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人工林及其育林体系
中国人工林及其育林体系

中国人工林及其育林体系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盛炜彤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3874987
  • 页数:5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工林概况,包括发展历史、人工林分布资源、生长量与基地;第二部分人工林的生态学基础,包括人工林分布生长与环境关系、能量利用、养分循环、群落类型、生长发育与生态功能等;第三部分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包括人工林地力衰退、长期生产力不能保持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提五个控制的育林体系,包括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植被控制与地力控制。并论述了优化栽培模式。
《中国人工林及其育林体系》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人工林概况 2

第一章 中国人工林发展历史 2

1.1中国人工林发展概况 2

1.2古代 3

1.3近代 6

1.4现代 6

第二章 人工林主要树种区域分布、资源、生长量与基地 9

2.1主要造林树种区域分布 9

2.2人工林资源状况 11

2.3人工林的生长量 13

2.4速生丰产人工林基地 14

第二部分 人工林生态学基础 18

第三章 人工林分布、生长与气候、地形、土壤的关系 18

3.1中国人工林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18

3.2中国人工林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20

3.2.1不同热量带不同树种人工林的生产力 20

3.2.2同一树种人工林不同热量带的生产力 25

3.3中国人工林生长与土壤关系 28

3.3.1人工林的土壤类型及其主要特性 28

3.3.2中国人工林土壤的主要问题 32

3.3.3人工林生长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 34

第四章 中国人工林森林立地分类 46

4.1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46

4.2立地因子特征及其与森林分布、生长、生产力的关系 47

4.2.1物理环境因子 47

4.2.2土壤因子 51

4.2.3森林植被因子 53

4.3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57

第五章 中国人工林森林立地评价 62

5.1东北山地林区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63

5.2华北中原平原混农林区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64

5.3南方丘陵山区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67

5.4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 69

第六章 人工林的生长区 76

6.1生长区形成的原理与划分生长区的作用 76

6.2人工林生长区区划的依据 77

6.2.1人工林生长区水热条件等地理环境的显著差异 77

6.2.2人工林不同生长区生长与生产力有明显不同 78

6.2.3人工林生长区遗传上的差异 80

6.3人工林生长区(栽培区)的划分 82

6.3.1杉木 82

6.3.2马尾松 83

6.3.3刺槐 84

6.3.4杨树 85

6.3.5日本落叶松 85

第七章 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利用 87

7.1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及其效率 87

7.1.1人工林的能量利用与平衡 87

7.1.2能量利用效率 88

7.2人工林光合作用 90

7.2.1人工林的辐射(光)分布 90

7.2.2中国人工林主要树种的光合生产力 92

7.2.3人工林光合速率与冠层和叶龄的关系 93

7.2.4人工林树种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 97

7.2.5人工林光合作用与生态因子关系 98

7.2.6与树木的遗传性及立地条件的关系 103

7.2.7与养分的关系 105

第八章 人工林养分循环 108

8.1速生短周期人工林的养分循环 109

8.1.1桉树人工林 109

8.1.2马占相思人工林 115

8.1.3泡桐人工林 116

8.2南方针叶人工林养分循环 118

8.2.1杉木人工林 118

8.2.2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人工林 135

8.3北方针叶林养分循环 138

8.3.1油松人工林 138

8.3.2兴安落叶松人工林 139

8.4长周期阔叶人工林养分循环 142

8.4.1木荷人工林 142

8.4.2栓皮栎人工林 143

8.4.3刺槐人工林 143

8.5人工林微量元素吸收、循环与对人工林生长影响 146

8.5.1吸收与循环 146

8.5.2微量元素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150

8.6人工林营养元素的内循环 150

8.7关于人工林养分循环的讨论 153

第九章 人工林群落 157

9.1人工林群落类型 157

9.1.1杉木人工林群落类型 158

9.1.2马尾松、湿地松人工林群落类型 159

9.2人工林群落结构 160

9.2.1杉木人工林群落结构 161

9.2.2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结构 162

9.2.3油松、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结构 164

9.3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与立地的关系 167

9.3.1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与地带性区域性关系 167

9.3.2人工林林下植被与局部地形、土壤条件关系 168

9.4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与林分年龄及密度关系 170

9.4.1与林分年龄的关系 170

9.4.2林下植被发育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173

9.5人工林形成不同群落类型的3种情况及其经营价值 175

第十章 人工林生长发育与生产力 177

10.1人工林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 177

10.1.1速生树种人工林生长与发育特性 177

10.1.2中速树种人工林生长与发育特性 185

10.1.3慢生树种人工林林分生长与发育特性 197

10.1.4生长速度不同的树种人工林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比较 200

10.1.5人工林生长发育阶段形成的5个重要过程 201

10.2人工林的生产力 202

10.2.1短周期人工林 203

10.2.2中长周期培育的人工林 203

10.2.3长周期培育的人工林 206

10.2.4我国大面积人工林的生产力 206

10.2.5中国人工林生长潜力分析 207

第十一章 人工林生态功能 210

11.1人工林的理水功能 210

11.1.1水土保持作用 210

11.1.2人工林的蒸腾与蒸发作用 211

11.1.3对降水的分配 213

11.2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217

11.2.1中长周期培育的人工林纯林 217

11.2.2中长周期培育的混交林 220

11.3人工林维护地力的功能 224

11.3.1非短周期培育人工林纯林的地力维护 224

11.3.2人工混交林维护和提高土壤肥力 226

11.4人工林碳汇功能 229

11.4.1集约经营人工林有很强的碳汇能力 229

11.4.2人工林土壤的碳储功能 232

第三部分 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 236

第十二章 提出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236

12.1国际国内背景 236

12.1.1国际背景 236

12.12国内背景 237

12.2德国今日的森林是200年经典林业的结果 238

12.3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的研究现状 239

12.3.1生态系统基本过程的研究 239

12.3.2实施人工林后的立地变化研究 239

12.3.3森林收获方式对长期土壤肥力的影响 242

12.3.4树种本身对立地生产力的影响 243

12.3.5可持续生产力的育林体系 244

第十三章 育林干扰对土壤养分损耗和土壤功能的影响 248

13.1造林阶段的养分损耗 248

13.1.1造林过程中的炼山 248

13.1.2造林过程中的整地 250

13.1.3造林过程中的幼林抚育 251

13.2间伐阶段的养分损耗 252

13.2.1间伐对土壤流失的影响 252

13.2.2间伐对林分养分迁移的影响 253

13.3收获阶段的养分损耗 253

13.3.1皆伐作业迁移的养分 253

13.3.2皆伐炼山养分的损耗 254

13.4传统育林措施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损耗的影响 255

第十四章 人工林地力退化的过程与连作 257

14.1人工林土壤与宜林地土壤的差别 257

14.1.1桉树人工林 257

14.1.2杉木人工林 258

14.1.3落叶松人工林 259

14.2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质量变化 260

14.2.1杉木人工林 260

14.2.2落叶松人工林 262

14.2.3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变化的主要原因 263

14.3连作林地土壤质量变化 264

14.3.1杉木人工林的连作 265

14.3.2桉树人工林连作 280

14.3.3落叶松人工林连作 290

14.3.4其他人工林连作 293

14.4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 294

14.4.1关于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概念 294

14.4.2引起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机理 294

14.4.3关于人工林地力衰退过程中几个很值得重视的标志性问题 295

第十五章 人工林与病虫害和自然灾害 298

15.1人工林易遭病虫袭击 298

15.1.1病虫害的例证 298

15.1.2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300

15.2人工林与自然灾害 303

15.2.1人工林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因 303

15.2.2人工林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例证 303

15.3人工林与大气污染 306

15.3.1人工林与酸雨 307

15.3.2酸雨对森林产生危害的机理与原因 309

15.4人工林的抗性 310

第十六章 人工林生产力不能长期保持的原因分析 313

16.1在区域(或景观)尺度上植被配置失衡 313

16.1.1梵净山天然林区植被配置与生物多样性 314

16.1.2江西分宜大岗山人工林区植被配置与生物多样性 315

16.2人工林单作、连作及短周期经营 318

16.2.1人工林单作 318

16.2.2人工林连作 321

16.2.3人工林短周期经营(集约经营) 321

16.3针叶人工林比例高 322

16.4人工林一些营林措施不当 324

16.4.1人工林植被管理未能受到重视 324

16.4.2人工林经营中地力损耗大 326

16.4.3人工造林尚不能做到适地适树 327

第四部分 育林体系 330

第十七章 人工林遗传控制 330

17.1概述 330

17.2种源选择 332

17.2.1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种源研究的基本结论 332

17.2.2种子区划分 335

17.2.3种源选择效果与选择潜力 339

17.3种子园 340

17.3.1我国种子园发展现状 340

17.3.2种子园改良效果与潜力 341

17.4家系、无性系选育与利用 342

17.4.1家系选育与利用 342

17.4.2无性系选育与利用 344

第十八章 人工林立地控制 350

18.1我国人工林立地控制的概述 350

18.2人工林立地控制 352

18.2.1杉木人工林的立地控制 352

18.2.2马尾松人工林的立地控制 361

18.2.3杨树人工林的立地控制 371

18.2.4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人工林的立地控制 380

18.2.5刺槐人工林立地控制 386

18.3我国人工林立地控制基本原理与今后需要提高的方向 389

18.3.1人工林立地控制的基本原理 389

18.3.2人工林立地控制今后需要提高的方向 390

第十九章 人工林的密度控制 393

19.1速生树种人工林的密度控制 394

19.1.1桉树人工林密度控制 394

19.1.2杨树人工林密度控制 397

19.2中速树种人工林的密度控制 415

19.2.1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 415

19.2.2杉木人工林产生密度效应的生理生态原因 422

19.2.3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 425

19.2.4刺槐人工林密度控制 430

19.2.5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控制 437

19.3慢生树种人工林的密度控制 439

19.3.1云杉属树种人工林密度控制 439

19.3.2云杉属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 441

19.4我国人工林密度效应与林分密度控制研究的结果分析 442

19.4.1林分密度控制的生态、生理与遗传效应 442

19.4.2人工林密度控制的生长效应 444

19.5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的基本原则 445

第二十章 人工林的植被控制 448

20.1我国人工林发展中的植被管理问题 449

20.1.1造林基地天然林的经营保护未受重视,人工林植被占据优势 449

20.1.2造林树种单一化、针叶化 450

20.1.3在人工林栽培中忽视当地自然植被的保护 450

20.1.4人工林区景观结构简单 451

20.1.5人工林群落结构单一 451

20.2人工林植被管理措施 452

20.2.1发展多树种造林,尤其要发展阔叶树造林 453

20.2.2在发展人工林中要保护天然植被 461

20.2.3在人工林培育进程中充分利用天然更新树木 465

20.2.4适当降低人工林的密度,促进林下植被的发展 466

20.2.5经营混交林 471

20.2.6人工林区的树种和森林类型的合理布局 480

第二十一章 人工林的地力控制 483

21.1在造林和育林过程中控制水土流失 484

21.1.1育林干扰对水土流失和林地养分损耗的影响 484

21.1.2在人工林造林更新过程中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 485

21.2保留采伐剩余物,保护林下枯落物 490

21.3发展林下植被 493

21.3.1发展林下自然植被 493

21.3.2间种林下植物 494

21.4营建和经营混交林 495

21.4.1混交林地力控制功能 496

21.4.2地力维护能力强的混交林类型 496

21.5施肥 505

21.5.1人工林施肥的必要性及其依据 505

21.5.2人工林养分需求 509

21.5.3人工林土壤的养分诊断 515

第二十二章 人工林优化栽培模式 519

22.1人工林优化栽培模式所进行的研究内容——以杉木人工林为例 520

22.2杉木人工林优化栽培模式 524

22.3贵州马尾松人工林优化栽培模式 525

22.3.1研究内容 525

22.3.2马尾松人工林建筑材与纸浆材的优化栽培模式 526

22.4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优化栽培模式 528

22.5 I-69杨胶合板材用材林优化栽培模式 529

22.6刺槐建筑与矿柱材林优化栽培模式 530

22.7关于进一步推进人工林优化栽培模式研究的问题 5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