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立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030595
- 页数:163 页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1
1.1 公式速查 2
1.1.1 高层建筑相邻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计算 2
1.1.2 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计算 2
1.1.3 人行走引起的楼盖振动峰值加速度的计算 2
1.1.4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承载力的验算 3
1.1.5 不同抗震性能水准的结构设计 3
1.1.6 抗连续倒塌的拆除构件剩余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5
1.2 数据速查 6
1.2.1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 6
1.2.2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 6
1.2.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7
1.2.4 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 7
1.2.5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7
1.2.6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 7
1.2.7 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8
1.2.8 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限值 8
1.2.9 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限值 9
1.2.10 人行走作用力及楼盖结构阻尼比 9
1.2.1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9
1.2.12 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9
1.2.13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10
1.2.14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11
1.2.15 各性能水准结构预期的震后性能状况 11
2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和地震作用 13
2.1 公式速查 14
2.1.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4
2.1.2 圆形截面结构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5
2.1.3 矩形截面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6
2.1.4 矩形截面高层建筑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9
2.1.5 高层建筑顺风向风振加速度的计算 20
2.1.6 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加速度的计算 21
2.1.7 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称值的计算 22
2.1.8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形状参数和阻尼调整 22
2.1.9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进行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的计算 23
2.1.10 采用扭转耦联振型分解法进行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的计算 24
2.1.11 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的计算 25
2.1.12 结构各楼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的计算 26
2.1.13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 26
2.2 数据速查 27
2.2.1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27
2.2.2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 40
2.2.3 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 41
2.2.4 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 41
2.2.5 局部荷载标准值及其作用面积 42
2.2.6 全国各城市的雪压、风压和基本气温 42
2.2.7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64
2.2.8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67
2.2.9 风荷载体型系数 67
2.2.10 围护结构(包括门窗)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 71
2.2.11 高耸结构的振型系数 72
2.2.12 高层建筑的振型系数 73
2.2.13 高耸结构的第1振型系数 73
2.2.14 横风向广义风力功率谱的角沿修正系数 74
2.2.15 顺风向风振加速度的脉动系数 74
2.2.16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75
2.2.17 采用时程分析法的高层建筑结构 75
2.2.18 时程分析时输入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 76
2.2.19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76
2.2.20 建筑结构特征周期值 76
2.2.21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76
2.2.22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 77
2.2.23 突出屋面房屋地震作用增大系数 77
3 高层框架与剪力墙结构设计 79
3.1 公式速查 80
3.1.1 水平加腋梁尺寸的计算 80
3.1.2 框架的梁、柱节点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柱端弯矩设计值计算 80
3.1.3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框支柱端部截面的剪力设计值计算 81
3.1.4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计算 81
3.1.5 框架梁、柱受剪截面受剪设计值计算 82
3.1.6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框架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3
3.1.7 矩形截面框架柱出现拉力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3
3.1.8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计算 84
3.1.9 非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 84
3.1.10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截面的剪力设计值计算 84
3.1.11 剪力墙墙肢的稳定要求 85
3.1.12 剪力墙墙肢截面剪力设计值计算 86
3.1.13 矩形、T形、I形偏心受压剪力墙墙肢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87
3.1.14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88
3.1.15 偏心受压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9
3.1.16 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9
3.1.17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剪力设计值计算 90
3.1.18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 90
3.1.19 连梁两端截面的剪力设计值计算 91
3.1.20 连梁截面的剪力设计值计算 91
3.1.21 连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92
3.2 数据速查 92
3.2.1 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92
3.2.2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92
3.2.3 非抗震设计梁箍筋最大间距 93
3.2.4 柱轴压比限值 93
3.2.5 柱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94
3.2.6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94
3.2.7 柱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 94
3.2.8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95
3.2.9 暗柱、扶壁柱纵向钢筋的构造配筋率 95
3.2.10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限值 95
3.2.11 剪力墙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 95
3.2.12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及其配箍特征值 95
3.2.13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要求 96
3.2.14 跨高比不大于1.5的连梁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97
3.2.15 连梁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 97
3.2.16 剪力墙间距 97
3.2.17 双向无梁板厚度与长跨的最小比值 97
4 筒体结构设计 99
4.1 公式速查 100
4.1.1 外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100
4.1.2 梁内交叉暗撑的总面积的计算 100
4.2 数据速查 101
4.2.1 筒体结构适用高度 101
4.2.2 A级高度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 101
4.2.3 B级高度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 102
4.2.4 A、B级高度筒中筒结构抗震等级 102
4.2.5 框筒受力性能与梁、柱截面形状的关系比较 103
5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05
5.1 公式速查 106
5.1.1 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等效剪切刚度比的计算 106
5.1.2 转换层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的计算 106
5.1.3 转换梁、转换柱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107
5.1.4 框支梁上部一层墙体配筋的校核 107
5.1.5 抗震设计的矩形平面建筑框支转换层楼板的截面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108
5.1.6 斜杆桁架层受压斜腹杆轴压比的计算 108
5.1.7 空腹桁架腹杆剪压比的计算 109
5.2 数据速查 109
5.2.1 桁架受压斜腹杆的轴压比值 109
5.2.2 空腹桁架腹杆剪压比限值 109
6 混合结构设计 111
6.1 公式速查 112
6.1.1 型钢混凝土构件、钢管混凝土柱的刚度的计算 112
6.1.2 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的计算 112
6.1.3 型钢混凝土柱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的计算 112
6.1.4 钢管混凝土单肢柱轴向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112
6.1.5 钢管混凝土单肢柱横向受剪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 115
6.1.6 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115
6.1.7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 117
6.1.8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偏心受压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 118
6.1.9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墙肢轴压比的计算 119
6.2 数据速查 119
6.2.1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 119
6.2.2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120
6.2.3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等级 120
6.2.4 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120
6.2.5 钢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120
6.2.6 型钢板件宽厚比限值 121
6.2.7 型钢混凝土梁箍筋直径和间距 121
6.2.8 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 121
6.2.9 型钢混凝土柱箍筋直径和间距 122
6.2.10 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的系数、套箍指标界限值 122
6.2.11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 122
7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123
7.1 公式速查 124
7.1.1 基础底面压力的计算 124
7.1.2 地基抗震承载力计算 125
7.1.3 地基最终变形量的计算 125
7.1.4 地基变形深度的计算 126
7.1.5 箱形和筏形基础的最终变形量的计算 126
7.1.6 地基土回弹变形量的计算 127
7.1.7 柱下独立基础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 127
7.1.8 柱与基础交接处截面受剪承载力的验算 128
7.1.9 柱下矩形独立基础任意截面的底板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129
7.1.10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偏心距的计算 130
7.1.11 平板式筏基柱下冲切验算 130
7.1.12 柱、墙、核心筒群桩中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134
7.1.13 桩基竖向承载力的计算 135
7.1.14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 135
7.1.15 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 136
7.1.16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36
7.1.17 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37
7.1.18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38
7.1.19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大直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38
7.1.20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39
7.1.21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39
7.1.22 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40
7.1.23 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 141
7.1.24 箱形基础底板截面有效厚度的计算 141
7.2 数据速查 142
7.2.1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142
7.2.2 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143
7.2.3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143
7.2.4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附加应力 143
7.2.5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145
7.2.6 矩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系数与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147
7.2.7 圆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中点的附加应力系数与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151
7.2.8 圆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边点的附加应力系数与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152
7.2.9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153
7.2.10 按E0计算沉降时的δ系数 154
7.2.11 承台效应系数 155
7.2.12 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155
7.2.13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155
7.2.14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156
7.2.15 干作业挖孔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158
7.2.16 大直径灌注桩侧阻力尺寸效应系数和端阻力尺寸效应系数 158
7.2.17 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 158
7.2.18 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和端阻力增强系数 159
7.2.19 地基反力系数表 159
主要参考文献 163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嵩山古建筑群》任伟主编 2008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建筑项目经理》梁志军著 2018
- 《建筑房地产实务指导丛书 解构与重塑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张发靖,李群责任编辑;(中国)周利明 2019
- 《国美好教材 建筑空间速写教程》陈威 2019
- 《民族地区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探索》符春焕著 2011
- 《建筑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机会指南》张建国著 2018
- 《中国建筑业碳排放》杜强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弹好钢琴必备的五线谱知识》杨青华威武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初中物理知识地图》赵端旭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思维导图全解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师大教科文教材编写组 2020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 第7版 2019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