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栽培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47815168
- 页数:1220 页
第一篇 中国的棉花生产 1
第一章 中国棉花生产60年 1
第一节 中国棉花生产发展60年 1
一、总产增加 1
二、面积波动 3
三、单产提高 4
四、棉花生产发展的特点 5
五、棉花生产发展的贡献 6
第二节 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的基本经验 7
一、依靠党的领导,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7
二、依靠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 13
三、依靠科学植棉,提高管理水平 15
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棉双丰收 25
五、依靠勤劳人民,建设中国棉花文化 28
六、发展棉花科技,努力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8
第三节 全球棉花生产60年 28
一、全球棉属种及其种植比例 28
二、全球棉花种植和消费分布 29
三、全球棉花生产状况及变化 30
四、全球棉花价格变化 34
五、棉业展望 36
第四节 棉花纤维与化学纤维关系 37
一、棉花纤维和化学纤维产量增长加快 37
二、棉纤维与化学纤维将长期共存 38
参考文献 38
第二章 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简史 40
第一节 古代棉花生产发展 40
第二节 古代植棉技术 43
第三节 近代棉产改进工作 45
第四节 近代棉产科技工作 49
一、品种 49
二、栽培 50
三、病虫害防治 51
四、农药研制 52
五、农具 52
六、纤维研究 53
七、分级检验 53
八、基础理论及其他方面研究 53
参考文献 54
第三章 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55
第一节 植棉业经济 55
一、棉花生产经济 55
二、棉种业经济 59
三、棉副产品经济 59
第二节 棉花收购、加工流通经济 60
第三节 棉花纺织业经济 61
一、棉纺织业经济发展加快 61
二、棉纺织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 62
三、棉纺织品出口在全国对外出口贸易中的地位 63
第四节 棉花产业经济特点 63
一、棉花产业的链条长,产业之问的关联度高 63
二、棉花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64
参考文献 65
第四章 我国的棉区 66
第一节 全国棉花生产分布概况 66
一、棉花种植分布现状 66
二、棉区布局和结构转移 67
三、集中产棉地区和产棉大县(市、区) 68
第二节 棉花生产区域的划分 69
一、五大棉区划分概况 69
二、棉区划分的依据 73
三、棉花熟性生态区的划分 73
四、主产棉区水资源 77
第三节 全国棉区分区论述 77
一、华南棉区 77
二、长江流域棉区 78
三、黄河流域棉区 82
四、辽河流域棉区 85
五、西北内陆棉区 86
参考文献 91
附表1全国五大棉区的热量资源 92
附表2全国五大棉区的降水资源 95
附表3全国五大棉区的日照条件 98
第二篇 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01
第五章 棉花的根系建成和生理功能 101
第一节 棉花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01
一、根系的形态 101
二、根的组织结构 103
第二节 棉花根系的建成和生理活性 110
一、根系建成过程 110
二、根系动态分布 112
三、根系生理活性 112
参考文献 113
第六章 棉花的茎和分枝 115
第一节 棉花的主茎形态、结构和生长 115
一、主茎顶芽的分化 115
二、主茎的分化 115
三、主茎的形态和结构 116
四、主茎的生长 120
第二节 棉花的腋芽分化发育和分枝习性 121
一、腋芽的分化 121
二、腋芽的发育 122
三、主茎腋芽的分枝习性和诱导 122
第三节 棉花的分枝形态和类型 123
一、果枝和叶枝的形态 123
二、果枝的类型与株型 124
三、分枝的生长 125
参考文献 126
第七章 棉花的叶和叶生理 128
第一节 棉叶的形态和结构 128
一、叶原基的分化 128
二、叶的形态 129
三、叶的结构 131
第二节 棉叶的生长和分组 133
一、叶的生长 133
二、叶面积的细分及其生物学意义 136
第三节 棉叶的光合和其他生理功能 137
一、光合作用 137
二、透光系数与光合性能 138
三、叶片的负载能力 140
四、叶片养分运输和分配 141
五、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 142
六、棉叶的其他生理功能 142
参考文献 143
第八章 棉花生殖器官的发育 145
第一节 蕾的分化与发育 145
一、花芽分化过程 145
二、蕾的生长发育 148
三、现蕾开花规律 148
四、主茎叶与果节的同伸关系 149
第二节 开花受精 149
一、花的构造及其发育 149
二、开花和受精 153
第三节 棉铃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 153
一、棉铃的形态 153
二、铃壳和铃柄的结构 154
三、棉铃的发育 156
四、棉铃的室数 157
五、三桃的划分与成铃时空分布 158
六、棉铃发育过程中的物质代谢生理 159
第四节 棉籽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 160
一、棉籽的形态结构 160
二、棉籽的发育与生长 162
三、种子质量及其活力 164
四、棉籽萌发及其生理活性 165
第五节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形成 166
一、棉纤维的形态和结构 166
二、纤维的分化和形成 169
三、棉纤维的经济性状 175
参考文献 177
第九章 棉花生长发育特性及与环境的关系 179
第一节 棉花无限生长习性 179
一、无限生长习性 179
二、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重叠和并进特性 180
第二节 棉花喜温特性 181
一、种子萌发、出苗与温度的关系 181
二、根系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182
三、茎、叶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182
四、花器官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182
五、温度与纤维生长的关系 185
六、棉株的生理代谢与温度的关系 186
第三节 棉花好光特性 187
一、棉花的光合作用 187
二、光照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189
三、棉花的光能利用 193
第四节 棉花耐旱、耐盐碱、耐涝特性 196
一、耐旱性 196
二、耐盐性 199
三、耐涝性 202
第五节 棉花的生育期和生育进程 203
一、生育期 203
二、生育进程与产量、品质形成的关系 205
参考文献 206
第十章 棉花蕾铃脱落与控制 209
第一节 棉花蕾铃脱落一般规律 209
一、蕾铃脱落比例 209
二、蕾铃脱落部位 210
三、蕾铃脱落时间 211
第二节 棉花蕾铃脱落原因 212
一、生理脱落 212
二、病虫危害 217
三、机械损伤 218
第三节 防止蕾铃脱落的途径 218
一、肥水调控 218
二、整枝 218
三、化学调控 218
四、防治病虫害 219
五、其他措施 219
参考文献 220
第三篇 棉属分类与棉花栽培品种的商品利用 222
第十一章 棉属分类和栽培种 222
第一节 棉属植物的基本特征 222
一、形态学特征 222
二、细胞学特征 223
第二节 棉属分类学 224
一、两大分类体系 224
二、棉属分类学研究简史 225
三、棉属分类研究的最新进展 228
第三节 栽培种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232
一、旧世界栽培种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232
二、新世界栽培棉种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233
三、栽培种的起源与演化 235
参考文献 237
第十二章 棉花商品品种的合理利用与科学引种 238
第一节 我国棉花品种的演变和更新换代 238
一、草棉品种的引进和演变 238
二、亚洲棉品种的引进和演变 238
三、陆地棉的引进和演变 239
四、海岛棉的引进和演变 240
五、短季棉的引进和演变 241
第二节 棉花新品种的功能 243
一、提高单产 243
二、改善品质 243
三、增强抗病性 244
四、提高抗虫性 244
五、提高熟性 244
第三节 商品棉花品种的类型划分 244
一、按熟性和生育期划分 245
二、按抗逆性划分 245
三、按纤维品质划分 246
四、按纤维颜色划分 247
五、按果枝类型划分 247
六、按果枝长短划分 248
七、按棉株形状划分 248
八、按叶形划分 248
九、按杂交种F1代划分 249
十、按棉酚含量划分 249
第四节 棉花商品品种的利用原则 249
一、必须遵循品种的审定(认定)原则 250
二、必须遵循品种的生态区域种植原则 250
三、必须遵循品种的熟性原则 251
四、必须遵循品种的告知原则 251
五、注意品种的抗病性,防止病害传播 251
六、购买商品种子注意事项 251
第五节 棉花引种的一般规律 252
一、引进品种必须通过相应程序 252
二、同一棉区内引种的一般规律 252
三、纬度相同或相近地区引种的一般规律 253
四、不同栽培条件下引种的一般规律 253
五、不同耕作制度下引种的一般规律 254
参考文献 254
第十三章 棉花良种繁育 255
第一节 棉花良种标准 255
一、优良品种标准 255
二、优质种子标准 256
第二节 棉花良种繁育技术 258
一、棉花原种生产技术 259
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 262
三、棉花杂交种制种技术 263
四、棉花良种繁育的关键技术 265
参考文献 270
第四篇 棉区土壤及改良和培肥 271
第十四章 棉区土壤与低产田改良 271
第一节 棉区主要土壤 271
一、潮土 271
二、砂姜黑土 275
三、盐土和碱土 276
四、黄棕壤 279
五、黄褐土 280
六、棕壤 282
七、褐土 283
八、紫色土 285
九、红壤 285
十、灰漠土 286
十一、棕漠土 287
十二、水稻土 288
十三、灌淤土 290
十四、灌漠土 291
第二节 低产棉田土壤的改良利用 292
一、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 292
二、丘陵岗坡地棉田的改良利用 300
参考文献 300
第十五章 棉田土壤培肥 302
第一节 棉花高产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302
一、土壤肥力与棉花产量的关系 302
二、高产棉田的土壤肥力标准 303
第二节 棉田土壤培肥的主要措施 304
一、深耕改土 304
二、发展棉田绿肥 304
三、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 306
四、合理增施化肥,无机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307
五、实行合理的轮(间、套)作倒茬 307
参考文献 308
第五篇 中国棉区的种植制度 309
第十六章 中国棉区种植制度的变革 309
第一节 种植制度概念 309
一、棉区种植制度 309
二、棉田种植模式 309
三、棉田种植方式 310
四、棉田种植制度 310
第二节 我国棉区种植制度的发展 311
一、我国棉田种植制度发展状况 311
二、长江流域棉区棉田种植制度演变 312
三、黄河流域棉区棉田种植制度演变 313
四、西北内陆棉区棉田种植制度演变 315
五、辽河流域棉区棉田种植制度演变 316
六、我国棉田种植制度发展特点 316
第三节 棉田种植制度变革的依据和原则 318
一、棉田种植制度变革的依据和动力 318
二、棉田种植制度变革的几个原则 321
第四节 棉田间、套、复种栽培策略 322
一、组合、品种选择 322
二、田间结构配置 322
三、争时促早 323
四、田间管理 324
五、防治病虫 324
六、化学调控 324
参考文献 325
第十七章 棉麦、棉油两熟种植(套种、接种) 326
第一节 长江流域棉区棉、麦(油菜)两熟种植 326
一、麦套移栽(种)棉花 326
二、油菜后移栽棉花 330
三、麦后移栽棉花 332
四、麦(油菜)后直播棉花 333
第二节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小麦两熟种植 334
一、麦套春棉 335
二、麦套夏棉 338
参考文献 340
第十八章 棉田多熟间作套种 341
第一节 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间作套种 341
一、棉田同季两熟间作 341
二、棉田三熟以上间作套种 348
三、粮、棉、饲三元种植 350
第二节 黄河流域棉区棉田间作套种 352
一、棉田两熟间作 352
二、棉田两熟套种 355
三、棉田三熟以上间作套种 357
第三节 西北内陆棉区棉田间作套种 358
一、棉田套种 358
二、棉田间作 360
参考文献 360
第十九章 棉田轮作换茬 362
第一节 轮作换茬的作用 362
一、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362
二、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362
三、减轻病虫害 364
四、防除田间杂草 364
第二节 长江流域棉区棉田轮作换茬 365
一、棉花连作,冬作物换茬 365
二、稻、棉水旱复种轮作 366
三、棉花与旱粮轮作 368
第三节 黄河流域棉区轮作换茬 370
第四节 西北内陆棉区一熟轮作 371
第五节 辽河流域棉区一熟轮作 373
参考文献 374
第六篇 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的理论基础 376
第二十章 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形成的相关规律 376
第一节 棉花优质高产与气候条件 376
一、热量条件与优质高产 376
二、光照环境与优质高产 378
三、降水与优质高产 380
四、气温、日照、降雨与产量 381
第二节 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基本规律 381
一、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基本规律 382
二、不同生育期群体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和器官形成的关系 386
第三节 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389
一、生物学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含义 389
二、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390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棉纤维品质形成的效应 392
一、外界因子对纤维品质的效应概述 393
二、温度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394
三、光照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395
四、水分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396
五、农艺措施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396
六、营养元素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397
参考文献 398
第二十一章 棉花高光效群体结构与合理密植 401
第一节 棉花群体结构与光合生产系统 401
一、群体结构的概念 401
二、光合生产系统 403
第二节 棉花群体结构的构成因素 409
一、密度和行株距配置 409
二、叶系和叶面积系数 410
三、株型体系 411
四、铃叶比及库源关系 412
五、根系活力 412
第三节 棉花合理群体结构的适宜指标 412
一、适宜的叶面积系数及叶系配置 412
二、株型体系 418
三、铃叶比与库源关系 423
四、根系活力与高光效群体结构 428
第四节 棉花群体结构类型及合理密植 431
一、全国棉花种植密度的演变 431
二、群体结构类型 432
三、合理密植 434
参考文献 438
第二十二章 棉花产量构成和优化成铃 441
第一节 棉花的产量结构 441
一、产量构成基本因素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441
二、铃数和单铃重的构成因素 446
第二节 棉花成铃特点和产量品质的时空分布 447
一、棉花开花结铃顺序 447
二、棉花的成铃率 448
三、棉花成铃空间分布的多样性 449
第三节 棉花铃重和纤维品质的时空分布 451
一、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的时间分布 451
二、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的空间分布 456
第四节 优化成铃与棉花优质高产 459
一、优化成铃栽培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459
二、优化成铃栽培的主要内容 461
参考文献 467
第二十三章 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中的协同关系 469
第一节 棉花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协同关系 469
一、棉花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的概述 469
二、协调棉花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470
三、盐碱逆境棉花栽培若干理论 474
第二节 棉花群体与个体的协同关系 477
一、棉花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概述 478
二、棉花个体和群体的动态变化 479
第三节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同关系 482
一、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的认识 482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的协调 483
第四节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同关系 485
一、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的指标 485
二、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对棉花熟相的影响 487
三、壮根的技术途径 490
第五节 棉花与间、套作物的协同关系 492
一、把握好棉田间作套种的发展趋势 492
二、缓解作物共生期间的相互影响 493
三、重视生态效益,生产绿色产品 493
参考文献 494
第二十四章 棉、麦两熟种植的生态生理 497
第一节 棉、麦两熟种植的发展 497
一、棉、麦两熟制的发展历程 497
二、棉、麦两熟周年产出及其增产效果 498
三、棉、麦两熟的效益分析 502
四、棉、麦两熟的发展和增产增效的主要原因 503
第二节 棉、麦两熟的生态特点 505
一、共生期光效应 505
二、共生期热量效应 511
三、共生期水分和营养效应 517
第三节 套种(栽)棉花的栽培生理特点 519
一、套种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519
二、套种棉花根系吸收活力的变化特点 521
三、套种对棉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522
第四节 棉、麦两熟生产的基本原则 522
一、品种配套原则 523
二、配置方式适宜和规范原则 523
三、促进早发早熟栽培原则 523
四、管理轻简化和机械化原则 524
五、前后茬口兼顾和小麦“三足补一晚”原则 524
参考文献 524
第七篇 棉花生产管理决策支持和长势监测 527
第二十五章 棉花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和生产管理专家系统 527
第一节 棉花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527
一、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 527
二、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原理与方法 530
三、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应用 537
第二节 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 538
一、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的实现 538
二、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的应用前景 540
参考文献 541
第二十六章 棉田精准管理技术及应用 543
第一节 棉田精准管理技术原理 543
一、棉花长势精准监测技术 543
二、棉田土壤水分精准灌溉预报技术 547
三、棉田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精准施肥 547
第二节 棉田精准管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548
一、棉花长势精准监测技术 548
二、棉田土壤水分精准灌溉预报技术 551
三、棉田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精准施肥的研究 558
第三节 棉田精准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展望 560
一、棉花长势精准监测技术应用效果和展望 560
二、棉田土壤水分精准灌溉技术及自动灌溉应用与展望 561
三、棉田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精准施肥技术应用效果和展望 563
四、棉田精准管理主要技术的集成 565
参考文献 567
第二十七章 棉花长势监测预警技术 569
第一节 中国棉花长势监测系统组成 569
一、信息采集系统 569
二、数据和信息加工系统 571
三、数据和信息综合诊断系统 572
四、数据和信息发布系统 573
第二节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研究与应用 573
一、中国棉花生长指数指示性状指标 574
二、中国棉花生长指数模型的理论验证 575
三、中国棉花生长指数指示性状空间变异特征 577
四、CCGI在棉花长势监测中应用 579
参考文献 581
第八篇 中国棉花栽培调控的理论和技术途径 582
第二十八章 棉花育苗移栽 582
第一节 育苗移栽的发展及技术效应 582
一、育苗移栽发展简史 582
二、育苗移栽的增产效应 583
三、育苗移栽应用 585
第二节 育苗移栽棉花的生态效应 586
一、育苗移栽棉田的生态效应 586
二、育苗移栽棉花的生物学效应 589
三、育苗移栽棉花早熟增产的生理效应 594
第三节 棉花育苗移栽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600
一、育苗技术 600
二、苗床管理 602
三、移栽技术 605
四、栽后管理 608
第四节 移栽地膜棉花早熟高产原理及配套栽培技术 609
一、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效应 610
二、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机理 610
三、移栽地膜棉配套栽培技术 613
第五节 轻简育苗移栽新技术 614
一、基质育苗 614
二、穴盘育苗 617
三、水浮育苗 618
四、其他育苗技术 620
参考文献 620
第二十九章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 623
第一节 地膜覆盖棉田的生态结构和特征 623
一、地膜覆盖棉田生态系统结构 624
二、地膜覆盖棉田生态子系统特征 624
第二节 地膜覆盖棉田的生态效应 627
一、地膜覆盖土壤增温效应 627
二、地膜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632
三、地膜覆盖的增光效应 635
四、地膜覆盖对棉田土壤的改善 635
第三节 地膜覆盖棉花的增产优质效应 639
一、促根效应 639
二、早发早熟效应 641
三、高光合效应 645
四、增产和改善品质效应 647
第四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649
一、地膜的种类和性能 649
二、覆膜和播种 651
三、揭膜技术 654
四、栽培管理 655
第五节 残膜污染及其治理 658
一、棉田残留地膜状况 658
二、残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659
三、残膜对作物出苗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660
四、残膜对产量的影响 660
五、治理残膜污染的主要措施 661
参考文献 662
第三十章 棉花化学调控 664
第一节 棉花主要生长调节剂 664
一、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664
二、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和效果 665
第二节 缩节胺化学调控的生理效应及其影响 665
一、缩节胺化学调控的生理效应 666
二、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670
三、协调个体发育与群体建成 671
四、协调地下部与地上部关系 675
五、优化成铃、提高产量和品质 677
六、提高抗、耐逆境能力 684
第三节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686
一、缩节胺化学调控技术 686
二、矮壮素化学调控技术 694
第四节 棉花化学催熟与脱叶技术 698
一、棉铃的开裂和棉叶的脱落 698
二、化学催熟和脱叶的原理及效果 699
三、常用化学催熟剂和脱叶剂的种类及其特点 700
四、影响化学催熟剂和脱叶剂效果的因素 701
五、化学催熟剂和脱叶剂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02
六、化学催熟剂和脱叶剂的应用技术 705
参考文献 706
第三十一章 棉花营养与施肥 709
第一节 棉花营养生理 709
一、矿质营养元素对棉花的作用 709
二、棉花营养诊断 715
第二节 棉花的营养和需肥特点 721
一、不同生育时期营养需求及养分吸收动态 721
二、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 723
三、不同产量及施肥水平下的养分吸收总量和比例 724
四、氮、磷、钾在棉株各器官的分配 725
第三节 棉花施肥技术 726
一、有机肥施用技术 726
二、氮肥施用效果及技术 726
三、磷肥施用效果及技术 732
四、钾肥施用效果和技术 734
五、棉花氮、磷和氮、磷、钾平衡施用技术 736
六、微量元素肥料与稀土施用效果及技术 737
第四节 棉花的施肥时期与施肥方法 738
一、基肥的施用 738
二、种肥的施用 739
三、追肥的施用 739
第五节 棉花施肥新技术与新型肥料 741
一、滴灌施肥 741
二、棉田精准变量施肥 742
三、缓(控)释肥及其应用 743
参考文献 745
第三十二章 棉田灌溉与排水 750
第一节 棉花的水分生理 750
一、水对于棉花的生理生态作用 750
二、棉花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 755
三、水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756
四、水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760
第二节 棉花需水量与需水规律 761
一、需水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761
二、需水规律 766
第三节 棉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771
一、棉花生育期土壤水分条件与生长发育 771
二、灌溉时期和方法 774
第四节 棉田排水技术 787
一、棉田排水的目的和作用 787
二、棉田排水标准与排水指标 787
三、棉田排水通用工程技术和方法 791
四、棉田除涝降渍组合排水技术 794
五、棉田防盐、控盐综合排水技术 795
参考文献 796
第三十三章 棉花叶枝利用与整枝打顶 798
第一节 棉花叶枝的分化、生长 798
一、棉花叶枝的分化 798
二、棉花叶枝的生长 799
第二节 棉花叶枝的生理及其功能 800
一、叶枝生理 800
二、叶枝对生长的影响 803
第三节 留叶枝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805
一、棉花叶枝产量 805
二、叶枝棉的品质 808
第四节 叶枝棉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808
一、合理密植,增枝减株 808
二、合理利用叶枝 809
三、增施肥料,平衡施肥 809
四、看苗化调 809
五、简化中耕 809
第五节 叶枝的合理利用 809
一、叶枝棉省工和增产效果 810
二、留叶枝在“开心棉”栽培上的应用 811
三、留叶枝在抗灾应变中的应用 811
四、密度对叶枝棉籽棉产量的贡献 811
五、留叶枝、去早果枝对棉花源库关系的影响 811
第六节 棉株整枝打顶 812
一、整枝打顶的作用 812
二、整枝打顶技术 813
三、化控整枝 815
参考文献 816
第三十四章 棉花早衰原因及其防治 818
第一节 棉花早衰概念与判定指标 818
一、棉花早衰概念及类型 818
二、棉花早衰的表现和判定指标 820
第二节 早衰机制和诱发因素 822
一、衰老的机制 823
二、早衰的机制 823
三、棉株体生理生化变化与早衰 828
四、基因调控与早衰 829
第三节 控制棉花早衰的技术措施 830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830
二、适时整枝 831
三、合理耕翻和运筹肥水 832
四、适时播种 833
参考文献 834
第九篇 棉花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837
第三十五章 长江流域棉花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837
第一节 育苗移栽规范 837
一、营养钵育苗移栽规范 838
二、轻简育苗移栽规范 839
第二节 油菜、棉花两熟栽培技术 845
一、油菜后移栽棉 846
二、油菜后直播棉 848
第三节 麦套移栽棉两熟栽培技术 849
一、麦套棉的移栽方式和生育指标 849
二、麦套棉的田间配置 849
三、麦套棉的套种方式 850
四、麦套露地移栽棉栽培规范与技术指标 851
五、麦套移栽地膜棉栽培技术 853
六、简化整枝 854
第四节 棉田多熟种植技术 855
一、棉花、圆葱套种模式 856
二、大蒜、棉花套种模式 856
三、荷兰豆、棉花套种模式 857
四、西瓜、棉花套种模式 858
五、甘蓝、棉花连作模式 859
六、马铃薯、棉花套种模式 860
参考文献 860
第三十六章 黄河流域棉花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862
第一节 棉、麦两熟栽培技术 862
一、麦套春棉栽培技术 862
二、麦套短季棉栽培技术 864
三、麦茬移栽棉花栽培技术 866
第二节 旱地棉花栽培技术 867
一、旱地棉区气候生态特征与棉花生长发育特点 868
二、旱地棉田水分消长与保墒 868
三、旱地棉花栽培规范 869
第三节 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 870
一、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特点 870
二、盐碱地植棉技术 871
三、盐碱地棉花栽培规范 874
第四节 特早熟亚区棉花栽培技术 875
一、特早熟亚区气候特点 875
二、特早熟亚区种植制度 876
三、特早熟亚区棉花栽培规范 876
第五节 棉花前期套种技术 877
一、棉花、西瓜套种 877
二、棉花、大蒜套种 878
三、棉花、圆葱套种 880
四、棉花、马铃薯套种 881
五、棉花、绿豆套作 882
参考文献 883
第三十七章 西北内陆棉区棉花规范化栽培技术 884
第一节 “密、矮、早、膜”栽培技术 884
一、栽培技术路线 884
二、栽培规范 885
第二节 膜下滴灌棉花栽培技术 888
一、节水灌溉的前景 888
二、膜下滴灌技术特点 888
三、膜下滴灌栽培规范 889
第三节 机采棉栽培技术 891
一、机采棉与棉花品种 892
二、机采棉配套条件 892
三、机采棉农艺技术 893
四、化学脱叶 894
五、机械采收 895
第四节 棉田间作技术 896
一、间、套孜然 896
二、间作果树 896
参考文献 897
第三十八章 辽河流域棉花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899
第一节 辽河流域棉区的基本生态条件 899
第二节 辽河流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899
一、播前准备 899
二、播种和出苗期管理 900
三、苗期管理 900
四、蕾期管理 901
五、花铃期管理 901
六、吐絮期管理和收花 902
参考文献 902
第三十九章 专用棉栽培技术 903
第一节 长绒棉栽培技术 903
一、技术关键 903
二、目标产量 903
三、栽培规范 903
第二节 有机棉栽培技术 905
一、有机棉概念 905
二、有机棉生产基本要求 906
三、有机棉栽培规范 909
参考文献 910
第四十章 棉花生长发育指标与障碍诊断 912
第一节 棉株形态指标与障碍诊断 912
一、苗期诊断 912
二、蕾期诊断 915
三、花铃期诊断 917
四、吐絮期诊断 920
第二节 棉花群体指标与障碍诊断 922
一、群体均匀度、整齐度指标与障碍诊断 922
二、封行程度指标 922
三、叶面积指数指标与障碍诊断 922
参考文献 923
第十篇 棉化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925
第四十一章 棉花害虫及其防治 925
第一节 棉花主要害虫 925
一、棉铃虫 925
二、红铃虫 928
三、棉叶螨 931
四、棉蚜 933
五、地老虎 936
六、棉盲蝽 937
七、烟粉虱 939
八、斜纹夜蛾 941
第二节 其他棉花害虫 942
第三节 棉花害虫的主要天敌 946
一、七星瓢虫 946
二、龟纹瓢虫 947
三、异色瓢虫 948
四、小花蝽 948
五、姬猎蝽 949
六、中华草蛉 949
七、拟宽腹螳螂 950
八、草间小黑蛛 951
九、T纹豹蛛 951
十、大眼蝉长蝽 952
十一、黑带食蚜蝇 952
十二、塔六点蓟马 953
十三、胡蜂 953
十四、棉铃虫齿唇姬蜂 954
十五、中红侧沟茧蜂 955
十六、螟蛉悬茧姬蜂 955
十七、多胚跳小蜂 955
十八、棉蚜茧蜂 956
第四节 防治棉花害虫的主要药剂 957
一、有机磷类 957
二、拟除虫菊酯类 958
三、氨基甲酸酯类 961
四、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962
五、杀螨剂 963
六、其他常用农药 964
第五节 棉花害虫综合防治 966
一、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措施 966
二、棉花害虫分期综合防治措施 967
参考文献 968
第四十二章 棉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970
第一节 枯萎病与黄萎病 970
一、发生和分布 970
二、病原菌及寄主范围 970
三、危害与损失 971
四、症状识别 972
五、侵染循环与传播途径 974
六、致病机理 976
七、发病条件 977
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978
第二节 苗期病害 978
一、危害状况 978
二、种类和分布 979
三、症状及病原 979
四、传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980
五、苗期病害防治 982
第三节 棉铃病害 984
一、发生危害概况 984
二、种类和分布 985
三、症状及病原 986
四、发生因素 986
五、防治措施 988
第四节 茎枯病 988
一、分布与危害 988
二、发生时期与症状 989
三、病原菌 989
四、侵染途径与发病条件 989
五、防治措施 990
第五节 棉花病害综合防治 991
一、苗病综合防治措施 991
二、枯萎病、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 991
三、铃疫病综合防治措施 992
参考文献 992
第四十三章 棉田草害及其防治 995
第一节 棉田杂草的危害、种类、分布和发生规律 995
一、棉田杂草的危害 995
二、棉田杂草的种类 996
三、棉田杂草的分布 1002
四、棉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1003
第二节 棉田杂草的综合防治 1004
一、农业措施 1004
二、生物防治 1006
三、棉花品种选择 1006
四、化学防治 1007
第三节 棉田常见除草剂药害的识别和对策 1015
一、药害的类型和症状 1015
二、形成药害的主要原因 1017
三、防止药害发生的技术措施 1017
四、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1018
参考文献 1019
第十一篇 棉花的灾害及其预防和救治 1020
第四十四章 气象灾害及其预防和救治 1020
第一节 旱涝灾害 1020
一、旱涝气象成因 1021
二、旱涝灾害对棉花的影响 1021
三、棉田旱涝预防与减灾 1022
第二节 低温冷害与高温热害 1023
一、冷害机理 1023
二、播后至苗前冷害及其防治 1024
三、苗期冷害及其防治 1025
四、秋季霜冻及其防治 1025
五、延迟型冷害及其防治 1025
六、高温热害及其防治 1026
第三节 台风灾害 1027
一、台风的移动和过境地区 1027
二、台风对棉花的危害 1028
三、台风的防御 1028
四、台风灾害棉田补救措施 1029
第四节 冰雹灾害 1030
一、雹灾发生特点 1030
二、雹灾后棉花受灾症状 1030
三、雹灾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 1031
四、人工防雹措施 1031
五、雹灾棉田的补救措施 1032
参考文献 1033
第四十五章 生物灾害及其预防和救治 1035
第一节 棉花黄萎病的暴发、危害和控制 1035
一、棉花黄萎病的暴发和危害 1035
二、棉花黄萎病控制技术 1036
第二节 棉铃虫的暴发、危害与控制 1037
第三节 盲蝽象的暴发、危害与控制 1037
一、盲蝽象暴发原因 1038
二、盲蝽象的防治 1039
参考文献 1039
第十二篇 棉花生产机械化 1041
一、概述 1041
二、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功能和效能 1042
三、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1043
第四十六章 棉田耕整地机械化 1044
第一节 耕地机械化 1045
一、耕地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 1045
二、耕地机具及其作业 1045
三、深松机具及其作业 1051
第二节 整地机械化 1052
一、整地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 1052
二、整地机械 1053
三、整地机械化作业 1057
第三节 平地机械化 1058
一、平地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 1059
二、平地机械 1059
三、平地机械化作业 1062
第四节 开沟筑埂机械化 1062
参考文献 1063
第四十七章 棉花种植机械化 1064
第一节 棉花播种机械化 1064
一、机械播种的农艺要求 1064
二、棉花播种机的主要类型 1065
三、常用棉花播种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 1067
四、棉花机械化播种作业 1071
第二节 制钵和移栽机械化 1075
一、制钵机械化 1076
二、移栽机械化 1077
第三节 裸苗移栽机械化 1079
一、裸苗移栽机械作业的要求 1080
二、裸苗栽植机构造与工作过程 1080
三、旱地机械化移栽配套农艺 1081
参考文献 1081
第四十八章 棉田管理机械化 1082
第一节 中耕追肥机械化 1082
一、农业技术要求 1082
二、中耕追肥机械 1083
三、中耕机械作业 1085
第二节 灌溉机械化 1087
一、沟灌与畦灌机械化 1087
二、喷灌机械化 1089
三、滴(微)灌机械化 1093
第三节 药剂喷施机械化 1096
一、农业技术要求 1096
二、药剂喷施机械 1097
三、药剂喷施机械化作业 1102
第四节 棉花机械打顶 1104
一、主要技术要求 1104
二、主要机型 1104
参考文献 1105
第四十九章 棉花收获、机采棉加工及清田机械化 1106
第一节 棉花收获和机采棉加工机械化 1106
一、世界机采棉及其清理加工技术发展概况 1106
二、我国机采棉及其清理加工技术试验研究与生产应用发展概况 1109
第二节 采棉机械 1112
一、机采棉的农业技术要求 1112
二、采棉机类型及特点 1112
第三节 机械化采棉和机采棉储运 1119
一、机械化采棉作业 1119
二、机采棉储运 1119
第四节 机械化清理与加工 1121
一、工艺流程和工作过程 1121
二、清理与加工中被忽略的问题 1123
第五节 机采棉配套技术 1124
一、土地规划及种植技术 1124
二、化学脱叶技术 1126
三、收购检验方法与标准 1128
四、系统工程综合管理技术(外围配套技术) 1129
第六节 田间残棉回收和清田机械 1129
一、机械农业技术要求 1130
二、田间残棉回收和清田机械种类 1130
参考文献 1137
第十三篇 棉花轧花、检验与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1139
第五十章 棉花加工 1139
第一节 籽棉预处理 1139
一、籽棉预处理工艺要求 1139
二、籽棉预处理工艺流程 1140
三、籽棉清理 1140
四、籽棉烘干与加湿 1141
五、配棉装置 1142
第二节 锯齿轧花 1143
一、锯齿轧花工艺要求 1143
二、锯齿轧花工艺过程 1144
三、锯齿轧花机的分类 1144
四、影响锯齿轧花产量、质量的因素 1146
五、皮棉清理与共同集棉 1149
第三节 皮辊轧花 1150
一、冲刀式皮辊轧花机 1150
二、滚刀式皮辊轧花机 1151
第四节 棉籽剥绒 1152
一、短绒与棉籽的分离方法 1152
二、锯齿剥绒的工艺要求 1152
三、锯齿剥绒的工艺过程 1153
四、锯齿剥绒机 1153
五、棉籽分道剥绒原则 1154
第五节 皮棉打包 1155
一、棉包有关规定 1155
二、皮棉打包工艺 1156
三、6MDY400打包机简介 1156
第六节 轧工质量检验 1157
一、轧工质量要求 1157
二、轧工质量检验方法 1158
参考文献 1160
第五十一章 棉花纤维检验 1161
第一节 棉花科研检验 1161
一、取样 1161
二、长度测试 1162
三、长度整齐度测试 1165
四、棉纤维成熟度检验 1166
五、棉纤维细度测试 1168
六、棉纤维强度测试 1171
七、大容量快速棉纤维物理性能测试 1173
八、棉花纤维的综合评价 1174
第二节 棉花商品检验 1175
一、抽样 1175
二、类别划分 1176
三、品级检验 1177
四、长度检验 1181
五、回潮率检测 1182
六、杂质检测 1182
七、棉短绒检验 1183
八、异性纤维检验 1184
九、原棉疵点检验 1186
十、公量检验 1186
参考文献 1188
第五十二章 棉花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1189
第一节 棉短绒的利用 1189
一、头道绒的利用 1189
二、二道绒的利用 1190
三、三道绒的利用 1190
第二节 棉籽壳的利用 1191
一、作食用菌的培养料 1192
二、作化工原料 1193
第三节 棉籽油的加工与利用 1194
一、棉籽制油工艺 1195
二、棉籽油的精炼 1196
三、棉籽油的质量标准 1197
四、棉籽油的综合利用 1199
五、棉油脚的利用 1202
第四节 棉籽蛋白的加工与利用 1202
一、有腺体棉籽饼粕的脱毒与利用 1203
二、无腺体棉籽蛋白的利用 1208
第五节 棉酚的制备与利用 1210
一、棉酚的制备 1211
二、棉酚的利用 1213
第六节 棉杆的利用 1215
第七节 棉枝叶的利用 1216
第八节 棉花蜜腺的利用 1217
第九节 棉根的利用 1217
参考文献 1218
后记 121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严琼燕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两京烟云》陈诗泳,赖秀俞责任编辑;(中国)千慧 2019
- 《HTML5从入门到精通 第3版》(中国)明日科技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