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经济地理学探究性学习教程
经济地理学探究性学习教程

经济地理学探究性学习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小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40429121
  • 页数:4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在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的一本探究性学习教程。依据该教材挑选出14个经济地理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点,在对各理论点科学解释的基础上,给出案例或提出例证思路。各理论点及其案例单独成章,共分14章。本书后3章阐述如何在课堂内外开展经济地理探究性学习,包括野外认知探究、课堂讨论和专题研究。每章包含教学要点、文献导读、课程导入等辅助内容。本书是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参考书。
《经济地理学探究性学习教程》目录

绪论 1

一、贯穿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思维理念 1

二、着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点 2

三、相关的辅助教学及激励 4

四、结语 6

第一章 经济地理学的定位和发展 7

第一节 经世致用的经济地理学 7

一、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 13

二、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意义 14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15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19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19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23

三、经济地理学的新近发展趋势 24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24

一、研究对象 24

二、学科体系 25

推荐阅读 28

参考文献 36

第二章 农业区位论 38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理论概要 38

一、相关概念 38

二、杜能生平简介 39

三、理论要点 41

第二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宏观和中观案例 42

一、欧洲农业分区案例 42

二、上海市郊区20世纪80年代农业区位模式 42

三、北京市郊区种植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45

第三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微观案例 47

一、以村为中心的带状农业格局 48

二、影响农户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49

第四节 技术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50

一、距离对农业区位的制约作用变小 51

二、农业生产趋于区域集中 53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56

推荐阅读 56

参考文献 57

第三章 工业区位论 59

第一节 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原理 60

一、工业区位论提出的背景与渊源 60

二、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概念与假设 61

三、工业区位论的构建过程 63

四、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评价 68

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的理论局限与拓展 68

一、工业区位论的理论局限 68

二、工业区位论的实践应用 70

三、工业区位论的理论拓展 71

第三节 首钢集团钢铁主业区位选择探究 74

一、首钢集团发展史 74

二、首钢集团区位因素分析 75

三、首钢集团搬迁原因 76

四、曹妃甸区位因素分析 76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77

参考文献 78

第四章 中心地理论 79

第一节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原理 79

一、中心地理论的背景与渊源 79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假设 80

三、中心地理论的构建及其系统模型 86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的局限与拓展 94

一、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94

二、中心地理论的局限 94

三、中心地理论的拓展 95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的案例研究 102

一、北京市城市商业、服务业网点的空间结构 102

二、成都平原上乡镇集市的时空结构 102

三、江苏省赣榆县和灌云县城镇网 103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106

参考文献 106

第五章 行为区位论 108

第一节 信息获取与港商内地投资区位的行为分析 109

一、初始投资区位及区位因素 109

二、新建工厂区位及区位因素 110

三、广东以外投资区位因素 111

第二节 非经济目标与经济区位 112

一、回报家乡与丹尼斯百货区位 112

二、政治目标与汉阳铁厂区位选择 113

三、占领市场与银行区位战略 115

第三节 能人与专业村形成 116

一、能人与专业村形成的理论分析 116

二、苹果种植专业村——岳寨村案例分析 118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122

参考文献 122

第六章 区位论新论 124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研究的新趋势 124

一、区位因子的软化 124

二、研究对象的服务业化 126

三、区位决策现实化 126

第二节 信息产业区位 127

一、中国软件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27

二、上海软件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0

三、苏州信息通信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4

第三节 金融业区位 136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137

二、郑州市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以及影响因素 142

第四节 文化创意产业区位 145

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45

二、深圳广告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48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151

参考文献 151

第七章 企业(公司)空间扩张 153

第一节 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156

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156

二、企业的空间扩张 158

第二节 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160

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160

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161

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 162

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 163

五、企业空间演变模式在中国的应用 164

第三节 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 168

一、公司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168

二、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 168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171

推荐阅读 171

参考文献 177

第八章 跨国公司区位 178

第一节 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178

一、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 178

二、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181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185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185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R&D)机构的区位特征 189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194

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94

一、跨国公司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 194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实例 198

三、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 200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201

参考文献 201

第九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05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要点 205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205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基础理论 206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拓展 207

一、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07

二、工业结构演变规律 210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案例 212

一、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 212

二、三大地带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比较 215

三、河南焦作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222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224

参考文献 224

第十章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226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要点 226

一、相关概念 226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 227

三、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230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拓展 232

一、“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232

二、网络空间结构理论 233

三、双核结构理论 235

四、区域城市对称分布理论 236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实例 238

一、浙江省空间结构演变 239

二、河南省空间结构演变 242

三、陕西省空间结构演变 245

四、几点思考 249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250

参考文献 250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252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252

一、区域经济增长概念 252

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253

三、区域经济增长过程 257

第二节 芝加哥的发展 259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259

二、运河修建促进了早期发展 260

三、铁路助推芝加哥成为中西部贸易中心 261

四、循环累积效应促进经济多样化 262

五、路径依赖与经济转型 263

六、总结 263

第三节 外商投资与东莞发展 264

一、经济发展变化 264

二、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65

三、东莞吸引外资的优势 267

四、路径依赖与转型压力 268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269

参考文献 269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27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异概述 274

一、相关概念 274

二、测度指标 276

三、测度方法 277

第二节 倒U形曲线理论 278

一、缪尔达尔和赫希曼对区域差异的理论解释 279

二、库兹涅茨的倒U形曲线假说 280

三、威廉姆森的倒U形曲线理论 282

四、倒U形曲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87

第三节 案例分析 290

一、采用地区间经济增长率差异程度进行分析 290

二、采用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方法进行分析 291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292

推荐阅读 292

参考文献 295

第十三章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 296

第一节 极化-涓滴效应 296

一、极化效应 297

二、涓滴效应 297

三、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 298

四、河南省固始县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298

五、极化效应、涓滴效应和东、中、西部关系 299

第二节 中心-外围理论 300

一、中心-外围思想的演进 300

二、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301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 304

四、中国区域间关系的演变分析 307

第三节 梯度推移理论 315

一、梯度的概念 315

二、基本理论 316

三、案例分析 318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321

推荐阅读 321

参考文献 322

第十四章 贸易与区位 324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解释 327

一、规模收益 327

二、外部性 327

三、市场结构 328

四、产业贸易 329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位 329

一、比较优势理论 329

二、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332

三、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的结合 333

第三节 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 333

一、新贸易理论 333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 335

第四节 贸易与区位案例 337

一、中日双边贸易的区位决定因素 337

二、美日汽车贸易与区位 340

三、案例启示 344

探究性学习思考题 345

参考文献 345

第十五章 经济地理学认知与探究 347

第一节 认知性实习 347

一、经济活动区位认知 347

二、经济活动空间组织认知 350

第二节 学理层面认知 359

一、理论验证模式 359

二、文献讲解模式 361

第三节 理论探究 363

一、现代农业区位与理论探究 363

二、产业集群与创新关系的争论 365

参考文献 368

第十六章 经济地理学课堂研讨 369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课堂研讨的作用 369

一、对课堂研讨的认识 369

二、课堂研讨的地位 369

三、经济地理学课堂研讨的意义 370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课堂研讨设计 370

一、研讨目标 370

二、研讨内容 371

三、研讨步骤 372

四、研讨方式 373

五、研讨场景设计 375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课堂研讨实例 376

一、研讨目标 376

二、研讨内容 376

三、研讨方式 376

四、研讨步骤与场景设计 377

参考文献 378

第十七章 经济地理学专题研究 379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专题研究概述 379

一、专题研究的含义 379

二、专题研究的作用 379

三、专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380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专题研究的确定 382

一、专题研究的类型 382

二、专题研究的选题原则 382

三、专题研究的来源 383

四、专题研究举例 385

第三节 文献研究 387

一、文献的检索 387

二、文献的阅读 388

三、文献评述 390

第四节 数据收集 390

一、统计数据的收集 390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 391

三、定性资料的收集 393

四、空间数据的收集 395

第五节 数据整理和分析 395

一、定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95

二、定性资料的分析 398

三、空间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400

参考文献 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