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  脾脏、肝脏、肺脏
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  脾脏、肝脏、肺脏

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 脾脏、肝脏、肺脏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荷生,潘佛岩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117179621
  • 页数:13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妇科护理手册下一篇:致命心律
《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 脾脏、肝脏、肺脏》目录

脾脏部分 2

第一篇 生理部分 2

第一章 脾的概念 2

第一节 脾胃的关系和区别 2

第二节 脾在机体中的重要作用 3

第二章 脾的解剖 4

第一节 脾的形态 4

第二节 脾的部位 4

第三节 脾和胰的关系 5

第三章 脾的生理综述 7

第一节 脾与自然界的关系 7

第二节 脾与机体内外的关系 8

一、表现在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8

(一)脾与心的关系 8

(二)脾和肝的关系 9

(三)脾和肺的关系 9

(四)脾和肾的关系 10

(五)脾与六腑的关系 10

二、表现在与经络循行的关系 11

(一)足太阴经脉循行部位 11

(二)脾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12

三、表现在与五官的关系 14

(一)口 14

(二)唇 14

(三)舌 14

(四)咽 15

(五)鼻 15

(六)目 15

四、表现在与躯体部位关系 16

(一)脘腹 16

(二)四肢 16

(三)肉 17

(四)前阴 17

五、表现在与气血精神的关系 17

(一)元气 18

(二)血 20

(三)精 22

(四)神 22

第四章 脾脏性能的表现 24

第一节 脾的性质 24

一、脾为阴中至阴 24

二、脾具冲和之德 24

三、太阴多气少血 25

四、土能容载万物 25

第二节 脾的功能 26

一、脾主运化 26

二、脾主升清 27

三、脾主生血统血 28

四、脾主交通心肾 29

第二篇 病理部分 31

第一章 病因特性的影响 31

第一节 六淫因素 31

一、湿 31

(一)寒湿 32

(二)湿热 33

(三)风湿 33

(四)火为湿郁 33

二、燥 34

(一)燥湿相兼 34

(二)燥湿转化 35

(三)燥湿疑似 35

第二节 七情因素 36

一、思 36

二、忧 36

三、怒 36

第三节 其他因素 37

一、饮食 37

(一)伤食 37

(二)伤饮 38

二、劳逸 39

(一)劳病 39

(二)逸病 39

三、虫积 40

四、痰饮 40

五、水气 41

六、瘀浊 41

第四节 功能失常的病机 42

一、升降失常 42

(一)升降反作 42

(二)阻碍心肾交通 45

二、运化失常 45

(一)脾为邪困 46

(二)脾之本虚 47

第二章 疾病传变趋向与机体内外关系 54

第一节 经脏互传 54

一、经病内传入脏 54

二、脏病外达于经 54

三、影响五官(苗窍) 55

(一)口 55

(二)舌 55

(三)咽喉 55

(四)鼻 55

(五)目 55

四、累及躯体 56

(一)脘腹 56

(二)四肢 56

(三)肌肉 57

(四)前阴 57

(五)着于一处 57

第二节 经脉互传 57

一、经病以次传 57

二、经病表里传 58

三、同经互相影响 58

四、影响奇经八脉 58

(一)冲脉 58

(二)任脉 58

(三)带脉 59

(四)?脉 59

(五)维脉 60

第三节 脏腑互传 60

一、脾传肾(土克水) 60

二、肾传脾(水侮土) 61

三、肝传脾(木克土) 61

四、脾传肝(土侮木) 62

五、脾传肺(母及子) 62

六、肺传脾(子及母) 63

七、心传脾(母及子) 63

八、脾传心(子及母) 64

九、脾传胃(脏传腑) 64

十、胃传脾(腑传脏) 64

第四节 其他影响 65

一、时令节候 65

二、体型禀赋 65

三、医药误治 66

四、宿疾相引 66

五、情绪突变 66

六、起居不慎 66

第三篇 诊断部分 67

第一章 四诊辨证 67

第一节 望诊 67

一、辨形色 67

(一)面 67

(二)舌 69

(三)唇口 71

(四)鼻 71

(五)目 72

二、辨形态 72

(一)脘腹 72

(二)肢体 72

(三)肌肤 73

三、辨排泄物和分泌物 73

(一)二便 73

(二)痰涎 73

(三)脓血 74

(四)经带 74

四、辨精神状态 74

倦怠、嗜卧、少寐 74

第二节 闻诊 75

一、辨声音 75

(一)语言 75

(二)呼吸 76

(三)呕吐 76

(四)哕噫 77

(五)肠鸣 77

二、辨气味 78

(一)身气 78

(二)口气 79

第三节 问诊 79

一、问寒热 80

二、问汗 80

三、问头身 81

四、问二便 81

五、问饮食(口味) 82

六、问胸腹 83

七、问聋鸣 84

八、问渴 85

第四节 切诊 85

一、脉诊 85

二、扪按 87

第二章 八纲分类 88

第一节 独立分析 88

一、辨阴阳 88

二、辨表里 89

三、辨寒热 89

四、辨虚实 90

第二节 综合举例 91

一、里寒偏虚 91

二、里寒偏实 92

三、里热偏虚 92

四、里热偏实 93

五、表寒偏虚 93

六、表寒偏实 94

七、表热偏虚 94

八、表热偏实 94

校注 95

肝脏部分 100

第一章 肝脏的生理性能 100

第一节 肝的形态 100

第二节 肝的部位 100

第三节 肝的性能 101

一、肝与自然界的关系 101

二、肝与机体内外的关系 101

(一)表现在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01

(二)表现在与其他器官组织的关系 102

(三)表现在与经脉循行的关系 102

(四)表现在与气血精神的关系 102

第二章 肝的病变规律 105

第一节 病因特性影响肝脏功能失常的概况 105

一、在六淫方面 105

二、在七情方面 106

三、在其他因素方面 106

四、功能失常后的发病概况 107

(一)升发 107

(二)疏泄 108

(三)动摇 108

第二节 传变趋向与机体内外的关系 108

一、经脏互传规律 109

(一)经病传脏 109

(二)脏病外达于经 109

(三)扰及苗窍 109

(四)固着一处 109

二、经脉自传规律 109

(一)经病以次传 109

(二)经病表里传 109

(三)同经相互影响 109

三、脏腑自传规律 109

(一)脏病以生克传 109

(二)脏腑表里传 110

四、其他影响 110

(一)时令影响 110

(二)体型不同 110

(三)误治所伤 110

(四)痼疾相引 110

(五)情绪突变 111

(六)起居不慎 111

第三章 诊断的应用 112

第一节 四诊辨证 112

一、望诊 112

(一)色泽 112

(二)形态 113

二、闻诊 113

(一)声音 113

(二)语言 113

(三)臭味 113

三、问诊 114

(一)病位 114

(二)病情 114

四、切诊 114

(一)脉象 114

(二)弹按 115

(三)暖触 115

第二节 八纲分类 115

一、阳阴错杂 116

二、里寒偏虚 116

三、里寒偏实 116

四、里热偏虚 116

五、里热偏实 116

六、表寒偏虚 117

七、表寒偏实 117

八、表热偏虚 117

九、表热偏实 117

第四章 小结 118

校注 118

肺脏部分 122

一、肺脏的生理病理特点 122

二、肺脏病变的规律 123

(一)有关肺脏生理特点方面的规律 124

(二)有关病邪方面的规律 124

(三)有关脏腑间互相传变的规律 125

(四)有关运气方面的规律 126

三、肺脏脏象学说的诊断应用 127

(一)肺脏病变的分类 127

(二)肺脏病变的机制 129

(三)肺脏与其他脏腑病变的鉴别 130

索引 132

校注 1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