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新觉醒
中国新觉醒

中国新觉醒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必坚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8112247
  • 页数:4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理论专家郑必坚的论文和讲演60篇。分为四个部分,囊括了郑必坚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爱国主义与中国和平崛起”、“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等诸多方面的论述。
上一篇:学习文选下一篇:一本通 2014最新版
《中国新觉醒》目录
标签:觉醒

自序一 1

自序二(代序) 二○○二年的一项建言——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抓紧启动“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理论和战略研究工作 1

Ⅰ 爱国主义和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 3

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1981年3月19日) 3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中美关系(2003年11月11日) 18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中欧关系(2004年9月29日) 24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东北亚的和平和安全(2005年6月9日) 32

中国和平崛起为强国(2005年9月) 41

中国将以“和平大国”、“文明大国”、“可亲大国”的形象出现于世界(2006年4月9日) 48

为着和平的目的而发展,抓住和平的机遇而崛起(2006年10月15日) 60

中国和平发展和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2009年11月13日) 64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新内涵(2013年3月23日) 73

Ⅱ 中国梦和天下大势 83

漫谈“中国梦”和天下大势(2006年4月23日) 83

中国路 中国梦 中国心(2006年9月21日) 88

中国人的伟大新觉醒: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2008年9月8日) 99

“中国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2012年12月3日) 108

Ⅲ 国际范围的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 115

让我们一起阔步向前(2003年11月14日) 115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日关系(2005年9月28日) 117

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维护历史共识(2006年3月) 125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印关系(2006年3月16日) 127

从五方面下功夫塑造中美关系的未来(2006年4月19日) 131

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的战略意义(2009年10月22日) 134

构建中美新的“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的十年展望(2011年1月18日) 140

关于中美“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的几点思考——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的前景展望(2011年1月26日) 146

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谈话(2011年6月26日) 151

关于中澳之间的利益交汇(2011年9月1日) 156

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又一次谈话(2011年10月17日) 160

关于“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的几点思考——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发展和对中国—欧盟关系的展望(2011年10月26日) 167

着眼“两个大局”,构建中欧“利益共同体”(2011年10月31日) 174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2011年12月17日) 179

出路在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2012年7月12日) 182

机遇不是等来的,是共同创造出来的(2012年7月12日) 187

论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2012年8月27日) 190

Ⅳ 大变动 新觉醒 两重性 195

大变动 新觉醒——从九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动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新觉醒(2011年6月20日) 195

对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谈话(2013年6月28日) 207

大变动、新觉醒的时代,大文章还在后头(2013年7月1日) 213

“读懂中国”这个主题好(2013年11月1日) 219

大变动·新觉醒·两重性——从经济全球化历史发展看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基本走向(2013年11月2日) 221

我们是在共同创造历史(2013年11月3日) 226

对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的谈话(2014年6月20日) 229

对日本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的谈话(2014年10月17日) 232

对美国驻华大使鲍克斯的谈话(2015年2月27日) 235

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葛维宝的谈话(2015年3月18日) 238

Ⅴ 难忘教益 难忘情谊 243

小平同志本人怎样评价“邓选”第三卷(2004年8月20日) 243

以史为镜,坚苦精深(2004年12月25日) 246

他的真诚,让我永生难忘(2007年7月7日) 249

一本能在书架上长久立得住的好书(2007年8月18日) 253

他的人格不朽,他的精神不死(2010年11月20日) 255

永远的思念(2013年10月19日) 265

Ⅵ 我们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新起点上 271

党的十六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2002年11月21日) 271

治国理政的根本大计(2004年10月12日) 294

中国和平崛起和我们党的先进性(2005年5月30日) 300

关于中国社会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伟大改造(2006年10月25日) 312

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2006年10月27日) 31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007年10月) 327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根本历史经验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2008年10月16日) 340

“天下大势”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地位(2008年10月17日) 353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某些深层次矛盾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双重使命”(2008年10月20日) 363

我们今天继续解放思想的中心课题仍然必须是“解放生产力”(2008年10月21日) 370

亟须重视晋陕蒙宁(大鄂尔多斯)地区能源的规划和开发(2008年12月23日) 375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2009年4月16日) 378

学习是砥砺党性的锐利武器(2009年10月27日) 384

关于建国以来“社会治理”历史经验和前景展望的一点思考,兼谈当前抓紧相关调研工作的重要性(2010年3月) 386

我们是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新起点上(2010年5月4日) 394

学习型政党的主心骨(2010年7月14日) 401

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0年10月25日) 404

中国还将持续大发展(2012年11月17日) 414

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主题(2012年11月23日) 420

中国应当成为世界一流网络强国(2013年4月3日) 434

关于“西部崛起、东西并举”的战略展望(2013年5月23日) 437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2013年12月4日) 444

我们党从来就是不断地“赶考”的(2014年8月) 453

邓小平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战略道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2014年8月21日) 4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