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东方发展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聚芹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06063466
- 页数:582 页
前言 1
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发展问题的反思 1
(一)反思三阶段 1
(二)针对“副本”的批判 3
二、东方社会主义反思发展问题三部曲 6
(一)非反思阶段 8
(二)部分反思阶段 11
(三)全面反思阶段 14
三、对反思的再反思 16
(一)关键理论研究不够 16
(二)关键问题分歧依然很大 17
四、澄明发展之境:马克思东方发展理论的坚定出场 23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东方发展理论 27
第一章 从“环境”问题谈起 27
一、前马克思主义的环境观 27
(一)合一论 27
(二)对立论 30
二、马克思的“环境”范畴 38
(一)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的前提 38
(二)实践与环境在性质上具有相同性 42
(三)只有在社会化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43
人与环境的和谐 43
第二章 东方发展的近、现代视阈 50
一、社会线性发展结构图谱 50
(一)内生扩张性 51
(二)严密对应性 54
(三)激烈对抗性 54
(四)调节有限性 57
(五)扬弃自孕性 59
(六)暴力助产性 61
(七)依次递进性 62
(八)阶段分明性 63
二、停滞的东方社会 64
(一)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非批判性 66
(二)政治生活对经济生活的非批判性 68
(三)文化生活对政治生活的非批判性 70
三、跨越发展的世界地图 71
四、东方社会近、现代跨越视域 72
(一)资本主义定向 73
(二)东方向资本主义跨越发展的根据 74
五、东方近、现代发展域境中存在的问题 87
(一)东方社会不在场或半出场 87
(二)理论的粗犷 89
(三)与人类发展最前沿的断裂 91
第三章 东方发展当代转向论 93
一、环境变化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挑战 93
(一)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暴力革命模式”遭遇挑战 94
(二)东方社会“征服-进化模式”遭遇挑战 98
二、理论“充电”与声明立场 101
三、特殊环境造就东方社会特殊发展预案 103
(一)特殊的世界格局 104
(二)两种革命身份 112
四、特殊的二重性发展道路 117
(一)东方当代发展理念 117
(二)东方社会依然潜伏着近、现代发展语境 120
五、东方社会实现发展当代转向的哲学基础 124
第四章 东方发展动力机制论 129
一、根基:动力来源的丰富性 129
(一)依据对象标准: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 130
(二)依据物态标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131
(三)依据来源标准: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133
二、社会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的关系 135
三、东方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141
(一)经济整合动力机制 142
(二)政治整合动力机制 147
(三)传统文化动力机制 164
四、避免两个极端思维 180
(一)盲目排外 181
(二)盲目崇拜商品经济 181
第五章 东方发展辩证论 184
一、社会辩证否定发展的哲学根基 184
二、东方社会辩证否定发展原则 193
(一)社会发展的“辩证的否定”原则 193
(二)东方社会当代辩证否定发展图示 202
(三)马克思东方社会辩证性否定法则实现的四大超越 211
(四)东方社会辩证性否定发展中潜在的问题 214
第六章 东方发展创新论 218
一、东方社会发展多样性和统一性的三种模式 218
(一)东方社会发展原始图示 218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参与进来之后的社会发展图示 219
二、东方社会的精确定位 231
(一)“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属于原始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 231
(二)“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是东、西方社会不同发展道路的起点 233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转变 237
(一)从强调“单纯性”结构必然性转向承认“二重性”结构存在的成功性 237
(二)从“主线型”发展模式转向“并存型”发展模式 240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 242
(四)解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45
第七章 东方发展方法论 252
一、东方社会的和谐诉求 252
二、马克思的“和谐”思想 256
(一)代价并非社会发展的必然原则 256
(二)社会“和谐”需要具备前提 257
(三)清醒把握“和谐”的层次性和序列性 258
三、东方社会跨越转型应当和谐 260
四、制度介入是确保和谐的重要保证 264
五、协调国内外环境是东方和谐转型的必要手段 267
六、东方社会实现当代和谐的根本路向 267
(一)宏观层面:搭建科学的思考脚手架 268
(二)中观层面:构建和谐的社会运转机制 271
(三)微观层面:让和谐之举渗化到每一个个体 273
第八章 东方发展人本论 276
一、发展本体论 276
(一)发展“神本体论” 276
(二)各类片面的发展“人本体论” 277
(三)“发展人本论” 280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三层面 281
(一)“人”是生成“人类学意义世界”之根本 281
(二)“人”是实践活动围绕之根本 284
(三)“人”是实践追求终极之根本 285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四原则” 286
(一)生产力原则 286
(二)民族性原则 288
(三)实践性原则 292
(四)宏大空间性原则 294
四、东方社会实现“发展人本论”的具体路向 297
(一)实现从“贫困的”人向“自由个性”的人转向 299
(二)实现资格主体的有限性向涵盖全体性的跨越 305
(三)实现从“原始的丰富”向“自由个性”跨越 312
(四)实现从依附的“零件人”向“自由人”的跨越 319
(五)实现从“超验性”向“利益性”的人跨越 326
(六)实现从“乏欲”的人向“全面需要的人”跨越 331
(七)实现从贫乏的生产关系从向扩张性生产关系的转向 333
(八)实现从国家控制向社会控制的转向 340
第九章 东方发展平等论 349
一、人类平等演进 349
(一)原始社会的“自然平等” 349
(二)等级社会隐性的平等 350
(三)适用于全社会的平等是近代及而后的范畴 353
(四)两种截然相反的平等 362
(五)平等悖论 363
二、马克思的平等观 364
(一)平等只能是“人”的平等 365
(二)平等是人的自由状态 366
三、东方社会朴素的“平等”思想 368
(一)平等是东方社会的普遍向往 368
(二)东方社会等级制度绵延千载 371
(三)东方社会的“伪”平等 373
四、东方社会平等稀缺的主要原因 374
(一)生产力根源:商品经济稀缺 374
(二)经济根源:所有权丧失 375
(三)政治根源:社会定格化安排 377
(四)策略根源:对等级制度的自我矫正 379
(五)认识论根源:形而上学认知框架 383
五、东方社会贯彻平等的路径 389
(一)实现平等的指导理论 389
(二)独特的政治进路 391
(三)独特的经济进路 392
(四)独特的社会进路 394
(五)独特的人学进路 396
第十章 东方发展目的论 400
一、关注东方社会已有的自由 400
(一)生命是自由的前提 401
(二)珍爱生命才有自由 402
(三)温饱是自由的起处 403
(四)“生”的意义和价值具有层次性 404
(五)为社会而存在是“生”的重要内容 405
二、完善“自由环路”机制 408
(一)人类“自由环路”机制 408
(二)认识反馈回路不完善问题 410
三、坚持并创新东方社会特有的自由域 415
(一)东方社会的混合态自由 415
(二)有待完善的自由 417
四、东方社会自由的具体路向 419
五、建立现实的自由 431
六、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自由 433
(一)建立以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相融合的综合测评机制 434
(二)实现目的性自由和功能性自由的统一 439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东方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460
第一章 东方发展当代转向中的张力 460
一、经济张力 460
二、政治张力 461
三、文化张力 462
四、利益张力 462
五、环境张力 463
六、研究张力 465
(一)研究立足点的张力 465
(二)研究方法的张力 466
(三)对研究精当性要求的张力 468
(四)载体张力 468
第二章 核心症结:诸多“不清楚” 471
一、不清楚何谓“社会主义” 471
二、不清楚何谓“东方社会主义” 472
三、不清楚东方社会主义“不够格”问题 473
四、“不清楚”东方社会发展当代性的意义 475
五、“不清楚”东方如何走社会主义之路 476
六、“不清楚”东方要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478
第三章 “仿照”的当代性发展范式 480
一、经典文本或被“仿照”版本具有至上性 480
二、凡事求“纯” 483
第四章 反思的当代性发展范式 488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伟人的“反思”脉络 488
二、反思有两种可能性 489
三、东方反思:从书本的“上篇”转入实践的“下篇”的政治宣言 491
第五章 当代“发展”创新的意义 499
一、创新之“破题” 499
(一)在发展的第一层级上:实现物的增长与人的发展的协奏 499
(二)在发展的第二层级上:实现群己安排的三协奏 501
(三)在发展的第三层级上: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协奏 503
(四)在发展的第四层级上:实现“政治人”与“社会人”协奏 507
二、创新之“入题” 509
(一)当代发展理论创新:找到自己的“旗帜” 510
(二)策略之创新:从“强攻”到“围攻” 512
(三)“围攻”也要分清阶段 526
三、全面转入发展的当代性时代 529
(一)生产力:超越“社会解放”的根本 530
(二)当代性经济框架:超越“制度解放”的支撑 532
(三)化解效率与公正悖论:超越“道义解放”的总纲 533
第六章 确保东方社会发展的当代转向 536
一、全面驱除政治“暴力”之魅,确立经济“整合”之魂 536
(一)暴力动力的滥觞 536
(二)经济整合的成功启用 539
(三)继续加大经济整合力度 541
二、时刻借“一致”动力之鉴,牢固树“和谐”动力之风 544
(一)革命时期对立可以产生推动力 545
(二)和平时期和谐更能产生建设力 545
(三)提防无原则的“媚和” 547
三、坚决除“平均”动力机制观之弊,深入植“差异”动力观之根 549
(一)超平等的期望 549
(二)社会动力的协同出场 551
四、持续克生产力“单进”之念,着力架动力“系统”之网 559
五、驱唯“劳动产品”之魅,铺人是“目的”之轨 560
六、克固守之弊端,树解放思想之“大纛” 562
主要参考文献 567
后记 581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艺术欣赏》黄高才,刘会芹著 2019
- 《互联网资源分配机制研究》李秀芹著 2018
- 《进京赶考》王聚英 2019
- 《中农治村 传统农业村庄的权威与秩序》高万芹著 2018
- 《跨文化视域下的日语教学研究》董春芹著 2019
-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解爱芹著 2013
- 《中国股市报道研究》吴芹著 2013
- 《曾祥芹序跋集》曾祥芹著 2013
- 《御妖》蔡芹芹著 2013
- 《蹦蹦跳跳小壁虎》王力芹著;洁子绘 2014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