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新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素养教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舒东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40411447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随着媒介样态的变化,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学习生活、分享公民权利的必要手段,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空前的。如何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如何鉴别信息的真伪、价值以及立场?现代社会的媒介同时具有精神消费品和价值引导者的双重属性,如何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坚持独立判断?这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思考并作出正确的解答。本书的目的定位是:从全媒体时代的现实与变化出发,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最新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本书包括七章,内容涵盖媒体的属性、形态、管理体制等,充分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当前时事热点,从而对于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有积极意义。本书亦适用于社会相关专业人士作为入门培训教材使用。
《新媒介素养教育》目录

第一章 概念篇——什么是媒介素养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

一、媒介、媒体、传媒 2

二、媒介素养 3

第二节 媒介素养——与媒介相处之道 6

一、媒介是“人”的延伸——像理解自己一样理解媒介 7

二、把关理论——真相与失真 8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自助餐厅”中的相互选择 10

四、场域理论——与媒介共同创建环境 11

五、多重语境传播——媒介素养的扩展 12

第三节 教育目标 15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15

二、本书的设计和目标 16

本章小结 17

思考与讨论 17

参考文献 17

第二章 信息篇——在信息爆炸的世界中恰当选择信息 19

第一节 信息爆炸和高频率接触 20

一、信息爆炸:我们生活在一个海量信息环境之中 20

二、高频率接触:我们时刻都在和信息媒介发生关系 23

第二节 信息爆炸的影响 27

一、信息爆炸的正面影响与机遇 27

二、信息爆炸的负面影响与挑战 31

第三节 取得控制权——不断提升媒介素养的益处 35

一、什么是信息的控制权 35

二、政府、组织机构与个人的控制权:信息选择与利用 36

三、如何取得控制权:在信息社会中取得控制权需掌握的技能 37

本章小结 39

思考与讨论 40

参考文献 40

第三章 媒体篇——媒体形态与媒体融合 41

第一节 媒体形态的发展与分类 42

一、媒体发展历程分析 42

二、媒体的不同分类 43

第二节 户外媒体 43

一、户外媒体发展概况及趋势 44

二、户外媒体的运营与传播特点 46

三、户外媒体传播的优劣势分析 47

四、户外媒体个案介绍 49

第三节 平面媒体 52

一、平面媒体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 53

二、平面媒体的传播特点 56

三、平面媒体的传播优劣势分析 59

四、平面媒体个案介绍 60

第四节 广电媒体 64

一、广电媒体发展概况 65

二、广电媒体的传播特点 67

三、广电媒体的传播优劣势分析 68

四、广电媒体个案介绍 69

第五节 网络媒体 74

一、网络媒体发展概况及趋势 75

二、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77

三、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劣势分析 80

四、新媒体个案介绍 81

第六节 移动媒体 86

一、移动媒体发展概况及趋势 86

二、移动媒体的传播特点 88

三、移动媒体的传播优劣势分析 90

四、移动媒体个案介绍 91

第七节 多业态媒体与媒体融合 94

一、多业态媒体发展概况及趋势 94

二、多业态媒体的传播特点 97

三、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 99

四、媒体融合发展个案介绍 101

本章小结 106

思考与讨论 106

参考文献 106

第四章 本质篇——媒体的属性与管理 107

第一节 媒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08

一、媒体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108

二、中西媒体管理体制对比 110

三、中西媒体运行机制的对比 114

第二节 我国的新闻改革与传媒体制变迁 117

一、我国新闻管理的发展历程 117

二、我国传媒体制的变迁 120

第三节媒体管理的政策法规 125

一、政策法规在媒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25

二、我国媒体管理的现行政策法规体系 126

本章小结 128

思考与讨论 129

参考文献 129

第五章 窗口篇——媒介的内容 131

第一节 理解媒介的内容 132

一、“媒介即是信息”——从技术功能角度理解“媒介内容” 132

二、“拟态环境”——媒介内容与事实的“一致”与“偏差” 133

三、“议程设置”——媒介内容隐蔽却有力地隐喻现实世界 133

第二节 非虚构类媒介内容 134

一、新闻性媒介内容 135

二、纪实性媒介内容 138

三、学术性媒介内容 142

四、广告类媒介内容 144

第三节 虚构类媒介内容 150

一、娱乐性媒介内容 150

二、叙事性媒介内容 154

三、游戏类媒介内容 158

第四节 内容方式革新带来的媒介内容革命 164

一、概念释义 164

二、内容范围 165

三、理解三类媒介内容的特点 166

四、多元内容生产方式的移动互联时代如何提升媒介素养 172

本章小结 173

思考与讨论 173

参考文献 173

第六章 关系篇——媒介、受众与用户 175

第一节 媒介在受众中的角色 176

一、传递的角色 176

二、迎合的角色 178

三、操控的角色 181

四、营销的角色 183

五、社交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角色 185

六、媒介角色的偏差 188

第二节 受众地位的历史变迁与受众在传播中的作用 192

一、受众地位的变化与现代媒介格局 192

二、受众在传播中的作用 197

三、受众的需要与权利 203

第三节 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207

一、熟练使用媒介 207

二、辨识媒介信息 212

三、受众媒介素养与社会媒介素养 214

本章小结 216

思考与讨论 217

参考文献 217

第七章 应用篇——媒介信息使用与利用 219

第一节 获取信息:一种古老而崭新的权利 220

一、从多元媒介中收集不同信息 220

二、利用网络定制化与社群化趋势 224

第二节 使用信息:保持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 226

一、问题意识让信息整合更加有效 226

二、鉴别信息真伪的简易方法 227

三、理性与多元意见的必要性 231

四、版权意识 233

第三节 发布信息:使个人成为媒介的一部分 237

一、面对公共媒介:如何通过公共媒介发布信息、参与话题 237

二、参与媒介互动 238

三、自媒体时代的权利与义务 240

本章小结 244

思考与讨论 245

参考文献 245

后记 2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