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功耀,曹志平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613774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北京 创新之都下一篇:科学旅游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目录

开卷指南 1

一、教师如何使用这本书? 1

二、学生如何使用这本书? 6

三、自由读者如何使用这本书? 7

第一章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 1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哲学 1

一、理性与逻辑 2

二、数学科学观 2

三、原子唯物主义 3

四、“自我意识”哲学 4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文化 5

一、基督教文化的历史渊源 5

二、基督教在中世纪的严重蜕变 6

第三节 中世纪文化的解体 7

一、冲破信仰主义的牢笼 7

二、“不可战胜的博士” 8

三、经验主义与逻辑学 9

第四节 数学科学观的重新崛起 10

一、知识的世俗化 10

二、笛卡尔和伽利略的数学科学观 11

第五节 机械论自然观及其困境 12

一、力学的胜利 12

二、机械论的自然观 13

三、机械论自然观的衰落 15

第六节 19世纪的科学哲学 16

一、原子论 16

二、唯能论 17

三、实证主义 19

四、穆勒的逻辑学 20

五、马赫的科学哲学思想 22

六、“庸俗唯物主义”与“绝对唯心主义” 23

第七节 分析时代的科学哲学 25

一、分析的含义 25

二、维也纳圈子 27

三、剑桥学派 28

四、理性主义 28

第二章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31

第一节 自然界的系统性存在 31

一、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31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 33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稳定性 35

四、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37

第二节 自然界的演化 42

一、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42

二、自然界的演化方向 45

三、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性 49

第三节 人和自然界 53

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53

二、人工自然的扩大 55

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58

第三章 科学 62

第一节 科学的定义 62

一、应该如何给“科学”下定义? 62

二、“科学”的内涵和外延 63

三、“科学”的定义 65

第二节 科学的经验基础 66

一、观察 66

二、实验 67

第三节 科学的逻辑基础 68

一、自洽性 69

二、简单性 70

三、可检验性 71

第四节 科学命题的表达方式 72

一、普遍性 72

二、精确性 72

第五节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74

一、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基础,哲学则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75

二、科学的分析性与哲学的整体性 76

三、科学追求有效性,哲学追求真理性 76

四、科学是形而下的,哲学是形而上的 77

第六节 科学精神 78

一、求实精神 78

二、批判精神 79

三、理性精神 79

四、创新精神 80

五、民主精神 80

第七节 伪科学及其相关概念 80

一、伪科学 81

二、非科学 83

三、反科学 83

四、科学中的作弊行为 84

第四章 技术 85

第一节 技术的定义 85

第二节 技术系统 89

一、一般技术系统 89

二、产业技术系统 92

三、社会大技术系统 95

第三节 技术的增长规律 98

第四节 技术更新 104

第五节 技术进步的评估 111

一、技术进步的概念 111

二、技术进步评估原理 113

三、技术进步评估方法简介 115

第六节 技术哲学简介 117

第五章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124

第一节 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历史形成 124

第二节 科学技术结构的基本类型 129

第三节 当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层次结构 133

一、原级结构 133

二、门类结构 135

三、学科结构 137

四、理论结构 140

第六章 科技进步与人文主义思潮 143

第一节 实证主义与人文科学 143

一、实证主义与文学创作 145

二、实证主义与宗教 145

第二节 存在主义 147

一、基尔凯郭尔 148

二、尼采 149

三、雅斯贝尔斯 150

四、马丁·海德格尔 151

五、萨特 153

第三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155

一、现象学的文化背景:科学的“转折点” 156

二、现象学的文化责任:为重建人性准备基础 157

三、现象学的要义:描述心理学 158

第四节 自由主义 160

一、政治自由主义 160

二、文化自由主义 161

三、经济自由主义 162

第五节 现代主义 163

一、科技进步与神学思想的多元化 164

二、进化论与神学 164

三、现代主义与正统主义的分歧 166

第七章 科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169

第一节 现象与实在 170

一、实在概念的演变 170

二、现象:实在的显现? 171

第二节 原因与结果 176

一、因果观念的起源 176

二、因果关系的基本构成模式 178

三、因果关系中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182

四、对应关系与因果关系 183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 184

一、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184

二、心理学的时空观 185

三、科学的时空观 186

第四节 简单性与复杂性 192

一、世界的复杂性 193

二、混沌理论 193

三、整体性 195

四、临界自组织性 195

五、分形学的基本思想 196

第五节 先验与后验 198

一、何为“先验”?何为“后验”? 199

二、人的先验综合判断能力 200

三、后验知识的本质 201

四、先验知识与后验知识的真理性问题 201

第八章 科学与哲学解释学 203

第一节 理解科学和哲学对科学的不同理解 203

一、理解科学的两种主要方式 203

二、哲学对科学的不同理解 205

第二节 哲学解释学:关于理解的哲学 209

一、哲学解释学的历史渊源 209

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 212

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214

四、利科的哲学解释学 216

第三节 科学与解释学(上):波普尔的理解理论 219

一、世界3与理解 219

二、理解即解题 222

三、理解度与客观理解的逻辑 223

四、理解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226

第四节 科学与解释学(下):库恩历史主义的解释学属性 228

一、库恩对科学的新理解 229

二、晚期库恩对自己的解释学解读 231

第五节 自然科学的解释学维度 234

一、传统人文主义者关于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区分 235

二、自然科学的历史性 238

三、自然科学的语言性 241

四、作为一种对话的自然科学 243

第九章 科学技术的基本活动与方法 245

第一节 科研选题 245

一、科研选题的前期准备 246

二、寻找学科及课题生长点 247

三、选题的基本原则 249

第二节 观察与测量 251

一、观察 251

二、测量 253

第三节 实验 260

一、实验的种类 261

二、实验的几个基本概念 261

三、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63

第四节 逻辑思维 266

一、归纳逻辑 266

二、演绎逻辑的思维功能 269

第五节 模拟 271

一、一般讨论 271

二、模拟方法的基本活动程序 273

第六节 系统分析与系统控制 276

一、从系统论到系统分析方法 276

二、基本的系统分析方法 278

三、系统分析的数值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280

四、系统控制 282

第七节 科学假说 286

一、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 286

二、科学假说的评价与选择 289

三、科学假说的命运 292

第八节 科学检验 294

一、科学检验的形式 294

二、科学检验的复杂性 296

第九节 科学理论的系统化 298

一、公理化方法 298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301

三、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 304

第十章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 308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形成的条件 308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308

二、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条件和作用 310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方法、创造技法及其创造能力培养 311

一、创造性思维方法 311

二、创造技法 318

三、创造性思维及其创造能力培养 322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障碍及其消解 325

一、思维定势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325

二、几种常见思维定势的透视与解析 328

第四节 技术创新及创新体系 330

一、创新与技术创新概念 330

二、创新体系的建构 332

第十一章 科学进步的模式 334

第一节 逻辑实证主义对归纳主义的继承 334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根本原则 335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进步模式 336

第二节 批判理性主义的“不断革命论” 338

一、波普尔的证伪理论 338

二、科学发展的模式 340

第三节 历史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343

一、库恩哲学的范式概念 344

二、库恩的科学发展观 346

第四节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 349

一、“怎么都行” 349

二、“无政府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 353

第五节 劳丹的科学进步观 354

一、科学的目的和解决问题 355

二、研究传统的进化及科学革命 356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360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历史演进 360

一、古代科技与农业社会的原始融合 360

二、近代科技与工业社会的分离 365

三、现代科技与前知识社会的初步融合趋势 372

四、当代科技与知识社会的全新的全面融合 376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机制 377

一、互动的微观和中观机制:科学技术与社会个体、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 379

二、互动的宏观机制:科学技术与各社会建制 383

三、互动的整体机制:科学技术与文化 399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后果 405

一、整合 405

二、冲突 407

三、融合 408

四、协调 409

附录 网络中的科学哲学资源 411

后记 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