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头皮针疗法
头皮针疗法

头皮针疗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达君主编;闵晓莉,邓特伟副主编;陈秀华,陈全新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86544
  • 页数:132 页
图书介绍:中医传统外治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传统疗法包括了:针灸疗法、刺血疗法、推拿按摩、刮痧疗法、敷贴疗法、拔罐、火疗、气功等等。其中部分疗法经过现代中医学者的继承与发展,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现代中西医结合探索的理论精华进行探索研究,形成了既继承原传统疗法的特色与优点又具有创新性的新型临床实用型传统疗法,如头针法、靳三针疗法、中医无痛蜂疗法、眼针疗法、热敏灸疗法等等,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广义中医传统疗法。
《头皮针疗法》目录

总论 3

第一章 头皮针的起源与发展 3

一、针灸的起源与头部腧穴 3

二、古代头皮针疗法 4

三、现代头皮针的发展 5

第二章 头部的解剖 6

第一节 颅顶软组织 6

一、额顶枕区 6

二、颞区 7

三、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 8

四、颅盖骨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9

第二节 颅骨 10

一、颅部重要骨性标志 10

二、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11

第三章 各头皮针学派治疗部位 12

第一节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12

第二节 方氏头皮针 15

第三节 焦氏头针 24

第四节 朱氏头皮针治疗带 28

一、额顶带 28

二、额旁带 29

三、顶枕带 29

四、顶颞带 30

五、顶结前带 30

六、顶结后带 31

七、颞前带 31

八、颞后带 31

第五节 汤氏头针 32

一、标志点、线、面 32

二、阴面点、线、区 33

三、阳面点、线、区 34

第四章 不同流派取穴比较 37

一、全息理论的应用 38

二、定位方法的异同 38

三、靶点与手法 39

四、辨证论治的思想 39

【附】 不同头皮针穴区比较 40

一、前额部定位及主治 40

二、头顶部定位及主治 41

三、颞部定位及主治 43

四、后枕部定位及主治 45

第五章 头皮针与头部经络和腧穴 47

第一节 头部经络 47

第二节 头皮针治疗线与头部经络的关系 48

一、头皮针刺激区与经络相互交叉或相互平行 48

二、头皮针治法与经筋左右交叉取穴相类似 48

第三节 头部穴位以及与头皮针的关系 49

一、督脉 49

二、足阳明胃经 51

三、足太阳膀胱经 52

四、足少阳胆经 53

五、经外奇穴 57

第六章 头皮针治疗原理 58

第一节 经络系统原理 58

一、头部经络生理学 58

二、头部经络病理学 59

三、头部经络诊断、治疗学 59

第二节 神经系统原理 60

第三节 生物全息学原理 60

第七章 头皮针治疗技术 62

第一节 进针法 62

一、进针前准备 62

二、进针法 62

第二节 针刺手法 63

一、快速捻转手法 63

二、小幅度提插手法 63

三、徐疾补泻手法 64

四、震动手法 64

五、弹拨针柄手法 64

第三节 多针刺法 64

一、对刺法 64

二、齐刺法 65

三、接力刺法 65

四、交叉刺法 65

第四节 留针与出针 65

一、留针 65

二、出针 66

第五节 头皮针取穴原则 66

一、辨病取穴 66

二、辨证取穴 67

三、对症取穴 67

【附】方氏头皮针的取穴与配穴 67

各论 71

第一章 疼痛性疾病 71

第一节 头颈部疼痛性疾病 71

一、头痛 71

二、三叉神经痛 72

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73

四、落枕 74

第二节 腰背疼痛性疾病 74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74

二、腰椎管狭窄 75

三、肥大性腰椎炎 76

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77

五、强直性脊柱炎 78

六、腰背筋膜炎 79

七、慢性腰肌劳损 80

八、急性腰扭伤 81

九、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82

第三节 骨关节软组织疼痛疾病 83

一、肌筋膜综合征 83

二、纤维肌痛综合征 84

三、多发性肌炎 85

四、软组织损伤 86

五、痛风性关节炎 87

六、骨关节炎 88

七、创伤性关节炎 89

八、滑囊炎 90

第二章 内科疾病病证 92

一、感冒 92

二、咳嗽 93

三、哮喘 94

四、胃痛 95

五、呕吐 96

六、便秘 96

七、心悸 97

八、不寐 98

九、郁病 99

十、急性脑血管疾病 100

十一、吉兰-巴雷综合征 101

十二、多发性神经炎 103

十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103

十四、急性脊髓炎 104

十五、外伤性截瘫 105

十六、脊髓压迫症 106

十七、假性球麻痹 107

十八、帕金森病 108

十九、舞蹈症 109

二十、颈型眩晕 109

二十一、多发性硬化 110

二十二、遗传性共济失调 111

二十三、神经症 113

二十四、神经衰弱 114

第三章 妇科疾病病证 115

一、痛经 115

二、闭经 116

三、绝经前后诸症 117

四、产后缺乳 117

第四章 儿科疾病病证 119

一、抽动秽语综合征 119

二、精神发育迟滞 120

三、小儿脑性瘫痪 121

四、小儿遗尿 122

五、小儿腹泻 122

六、百日咳 124

第五章 皮肤科疾病病证 125

一、神经性皮炎 125

二、皮肤瘙痒症 126

三、荨麻疹 127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病证 129

一、麦粒肿 129

二、近视 130

三、过敏性鼻炎 130

四、咽喉肿痛 131

五、牙痛 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