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武术与竞技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兵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3087217
- 页数:295 页
上篇 武术 3
引言:“武术”词意的历史流变 3
第一章 荆楚武术溯源 8
第一节 生存需要是武术产生的重要因素 8
第二节 民族融合为武术技艺交流提供了条件 11
第三节 战争的残酷促使武术技艺不断提高 14
一、战争是氏族或国家获得生存的重要手段 14
二、战争促进武术技艺不断提高 18
第四节 兵器的制作与使用使武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20
一、历史进步与战争实践使兵器的制作与使用技术不断提高 20
二、十八般武艺(兵器)的源本与简介 26
第二章 “尚武”是楚立国与强国之本 41
第一节 楚人尚熊:昭示勇武之源 41
第二节 筚路蓝缕:小国奋发图强 44
第三节 抚夷属夏:周旋列强之间图谋发展 48
第四节 崇教重技:夯实强国之路 55
第五节 “尚武”“强兵”:终圆强国之梦 63
第三章 荆楚“尚武”之风绵延不绝 70
第一节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70
第二节 “绿林”举义,刘秀称帝 74
第三节 “兵”“武”兼举,乱世强武风(一) 76
第四节 “兵”“武”兼举,乱世强武风(二) 83
第五节 反抗奴役,荆楚儿女竞风流 90
第四章 荆楚武术精粹——武当玄功 95
第一节 武当武术综述 95
第二节 从《易》溯源中国传统武术的基本理论 99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 100
二、阴阳互动的建构方式 104
三、循环变易的运行规律 109
第三节 道教哲学及其养生修炼理论体系的建构 115
一、“道—玄—一”、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建构出道教养生修炼理论的纲要 116
二、“天人合一”、以人为主体的生命整体论,建构出道教养生修炼理论的基础 119
三、“形神俱炼”的复归论,建构出道教养生修炼理论的主体 122
四、“阴阳大化”的变化论,建构出道教养生修炼理论的玄机 124
第四节 传统思维方式对武当武术文化的影响 127
一、整体性思维方式对武当武术文化的影响 127
二、直觉性思维方式对武当武术文化的影响 133
三、内向性思维方式对武当武术文化的影响 136
第五节 武当内家拳集萃 137
一、武当纯阳拳 138
二、武当阴阳八卦掌 139
三、玄门五形拳 143
四、武当太乙五行拳 149
五、太和拳 150
六、武当太极拳 151
第六节 武当剑术精粹 153
一、武当纯阳剑 153
二、武当小花剑 156
三、武当白虹剑 157
第五章 荆楚传统武术观照 159
第一节 荆楚民间武术——拳术选粹 159
一、岳家武术(拳) 159
二、洪门武术(拳) 166
三、孔门武术(拳) 174
四、鱼门武术(拳) 179
五、严门武术(拳) 182
六、熊门武术(拳) 186
七、字门武术(拳) 189
八、水浒门武术(拳) 195
九、隐仙门武术(拳) 200
第二节 荆楚民间武术——器械选粹 202
一、岳家武术(器械) 203
二、洪门武术(器械) 209
三、孔门武术(器械) 210
四、严门武术(器械) 212
五、熊门武术(器械) 214
六、字门武术(器械) 214
七、佛门武术(器械) 222
八、大字门武术(器械) 222
第三节 荆楚土家族、苗族武术 223
一、土家族武术 224
二、苗族武术 225
三、荆楚土家族、苗族武术 226
第四节 荆楚稀有拳种及器械简介 228
一、江陵通臂手 228
二、锦八手 229
三、稀有武术器械 230
第六章 荆楚历代武科举概述 232
第一节 “武闱”源流追溯 232
第二节 武状元现象浅议 236
第三节 荆楚武科举中员名录 238
一、江夏县(今武汉市江夏区) 239
二、汉阳县(今武汉市汉阳区) 239
三、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 239
四、大冶县(今大冶市) 239
五、武昌县(今鄂州市) 240
六、黄冈县(今黄冈市) 240
七、黄安县(今红安县) 241
八、麻城县(今麻城市) 241
九、蕲水县(今浠水县) 241
十、蕲州(今蕲春县) 242
十一、广济县(今武穴市) 242
十二、黄梅县 242
十三、孝感县(今孝感市孝昌县、孝南区等地) 242
十四、应山县 243
十五、云梦县 243
十六、应城县 243
十七、汉川县(今汉川市) 243
十八、安陆县(今安陆市) 243
十九、安陆府(今安陆市等地) 244
二十、咸宁县(今咸宁市) 244
二十一、嘉鱼县 244
二十二、蒲圻县(今赤壁市) 244
二十三、崇阳县 244
二十四、兴国州(今阳新县) 244
二十五、荆门县(今荆门市) 245
二十六、江陵县(今荆州市江陵县、荆州区等地) 245
二十七、松滋县(今松滋市) 245
二十八、公安县 246
二十九、石首县(今石首市) 246
三十、监利县 246
三十一、沔阳县(今仙桃市) 246
三十二、天门县(今天门市) 246
三十三、潜江县(今潜江市) 247
三十四、钟祥县 247
三十五、京山县 247
三十六、夷陵县(今宜昌市夷陵区等地) 247
三十七、东湖县(今宜昌市主城区) 247
三十八、枝江县(今枝江市) 248
三十九、当阳县(今当阳市) 248
四十、归州(今?归县) 248
四十一、襄阳县(今襄阳市襄州区、襄城区等地) 248
四十二、枣阳县(今枣阳市) 248
四十三、宜城县(今宜城市) 248
四十四、南漳县 249
四十五、谷城县 249
四十六、随县(今随州市曾都区、随县) 249
四十七、光化县(今老河口市) 249
四十八、郧阳县(今十堰市城区及郧县、郧西等地) 249
四十九、郧县 249
五十、均州(今丹江口市) 249
五十一、竹溪县 250
五十二、恩施县(今恩施州城区及恩施市等地) 250
下篇 竞技 253
引言:“竞技”词意简释 253
第七章 龙舟竞渡 257
第一节 龙舟竞渡溯源 257
第二节 龙舟文化 259
第八章 舞龙 261
第一节 舞龙溯源 261
第二节 舞龙文化 263
第九章 荆楚民间游戏 266
第一节 采莲船简介 266
第二节 秋千简介 268
第三节 拔河简介 270
第四节 六博简介 271
第十章 荆楚少数民族竞技 275
第一节 土家族竞技 275
一、打飞棒 275
二、踢毽子 276
三、扁担劲 278
四、搭撑腰 278
五、撒叶尔嗬 278
六、秋千 279
七、摇(跷)旱船 279
八、高脚马 280
九、搂腰带 280
第二节 苗族竞技 281
一、秋千 281
二、爬坡杆 282
三、上刀梯 283
四、掷鸡毛 283
五、猴儿鼓 284
六、拉鼓 285
第十一章 从体育文化视角看楚国车马运动 287
第一节 车马是实力与身份的象征 287
一、“辟在荆山,革路蓝缕”以处草莽 287
二、“车千乘,骑万匹”:军事大国和强国的象征 288
第二节“御”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89
第三节 娱乐活动使车马运动成为我国最早的体育文化 291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295
- 《电子竞技赛事策划与管理》重庆三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9
- 《练武术》西南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著 2019
- 《中国竞技体育教练员管理体系研究》种莉莉 2019
- 《电子竞技史》张轩,张大鹏主编 2019
- 《崆峒武术探微》杨占明著 2019
- 《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王健,孙小燕,陈永新著 2019
- 《蚌埠武术文化研究》肖炜著 2019
- 《休闲体育与艺术系列 竞技强国与休闲体育评价研究 以德国为镜》刘志民,刘东宁编著 2015
- 《中国武术连环画 猛龙斗金山》思明编 1990
- 《中国武术连环画 五羊恩仇 下》苏方佳编 1990
- 《《经典释文》的特殊读音与普通话语音规范》陈会兵著 2019
- 《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史万兵著 2019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与发展》周兵著 2019
- 《话说政府与公民》徐兵著 2016
- 《区域金融极化理论研究》李兵兵著 2016
- 《高中生数学思维培养》张占兵著 2018
- 《资本市场不完美、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刘康兵著 2012
- 《康藏地区的纷争与角逐 1912-1939》王海兵著 2013
- 《文学语境下的戏剧剖析》唐礼兵著 2013
- 《狼密码》李迎兵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