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泸沽湖地域人居环境文化演进
泸沽湖地域人居环境文化演进

泸沽湖地域人居环境文化演进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耘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2157655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主体分为四个部分:1、将横断山(藏彝走廊)地区人居的文化与自然的复合关系,解构为以下三个模式:地景模式,即自然空间格局与人的生计利用的空间分布方式;文化模式,即藏彝走廊的地缘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生成规律;居住模式,即各少数民族垂直分布与水平隔离形成的居住类型。居住类型决定了聚落与建筑的基本类型。这三个方面构成泸沽湖人居的研究框架。2、论述泸沽湖人居环境的地缘文化构成及演进。借助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分析摩梭社会结构、制度、组织与文化功能的特点,提出文化控制力是摩梭人居进化的调控力的结论。3、泸沽湖景观现象和演替研究。结合生态景观学理论,讨论了土地利用、湿地景观等要素发生与改变规律,通过田野调查,揭示了景观现象在不同人群中的心理价值。提出了泸沽湖景观的演进,应以基于生态保护、传统技术、摩梭文化观念为基准的结论。4、聚落与建筑的研究。运用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聚落分布、空间层次与聚落结构的制约要素。提出自然空间、文化要素、技术特征作为聚落“属性组合”的配置的依据,决定了聚落类型、单元关系、规模金字塔和建筑类型等要素。提出了摩梭文化保护是聚落发展与演进的“着力点”的结论。
《泸沽湖地域人居环境文化演进》目录

第1章 绪论 2

1.1 关于选题 2

1.1.1 缘由——地景是张刮除重写的羊皮纸 2

1.1.2 意义与目标 4

1.2 学术研究 5

1.2.1 民居研究、聚落研究、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研究 5

1.2.2 西南少数民族研究的现状 11

1.2.3 摩梭聚落研究的现状 13

1.3 人居理论与泸沽湖人居环境研究的学术取向 15

1.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泸沽湖人居研究的学术取向 15

1.3.2 人居环境科学的启迪 16

1.4 泸沽湖人居环境研究理论范畴与适宜性理论 17

1.4.1 泸沽湖人居研究的范式的确立 17

1.4.2 现代性规划理论的反思 17

1.4.3 泸沽湖人居研究与相关学科 18

1.4.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9

1.4.5 研究框架 19

1.4.6 概念 19

第2章 横断山(藏彝走廊)地区人居环境文化与自然的复合格局 24

2.1 藏彝走廊地域建筑研究的现状 24

2.1.1 以“西南”为区域范围的相关研究 24

2.1.2 以“西南高海拔山区”为区域范围的相关研究 25

2.2 适宜性理论——人居环境研究与人文地理学 26

2.2.1 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26

2.2.2 地域人居环境研究的命题——适宜性理论的研究价值 38

2.3 区域空间范围的界定 38

2.3.1 区域自然空间的划定原则 38

2.3.2 自然格局的划分——横断山区域的界定 39

2.3.3 人文区域格局的划分——藏彝走廊的界定 40

2.4 地景模式——横断山区域的自然格局 41

2.4.1 区域自然地理格局与形成 41

2.4.2 自然格局构成要素 45

2.5 文化模式——藏彝走廊的地缘文化的格局构成 54

2.5.1 “藏彝走廊”文化格局与形成 54

2.5.2 纳文化的生成发展:秦汉——唐宋 56

2.5.3 族群分布与地理空间单位的划分的关系 59

2.5.4 藏彝走廊突出的文化现象与特点 60

2.6 居住模式——地缘文化与自然空间的复合关系 61

2.6.1 隔离居住的特色 61

2.6.2 生计方式的比较与居住环境 63

2.7 小结:文化整合——泸沽湖人居环境命题与研究框架 65

第3章 泸沽湖人居环境的地缘文化系统及演进 70

3.1 地缘文化的研究目的 70

3.1.1 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人、社会 70

3.1.2 人居科学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70

3.2 研究方法——人居环境研究与文化人类学 71

3.2.1 文化人类学的定义 71

3.2.2 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的文化学研究 71

3.3 摩梭社会的文化现象 76

3.3.1 摩梭文化观念的功能——精神文化要素 77

3.3.2 物质文化要素及其物质特性的组合 81

3.4 摩梭制度文化的结构解析与功能分析 88

3.4.1 对制度文化进行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88

3.4.2 摩梭社会制度构成及其作用 88

3.5 摩梭社会组织与文化功能解析 100

3.5.1 组织研究的必要性 100

3.5.2 摩梭社会的组织构成及其作用 100

3.6 人居环境的文化控制力及演进 108

3.6.1 泸沽湖地域摩梭社会结构图谱与社会关系结构 108

3.6.2 摩梭文化控制力作用形式的演进 111

3.6.3 对各结构、组织、角色人群文化控制力变化情况的分析 112

3.7 文化支点的崩塌——以大落水村社会结构变迁为例 113

3.7.1 大落水概况 113

3.7.2 制度控制与制度的变迁 113

3.7.3 精神文化诸方面——价值观的丧失 114

3.7.4 社会结构的解构与社会转型 114

3.7.5 生活习俗的改变与评价标准的模糊 115

3.8 结论:适于泸沽湖人居环境发展的文化控制论 115

第4章 泸沽湖地域的景观系统及演进 120

4.1 景观的概念 120

4.2 泸沽湖的地质、地形景观 121

4.2.1 概念解析 121

4.2.2 泸沽湖地质景观特质 122

4.3 泸沽湖的水文景观 127

4.3.1 泸沽湖的水文景观特质 127

4.3.2 泸沽湖的水文景观研究 127

4.3.3 水文景观的演替 131

4.4 泸沽湖的湿地景观与演替 132

4.4.1 泸沽湖的湿地景观特质 132

4.4.2 湿地景观的演替 135

4.5 泸沽湖的气候景观 138

4.5.1 泸沽湖所处区域气候景观特质 138

4.5.2 气候对泸沽湖特色景观形成的影响 139

4.6 泸沽湖的植被景观与演替 141

4.6.1 泸沽湖的植被类型与空间分布特点 141

4.6.2 泸沽湖地区的植被景观的改变 149

4.7 泸沽湖的农业景观——土地利用关系演替 151

4.7.1 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 151

4.7.2 农耕传统与土地利用 153

4.7.3 现代性技术改变与土地利用 156

4.8 地域性景观的视觉价值 157

4.8.1 泸沽湖是谁的景观——关于泸沽湖景观评价标准的讨论 157

4.8.2 泸沽湖景观视觉偏好研究 158

4.9 小结——维持摩梭人的传统生计与自然观,持续泸沽湖景观演替发展,保持和谐的人地关系 167

第5章 泸沽湖聚落系统 172

5.1 聚居系统研究的方法论 172

5.1.1 人类聚居概念 172

5.1.2 基于文化生态学说的聚落研究理论体系 174

5.2 泸沽湖聚居的空间系统的层次划分与聚落分布 182

5.2.1 地理空间层次的划分与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82

5.2.2 生态过程对聚居的影响——聚落分布是受生态过程的支配 184

5.2.3 自然空间结构对聚落空间分布的现象 184

5.2.4 泸沽湖聚居的空间系统的层次划分与聚落分布现状 187

5.2.5 泛泸沽湖的聚落系统的空间分布 188

5.3 泸沽湖聚落类型研究 202

5.3.1 建筑类型学对民族建筑研究的反思 202

5.3.2 泸沽湖聚落研究的适宜性类型研究理论 204

5.3.3 泸沽湖聚落类型的分类特征 205

5.3.4 聚落分类的技术模型 208

5.3.5 泸沽湖聚落类型研究 209

5.4 泸沽湖的聚落类型 211

5.4.1 自然资源依赖型 211

5.4.2 文化增长型 212

5.4.3 技术发展型 212

5.5 聚落的结构与形态 213

5.5.1 聚落的结构类型 213

5.5.2 聚落形态与文化要素 217

5.5.3 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化 218

5.6 泸沽湖聚落的职能分布 221

5.7 泸沽湖聚落规模分布 223

5.8 建筑类型与形态 223

5.8.1 建筑类型 223

5.8.2 建筑空间序结构 225

5.8.3 建筑形态 232

5.9 小结 236

第6章 探索横断山区域人居环境的文化保护模式 240

6.1 泸沽湖人居的文化生成与发展 240

6.1.1 关于泸沽湖人居的文化生成 240

6.1.2 关于横断山区域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 240

6.2 泸沽湖人居的景观生成与发展的定理 241

6.2.1 关于泸沽湖景观生成 241

6.2.2 关于横断山景观发展定理 241

6.3 聚落生成与发展的定理 242

6.3.1 关于泸沽湖聚落的生成 242

6.3.2 横断山区域人居环境的聚落发展 242

附录 244

参考文献 245

致谢 2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