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雄飞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2650245
  • 页数:2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旨在平息争议和改进实践,主要探讨“土地换保障”是否成立,其内在的理性是什么?在田野调查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切入,通过实践描述、理性分析和理论推演,从“利益需求”、“权利保护”和“抗风险能力建设”三个维度对“土地换保障”进行了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目录

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理由 1

1.1.1 研究缘起:“土地”链接两大战略 1

1.1.2 实践基础:机制的磨合 3

1.1.3 学界的“张力”:相关研究综述 3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厘定 9

1.2.1 问题提出 9

1.2.2 研究目的与目标 9

1.2.3 研究内容 10

1.2.4 相关概念界定 11

1.3 研究设计 14

1.3.1 研究思路 14

1.3.2 研究方法 15

1.3.3 本书结构 18

第2章 “土地换保障”的相关实践——以成都市为例 20

2.1 选择“成都”的原因:典型性分析 20

2.1.1 西部明珠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21

2.1.2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投入重镇 22

2.1.3 城乡一体化:实践创新的前沿阵地 23

2.2 成都“土地换保障”的相关实践 25

2.2.1 “征地补偿安置”模式 25

2.2.2 “双放弃、三保障”模式 36

2.2.3 “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模式 44

2.3 “土地换保障”的类型与实质 51

2.3.1 “土地换保障”的类型概括 51

2.3.2 “土地换保障”的实质破解 51

第3章 “土地换保障”的三维审视(一)——基于利益需求的视角 54

3.1 “三维审视”的缘由与逻辑起点:资源配置的研究取向 54

3.2 从利益需求视角看“土地换保障” 56

3.2.1 政府的意志力和行为取向分析 56

3.2.2 农村人口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 72

3.2.3 村集体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 99

3.2.4 企业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 116

3.3 小结:“土地换保障”中参与主体意愿和行为取向的概述 123

第4章 “土地换保障”的三维审视(二)——基于权利保护的视角 125

4.1 农民拥有哪些权利 125

4.1.1 国民权利 125

4.1.2 村民权利 126

4.2 “土地换保障”中有关农民权利保护的学理分析 128

4.2.1 基于公民权与村民权二者结合的人权视角 128

4.2.2 基于自物权与他物权二者结合的物权视角 134

4.3 “土地换保障”中有关农民权利保护的现状评析 138

4.3.1 当前法律法规等行为规范的建构状况 138

4.3.2 对“被征土地换社保”权利保护状况的评价 141

4.3.3 对“双放弃、三保障”权利保护状况的评价 143

4.3.4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权利保护状况的评价 145

4.4 小结:权利保护视角下“土地换保障”的综合评估 145

第5章 “土地换保障”的三维审视(三)——基于抗风险能力建设的视角 147

5.1 “土地换保障”之前农村人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148

5.1.1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看农村人口面临的风险 148

5.1.2 从不同群体的角度看农村人口面临的风险 150

5.2 “土地换保障”为农村人口提供的风险防御机制 156

5.2.1 为被征地农村人口提供的风险防御机制 156

5.2.2 为“双放弃”农村人口提供的风险防御机制 157

5.2.3 为放弃或出让“承包经营权”农村人口提供的风险防御机制 158

5.3 从抗风险能力建设角度对“土地换保障”的评估 159

5.3.1 基于“风险树”的分析方法 159

5.3.2 对“土地换社保”抗风险能力建设的评述 160

5.3.3 对“土地换保障”内在风险的评述 170

5.4 小结:“土地换保障”抗风险能力建设的综合评价 174

第6章 “土地换保障”的理性建构(一)——资源配置的内在机理 176

6.1 资源配置的方式和主体 177

6.1.1 计划机制与政府 178

6.1.2 市场机制与企业 180

6.1.3 志愿机制与第三部门 182

6.1.4 三种机制的融合: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 186

6.2 资源配置的内在机理:“民生三角” 189

6.2.1 资源配置的模型结构 189

6.2.2 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200

第7章 “土地换保障”的理性建构(二)——基于“民生三角”的思考 204

7.1 “土地换保障”的道德应该:经济社会转型中利益格局的变化 204

7.1.1 “人-地关系”:人口自由流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04

7.1.2 “地-权关系”:农业集约化经营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207

7.2 “土地”与“社会保障”之比较分析 210

7.2.1 “土地”和“社会保障”的属性及其衍生权利束的分析 210

7.2.2 基于“土地”和“社会保障”异同的分析 217

7.2.3 小结:基本保障不能换,补充保障可以换 222

7.3 “土地换保障”的实践理性:基于“民生三角”的思考 223

7.3.1 以农民的利益需求为导向,公平配置城乡资源 224

7.3.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切实保护农民权利 228

7.3.3 加大投入,强化能力建设,多方合作共赢 231

第8章 结束语 236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特色 236

8.1.1 主要的研究成果 236

8.1.2 主要的研究特色 239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41

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