力学分析 114

(一)固定桥表面的应力分析 114

(二)固定桥基牙牙周组织应力分析 114

第六节 固定桥的固位 115

一、影响固定桥固位的因素 115

(一)上下颌牙的排列关系 115

(二)基牙受力的运动方式 115

二、固定桥稳定性对固位的影响 117

第七节 固定桥的设计 119

一、基牙选择 119

(一)桥基牙的设计要求 119

(二)基牙数的确定 121

二、固位体设计 122

(一)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 122

(二)固位体的类型 123

(三)固位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24

三、桥体设计 125

(一)桥体应具备的条件 125

(二)桥体的类型 125

(三)桥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26

四、连接体设计 129

(一)固定连接体 129

(二)活动连接体 130

五、牙列缺损病例固定桥设计 130

(一)单颗牙缺失的固定桥设计 130

(二)多颗牙缺失的固定桥设计 131

第八节 固定桥的修复治疗步骤 132

一、基牙预备 132

二、固定桥基底桥架制作 133

(一)基底层支架整体制作 133

(二)基底层支架焊接制作 134

三、牙体塑形 134

四、试戴及粘固 134

第九节 固定桥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135

一、基牙疼痛 135

二、龈炎 135

三、固定桥松动 136

四、固定桥破损 136

第十章 翼板粘接固定桥 138

第一节 金属翼板粘接固定桥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138

一、定义 138

二、结构特点 138

三、固位力及固位特点 139

四、优缺点 139

(一)优点 139

(二)缺点 139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 140

(一)适应证 140

(二)禁忌证 140

第二节 金属翼板粘接固定桥的设计 140

一、基牙设计 140

二、翼板设计 141

(一)金属翼板固位体的基本要求 141

(二)翼板的类型 141

(三)前牙翼板的设计 142

(四)后牙翼板的设计 142

三、桥体 143

四、共同就位道 143

五、辅助固位形 143

第三节 临床技术和制作要点 144

一、基牙预备 144

二、印模、模型、代型 145

三、制作桥架 145

四、桥体的烤瓷部分 145

五、试戴 145

六、粘接 145

第四节 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46

一、基牙过敏 146

二、龈炎 146

三、基牙继发性龋 146

四、金属翼板的松动、脱落 146

五、金属翼板松动脱落后的再粘接处理 147

第五节 影响牙体粘接效果的因素 147

一、粘接面积 147

二、翼板的设计 148

三、金属粘接面的处理 148

四、结合界面 149

五、粘接剂的选择 150

第六节 全瓷翼板粘接固定桥 150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150

二、设计 151

三、基牙预备 151

四、制作工艺 151

五、粘接面的表面处理和粘接 151

第十一章 全口义齿 153

第一节 概述 153

一、定义 153

二、牙列缺失的病因及患病率 153

三、牙列缺失对患者的影响 153

(一)牙列缺失对口腔功能的影响 153

(二)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154

四、老年患者组织结构特点 155

(一)口腔黏膜 155

(二)唾液 156

(三)神经肌肉系统 157

(四)颞下颌关节病 158

第二节 无牙颌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 158

一、无牙上下颌解剖标志 158

(一)牙槽嵴 158

(二)口腔前庭 158

(三)口腔本部 160

二、无牙颌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162

(一)无牙颌的分区 162

(二)义齿间隙和义齿表面 163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163

一、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 164

二、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 165

(一)颌骨的解剖形态 165

(二)基托的边缘 165

(三)唾液的质和量 165

三、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 165

第四节 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准备 166

一、与患者的交流 166

二、口腔检查 167

(一)颌面部 167

(二)牙槽嵴 167

(三)颌弓的形状和大小 167

(四)上下颌弓的位置关系 167

(五)上下唇系带的位置 168

(六)腭穹隆的形状 168

(七)肌肉的附着 168

(八)舌的位置和大小 168

(九)对旧义齿的检查 169

三、修复前的外科处理 169

(一)尖锐的骨尖、骨突和骨嵴 169

(二)上颌结节 169

(三)下颌隆突 170

(四)唇颊沟加深 170

(五)唇颊系带成形 170

(六)增生的黏膜组织 170

(七)松软牙槽嵴 170

四、全口义齿与种植全口义齿的选择 170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171

一、印模 171

(一)印模的分类 171

(二)印模的要求 172

(三)取印模的步骤方法 172

二、模型 175

三、颌位记录 176

(一)垂直颌位关系 177

(二)水平颌位关系 177

(三)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 179

四、上?架 181

(一)Hanau H2型?架 182

(二)面弓 182

(三)上?架的操作步骤 183

(四)确定前伸髁导斜度 184

(五)确定侧方髁导斜度 185

(六)确定切导斜度 185

(七)使用半可调节?架制作全口义齿的意义 185

五、排牙 186

(一)选牙 186

(二)排牙原则 190

(三)排牙的具体方法 191

(四)平衡? 194

六、试戴 197

(一)义齿在?架上的检查 197

(二)义齿戴入口腔后的检查 197

七、完成 198

(一)蜡型的完成 198

(二)装盒 199

(三)开盒和除蜡 199

(四)填塞树脂 199

(五)热处理后再上?架检查咬合 199

第六节 戴牙 199

一、义齿就位 200

二、检查基托 200

三、检查颌位关系 200

四、检查咬合关系 201

五、检查有无疼痛 201

六、选磨 201

(一)全口义齿选磨的意义 201

(二)选磨的方法和步骤 201

七、给患者的戴牙指导 202

第七节 戴牙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02

一、疼痛 203

二、固位不良 204

三、发音障碍 204

四、恶心 205

五、咬颊、咬舌 205

六、咀嚼功能差 205

七、心理因素的影响 205

八、义齿性口炎 205

第八节 戴全口义齿效果的评价 206

一、下颌运动轨迹检查 206

二、肌电图检查 206

三、咀嚼效率的测定 207

四、固位力的测量 207

五、语音分析 207

六、患者心理因素对戴义齿后评价的影响 208

第九节 全口义齿的修理 208

一、基托折裂和折断的修理 208

(一)原因 208

(二)修理方法 209

二、人工牙折断或脱落 209

三、全口义齿重衬 210

(一)直接法重衬 210

(二)间接法重衬 210

(三)自凝软衬材料重衬 210

第十节 即刻义齿 211

一、即刻义齿的优缺点 211

(一)优点 211

(二)缺点 211

二、即刻义齿的适应证 211

三、即刻义齿的制作 212

(一)留记录 212

(二)取印模 212

(三)确定颌位关系 212

(四)试牙 212

(五)排牙 212

(六)完成义齿 213

(七)外科手术和义齿戴入 213

(八)手术后的护理 214

第十一节 单颌全口义齿 214

一、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要求 214

二、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特点 214

三、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 215

第十二节 义齿基托软衬材料的进展 216

一、软衬材料的分类 216

二、软衬材料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适应证及意义 217

三、使用软衬材料的注意事项 217

第十二章 可摘局部义齿 220

第一节 概述 220

一、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缺点 220

二、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 220

三、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21

四、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 221

第二节 冠外直接固位体——卡环 221

一、卡环的组成和作用 221

(一)支托 222

(二)固位臂 222

(三)对抗臂 222

(四)连接体 222

(五)卡环体 222

二、卡环固位臂与对抗臂的关系 222

三、卡环臂与观测线的关系 223

(一)观测仪 223

(二)观测线 223

(三)观测线的类型 224

(四)卡环臂与观测线的关系 225

(五)固位卡环臂与倒凹深度、坡度的关系 225

四、卡环臂与固位力的关系 226

(一)卡环臂的形态、长短和粗细与固位臂的关系 226

(二)卡环材料对固位力的影响 226

五、卡环的种类 226

(一)铸造圆环形卡环 226

(二)杆形卡环 229

(三)锻制的圆环形卡环 231

(四)铸造卡环的组合应用 233

(五)铸造卡环与锻丝卡环的组合应用 234

第三节 间接固位体 234

一、混合支持式义齿的特点 234

(一)支持组织的特点 234

(二)混合支持式义齿的受力特点 234

(三)支点线的特点 235

二、间接固位体的作用 235

三、间接固位体的设计 236

(一)间接固位体与支点线的关系 236

(二)间接固位体与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 236

四、间接固位体的类型 236

(一)支托 236

(二)舌隆突杆(连续杆)和舌板 238

(三)腭皱 238

第四节 连接体 238

一、大连接体 238

(一)大连接体的作用 238

(二)大连接体的设计要求 238

(三)大连接体的类型与设计 240

(四)上、下颌大连接体的选择 246

二、小连接体 246

(一)对小连接体的要求 246

(二)小连接体类型 246

(三)组织支点 247

三、终止线 247

第五节 人工牙与基托 248

一、人工牙 248

(一)人工牙的种类 248

(二)选择人工牙的原则 249

二、基托 250

第六节 Kennedy分类及设计 253

一、Kennedy分类 253

(一)对分类的要求 253

(二)Kennedy分类法 254

二、Kennedy分类设计 255

(一)混合支持式义齿 255

(二)黏膜支持式义齿 257

第七节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的治疗 263

一、系统性疾病对修复治疗的影响 263

二、口腔检查与制订治疗计划 264

(一)初步检查诊断 264

(二)制作诊断模型 265

(三)诊断模型上?架 265

三、修复前的口腔准备 267

第八节 预备基牙 270

一、导平面的预备 271

(一)导面板的导平面预备 271

(二)基牙舌面的导平面预备 271

(三)小连接体的导平面预备 272

(四)前牙导平面预备 272

二、基牙轴面预备 272

三、固位倒凹的预备 273

四、消除干扰 273

(一)消除干扰牙尖 273

(二)调磨过大的倒凹 273

(三)为连接体消除干扰 274

五、小连接体位置的预备 274

六、支托凹位置的预备 274

(一)后牙?支托凹的预备 274

(二)前牙支托凹的预备 276

七、具有切削基台冠的制作 277

八、制作暂时冠 278

第九节 印模与模型 279

一、印模材料 279

(一)非弹性印模材料 279

(二)弹性印模材料 280

二、印模的种类 280

(一)解剖式印模 280

(二)功能性印模 281

三、制取印模 281

(一)制取上颌印模的要点 281

(二)制取下颌印模的要点 282

(三)制取上颌和下颌印模的注意事项 283

四、灌注模型 284

第十节 上?架及模型预备 285

一、确定颌位关系 285

(一)利用模型上的余留牙记录上下颌关系 285

(二)利用蜡片记录上下颌关系 285

(三)利用?托记录上下颌关系 286

(四)利用?轨迹记录?关系 286

二、上?架 287

(一)上?架前的准备 287

(二)上?架 287

三、模型设计和准备模型 288

(一)确定义齿的最终设计 288

(二)准备工作模型 288

第十一节 制作铸造支架蜡型及其铸造 289

一、高熔铸造材料 289

二、铸造步骤与方法 290

(一)带模铸造 290

(二)脱模铸造法 294

三、激光焊接 294

(一)激光焊接机的组成 294

(二)激光焊接原理 294

(三)适用范围 294

(四)激光焊接的优点 295

第十二节 弯制法制作支架及连接杆 295

一、弯制法制作卡环及支架 295

(一)弯制卡环 295

(二)弯制连接杆 296

二、铸造支架的弯制卡环制作 296

第十三节 试戴支架 296

一、检查支架 296

二、临床试戴支架 297

(一)使支架就位 297

(二)支架的调? 297

(三)试支架后的处理 297

第十四节 人工牙的排列与试戴 298

一、人工牙的选择 298

(一)前牙的选择 298

(二)后牙的选择 298

二、人工牙的排列 298

(一)前牙的排列 299

(二)后牙的排列 299

三、试戴 300

第十五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完成 300

一、完成基托蜡型 300

二、装盒 301

三、去蜡、填塞塑料 301

四、义齿的热处理 302

五、开盒、重上?架校正?关系 303

六、打磨、抛光义齿 303

(一)打磨 303

(二)抛光 303

第十六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及维护 303

一、初戴 303

(一)戴入义齿 303

(二)义齿戴入后的检查 304

(三)义齿基托组织面的调改 304

二、戴牙须知 304

三、指导患者 305

四、戴义齿后的复诊治疗 305

(一)黏膜疼痛、破溃 305

(二)基牙疼痛 306

(三)唾液增多、恶心 306

(四)发音不清晰 306

(五)咬颊(唇)、咬舌 306

(六)咀嚼困难 306

(七)固位不良 307

(八)嵌塞食物 307

(九)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 307

第十七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307

一、可摘局部义齿的重衬 307

(一)如何判断义齿是否需要重衬 307

(二)重衬方法 307

二、义齿基托折断的修理 308

三、卡环臂、?支托折断的修理 308

四、人工牙的修理 308

五、咬合过低的处理 309

六、大、小连接体的修理 309

第十八节 暂时、过渡和治疗性义齿 309

一、暂时性局部义齿 309

(一)暂时性义齿的适应证 309

(二)暂时性义齿的作用 309

(三)暂时性义齿的制作 310

(四)戴牙及医嘱 310

二、过渡性局部义齿 310

(一)适应证 310

(二)制作方法 310

三、治疗性可摘局部义齿 311

(一)引起口腔软组织疾病的原因 311

(二)口腔软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 311

(三)对口腔软组织病变的治疗 311

第十九节 临床修复过程中的感染控制 312

第十三章 覆盖义齿 316

第一节 概述 316

一、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物学基础 317

(一)牙根、牙周膜与本体感受器 317

(二)牙槽骨的吸收与保存 317

(三)义齿的支持与固位 318

二、覆盖义齿修复的治疗原则 319

(一)覆盖义齿修复的适应证 319

(二)设计覆盖义齿的基本条件 319

(三)覆盖义齿的相对禁忌证及临床注意事项 319

三、覆盖义齿修复的优缺点 319

(一)覆盖义齿的优点 319

(二)覆盖义齿的缺点 320

第二节 覆盖义齿修复的设计 321

一、覆盖基牙的选择 321

(一)牙周条件 321

(二)牙体和牙髓情况 321

(三)覆盖基牙的数目 321

(四)覆盖基牙的位置 321

二、覆盖基牙的类型 322

(一)长冠基牙与短冠基牙 322

(二)无金属顶盖基牙与有金属项盖基牙 323

(三)种植覆盖基牙 323

三、覆盖基牙上的附着体 324

(一)临床应用原则 324

(二)机械式附着体 325

(三)磁性附着体 325

四、特殊类型覆盖义齿 326

(一)即刻覆盖义齿修复 326

(二)过渡性覆盖义齿修复 326

(三)可摘局部覆盖义齿修复 326

第三节 覆盖义齿的制作 327

一、覆盖义齿治疗计划 327

二、覆盖基牙的准备 327

(一)牙槽外科准备 327

(二)牙体、牙髓及根尖周病变的治疗 327

(三)牙周治疗 327

(四)过渡性修复 328

三、覆盖基牙预备与顶盖制作 328

(一)长冠基牙的牙体预备 328

(二)短冠基牙的牙体预备 328

(三)金属顶盖的制作 329

四、印模与模型 329

五、颌位关系的记录 329

六、基托设计 329

七、义齿制作 330

八、附着体的安放 331

九、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331

第四节 覆盖义齿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32

一、覆盖义齿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 332

二、覆盖义齿修复后护理 333

第十四章 附着体义齿 335

第一节 附着体义齿的特点、分类和组成 335

一、附着体的特点 335

(一)固位和稳定 335

(二)美观效果 336

(三)咀嚼效能 336

(四)基牙保存 336

(五)制作工艺 336

(六)应用范围 336

二、附着体分类 336

(一)根据附着体安放在基牙上位置分类 337

(二)根据附着体固位原理分类 337

(三)根据附着体精密程度分类 338

(四)根据附着体之间结合形式分类 339

(五)根据附着体制作工艺分类 339

(六)根据附着体形态分类 340

三、附着体义齿的组成 340

第二节 附着体义齿的设计和治疗 341

一、附着体义齿修复治疗步骤 341

(一)修复前检查 341

(二)修复前准备 341

(三)基牙预备或种植体植入 341

(四)附着体义齿制作 342

(五)初戴与随访 343

二、附着体的临床应用 343

(一)冠内附着体 343

(二)冠外附着体 346

(三)根面附着体和种植体上部结构附着体 348

三、附着体义齿的设计 350

(一)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 350

(二)附着体固位的可摘义齿 351

第十五章 套筒冠义齿 353

第一节 套筒冠义齿的组成 353

第二节 套筒冠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55

一、套筒冠义齿适应证 355

二、套筒冠义齿的禁忌证 355

第三节 套筒冠义齿的特点 356

第四节 套筒冠义齿修复的生理学基础 357

第五节 套筒冠义齿的固位 358

一、套筒冠固位体的固位原理 358

二、圆锥型套筒冠内冠角度与固位力 359

三、圆锥型套筒冠与义齿固位 360

第六节 套筒冠义齿的设计 360

一、基牙的选择 360

(一)基牙的条件 360

(二)基牙的类型 361

二、套筒冠固位体设计 361

(一)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 361

(二)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按制作工艺分类 362

(三)内冠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362

三、人工牙设计 363

四、连接体设计 364

五、基托设计 364

第七节 套筒冠义齿的制作 364

一、修复前检查、诊断 364

二、修复前准备 365

三、修复体制作 365

(一)基牙的预备 365

(二)临时义齿修复 365

(三)工作模型的制作 366

(四)内冠的制作 366

(五)内冠的粘固 366

(六)临时义齿的修整 366

(七)修复体的制作 366

第八节 套筒冠义齿初戴和戴入后出现的问题 367

一、义齿的初戴 367

(一)固位情况 367

(二)咬合情况 368

(三)随访 368

二、修复体初戴后出现的问题 368

(一)牙面折裂 368

(二)修复体折断 369

(三)基牙病变 369

第十六章 磁性固位义齿 371

第一节 磁性附着体固位义齿的概述 371

一、磁性附着体的分类及特点 371

(一)分类 371

(二)主要特点 371

二、磁性附着体的应用形式 372

(一)衔铁的种类及制备 372

(二)磁性附着体的应用形式 373

第二节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 374

一、基牙的选择 374

二、应用磁性附着体的全口覆盖义齿的制作 375

三、磁性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的优点 375

四、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的适应证 376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在其他义齿中的应用 376

一、完全由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局部覆盖义齿 376

二、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固定-可摘式局部义齿 377

三、磁性附着体与卡环共同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 379

四、磁性附着体与其他附着体共同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 380

五、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过渡义齿 380

第十七章 种植义齿 382

第一节 种植体结构及种植义齿分类 382

一、种植体结构 382

(一)种植体 382

(二)基台 382

(三)相关辅助部件 383

二、种植义齿分类 383

第二节 种植体选择及植入位点设计 384

一、种植区骨组织结构特点及种植体的选择 384

(一)骨组织结构特点 384

(二)种植体选择 385

二、部分牙列缺损时种植体及植入位点的选择 385

(一)植入位点 385

(二)应注意的问题 386

三、牙列缺失(无牙颌)的种植体植入位点及分布设计 386

第三节 种植义齿修复的生物力学 386

一、种植义齿修复中骨组织生物力学 386

二、种植体及基台设计的力学原则 387

(一)种植体颈部形态的设计 387

(二)种植体体部的形态及其表面设计 387

(三)种植体底部或下缘的设计 387

(四)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结构 387

三、种植义齿修复中的生物力学 388

(一)种植义齿的结构力学 388

(二)固定种植义齿的结构力学 389

(三)种植覆盖义齿的结构力学 390

第四节 种植体植入术前检查及准备 390

一、种植体植入术前检查 390

(一)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 390

(二)几种常见系统性疾病处理对策 391

二、种植外科模板制作 392

(一)CAD/CAM树脂模板制作技术 392

(二)人工制作树脂模板技术 392

第五节 种植义齿修复设计 393

一、种植义齿修复设计的基本原则 393

(一)正确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 393

(二)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 393

(三)有益于口腔软、硬组织健康 393

(四)坚固耐用 393

(五)合理的?力传导和应力分散 393

(六)美学 393

二、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 394

(一)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原则 394

(二)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 394

第六节 部分牙列缺损种植修复设计及制作 397

一、部分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分类设计 397

(一)种植体单冠及联冠修复设计要点 397

(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修复设计要点 397

二、部分牙列缺损种植义齿结构的制作要点(以烤瓷冠桥为例) 398

第七节 无牙颌种植义齿修复的分类设计及制作 399

一、无牙颌种植义齿的分类设计 399

(一)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设计要点 399

(二)无牙颌覆盖式种植义齿 401

(三)无牙颌固定式与覆盖式种植义齿比较 404

二、无牙颌种植义齿的制作要点 405

(一)无牙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体制作 405

(二)覆盖式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制作 406

第八节 种植义齿的牙周维护 409

一、种植体周病的预防、治疗和维护 409

二、定期复查及维护期治疗 409

第九节 种植义齿的检查标准 409

一、种植义齿的评价指征 409

二、成功标准 411

第十节 口腔种植并发症及处理 411

一、种植术中并发症 411

二、种植术后早期并发症 412

三、愈合期并发症 413

四、修复后并发症 414

第十八章 颌面缺损修复 416

第一节 颌面缺损的病因及影响 416

一、颌面缺损的病因 416

(一)先天性因素 416

(二)后天性因素 416

二、颌面部缺损的影响 417

第二节 颌骨缺损的修复 418

一、颌骨缺损的修复前检查 418

二、颌骨缺损的分类 419

(一)上颌骨缺损的分类 419

(二)下颌骨缺损的分类 421

三、颌骨缺损的修复原则 422

四、颌骨缺损的修复特点 423

(一)印模特点 423

(二)固位技术 424

(三)颌位关系记录 425

(四)咬合设计 426

五、上颌骨缺损修复设计 426

六、上颌骨缺损的修复技术 433

(一)中空式上颌赝复体的制作 433

(二)硅橡胶阻塞器与上颌义齿分段式修复体 437

(三)种植体、杆卡式附着体固位的上颌修复体的修复技术 438

七、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设计 439

(一)第一类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设计 440

(二)第二类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设计 443

八、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技术 445

第三节 颜面部缺损的修复 446

一、概述 446

(一)修复原则 446

(二)颜面部缺损修复的印模特点与方法 447

(三)固位特点 447

(四)材料特点 448

二、眼缺损的修复 449

(一)临床检查 449

(二)义眼设计 449

(三)制作方法(成品义眼法) 449

三、眶缺损的修复 450

(一)临床检查 450

(二)修复设计 450

(三)制作方法 451

四、耳缺损的修复 452

(一)临床检查 452

(二)修复设计 452

(三)制作特点 452

五、鼻缺损的修复 454

(一)临床检查 454

(二)修复设计 454

(三)制作方法 455

第四节 颜面器官赝复体的智能化设计与个体化快速制作 456

一、颜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的建立 456

(一)颜面部软组织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 456

(二)颜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的重建 457

二、颜面赝复体智能化仿真设计 457

(一)负型颜面赝复体仿真设计理论 457

(二)颜面赝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 457

三、颜面赝复体的快速制作 458

四、反求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集成在颜面赝复中的应用 459

第十九章 牙周夹板 461

第一节 牙周夹板的分类、适应范围及条件 461

一、牙周夹板的分类 461

二、牙周夹板的适应范围 461

三、牙周夹板应具备的条件 462

第二节 牙周夹板的作用机制 462

一、牙周夹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 462

二、牙周组织的代偿功能 464

三、咬合关系 464

第三节 牙周夹板制作 464

一、暂时性牙周夹板的制作 464

二、恒久性牙周夹板的制作 465

(一)可摘式恒久性牙周夹板的制作 465

(二)固定式恒久性牙周夹板的制作 466

(三)固定可摘式牙周夹板 467

(四)伴有缺失牙的恒久性牙周夹板的制作原则 467

第四节 牙周夹板的咬合关系调整 468

第二十章 咬合板 470

第一节 咬合板的分类、作用机制与适应范围 470

一、咬合板的分类 470

二、咬合板的作用机制 470

三、咬合板的适应范围 471

第二节 常用咬合板的制作 471

一、上颌全牙列咬合板的制作 471

二、上前牙平面咬合板的制作 471

三、上前牙斜面导板咬合板的制作 472

第三节 咬合板的戴入调整及后续治疗 472

一、全牙列咬合板的戴入与调整 472

二、导板咬合板的戴入调整 473

三、咬合板的后续治疗 473

第四节 各类咬合板的应用 473

一、松弛咬合板 473

二、稳定性咬合板 473

三、再定位咬合板 474

四、调位性咬合板 474

五、软弹性咬合板 474

六、枢轴咬合板 474

第二十一章 咬合重建修复 476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476

一、适应证 476

二、禁忌证 476

第二节 咬合重建的口腔检查 477

一、临床检查 477

二、特殊检查 478

三、模型分析 479

第三节 咬合重建的治疗 479

一、咬合治疗原则 479

二、?重建的咬合调整 479

第四节 咬合重建修复体 480

一、过渡性咬合重建修复体 480

二、永久性咬合重建修复体 480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4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