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
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

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士懋,田淑霄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3210430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李士懋、田淑霄夫妻具有十分独特的学术特色:平脉辩证。以脉诊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平脉辩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本书作者临床五十年来,用过的方子约三四百首,常用的约百余首。本书在平脉辨基础上,对常用经方、时方的病机和使用指征进行了详细解析,并附作者亲手诊治的案例。本书作者对中医学界大多数基本病机进行深入的全面独立思考,比如,到底什么是表证(或曰太阳病)、什么是半表半里证(或曰少阳病,乃至厥阴病)……作者不但全面独立思考了实证、虚证、寒证、热证、气证、血证、津液证的内涵,而且给出基本病机和常用方证的清晰、完整、量化的使用指征。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学生、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教学研究者阅读。
《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目录
标签:方案

上篇 经方 3

一、仲景之前的医学状态 3

(一)医经 3

(二)经方 3

(三)临床 3

二、仲景时代具备了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的条件 4

(一)勤求古训 4

(二)博采众长 4

(三)临床实践 4

三、仲景是如何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的 5

第一节 桂枝汤及其衍生方 9

一、桂枝汤 10

(一)方义 12

(二)桂枝汤将息法的启迪 13

(三)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21

二、桂枝汤衍生方 32

(一)表郁轻者 32

桂麻各半汤 32

桂二麻一汤 35

桂枝二越婢一汤 35

(二)桂枝汤兼邪者 36

桂枝加葛根汤 36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37

(三)太阳腑证 38

五苓散 38

桃核承气汤 40

(四)桂枝汤证兼阳虚者 41

桂枝加附子汤 41

桂枝去芍药汤 43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44

桂枝附子汤 44

抵当乌头桂枝汤 45

桂枝甘草汤 4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46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47

桂枝龙骨牡蛎汤 47

桂枝加桂汤 49

桂枝新加汤 49

桂枝人参汤 50

黄芪桂枝五物汤 51

桂枝加黄芪汤 52

芪芍桂酒汤 53

(五)桂枝汤证阳虚兼水饮者 53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5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55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56

(六)桂枝汤证兼阴虚者 58

桂枝加芍药汤 58

小建中汤 59

黄芪建中汤 62

芍药甘草汤 63

芍药甘草附子汤 63

炙甘草汤 64

瓜蒌桂枝汤 65

(七)桂枝汤证兼热者 66

阳旦汤 66

桂枝加大黄汤 66

桂枝芍药知母汤 67

三、桂枝汤及其衍生方小结 67

第二节 麻黄汤及其衍生方 71

一、汗法应用范围 71

二、汗法应用指征 72

三、麻黄汤 73

四、麻黄汤衍生方 76

葛根汤 76

葛根加半夏汤 78

小青龙汤 78

桂苓五味甘草汤 81

苓甘五味姜辛汤 83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 83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 84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 84

半夏麻黄丸 85

小青龙加石膏汤 86

射干麻黄汤 86

麻黄加术汤 87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87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88

大青龙汤 88

越婢汤 92

越婢加半夏汤 93

越婢加术汤 93

甘草麻黄汤 9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95

文蛤汤 96

厚朴麻黄汤 96

三、麻黄汤及其衍生方小结 97

第三节 白虎汤及其衍生方 98

一、白虎汤 99

二、白虎汤衍生方 100

白虎加人参汤 100

白虎加桂枝汤 101

竹叶石膏汤 102

三、白虎汤及其衍生方小结 103

第四节 承气汤及其衍生方 105

一、大承气汤 106

二、大承气汤衍生方 112

小承气汤 112

调胃承气汤 113

厚朴三物汤 115

厚朴大黄汤 116

厚朴七物汤 116

大黄甘草汤 117

大黄附子汤 117

大黄牡丹汤 118

麻子仁丸 119

蜜煎方及土瓜根、猪胆汁方 120

三、承气汤及其衍生方小结 121

第五节 逐瘀诸方 122

一、瘀血的概念 122

二、瘀血形成原因 122

三、瘀血的临床表现 122

四、瘀血诊断要点 123

五、瘀血的治疗 124

六、逐瘀诸方 124

抵当汤 124

抵当丸 127

下瘀血汤 127

鳖甲煎丸 128

大黄?虫丸 129

七、逐瘀诸方小结 130

第六节 逐饮诸方 131

一、水湿痰饮的异同 131

二、逐饮之指征 132

三、逐饮诸方 132

大陷胸汤 132

大陷胸丸 134

小陷胸汤 134

大黄甘遂汤 135

葶苈大枣泻肺汤 135

甘遂半夏汤 136

己椒苈黄丸 136

木防己汤 137

十枣汤 138

白散 139

四、逐饮诸方小结 140

第七节 清热泻火诸方 141

一、火与热的概念 141

二、火热的分类 142

三、火热的临床特点 142

四、火热的治则 143

五、栀子豉汤 143

六、栀子豉汤衍生方 145

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 145

栀子厚朴汤 146

栀子干姜汤 147

枳实栀子豉汤 147

栀子柏皮汤 148

栀子大黄汤 148

七、大黄黄连泻心汤 149

八、大黄黄连泻心汤衍生方 150

附子泻心汤 150

葛根黄芩黄连汤 150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151

白头翁汤 15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152

黄连阿胶汤 154

九、清热泻火诸方小结 155

第八节 小柴胡汤及其衍生方 156

一、小柴胡汤 156

二、小柴胡汤衍生方 193

柴胡桂枝汤 194

柴胡桂枝干姜汤 19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96

柴胡加芒硝汤 197

大柴胡汤 197

三、小柴胡汤及其衍生方小结 199

第九节 温阳类诸方 200

一、四逆汤 201

二、四逆汤衍生方 205

四逆加人参汤 205

茯苓四逆汤 206

干姜附子汤 206

通脉四逆汤 207

白通汤 208

白通加猪胆汁方 209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210

当归四逆汤 210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211

三、真武汤 212

四、真武汤衍生方 214

附子汤 214

五、麻黄细辛附子汤 215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衍生方 218

麻黄附子甘草汤 218

桂甘姜枣麻辛附汤 221

七、理中汤 222

八、理中汤衍生方 223

甘草干姜汤 223

甘姜苓术汤 228

大建中汤 228

干姜人参半夏丸 229

半夏干姜散 229

九、吴茱萸汤 230

十、乌头剂诸方 231

乌头煎 231

赤丸 232

乌头汤 232

乌头赤石脂丸 233

十一、温阳类诸方小结 233

第十节 寒热并用诸方 235

一、乌梅丸 235

二、我对乌梅丸的应用 240

(一)肝的疏泄功能 240

(二)乌梅丸的应用指征 241

三、半夏泻心汤 241

四、半夏泻心汤衍生方 243

生姜泻心汤 243

甘草泻心汤 244

黄连汤 245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246

中篇 时方 249

一、升降散(《寒温条辨》) 249

二、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262

三、升阳散火汤(《内外伤辨惑论》) 269

四、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272

五、连苏饮(《湿热病篇》) 273

六、薛生白四号方(《湿热病篇》) 276

七、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278

加减复脉汤 279

救逆汤 280

大定风珠 280

八、理阴煎(《景岳全书》) 282

九、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286

十、可保立苏汤(《医林改错》) 287

十一、达原饮(温疫论) 289

十二、寒痉汤(自拟方) 291

下篇 医方 医案百例 297

例一 麻黄汤(太阳伤寒) 297

例二 麻黄汤(寒蔽胸阳) 298

例三 麻黄汤(胸痹) 300

例四 麻黄汤加减(寒邪痹郁,一汗再汗) 302

例五 荆防败毒散(刚痉) 303

例六 桂二麻一汤(发汗法治偏汗) 305

例七 桂枝汤(营卫不和而汗出) 306

例八 桂枝汤(阳虚营卫不和) 307

例九 新加桂枝汤(正虚中风) 309

例十 桂枝附子汤(阳虚营卫不和) 310

例十一 桂枝龙骨牡蛎汤加附子(阳虚汗颤) 311

例十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风寒客表,肺失宣降) 312

例十三 黄芪建中汤加味(虚劳) 313

例十四 黄芪建中汤加减(营卫不和而腹痛) 315

例十五 芍药甘草汤加味(肝肾阴虚而痹痛) 316

例十六 葛根汤(寒客经脉) 317

例十七 葛根汤(寒邪犯胃) 318

例十八 葛根汤(中风后遗症) 319

例十九 小青龙汤(寒痹心脉) 320

例二十 小青龙汤(寒饮伤肺咳喘) 322

例二十一 小青龙汤加味(阳虚寒饮蔽阻清阳) 322

例二十二 大青龙汤[表闭热郁(干燥综合征)] 324

例二十三 五苓散(饮邪上干) 326

例二十四 五苓散加附子(阳虚气化不利) 328

例二十五 桃核承气汤(热入血结) 329

例二十六 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热郁于肺) 330

例二十七 升降散合白虎汤(郁热高烧) 331

例二十八 白虎汤(阳明气分热盛多汗) 333

例二十九 白虎汤(哮喘) 333

例三十 白虎加苍术汤[阳明热盛夹湿(猩红热)] 335

例三十一 竹叶石膏汤[阳明热盛,津气已虚(风心病)」 336

例三十二 调胃承气汤[咯血(空洞性肺结核咯血)] 337

例三十三 调胃承气汤加味(阳明腑实高热不退) 338

例三十四 三物白散(胃脘寒积) 339

例三十五 小柴胡汤(少阳病) 340

例三十六 小柴胡汤(邪伏少阳) 341

例三十七 小柴胡汤(少阳病) 342

例三十八 小柴胡汤(热入血室) 343

例三十九 小柴胡汤加味(少阳咳) 344

例四十 小柴胡汤加减(少阳热结,热传阳明) 345

例四十一 小柴胡汤加减(热入血室) 346

例四十二 小柴胡汤合葛根芩连汤(三阳合病) 347

例四十三 柴胡桂枝汤(太少合病) 348

例四十四 柴胡桂枝汤(太少合病) 349

例四十五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精神错乱) 350

例四十六 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感寒) 351

例四十七 麻黄附子细辛汤(太少两感) 352

例四十八 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表证) 352

例四十九 麻黄附子细辛汤(寒疝) 353

例五十 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寒凝(高血压)] 354

例五十一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息风解痉[寒邪凝痹(高血压)] 355

例五十二 再造散(阳虚感寒) 356

例五十三 吴茱萸汤(厥阴头痛) 358

例五十四 吴茱萸汤(妊娠呕吐) 359

例五十五 参附汤[亡阳(中毒性消化不良)] 360

例五十六 参附汤[真寒假热(肺癌)] 361

例五十七 参附汤[真寒假热(肝癌)] 362

例五十八 参附汤加味[真寒假热(麻疹)] 363

例五十九 参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阳虚水泛(风心病,心衰,心包积液)] 364

例六十 附子理中汤[亡阳(中毒性消化不良)] 366

例六十一 四逆汤加味(阳虚发热) 366

例六十二 四逆汤加减[阳虚阴盛(胰腺炎 368

例六十三 乌梅丸(寒热错杂) 369

例六十四 乌梅丸(奔豚气) 370

例六十五 乌梅丸(下利) 372

例六十六 乌梅丸[嗜睡(脑出血后遗症)] 373

例六十七 乌梅丸加味(眩晕) 374

例六十八 乌梅丸加味(冠心病心绞痛) 376

例六十九 乌梅丸化裁(“百病缠身”) 378

例七十 乌梅丸化裁(胃脘痛) 380

例七十一 乌梅丸合吴茱萸汤(寒热错杂) 381

例七十二 半夏泻心汤[脘痞(胃火)] 384

例七十三 半夏泻心汤加减[呕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85

例七十四 泻心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上热下瘀(下肢深静脉血栓)] 386

例七十五 旋覆代赭汤(嗳气) 387

例七十六 大黄黄连泻心汤(热痞) 388

例七十七 木防己汤[水热互结(冠心病心衰)] 389

例七十八 桂甘姜枣麻辛附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阳虚寒凝(冠心病)] 390

例七十九 乌头赤石脂丸[寒痹胸阳(冠心病)] 391

例八十 乌头桂枝汤加减[阳虚寒凝,血脉瘀泣(雷诺病)] 392

例八十一 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阳虚饮泣(更年期综合征)] 393

例八十二 苓桂术甘合真武汤加减[寒凝脉痉(高血压、冠心病)] 394

例八十三 五积散(寒邪凝滞) 396

例八十四 清瘟败毒饮[血热妄行(过敏性紫癜)] 399

例八十五 新加升降散(火郁心悸) 399

例八十六 新加升降散加减(发颐神昏) 400

例八十七 新加升降散合涤痰之品(郁火躁狂) 402

例八十八 升降散合清解汤(高热不退) 402

例八十九 连苏饮(火郁呕吐) 403

例九十 连苏饮(火郁呕吐) 404

例九十一 补中益气汤(气虚发热) 404

例九十二 补中益气汤加减(气虚发热) 405

例九十三 补中益气合升降散加减[气分热郁,肝气虚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07

例九十四 补中益气汤合理阴煎加减(阳气虚,肾水亏) 409

例九十五 补中益气汤合理阴煎加减(长期发热) 411

例九十六 理阴煎加黄芪(阴虚外感) 412

例九十七 地黄饮子加味[肝肾虚而虚风动(帕金森病)] 413

例九十八 地黄饮子加味(肝肾不足,虚风内动) 415

例九十九 三甲复脉汤(阴虚阳动,走窜心经) 416

例一百 三甲复脉汤加味[肝肾阴虚,肝风走窜(冠心病、高血压、痛风)] 4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