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形势下农业微观组织发展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农业微观组织发展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农业微观组织发展趋势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乔颖丽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2416401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围绕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环境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经营主体提出的新要求,再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视角、在与世界农业现代化国家对比的视野中,分析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优势与缺憾,研判新形势下农业微观组织的发展趋势,总结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农业微观组织的中四大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农业微观组织发展趋势研究》目录

引言 1

第一部分 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环境分析 7

第一章 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7

第一节 我国大宗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 7

一、粮食产量九连增的性质 7

二、我国大宗农产品供求缺口及变化趋势 15

三、我国大宗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应对策略 21

第二节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及对农户要素配置的影响 25

一、我国偏倚于资本的农业技术进步趋势 25

二、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不断上升 29

三、农户劳动力分工的理论解释 30

四、农业市场化与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促进弱质劳动力留在农业生产之中 34

五、有关结论与启示 38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对“三农”的影响 40

一、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所占份额下降 40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的趋势 40

三、农民工转移出农村的数量逐年增多但稳定程度有待提升 43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与生活取向趋于城市化 45

五、城镇化进程加速可能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47

第四节 农户家庭经营方式与我国农产品总产量的关系 48

一、问题的提出 48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49

三、影响农产品总产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51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59

本章小结 61

第二章 农业发展新环境的主要特征 64

第一节 世界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趋势 64

一、世界农业中农场规模扩大的趋势 64

二、农场规模扩大不一定提高土地生产率 66

第二节 生鲜食品超市业态的普遍成长 75

一、技术边界线与消费者等效用线共同决定生鲜食品超市业态的形成 75

二、我国超市业态生鲜食品经营的发展及现状 79

三、超市促进农业微观组织的规模化 84

第三节 农业巨型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87

一、农业巨型跨国公司的前向与后向一体化战略模式 87

二、农业巨型跨国公司一体化战略导致世界农业集中的趋势 89

三、农业巨型跨国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垄断促进农业微观组织规模化 90

第四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91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 91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政府高额行政成本的由来 93

三、通过发展规模化经营主体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95

本章小结 100

第二部分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经营主体的整合特征 105

第三章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及其行为主体的关系分析 105

第一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及其产业链特征 105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05

二、现代农业产业链构成 106

三、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现状及中间环节的小农化制约因素 107

第二节 河北省果蔬产业链对农户增收影响作用的案例研究 109

一、果蔬专业产区产业链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 109

二、数据说明 110

三、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110

四、回归结果分析 113

五、对策建议 115

第三节 河北省果蔬专业产区产业链模式影响因素案例研究 117

一、数据来源 117

二、产业链模式 117

三、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118

四、回归结果分析 119

五、对策建议 123

第四节 河北省唐县大枣产销模式案例研究 124

一、引言 124

二、唐县大枣产销现状分析 125

三、大枣产销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127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132

本章小结 134

第四章 河北省蔬菜产业链中“市场+农户”案例研究 13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 136

一、问题的提出 136

二、分析框架 137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139

一、样本区域 139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139

第三节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预期影响效应 142

一、变量描述 142

二、模型设定 143

第四节 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144

一、模型整体拟合效应 144

二、模型各变量参数估计结果 145

本章小结 146

第五章 农业微观组织纵向一体化趋势分析 14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研究 149

一、问题的提出 149

二、文献综述与简要述评 149

第二节 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研究框架 151

一、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51

二、纵向一体化的研究框架 154

第三节 案例分析 155

一、蒙牛收购现代牧业案例 155

二、冀西北怀涿盆地葡萄合作社自建葡萄原浆酒厂案例 156

三、分析结论 158

本章小结 158

第三部分 农业产业体系中农户家庭经营模式 163

第六章 农户家庭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6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分析 163

一、问题的提出 163

二、理论分析 164

第二节 变量数据取得与模型设定 165

一、变量选取 165

二、变量含义与预期效应 166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169

四、模型设定 170

第三节 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171

一、模型整体拟合效应 171

二、模型各变量参数估计结果 172

本章小结 177

第七章 畜牧业单品类规模经营与农户经营的比较分析 179

第一节 引言 179

第二节 生猪养殖的规模经济趋势 180

一、规模经济原理 180

二、规模养殖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 181

三、农户散养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 181

第三节 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183

一、不同养殖模式的相对净利润 183

二、不同养殖模式的净利润额和成本利润率 186

第四节 生猪养殖的要素替代 187

一、不同养殖模式的物质费用与人工费用占比 187

二、不同养殖模式的相对成本对比 187

本章小结 191

第四部分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农场与合作社 197

第八章 家庭农场 197

第一节 农场规模与世界家庭农场发展趋势 197

一、家庭农场普遍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中的理论解释 197

二、美国家庭农场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199

三、世界各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共同特点与趋势 206

第二节 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条件分析 208

一、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促进因素 208

二、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210

第三节 我国家庭农场的范例 213

一、新中国家庭农场的起源和兴办成功的原因 213

二、目前我国家庭农场中的松江模式 215

三、农户家庭农场经营行为的实证分析 218

第四节 农户兴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实证分析 219

一、调查区域与数据取得 219

二、样本农户的一般特征和收入水平 220

三、变量选取与预期效应 221

四、模型设定 224

五、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225

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228

本章小结 231

第九章 公司制农场 235

第一节 世界公司制农场发展的动因与发展趋势 235

一、世界公司制农场发展的主要动因 235

二、世界公司制农场的发展趋势 239

第二节 我国公司制农场及发展趋势 242

一、现阶段我国公司制农场的产生与发展 242

二、现阶段我国公司制农场的类型 243

三、未来我国公司制农场的作用与可能产生的问题 246

第三节 土地流转到公司制农场的案例研究 249

一、土地为何流转到公司制农业组织 249

二、理论框架 250

三、“马铃薯圈”为何多为公司制、合伙制组织经营 257

四、土地流转到“马铃薯圈”的农户为何会转出土地 259

五、结论与启示 262

本章小结 265

第十章 农民合作社 269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的理论基础 269

一、农民合作社的概念与种类 269

二、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依据 276

三、农民合作社的特征 279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282

一、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特点 283

二、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85

第三节 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特征 288

一、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特征 288

二、我国台湾农会的特征 289

三、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特征 292

第四节 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案例 295

一、水果合作社 295

二、蔬菜合作社 298

本章小结 308

第五部分 基于研究结论的相关判断与政策建议 317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新形势下农业微观组织发展趋势判断 317

一、主要研究结论 317

二、关于农业微观组织发展趋势的判断 323

第十二章 新形势下促进农业微观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327

一、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发展 327

二、在生产领域中普遍发展家庭农场 328

三、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 328

四、分步骤解决粮食家庭农场获利能力有限的问题 328

五、综合解决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所需要的土地资源问题 329

六、建立法律法规鼓励家庭农场长期租赁土地 329

七、政策规范并培育农民合作社向规模化和综合性方向发展 330

八、培育企业家式的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专门经理人才 330

九、重点培育公司制农场成为整合产业链的农业综合企业 331

十、限制跨国公司进军国内农业领域 331

十一、促进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技术进步 331

十二、重视特色农业专业产区地头批发市场的作用 33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