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余杭耕地质量与管理
余杭耕地质量与管理

余杭耕地质量与管理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建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615596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为了更好地掌握余杭区的耕地质量及变化动态,我们结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利用余杭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区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开展调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我们先后对全区耕地类型、地形地貌、基础设施等立地条件进行了现场调查,共采集土壤样品3655个,分析了土壤酸碱度、容重、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性状及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状况等指标54546项次,建立了余杭区数据库,从数据库中选取1492个代表土样,按照《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及《浙江省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共对全区193个行政村43.12万亩耕地和16.57万亩园地进行了分等定级,其中一等耕地、园地分别为17.21万亩和4.00万亩,二等耕地、园地分别为24.59万亩和10.26万亩,三等耕地、园地分别为1.32万亩和2.30万亩。
《余杭耕地质量与管理》目录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1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1

一、地理位置、面积与历史沿革 1

二、行政区划与各镇(乡、街道)面积、人口 3

三、自然条件 5

四、土地与土壤资源 8

五、农村经济概况 19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20

一、农业发展历史 20

二、农业发展现状 21

第三节 耕地利用历史回顾 24

一、新中国成立前耕地利用 24

二、新中国成立后耕地利用 25

第二章 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步骤 27

第一节 土样采集分析及野外调查 27

一、土样采集 27

二、野外调查 31

三、样品分析 41

第二节 评价依据及方法 43

一、评价依据 44

二、评价技术流程 44

三、评价指标 45

四、评价方法 46

第三节 耕地地力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与应用 48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48

二、空间数据库建立 51

三、属性数据库建立 53

四、评价单元及其要素属性确定 56

五、耕地地力信息管理系统与应用 59

第三章 耕地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 61

第一节 立地条件 61

一、立地条件 61

二、耕地利用 64

三、耕地类型 65

第二节 农田基础设施 68

一、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68

二、农田圩区整治 71

三、标准农田建设 71

四、中低产田改造 72

五、农业现代化建设 73

第四章 耕地土壤属性和时空变化 75

第一节 有机质和大量元素 75

一、肥料施用历史回顾 75

二、土壤养分现状 78

三、土壤养分时空演变 92

第二节 中量元素 96

一、土壤有效硫现状 96

二、土壤速效钙现状 97

三、土壤速效镁现状 98

四、土壤有效硅现状 99

第三节 微量元素 100

一、土壤有效铁现状 100

二、土壤有效锰现状 101

三、土壤有效铜现状 102

四、土壤有效锌现状 103

五、土壤有效硼现状 104

六、土壤有效钼现状 105

第四节 其他属性 106

一、土壤酸碱度现状 106

二、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现状 107

三、土壤容重现状 111

四、土壤交换性酸现状 114

第五章 耕地地力与分级利用 115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概况 115

一、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115

二、耕地地力分级情况 116

三、耕地(园地)地力分级土种构成 121

第二节 一级耕地(园地) 123

一、立地状况 124

二、理化性状 124

三、养分状况 125

四、生产性能及管理建议 127

第三节 二级耕地(园地) 128

一、立地状况 128

二、理化性状 130

三、养分状况 131

四、生产性能及管理建议 133

第四节 三级耕地(园地) 134

一、立地状况 134

二、理化性状 136

三、养分状况 138

四、生产性能及管理建议 139

第五节 四级耕地(园地) 141

一、立地状况 141

二、理化性状 143

三、养分状况 144

四、生产性能及管理建议 146

第六节 五级耕地(园地) 147

一、立地状况 148

二、理化性状 149

三、养分状况 150

四、生产性能及管理建议 152

第六章 耕地质量管理与合理利用 154

第一节 耕地(园地)地力综合评价 154

一、立地状况 154

二、理化性状 155

三、养分丰缺状况 156

第二节 耕地施肥分区与配方施肥建议 157

一、耕地施肥分区 157

二、配方施肥建议 160

第三节 土壤改良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163

一、东部平原稻经轮作培肥改土区 164

二、东北部平原排涝除渍改土区 165

三、中部平原高产良田建设改土区 166

四、苕溪沿岸粮、桑、果深耕培肥改土区 167

五、西部低山丘陵森林保土农、林综合改土区 168

第四节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70

一、粮油产业 171

二、茶叶产业 172

三、水产产业 173

四、水果产业 175

五、竹产业 176

六、蔬菜产业 178

七、畜牧产业 180

八、花卉苗木产业 181

第五节 耕地地力建设对策与建议 182

一、加大有机肥料投入力度 183

二、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84

三、积极推广水旱轮作制度 184

四、努力增加耕作层厚度 185

五、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185

第六节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对策与建议 186

一、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和地力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耕地质量数字化动态管理 186

二、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加强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 187

三、实行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力度 188

四、加强新增耕地后续管护,努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189

第七章 耕地质量管理应用专题 190

专题一:崇贤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与治理对策 190

一、调查分析方法和过程 191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194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对策与措施 199

专题二:余杭区径山茶园地土壤肥力状况与培肥改良措施 204

一、径山茶园地概况 204

二、径山茶园地土壤肥力状况 206

三、主要培肥改良措施 214

专题三:余杭区蔬菜基地土壤肥力状况与培肥改良措施 217

一、蔬菜产业概况 218

二、蔬菜基地土壤肥力状况 219

三、主要培肥改良方法与措施 223

主要参考文献 22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