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放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07095367
  • 页数:5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四编,以翔实的论述、科学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的百年命运、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和若干前沿问题,深刻总结了苏联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着重回答了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命运,澄清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目录

第一编 关于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千年最伟大的革命家 1

1.马克思冠盖千年六类革命家 1

2.马克思毕生的六大革命活动 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兼评高朝明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10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及其三大组成部分的要点 10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法是选读原著 13

3.需要增加一篇共产党最早的党章,供全党认真学习 16

选读名言警句是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捷径 18

当代要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22

1.为什么要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 22

2.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23

3.在认清新时代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25

4.推荐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本较好教材 26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的译文准确无误 28

马克思主义难道没有理论来源吗——“三个来源”提法不能改译为“三种史料” 30

谁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提法的创始人——与时家贤同志商榷 36

马克思主义确有三个组成部分——兼谈马克思主义定义的三个要点和人类解放学的三个阶段 44

1.马恩都是先学习哲学,再学习经济学,最后才完成社会主义学 45

2.马恩早期和一生的著作都涵盖三个组成部分 45

3.恩格斯对这三个组成部分有过较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 46

4.马克思主义简明定义包含三个要点 50

5.人类解放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51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整体研究献议 55

1.对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按三个组成部分研究,还要加强整体研究 55

2.从整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即人的解放学 58

3.以人的解放问题为轴心,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基础教学和研究大纲 62

再谈“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 69

“马克思列宁主义”提法的来龙去脉 73

1.“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都是在马克思和列宁逝世后正式提出 73

2.1924年共产国际五大为什么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 75

3.1924年以后为什么又很少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 78

4.1938年重新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因和这一提法的演变 80

社会科学首要学科: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84

1.马克思主义研究 84

2.列宁主义研究 86

重新精学马列的点滴感悟——当今学马列有什么用 87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90

1.要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90

2.怎样才能实现人的解放 91

3.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92

4.共产党员怎样从理论上、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保持先进性 94

第二编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 96

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 96

1.科学社会主义是首要的一门新兴学科 96

2.社会主义科学是首要的一门大学科 102

也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未来社会名称的历史演变 108

1.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如何、为何把共产主义下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 109

2.恩格斯早期的独立见解和随后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统一 112

3.从何时起何许人又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 113

怎样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与发展——对两篇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文稿的看法 117

1.《李文》提出正确的命题,但是论证有欠缺 117

2.《鲁文》批驳有理,然而文风欠好,观点守旧 120

3.从三个问题看,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确有转变 121

4.挖掘老祖宗的宝贵思想遗产不能因循守旧、牵强附会 124

5.许多人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看法是对马克思原意的莫大误解 125

关于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宗教的对话 129

社会主义与宗教不可分离——列宁著《社会主义和宗教》简析 134

《中国大百科全书》词条:社会主义社会 137

1.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137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39

3.社会主义社会的体制改革 142

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144

1.科学社会主义者本来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144

2.把社会主义界定为独立社会形态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46

3.对社会主义独立社会形态论的六点补正 151

4.当今确立社会主义独立社会形态理论的实际依据和深层意义 155

以创新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160

社会主义国家仍然面临艰巨的改革任务 168

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新近进展 173

1.往事回眸: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73

2.近景扫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学作为新兴学科多方面取得进展 177

我国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五个问题歧见述评 185

1.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185

2.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东方落后国家可以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 187

3.如何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190

4.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191

5.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什么新阶段 193

怎样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98

怎样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 205

怎样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疑难解析》 209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日文版序言 213

1.感谢日本人帮助中国人首先接受社会主义 214

2.中国五个社会主义政党的消长和通往社会主义的曲折弯路 216

3.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三次大分裂和三次大发展 218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求社会主义之路的三条历史经验 219

第三编 关于世界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221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非功过和内在动力 221

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221

2.资本主义是非俱有,功过分明 224

3.逐步改进的具体体制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225

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229

1.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它已超越列宁所讲的帝国主义阶段 229

2.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六个基本特征 231

3.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36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什么时代? 242

认清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45

1.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已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新阶段 245

2.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另外十种观点值得商榷 249

如何认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九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书的几点意见 254

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261

1.社会主义是世界未来的出路:社会主义声望在回升,苏联东欧的失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克服教条主义的关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61

2.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蒸汽化的科技革命催生马克思主义,电气化的科技革命催生列宁主义,信息化的科技革命将催生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蒸汽社会主义、电气社会主义之后的信息社会主义将发展为智能社会主义 267

全球一村大势所趋——漫谈两种社会制度的未来 274

1.“三个解放”与“三个革命” 274

2.斯大林模式的是非功过 275

3.苏东演变原因及走向 275

4.东西方私有化又可译为民有化、民营化 276

5.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共同趋势 276

6.社会主义照样可以和平演变资本主义 277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279

1.观察当代世界问题应从新科技革命着眼,不能停留在阶级分析上 279

2.三次新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三次发展到新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 280

3.苏联因追赶不上第三次科技革命而终于资本主义复辟 282

4.吸取苏联东欧剧变教训,加速新科技革命,21世纪社会主义定能复兴 285

当今时代怎样认识世界社会主义 288

1.我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历史阶段 288

2.以宽广的目光由此及彼,通览世界社会主义 293

3.以深邃的眼力由表及里,透视世界社会主义 297

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轨迹和根源 304

1.社会主义从西欧的细流发展为全球的洪波,应该加强研究 305

2.为什么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从兴旺到衰败 307

3.要从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来展望世界社会主义前景 309

4.新科技革命将改变未来社会主义的进程 312

5.当代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派别的划分和发展的战略 314

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类国家的思考——从丹麦人的三幅漫画说起 319

1.当今丹麦人为何敢于自诩为社会主义国家? 319

2.当今丹麦是社会资本主义国家 321

3.当今由资本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也属于社会资本主义国家 322

4.当今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演变为社会资本主义或资本社会主义国家 323

5.当今三类国家都有人在搞共产主义试验 325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百年分合 328

1.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本是同根生 328

2.从同室操戈到分道扬镳 329

3.初次较量,共产党大胜 330

4.再起风云,社会党快速发展 331

5.苏共失败是自掘坟墓 332

6.从对抗转向合作 333

7.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34

从世界经济危机看社会主义前景 337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定引起社会主义革命 337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难以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339

3.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各自推进、兼程并进的态势 343

第四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9

要澄清对“中国特色论”的种种误解 349

1.“中国特色论”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 350

2.“中国特色论”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350

3.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351

4.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看社会主义史上有三次飞跃 353

5.“中国特色论”并非马克思讲述的“中国的社会主义” 356

6.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要从三方面来理解 358

7.“中国特色论”是在当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36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62

邓小平理论开创了我国现代化新路 364

对待邓小平理论旗帜的五对不同态度 367

1.高举还是低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367

2.真举还是假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369

3.正举还是歪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369

4.全举还是半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371

5.前举还是后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372

追赶科技革命,加快改革开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包括社会科学在内 375

产权改革应实现“劳者有其股” 378

1.“劳者有其股”:产权改革的应有命题 378

2.提出“劳者有其股”的理由 379

3.“劳者有其股”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381

4.实现“劳者有其股”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382

5.实行“劳者有其股”正是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 383

2001年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之我见 385

高举改革旗帜,开拓前进道路——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江泽民“七一”讲话 390

中共十六大的三大创新 396

1.为什么要增加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396

2.十三年来江泽民同志对党的历史经验的三次总结 397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逐步发展起来并写进党章的 399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究竟有什么创新 401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402

6.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什么国际意义? 404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其内涵是什么? 406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困难 409

9.十六大怎样实现了中央领导班子的大幅度更新 411

10.对中央新领导班子有什么新建议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法之我见 417

1.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变 417

2.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提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已经建成 418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既要遵循经典社会主义的某些基本原理,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超越经典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设想 419

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422

对“以人为本”认识不到位难以构建和谐社会 424

准确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426

1.人类社会经历了以神为本、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三个阶段吗 426

2.以人为本只是价值观不是世界观吗 428

3.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根本区别吗 429

4.不能口头上以人为本,实际上以官为本 431

“官本位”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最大障碍 433

1.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才能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 433

2.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切实清除官本位 435

3.解决官本位问题,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436

科学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的体会 438

1.贯彻科学发展观必能增强社会主义的活力 438

2.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社会主义的命运 444

借鉴历史经验构建理论体系 451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正视和化解重大社会矛盾 455

1.当今社会总体和谐,但是不能临危苟安 456

2.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矛盾是官僚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456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是解决当前主要矛盾的关键 457

六十年来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转变 460

1.第一次转变: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变为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49—1956) 460

2.第二次转变:从“以苏联为戒”转变为超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57—1978) 461

3.第三次转变:从突破苏联模式到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9—2009) 463

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的六十年——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年大庆之际 466

1.从落日辉煌的消失到黑夜长期的苦斗 466

2.建国初期三十年:初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初显辉煌 468

3.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断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更创辉煌 473

建国六十年来工农联盟的发展 481

1.工农联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力量 482

2.工农联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486

3.巩固发展工农联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模式 487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 492

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总体 493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本体 493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主体 494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与内涵 496

1.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496

2.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有十个要点 498

中间阶层的历史景象与社会主义未来胜境 508

1.中间阶层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与和平转型的中坚 508

2.中间阶层的缺失是导致苏联模式灭亡的重要原因 509

3.壮大中间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510

“中国模式”问题新解 513

1.“中国模式”和“模式”提法的由来 513

2.当前对“中国模式”有三种极端看法 514

3.当前正在形成的“中国模式”是“四不像”模式 516

巨变与曲折:九十年上下求索 518

1.第一阶段:逐步认清要先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1921—1952年) 519

2.第二阶段: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尽快过渡到社会主义(1952—1978年) 521

3.第三阶段:突破苏联模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至今) 5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527

1.第一次巨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21—1949年) 528

2.第二次巨变: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1949—1978) 531

3.第三次巨变:从原来的社会主义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至今) 534

4.实现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是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和重大创新 537

二十年来“左”的暗潮述评 541

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压下了“左”潮 541

2.三年后“左”潮重新汹涌 543

3.又过三年“左”潮再度翻腾 544

4.新世纪头五年“左”潮又涌新浪 546

5.近五年来“左”潮层见叠出 548

对海峡两岸关系和“一国两制”问题的新思路 555

1.要从世界发展的全局看两岸关系 555

2.两岸关系应是热为好、和为贵、通为先、谈为上、统为终 555

3.两岸双方的统一方案相距甚远,好比“山重水复疑无路” 556

4.采取“国中有国”的新方案,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557

5.“国中有国”史有前例 558

6.发扬国家统一好传统,尽快实现民族大团圆 559

增订版跋 560

1.本书初版后的社会反响 560

2.本书第二版的新内容 5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