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玉珍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52621
  • 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阐述了区域EEES系统的要素、特征、功能,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耦合原则、耦合效应和耦合模式。针对中西部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演化机理及协同发展开展研究,建立Logistic方程、耦合熵变模型、协同发展序参量模型,从战略层面、路径选择和实施措施三个层次阐述了河南和内蒙古EEES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对策贯穿系统化分层的思路。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一)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难题 1

(二)我国经济增长巨大的生态环境资源代价 4

(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提上日程 6

二 选题意义 7

(一)实现发展模式由彼此割裂走向耦合统一 8

(二)促进“经济人”到“生态经济社会人”的身份融合 8

(三)注重国际贸易中市场和生态“双重竞争”模式 9

(四)丰富和拓展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同理论的研究 10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0

(一)研究思路 10

(二)研究方法 11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3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13

(二)本书的创新点 15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17

一 认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17

(一)传统的财富追求观 17

(二)悲观的零增长论 18

(三)乐观的经济发展论 19

(四)辩证的耦合协调发展观 20

二 耦合观——系统耦合衍生的复合生态型理念及其运行 21

(一)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衍生的经济学新概念 22

(二)生态系统与管理系统耦合下的管理学新理念 24

(三)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耦合在运行层面的反映 26

(四)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耦合在操作层面的反映 29

三 方法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协调的测度 30

(一)基于指数综合加成的耦合协调评价 31

(二)基于功效系数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32

(三)基于空间变异和距离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33

(四)基于序列动态变化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35

(五)基于模糊理论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37

(六)基于灰色理论的耦合协调度测定 38

(七)基于DEA模型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39

(八)基于系统演化及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协调度测量 40

(九)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耦合协调测度 42

(十)基于计量分析的耦合协调评价 42

(十一)其他相关方法补充 43

(十二)国内外研究评价 44

四 时空域——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述评 46

(一)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判定及问题 46

(二)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单一维度研究 48

(三)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关联与协同研究 52

(四)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53

本章小结 55

第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理论基础 57

一 相关概念界定 57

(一)区域概念 57

(二)生态、环境、资源范畴及关系梳理 58

(三)耦合、系统耦合及协同相关概念 61

二 耦合形成的交叉学科系统理论 64

(一)环境—经济系统理论 64

(二)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67

(三)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 68

三 耦合系统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70

(一)系统论 70

(二)控制论 73

(三)自组织理论体系 75

本章小结 77

第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及协同发展内涵 79

一 耦合原则与运行模式 79

(一)耦合关系的确定及耦合效应分析 79

(二)耦合原则 81

(三)耦合模式 82

二 耦合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84

(一)耦合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84

(二)耦合系统组成要素 85

(三)耦合系统特征 88

(四)耦合系统功能 90

三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 93

(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含义 93

(二)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 95

(三)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条件 98

(四)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 100

本章小结 102

第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演化机理 103

一 基于逻辑斯蒂方程的耦合系统演化趋势 103

(一)耦合演化的基本假设条件 103

(二)耦合系统的演化趋势 104

(三)耦合系统的演化模式 106

二 耦合系统的熵变模型 108

(一)耦合熵的导入 108

(二)耦合熵的分类 110

(三)耦合系统熵变模型的建立 112

(四)基于熵流的耦合演化阶段 113

三 耦合系统的序参量演化模型 116

(一)演化的理论模型 116

(二)演化模型的理论分析 117

本章小结 122

第六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124

一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 124

(一)系统评价概述 124

(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 125

二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DEA模型 127

(一)C2R模型 127

(二)C2GS2模型 129

(三)模型有效性 130

(四)超效率DEA 132

三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度 133

(一)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效度 133

(二)子系统间协同发展综合效度 135

四 指标的选取 138

(一)指标设置原则 138

(二)指标构建及筛选 138

(三)输入输出指标集的确定 139

本章小结 141

第七章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143

一 河南省耦合系统发展现状 143

(一)人口要素及发展现状 143

(二)资源系统发展现状 146

(三)环境系统发展现状 151

(四)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现状 152

二 基于时间序列的河南省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161

(一)基础数据及指标选取 162

(二)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167

(三)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 171

(四)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174

三 基于空间序列的河南省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176

(一)空间序列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176

(二)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 179

(三)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 182

(四)基于复合DEA方法的各地市耦合系统分析 183

本章小结 187

第八章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路径及对策 190

一 基于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190

(一)三化协调战略 190

(二)产业带动战略 192

二 基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200

(一)社会保障对协同发展的支撑状况 201

(二)推动河南省社会保障改革的建议 204

三 基于资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204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 205

(二)提高资源综合使用率 205

(三)推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改革 205

(四)构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体系 206

(五)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206

四 基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207

(一)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 207

(二)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进程 208

(三)加快产业内及产业间循环经济建设 208

(四)推行有利于环保的经济政策 210

(五)完善预防性的环境管理措施 210

(六)重点抓好工业污染防治 211

本章小结 212

第九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214

一 基于纵向评价的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214

(一)纵向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214

(二)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220

(三)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 224

(四)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227

二 基于横向比对的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230

(一)横向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230

(二)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 234

(三)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 237

本章小结 239

第十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战略路径与对策 241

一 构建科技支撑下的内蒙古生态经济功能区——战略层面 241

(一)生态经济功能区含义 241

(二)生态经济功能区构建目标和战略意义 242

(三)生态经济功能区软环境与硬环境支撑系统 245

(四)导入耦合分区规划与治理原则 247

二 实现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路径选择 250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草原碳汇 250

(二)积极推进和完善生态工业 253

(三)实现生态旅游与产业旅游的耦合发展 256

三 多元措施推进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实施层面 261

(一)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261

(二)使企业成为实施主体 263

(三)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 265

(四)在生态移民中引入三园互动机制 267

本章小结 270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272

一 重点工作及主要结论 272

二 有待改进之处 277

参考文献 278

索引 291

后记 2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