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研究
《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研究

《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作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2941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马克思《资本论》及其相关著作为指导,不仅论证了当代尤其是此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性,论证了危机的根源和实质,而且还论证了引发危机的基本要素、要素的基本结构和内在逻辑、危机的生成和运行机制;不仅论证了危机作用的二重性及其体现的资本主义历史趋势,而且论证了危机所引发的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调整,同时,还对社会主义经济即传统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以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论证和揭示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发展两种不同思路的争论,在点出争论所涉及的原则性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设计和政策安排提出自己的建议。
《《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二章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14

一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潜在可能性 15

二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 18

三 可能不等于现实 27

四 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28

五 结束语 30

第三章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原因 32

一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学者危机根源理论的批判 32

二 马克思对危机根源的分析 37

三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 44

四 认识危机根源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9

第四章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 51

一 马克思关于危机实质的论述 51

二 国内外学界对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问题的分歧 56

三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 63

四 结论和启示 70

第五章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因素的基本结构及内在逻辑 74

一 马克思关于危机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方法论特点 74

二 目前对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局限性 82

三 影响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诸种因素及其内在逻辑 86

四 结论与思考 92

第六章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生成及运行机制 94

一 西方金融危机理论模型评析 94

二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生机制 97

三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动力机制 101

四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加速机制 106

五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传导机制 110

六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现机制 113

七 结论和思考 116

第七章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作用的二重性 118

一 马克思关于危机作用二重性的论述 118

二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 127

三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积极效应 134

四 结论和启示 141

第八章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43

一 资本主义与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不解之缘 143

二 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瘟疫 151

三 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159

四 社会主义是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克星 162

五 结论和启示 165

第九章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与当代国际关系的调整 169

一 国际关系变动的必然性 169

二 影响国际关系变动的因素 176

三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与国际关系的变化 184

四 未来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其趋势 190

五 结论和思考 198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也有可能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 201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及社会主义建设实际 202

二 社会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204

三 承认危机的可能性,并不等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209

四 结束语 212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214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214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现实性 219

三 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224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226

一 来自国际的挑战 226

二 国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40

三 机遇与挑战并存 257

四 挑战与机遇的辩证法 264

第十三章 对我国改革发展两种不同思路的评析 265

一 两种不同发展思路的比较分析 265

二 两种发展思路的争论及其所涉及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274

三 结论 284

第十四章 未来我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 286

一 经济改革发展的思路 286

二 政治改革发展之问题 294

三 必须认真做好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 302

四 创建和平国际环境之要点 306

五 结论 310

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