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价原理、方法与实践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价原理、方法与实践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价原理、方法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德高,王莹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42307
  • 页数:299 页
图书介绍: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不仅仅带来生产生活的便利,同时也带来潜在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人类已经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严格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价。本书主要内容围绕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新型的化学污染物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人体健康评价的化合物主要是新型的阻燃剂、有机硅化合物、多环芳烃、硫丹等物质,针对职业暴露人群和普通人群;生态风险评价的化合物是有机氟化合物、有机溴阻燃剂、多环芳烃等物质,主要的评价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城市环境和海洋环境。本书的研究结果能够给相关的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建议和基础的科学依据。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价原理、方法与实践》目录

第1章 环境风险评价发展 1

1.1风险评价的定义 1

1.2环境风险评价的定义 1

1.3风险管理过程 2

1.4风险表达和认知 2

1.5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化学品管理和风险评价的发展 3

1.5.1美国工业化学品管理发展 3

1.5.2加拿大工业化学品管理发展 6

1.5.3欧盟工业化学品管理发展 8

1.5.4国际组织化学品管理 10

1.6我国化学品管理的发展 11

1.6.1化学品管理机构 11

1.6.2有关化学品管理的国家法律 12

1.63化学品国际公约 13

1.7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价的发展 13

1.7.1我国化学品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价发展 13

1.7.2我国新兴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价发展 14

第2章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16

2.1风险评价概述 17

2.2危害性评估 17

2.3剂量-效应关系评估 19

2.3.1剂量-效应关系定义 19

2.3.2有阈值化学物质安全值评估 19

2.3.3无阈值化学物质剂量-效应关系评估 25

2.3.4预期寿命损失评价法 28

2.4暴露评价 28

2.4.1污染源的描述和暴露人群分析 28

2.4.2暴露途径分析 28

2.4.3估算暴露浓度 29

2.4.4综合暴露量分析 29

2.4.5暴露量计算 30

2.5风险分析 32

2.5.1定性估算 32

2.5.2定量估算与表达有害因子的风险大小 32

2.5.3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 33

2.5.4敏感度分析 36

2.5.5多种物质的暴露风险分析 36

参考文献 38

第3章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40

3.1生态风险评价步骤 40

3.2生态风险评价终点 42

3.3个体水平上的生态风险评价 42

3.4生态风险表征 43

3.4.1商值法 43

3.4.2概率法 44

3.4.3物种敏感性分析 47

3.5不确定性分析 48

参考文献 50

第4章 氯系阻燃剂得克隆的职业暴露风险评价 53

4.1得克隆简介 53

4.2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 54

4.3研究地点和人群概况分析 56

4.4得克隆危害性评估 57

4.5得克隆剂量-效应关系 57

4.6暴露量评估 58

4.6.1暴露数据的获取 58

4.6.2暴露假设 63

4.6.3人体通过呼吸暴露剂量 63

4.6.4人体通过皮肤接触土壤暴露剂量 65

4.6.5人体通过饮食摄入 65

4.7风险分析 66

4.8不确定性分析 66

4.9敏感性分析 67

参考文献 68

第5章 有机氯农药硫丹的职业暴露风险评价 72

5.1硫丹简介 72

5.2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 74

5.3研究地点和人群概况分析 74

5.4危害性评估 75

5.4.1急性毒性 75

5.4.2亚急性毒性 75

5.4.3慢性毒性 75

5.4.4影响水生生物 76

5.4.5影响蛋白质代谢 76

5.4.6母婴传播 76

5.4.7硫丹基因毒理 76

5.5硫丹剂量-效应关系 76

5.6暴露量评估 77

5.6.1暴露数据的获取 77

5.6.2暴露假设 81

5.6.3人体通过呼吸暴露剂量 82

5.6.4人体通过皮肤接触土壤暴露剂量 82

5.6.5人体通过饮食摄入 83

5.7风险分析 83

5.8不确定性分析 84

5.9敏感性分析 85

参考文献 85

第6章 有机磷阻燃剂和增塑剂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88

6.1有机磷阻燃剂和增塑剂介绍 90

6.1.1环境介质和人体分布 90

6.1.2环境来源 90

6.1.3环境特征 91

6.2危害性评估 91

6.3剂量-效应关系评估 92

6.4研究地点和人群概况分析 92

6.5数据获得 92

6.5.1样品采集和分析 92

6.5.2生物样品前处理 93

6.5.3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93

6.5.4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94

6.5.5生物样品浓度 94

6.6暴露量评估 96

6.7风险分析 96

6.8不确定性分析 97

6.9敏感性分析 99

参考文献 99

第7章 有机硅氧烷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103

7.1有机硅氧烷简介 104

7.2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 105

7.3研究人群概况分析 106

7.4危害性评估 107

7.4.1急性毒性 107

7.4.2短期重复剂量毒性 107

7.4.3亚慢性毒性 107

7.4.4慢性毒性 108

7.4.5发育毒性 108

7.4.6繁殖毒性 108

7.4.7内分泌干扰毒性 108

7.4.8基因毒性 108

7.5剂量-效应关系评估 108

7.6暴露量评估 109

7.6.1暴露数据的获取 109

7.6.2暴露假设 112

7.6.3人体通过呼吸暴露剂量 113

7.6.4人体通过食物和饮用水摄入 113

7.6.5人体通过土壤摄食 114

7.6.6人体通过皮肤接触润肤液暴露剂量 114

7.7风险分析 115

7.8不确定性分析 116

7.8.1蒙特卡罗分析 116

7.8.2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117

参考文献 119

第8章 大连地区多环芳烃致癌性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及源识别防治对策研究 124

8.1 PAHs简介 124

8.1.1 PAHs的物化性质 124

8.1.2环境来源 126

8.1.3毒理学性质 126

8.2大气和土壤浓度测定 127

8.2.1研究地点和人群概况分析 127

8.2.2样品采集和分析 128

8.2.3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129

8.2.4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129

8.2.5大气浓度 129

8.2.6土壤和灰尘浓度 130

8.3 PAHs危害性评估方法 131

8.3.1 PAHs的致癌等效浓度 131

8.3.2大气PAHs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 131

8.3.3预期寿命损失 132

8.4暴露量评估 132

8.4.1人体通过呼吸摄入 133

8.4.2人体通过皮肤接触 134

8.4.3人体通过土壤摄食 134

8.5风险分析 134

8.6不确定性分析 135

8.7敏感性分析 136

8.8源识别 138

8.8.1排放因子特征 138

8.8.2正矩阵因子模型土壤中PAHs的污染来源 139

参考文献 142

第9章 全氟辛烷磺酸/全氟辛酸的水环境生态安全阈值及生态风险评价 145

9.1全氟类化合物简介 145

9.2 ICE模型简介 146

9.3应用ICE模型推导生态安全阈值 146

9.3.1毒理学数据的收集和筛选 146

9.3.2毒理学数据的处理 147

9.3.3阈值推导方法 148

9.3.4 log-triangular和FACR方法 149

9.3.5 ICE方法 150

9.3.6应用不同方法推导并比较PFOS的PNEC 151

9.3.7应用不同方法推导并比较PFOA的PNEC 152

9.3.8 PNEC与微宇宙研究结果比较 154

9.4暴露评估 155

9.5 PFOS和PFOA的初步生态风险评价 156

参考文献 156

第10章 硝基苯的水环境生态安全阈值及其生态风险 159

10.1硝基苯简介 159

10.2生态安全阈值推导 160

10.2.1毒理学数据的收集和筛选 160

10.2.2阈值推导方法 160

10.2.3硝基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 161

10.2.4硝基苯海水环境生态安全阈值的确定 164

10.3暴露评估 165

10.3.1硝基苯的监测数据的评估、筛选和收集 165

10.3.2硝基苯的暴露评估 165

10.4我国地表水中硝基苯的生态风险 166

10.5椒江口海水中硝基苯的生态风险 167

10.5.1概率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167

10.5.2硝基苯在椒江口的概率生态风险评估 167

10.5.3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分析 169

参考文献 170

第11章 渤海辽东湾海水中PAHs的生态安全阈值及生态风险评价 172

11.1 PAHs类化合物简介 172

11.2渤海及其石油污染 172

11.3暴露评估 173

11.3.1 PAHs的样品采集和分析 173

11.3.2 PAHs的暴露评估 173

11.4水环境中PAHs的生态安全阈值推导 177

11.4.1毒理学数据的收集和筛选 177

11.4.2阈值推导方法 178

11.4.3 8种PAH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 178

11.4.4 PAHs海水环境生态安全阈值的确定 183

11.5生态风险表征 184

11.5.1商值法 184

11.5.2商值概率分布法 185

11.5.3联合概率曲线法 186

参考文献 187

第12章 应用QSAR模型预测PAHs的水环境生态安全阈值及其联合生态风险 190

12.1 QSAR简介 190

12.2暴露评估 191

12.2.1 PAHs的样品采集和分析 191

12.2.2 PAHs的暴露评估 191

12.3应用QSAR推导水环境中PAHs的生态安全阈值 194

12.3.1阈值推导方法 194

12.3.2 QSAR模型 194

12.3.3 PAHs海水环境生态安全阈值的确定 196

12.4生态风险表征 198

12.4.1商值法 198

12.4.2商值概率分布法 199

12.4.3联合概率曲线法 200

12.4.4联合生态风险 201

12.4.5不确定性分析 202

参考文献 204

第13章 我国近海典型航线水体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206

13.1海洋环境中的PAHs 207

13.2 PAHs生态风险发展 207

13.3 PAHs的调查 209

13.3.1采样航线和时间 209

13.3.2海水样品前处理 211

13.3.3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12

13.3.4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212

13.3.5船舶航线中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分析 213

13.4 PAHs的毒理学评估 214

13.4.1剂量-效应评估 214

13.4.2毒性数据选择 215

13.4.3数据分组和处理 215

13.4.4 SSD曲线拟合 215

13.4.5评价终点值NOEcMs和PNEC计算 217

13.5风险表征 218

13.5.1商值法 218

13.5.2商值法概率分布法 219

参考文献 221

第14章 大连近海沉积物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生态风险评价 225

14.1 PBDEs简介 226

14.2环境来源和归趋 226

14.2.1环境污染源 226

14.2.2环境介质分布 227

14.2.3环境转化和归趋 228

14.3研究地点 230

14.4危害性鉴定 230

14.5剂量-效应关系评估 231

14.6暴露量评估 232

14.6.1暴露数据的获取 232

14.6.2前处理 234

14.6.3仪器分析 234

14.6.4质量控制/保证 235

14.6.5 PBDEs浓度 235

14.6.6 PBDEs空间分布 236

14.6.7有机质含量对PBDEs浓度影响 236

14.7风险分析 237

参考文献 239

第15章 大连城市环境土壤中多氯联苯生态风险评价 243

15.1 PCBs简介 243

15.2危害性鉴定 244

15.3 PCBs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245

15.3.1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245

15.3.2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风险评价值 246

15.3.3毒性当量因子方法 247

15.4土壤浓度分析 248

15.4.1土壤采样方法 248

15.4.2样品前处理 250

15.4.3仪器分析 251

15.4.4质量控制/保证 251

15.4.5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测定 252

15.5土壤中PCBs的浓度和分布 252

15.5.1夏、冬两季土壤中PCBs的浓度和分布 252

15.5.2 PCBs组成特征 255

15.5.3有机质含量对PCBs浓度影响 258

15.6风险分析 258

15.6.1环境风险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258

15.6.2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259

15.6.3毒性当量因子方法 260

参考文献 262

第16章 有机硅氧烷在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归趋及生态风险评价 265

16.1市政污水工厂介绍 266

16.1.1污水处理厂规模和服务范围 266

16.1.2处理工艺和效果 266

16.1.3工艺优点 267

16.1.4工艺设备和运行过程 267

16.1.5污水处理厂工艺设备参数 269

16.2采样和样品分析 270

16.2.1水和污泥样品 270

16.2.2样品前处理 270

16.2.3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72

16.2.4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273

16.3浓度分析 273

16.3.1水样品浓度和分布 273

16.3.2污泥样品浓度 275

16.4基于逸度的市政污水处理厂模型模拟有机硅氧烷归趋 275

16.4.1逸度介绍 275

16.4.2多介质环境模型介绍 275

16.4.3模型参数 276

16.4.4 CWSBR逸度模型 276

16.4.5逸度模型的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 281

16.4.6模型结果同实验测定结果比较 283

16.5有机硅氧烷生态危害性评估 284

16.6生态风险表征 285

参考文献 286

第17章 新型有机氯阻燃剂的食物链生物蓄积性评价 289

17.1研究地点介绍 290

17.2环境中生物样品前处理和分析 290

17.2.1采样方法 291

17.2.2样品前处理 291

17.2.3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91

17.2.4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生物链放大因子计算 292

17.2.5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 293

17.3生物样品浓度 293

17.3.1 DP和脱氯产物 293

17.3.2灭蚁灵 294

17.3.3 DPMA 294

17.3.4 chlordeneplus 294

17.3.5 Dec 602、 Dec 603和Dec 604 295

17.4食物链营养级放大因子 295

参考文献 2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